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古代诗歌

2020-08-31 诗歌

  端午节的习俗已经在中国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人们都会划龙舟,猜灯谜,挂艾草。关于端午,诗人还创作了不少有名的诗歌,并且流传了下来。

  端午节的古诗词

  齐天乐(端午)

  宋代:杨无咎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袅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潇湘神(端午竞渡棹歌)

  宋代:黄公绍

  望湖天。望湖天。绿杨深处鼓F12AF12A。好是年年三二月,湖边日日看划船。

  诉衷情(端午宿合路)

  宋代:姜夔

  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

  谙世味,楚人弓。莫忡忡。白头行客,不采苹花,孤负薰风。

  浣溪沙(端午)

  宋代:苏轼

  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璧醉佳辰。一番红粉为谁新。

  团扇只堪题往事,新丝那解系行人。酒阑滋味似残春。

  卜算子(端午)

  宋代:史浩

  符箓玉搔头,艾虎青丝鬓。一曲清歌倒酒莲,尚有香蒲晕。

  角簟碧纱厨,挥扇消烦闷。唯有先生心地凉,不怕炎曦近。

  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

  唐代:张说

  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馀。

  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助阳尝麦彘,顺节进龟鱼。

  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

  今日伤蛇意,衔珠遂阙如。

  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连

  唐代:徐夤

  五月巴陵值积阴,送君千里客于郴。北风吹雨黄梅落,

  西日过湖青草深。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

  九嶷云阔苍梧暗,与说重华旧德音。

  消息(同前自过腔,即越调永遇乐端午)

  宋代:晁补之

  红日葵开,映墙遮牖,小斋端午。杯展荷金,簪抽笋玉,幽事还数。绿窗纤手,朱奁轻缕。争斗彩丝艾虎。想沈江怨魄归来,空惆怅、对菰黍。

  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蜡酒深斟,菖葅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算何须、楚王雄风,方消畏暑。

  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宋代:苏轼

  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临江仙(辛巳端午和陈简斋韵)

  宋代:刘辰翁

  旧日采莲羞半面,至今回首匆匆。梦穿斜日水云红。痴心犹独自,等待郑公风。

  海上颓云潮不返,侧身空堕辽东。人间天上几时同。宫衣元不遇,无语醉醒中。

  同州端午

  唐代: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清代:顾太清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宋代:黄庭坚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贺新郎·端午

  宋代: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南乡子·端午

  宋代:李之仪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唐代:权德舆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宋代:苏轼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竞渡诗 / 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唐代: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喜迁莺(端午泛湖)

  宋代:黄裳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年少,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代: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

  小重山·端午

  元代: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己酉端午

  元代: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日

  唐代: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端午

  唐代: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即事

  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浣溪沙·端午

  宋代: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端午日赐衣

  唐代: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关于端午节的古代诗歌】相关文章:

古代关于友谊的诗歌12-30

古代诗歌离骚11-13

描写老师的古代诗歌01-05

抒发思乡之情的古代诗歌11-20

古代诗歌阅读端居咏怀08-04

古代诗歌 春山夜月09-29

《古代诗歌五首》说课稿09-25

古代诗歌鉴赏教学设计11-29

描写老师的古代诗歌五首01-05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教学设计11-28

端午诗歌 图片 端午节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