教师诗歌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2023-05-09 诗歌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使我们今后少走弯路。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诗歌教学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诗歌教学培训心得体会1

  诗歌教学的重点是品味语言、体验情感,适当传授知识。基本教学策略是诵读与鉴赏,即通过朗读了解作品中的内容,初步感受诗中所传达的情感,进而通过背诵来积淀语料、加深印象,最后要披文入情地进行鉴赏。

  学习诗歌最基本的策略是诵读,古人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诗歌与韵律、节奏密不可分,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诗的节奏韵律,感受音乐美,体味诗人的情感。这里要强调的是诵读时要使用普通话,以避免因方言造成字词的误读并严重影响诗歌的美感。

  诵读主要由以下几个阶段组成:

  1、正确朗读

  该阶段要求读准字音,自然上口。课本中出现的一些生字词和多音多义的字词,教师要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另外,在朗读时要做到不增减、颠倒、重复字、词,力求读顺诗句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意。

  2、流利朗读

  这是以第一阶段为基础,朗读时做到语气连贯,节奏分明,句读清晰,没有句中停顿错误,符合诗句节拍,句中停顿长短适宜,长短句能读出应有气势,各种句式能读出恰当语气,并且能读懂诗歌的`.大致内容。这是对诗歌内容的初步感知,不要求学生马上读出诗的全部内在涵义,[为您编辑]重点要求学生从字面意义上疏通诗意。这一阶段是诗歌鉴赏的起点和基础,是由诗歌的表层意义向深层含义的过渡。

  3、有感情地朗读,也称为情读

  诗是心灵的燃烧,情感的喷发,古人读诗时常常低声吟哦或漫声长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毛诗序》),这正是领悟到了诗中情感后以移情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

  教师诗歌教学培训心得体会2

  7月15日参加了宜宾市组织的研修学习,通过学习、交流,获得了一些教学经验,尤其是在古诗文鉴赏与解题方法方面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现就古诗歌解读与解题方法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古诗歌的解读主要从形象分析、表达赏析、内容把握、语言鉴赏四方面进行。

  一、形象分析

  诗歌形象分析,主要是指对诗歌中意象的分析。意象是诗词情感的载体,是指诗词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对象。

  (一)形象的分类:

  1、诗人自己的形象。诗词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为了便于抒发自己内心之情感,诗人词家常常将自己融入诗词中。如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将自己年老体衰、壮志未酬却矢志爱国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2、诗词中描写的景与物,也就是诗词的意象。在诗人词家心目中,世间万物——花草虫鱼、风雨霜雪、湖光山色、大漠孤城等等都可以入诗。如杜甫的《春望》中,草、花、鸟等景物都是形象(即意象),都倾注并融入了诗人无限的思想感情。

  3、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古代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诗人词家自己的替身,他们婉约地将自己与诗词中的人物融为一体,表达出自己的精神面貌,如柳宗元《江雪》中的“渔翁”。

  (二)了解物象的特定含意:要真正理解诗词艺术形象,就必须了解古代诗词中的一些特定的意象,因为这些意象通常表达固定的思想感情。例如,“折柳”是赠别的代称,“月亮”是思念故乡、盼望团圆的标志,杜鹃(子规)渲染的是哀怨悲凉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落叶的失意的代名词,“征蓬”“孤蓬”“归雁”是思念家乡的寄托物,松竹兰梅是高尚情操的象征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诗人的情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表达风格不同,再加上意象自身的多义性,鉴赏诗词时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要仔细分辨、掌握分寸。如牡丹,一般都把它看做富贵的象征。然而,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清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却与众不同。原来,诗人写这首牡丹诗的时候正在浙江公干。当时,他的故乡洛阳已经被金兵侵占,不能回去了,诗人只得独立风中看牡丹,是借看牡丹抒发战乱使自己游离他乡、思念故乡的深情。

  二、表达赏析

  诗歌表达赏析,主要是对古诗词表达方式、结构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技巧以及语音表达的赏析。

  理解并掌握表达技巧:

  1、基本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2、表现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托物言理)、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以小见大、化虚为实、虚实结合、动静相依、以乐写哀、对比映衬、巧用典故、比兴等等;

  3、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双关、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复等等;

  4、语言风格主要有:朴实与华丽、含蓄与明快、文雅与通俗、豪放与柔婉等。

  三、内容把握

  这主要包括内容理解、情感体味、主旨领悟。

  (一)内容理解:就是把握诗词所叙何事、所咏何人、所写何景等,有时也要求我们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做简单的推断、概括、分析、探究等。要注意抓住古诗词的特点来进行内容理解,平时有意培养古诗词的语感,积累古诗词相关知识。要注意诗词题材的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诗词,内容理解自然不同。比如,边塞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

  (二)情感体味:即体会诗歌中所蕴涵的感情基调以及作者的情绪、态度、价值观等。

  古诗词中常见的情感主要有:离情别绪(依依不舍、勉励),寄情山水、田园(悠闲、伤感、喜悦、赞美、向往、隐逸),忧国伤时(借古讽今、同情百姓、为国担忧),思乡怀人,建功报国。

  要注意了解诗人词家的生平、思想、写作风格和写作背景,做到“知人论世”。如陶渊明向往田园归隐之乐;王维的诗歌多是寄情山水之作;杜甫的诗作多是忧国伤时,同情百姓的疾苦;李清照后半生的词作婉约凄切;陆游的诗词多是抒发山河沦丧的痛苦和报国无门的孤寂;李煜的词风多是颓靡伤感等。

  (三)主旨领悟:即领悟诗词里作品的思想,或者理解作品蕴涵的哲理。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句蕴涵了怎样的道理”、“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等。初中阶段对古诗词主旨的领悟,主要集中在理趣诗词、怀古诗词、咏物诗词中。理趣诗词中,一般都有脍炙人口的哲理句,抓住这些哲理句,就能准确的领悟主旨了;怀古诗词中,历史故事、古人事迹,只是感慨的触发点,怀古伤今、借故讽今才是他们的目的;咏物诗词往往不是单纯地描摹事物,咏物是为了抒情、言志。

  四、语言鉴赏

  诗歌语言鉴赏是诗词阅读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理解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判断、评价和鉴赏。语言鉴赏一般侧重从炼字品析、语句理解两方面进行。

  (一)炼字品析

  炼字品析,就是品味、分析古诗词中用得精妙的字词。古人写诗,为了表达的需要,往往在遣词用字时进行精细推敲和创造性搭配,使所用的字或词达到凝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队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是炼字。要抓住所炼之字(即“诗眼”),探求该词对突出主旨、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要注意炼字品析的“析”,不能凭空分析,泛泛地说用了什么修辞,说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等空话,要结合语境,分析炼字使怎样的事、景、人、物、情更形象、更含蓄、更有意蕴等。

  (二)语句理解 指诗人所描绘的景物的特点、诗词意境、名句所展现的画面等。

  1、景物描写: 即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它往往能给诗词增添无限的意趣。大自然的花草风雨、鸟树虫鱼等都是诗人爱写的,诗人借助它们表现自己丰富的情感。要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远近高低俯仰的变化,景物所处的时空范畴。

  2、意境欣赏: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意,指作者的思想、情感;境,指作者所描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意境欣赏,包括描述意境、概括远近氛围、选择意境相近的诗句等。我们在欣赏古诗词时应力求进入意境。这就需要借助想象和联想。要根据作品中所表现的部分去想象、意会那些没有表现的景和情,体会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

  欣赏诗歌意境要抓住三方面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氛围;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3、画面描绘:就是发挥想象和联想,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这要求忠于原作,抓住主要景物,展开合理的想象与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语言力求优美。

  培训是短暂的,但收获是充实的。我将继续通过这个研修的大好平台,不断学习充实自我,争取更大的进步。

  教师诗歌教学培训心得体会3

  今天有幸参加了新教育古诗吟诵培训活动,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古诗词”这种文学体裁并不陌生,有四言的,五言的,七言的,而且押韵,朗读的时候要有感情要把握节奏,虽然这些我们都懂,但是怎么教小学生学会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诗歌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今天听了市金海岸小学牛见玉等几位老师的吟诵课,以及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徐健顺老师的讲座,让我豁然开朗,原来诗歌教学可以这样教。

  首先我对古诗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徐教授的专业讲解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帮我们揭开了古诗吟诵的三个误区:两字一顿法、一句两顿法、随心所欲法。我们在吟诵古诗的时候只要掌握好几个常识,也就会减少错误的发生。古诗吟诵有哪几个常识呢?徐教授为我们仔细的分析了一下:平仄声调、平仄句式、平低仄高、平长仄短及四种平仄基本句式。同时为我们展示了古诗吟诵艺术。这对于我们古诗教学上有了一个很好的指导!诵读是语文的第一教学法,是学习语言文字的第一基本功,是一种最简便,最实在,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初读时的范读、领读、自读、轮读,理解中的指名读、集体读、查读,巩固提高中的接力读、配乐读、表演读、比赛读等。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既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又能使学生真正达到“熟读成诵”、“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目的。读古诗,如果片面理解为一味地让学生读,学生像小和尚念经一样——有口无心地读,哪怕读上千遍,也只能使学生养成“唱仰天书”的坏习惯,而“其义”是不能“自见”的。因此,诵读古诗时我们教师还要加强指导。为了提高古诗词的诵读效益、巩固古诗词的诵读成果,我们还应把“读”与“画”、“演”、“写”、“编”有机结合起来。“画”、“演”、“写”、“编”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让读与这些活动相结合,不但有效提高了古诗诵读效益,有效巩固了古诗诵读成果,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实了学生的心灵。学习古诗文是孩子们一辈子的事,我们在小学阶段进行的古诗文教学活动,仅仅是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有关“诗歌吟诵艺术”,在没有听这个讲座之前,对于“吟诵”我只能解释为“与朗诵的意思一样,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但徐老师把吟、诵分开做了解释,“诵”是“节奏上比‘读’缓慢,”“吟”是“是一种没有谱、自我性很浓重的哼哼唱唱,具有音乐性”,而“吟诵”是“以唱的方式来读,运用的是乐调”,徐老师亲自给我们吟诵了张继《枫桥夜泊》,还让我们看了台湾一位老师吟诵的《敕勒歌》教学片段,用唱的方式来学诗歌,头一次听到让我们感到很是新鲜,如果也这样教学生们,他们肯定也会很感兴趣,加快背诵的速度但不能刻意地去模仿别人的唱腔,要唱出自然的韵味。

  参加这次学习之前,“新手上路”的我上过几次古诗词鉴赏课,但每次都觉得无从下手。记得第一次讲古诗词,一节课下来,老师口干舌燥,学生头晕脑胀。而第二次讲古诗词,尝试着让学生小组合作当小老师赏析诗词,气氛确实很热闹。虽说第二次的效果比第一次好,可是,我发现学生也是照本宣科,并没有真正品味诗歌。总而言之,我对古诗词鉴赏教学一筹莫展。感谢学校和领导的栽培,这次的古诗文研讨会是一次非常难得且宝贵的学习机会,确实让我受益匪浅! 在古诗文研讨会中,我听了十节同课异构的研讨课,见识了众多名家的风采。没有热闹的场面,没有激情澎湃的表演、花样翻新的课堂形式。学生在每位老师的匠心引导和无痕点拨下,智慧的火花时时迸发出来,师生产生共鸣,问题得以解决。各路名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第一,知人论世,熟悉背景。 古诗词鉴赏也需要抓基础,需要介绍诗人和诗歌写作背景。“文章合为时而作,诗歌合为事而作”,每一首诗歌,都有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时代特征。因此,必须对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个人实际情况作一个详细介绍,从中获悉作者对社会的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及其创作意图。这样对诗歌的理解就更加全面而具体,并且对诗人情感世界的把握会更为准确,为诗歌意义的挖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讲《湖心亭看雪》时,首先要全面地介绍张岱所处的时代、张岱的生平、思想和个性,努力还原出他那个特定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环境中的张岱。这样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加他们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从而对古文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减少理解的难度,达到和诗人情感上的共鸣。

  第二,读出诗歌的韵味。

  在诗歌的学习过程中如果缺少了朗诵,就如同歌舞缺少了音乐。古人读书讲究吟诵之道,在吟诵过程中达到口到,心到,情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歌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世界,就是要反复朗读,学生才能懂得它的真正含义。诵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听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小组合读、个人读、接龙读、分角色表演或比赛读。甚至是让一些读得好的同学演读,刘霞老师的吟诵更是点燃了学生阅读的高潮。在执教《武陵春》一课时,刘霞老师先让学生自己读诗,要求学生找出每一句的韵脚。通过押韵,指导学生用平长仄短的方法读出韵仄回环的效果。老师的范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范读使得学生的情感也得以绵延。为下文学生体会李清照“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愁绪、难言苦衷做了情感铺垫。但这种方式的教学,我想是有一定难度的,一些老师的课堂效果很好,但往往很难被其他教师模仿或借鉴,就是因为其朗诵、吟诵的扎实功底需要长期的训练与积累才能打牢。而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并且去长期坚持对自己的素养进行提升了。

  第三,注重故事性和趣味性,营造情境。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都会有这样的发现,许多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学生,听故事却听得聚精会神、津津有味,惟恐自己少听一句。足以可见故事对学生影响之大、感染力之强。在教学古诗前,可以把诗人的心态、所处的时代背景、古诗中的科学知识、古诗意境编成一个趣味盎然的故事,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叩响学生求知的心灵大门,以故事导入式来学古诗。如李老师讲授《木兰诗》时,让学生发挥想象,讲述木兰在离开父母,走在征途中发生的所见所闻,借机品木兰形象。陈老师在《曹刿论战》中让在整体感知文本环节,让学生用曹刿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情节设计很有趣,学生兴致很高。 第四,重视背诵。 在教学中,通过加强诵读训练,不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而且背诵、理解的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那声情并茂的诵读,更可以直接把学生带入文章的意境,产生生动的联想和情感的共识,达到提高学生欣赏古诗文水平的目的。在课堂尾声,教师都能有意识地让学生去读背,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在于我们能从中不断汲取智慧,汲取力量。教师采取的方式一般是挖空背诵。如《曹刿论战》、《湖心亭看雪》、《木兰诗》。 古诗文教学除了重视读背,还要重视语言的品析与文化的渗透。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字词句的解读,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文言文以其言简意丰而传承千古,我们应该把文中的文化的东西渗透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浸染,让学生既得其言,又得其意。 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古典诗歌鉴赏教学应以“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为教学方向,还古诗文教学以读为本的重要地位,让古诗词绽放永恒的魅力!让学生在美妙的文字世界里徜徉,思想和灵魂接受美的浸润和洗礼!篇五:诗歌活动总结 诗歌学习活动总结 在本次的诗歌学习活动中,我们首先把活动中分为两个板块:一是“诗海拾贝”。活动内容为:搜集诗歌、整理资料、欣赏诗歌。二是“与诗同行”。活动内容为:自己动手写写诗、举办诗歌朗诵会、合作编辑小诗集、进行诗歌知识竞赛。

  其次,全班分成八个学习小组里,先制定小组学习计划,再进行明确的人员分工,然后各自回家搜集唐诗、宋词、元曲与现代诗。最后将搜集来的资料聚集在一起,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阅读与交流。

  这一次的诗歌学习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体验。 首先,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次尝试了探索性自我学习方法。培养了我们小学生初步的自学能力,为我们今后对诗歌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其次,体会了古典诗歌与现代诗不同的韵味。古诗的语言比较凝炼、内涵丰富;现代诗的写法则比较自由,更适合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真正的想法;此外,我们还了解到了诗歌的分类与诗歌的表现手法等诗歌写作的基础知识。这次学习,我们受益匪浅,我们全组成员身心都得到了极大地愉悦。

  再次,通过学习,我们深深知道,中国的诗歌浩如烟海,仅仅靠一次学习活动只能是对中国诗歌做了一次尝试性的学习。因此,我们还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去收集和整理,去认真阅读和欣赏,甚至是要去做一点尝试性的创作。 这次活动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我们已经轻叩开了诗歌大门,在我们面前展出了一个美丽的诗歌的世界,我们肯定能够挖掘到了诗歌海洋中的无数珍宝。

  • 相关推荐

【教师诗歌教学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诗歌教学设计11-03

诗歌《教师颂》09-08

教师颂诗歌05-08

诗歌鉴赏教学反思02-18

诗歌教学活动方案01-09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07-31

中班诗歌教学反思02-18

关于赞美教师的诗歌精选02-22

教师节诗歌03-12

教师节诗歌精选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