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感是语文学习中的一项基本素质。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关键词:诗歌教学;语感教学;鉴赏
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杭州大学朱作仁教授也指出:“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
有人把杜甫《登高》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仅理解为杜甫被病痛折磨、身心俱疲,有人却从中读出了八层意思:“盖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这样的语言敏感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培养与训练。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以及追求意蕴等特征与语感具备的锐敏感知、形象思维、整体把握、丰富联想、情感体验等品质相吻合。因此,诗评家洪迪把语感看成是“诗的语言魂魄”。
一、熟读戍诵
如有条件,先听别人读,在听读中仔细品味其语气、声调、节奏,从而感知其意蕴情趣。语言是一种信号,这个信号通过耳朵刺激大脑,从而产生想象和联想的反馈。然后自已读,可默读,也可朗读。读诗歌的时候,语言信号又进一步通过眼睛刺激大脑,可以更仔细地揣摩作者使用语言的精妙。最后是背诵,背诵绝不能死记硬背,而是理解性背诵。在这里要引导学生找到背诵的线索,或作者行文线索,或作者感情发展线索,或其他线索。
二、鉴赏——语感内化的途径
语言感受能力的产生与强化主要依赖于对诗词语言的深度把握。要抓住古典诗词意象、诗眼、名句等关键点,进行体悟、鉴赏,以期达到强化语感目的。
1.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诗人讲“立象以尽意”,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情感。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语感的培养,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读者如果无法领悟意象寓意,就进入不了诗歌的意境,感知不了诗人的情感,语感也就无从提高。
2.品析诗眼
文有文穴,诗有诗眼,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诗眼凝炼精辟,生动形象,往往一字使全篇境界全出,更真切地传达诗情诗旨。语感的会意性特征决定了要领悟语感,需要对诗眼进行反复揣摩、体味,让学生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使情契合,练敏语感。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的炼字,千古传诵,因为“绿”字一下,生机顿生,它如鲜明艳丽的画图,立即调动起读者的视觉,唤起他们对江南生机盎然春色的想象,于是一幅春风拂煦,草长莺飞,放眼千里,一派新绿的江南春景图,就极鲜明地舒展在读者的脑海中。这是对诗眼形象性深度把握。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理解为表现隐居的悠闲自得,当然可以,而理解为见山而想起商山四皓,更能表现陶渊明虽不合作于乱世却仍以国是为心的情怀。这是对诗眼思想性深度把握。
3.鉴赏名句
名句是语言的精华,或以情胜,或以意发人之思,或以境动人之情,千古传诵,耐人咀嚼。教学中应利用对名句的体悟而达到强化语感的目的。洪镇涛先生认为:“语感训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感实践,一是语感分析。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接触、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也就是让学生多听、多读、多说、多抄、多写成套的语言。语感分析,主要不是分析语言的表面特征,如这是什么词性,这是什么句式,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里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等等;而主要是分析语言的运用,即在一定的语境中作语言例析。通过语感训练,让学生习得和积淀语言形象感,语言情味感和语言哲理性。”
感受其形。形象是诗词的生命,作者往往把思想感情浓缩到画面中,因而需要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进行还原,将承载着情感信息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画面。
学生还原诗句过程中,语言形象感也在增强。
体味其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言:“情者,文之经也”。就是说,文章都是情感的产物。“夫缀文者情动而词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在鉴赏时,要透过景、物的表征,悟出作品巨大的感召力。如“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静夜钟声不但揭示夜的清寥,而且蕴涵了作者思乡、落第、孤孑等愁绪。
认识其理。“诗言志”,诗词是最精炼的艺术形式,诗人往往抓住感受最深、表现力最强的一事、一物、一景表现深刻的思想感情。能否领悟寓藏与文字之中而放逸于文字之外的风骨神韵是语感高低的重要标志。
三、联想、想象——语感构成的翅膀
学生运用想象与联想对古典诗词进行审美时也促进了语感的形成。朱光潜先生曾经讲过:“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甚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美备。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的创造,没有想象也没有艺术的欣赏。”因此教师必须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想象。
诗词的语言,是经过提炼浓缩的,在鉴赏诗词时,要以诗词中的形象为媒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以想象和补充,还原诗歌的场景,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通过积极的体验,使学生的语感得到增强,达到美的升华。
通过想象,可以把抽象的文字加工改造成生动活泼的“图景”,并再现于眼前。有了这种图景,就自然会感受到作者的情感,领悟到有关言语篇章的意蕴了。
四、多样的训练——语感深化的途径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情感的阀门,点燃灵感的火花,激发思维的灵犀。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所以,在训练形式上力求多样化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较快地让学生进入训练氛围,使训练有较高的达成度。
1.比较
乌申斯基还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教师将不同作家同题和描写同一事物的诗词,或同一作家不同风格的诗词,进行比较阅读,在比较中揣摩异同,提高语感。像唐代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都写过咏蝉,由于作者的地位、遭遇、气质不同,同样是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清人施补华说:“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异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2.改写
古典诗词具有语言凝炼、结构跳跃、含义深远等特点。教师应指导学生对古典诗词进行恰当的改写,达到进一步内化文本,培养语感的目的。北大金克木教授就曾将《枫桥夜泊》改写为现代诗:“月亮落下去,乌鸦叫起来,漫天撒开了无数片飞霜。江边有枫叶,渔船有灯火,陪伴我的只有忧伤。”又曾将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名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改写为古典诗词:“挥手自兹去,不携一片云。”形神都达到了原作的高度。
学生语感素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能只在课堂上,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在一切语言交际中,有意识地培养语感,只有样,才能加快学生语感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 相关推荐
【诗歌教学中的语感培养论文】相关文章:
问题教学法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10-19
诗歌中的道理08-14
余光中诗歌中的“江南”06-08
余光中诗歌08-13
走在黑夜中诗歌10-28
歌声中的情怀诗歌08-23
余光中诗歌中的乡愁情结10-14
谈曹操诗歌中的“气”06-04
余光中诗歌乡愁10-10
郭沫若诗歌《炉中煤》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