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之古诗词趣谈

2024-09-09 诗词

  甲:好久不见最近忙什么呢?

  乙:我最近正在研究古诗词。

  甲:为什么突然间对古诗词有了兴趣呢?

  乙:哎,别提啦!前几天几位老友聚会,一位朋友根据我的谈话说了两句古诗。

  甲:什么古诗?

  乙:“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甲:就这么两句诗就激起了你对古诗词的兴趣。

  乙:是啊,我不理解这两句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甲:这你都不懂还研究什么古诗词。

  乙:那你说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甲:“两个黄鹂鸣翠柳”是不知所云,“一行白鹭上青天”是离题万里。隐含的意思就是说你说的话让人听不明白。

  乙:高才呀,你这样一解释确实让我茅塞顿开。

  甲:这都不懂,你研究的是古诗词哪一方面?

  乙:太多啦!

  甲:能说说吗?

  乙:张口就来,问什么答什么。

  甲:带数字的每个字来一句。

  乙:没问题。

  甲:带“一”的。

  乙:“碧玉妆成一树高。”

  甲:带“二”的。

  乙:“二月春风似剪刀。”

  甲:带“三”的。

  乙:“白发三千丈。”

  甲:带“四”的。

  乙:“四面荷花三面柳。”

  甲:带“五”的。

  乙:“五月人倍忙。”

  甲:带“六”的。

  乙:“毕竟西湖六月中。”

  甲:带“七”的。

  乙:“七月七日长生殿。”

  甲:带“八”的。

  乙:“平林云鸟八窗秋。”

  甲:带“九”的。

  乙:“疑是银河落九天。”

  甲:带“十”的。

  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甲:带“百”的。

  乙:“采得百花成蜜后。”

  甲:带“千”的。

  乙:“千山鸟飞绝。”

  甲:带“万”的。

  乙:“”万里长征人未还。

  乙:怎么样(得意地点点头),满意吗。

  甲:马马虎虎吧,用数字来一首完整的行吗?

  乙:太容易啦。

  甲:真的?那你来说说看。

  乙:“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这太多啦。”

  甲:不错,不错。一年有四季,每个季节来两句行吗?

  乙:“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甲:这是宋朝苏轼写的《惠崇春江晚景》。

  乙:“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甲:这是宋朝辛弃疾写夏天的《西江月》。

  乙:“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甲:这是唐朝刘禹锡写的《秋词》

  乙:“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甲:这是唐朝柳宗元写冬的《江雪》。

  乙:怎么样(得意地点点头),满意吗。

  甲:马马虎虎吧,花中四君子每个来一首完整的行吗?

  乙:小菜一碟。

  甲:写梅的。

  乙:宋朝王安石写的《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甲:写兰的。

  乙:宋朝朱熹写的《兰》:“谩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兰到晚清。”

  甲:写竹的。

  乙:唐朝白居易写的《题李次云窗竹》:“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甲:写菊的。

  乙:宋朝陆游写的的《新菊》:“老去流年不耐催,微霜又见菊花开。莫言冷落西风晚,也有飞飞小蝶来。”

  甲:哇塞,你太有才啦!

  乙:那里,那里,你问的这也太小儿科啦。

  甲:那你研究最多的是什么?

  乙:改诗呀!

  甲:怎么改呀?

  乙:杜牧的《清明》你听说过吗?

  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乙:对,我能把它改写成“六言诗”、“五言诗”、“四言诗”、“三言诗”、“词”、“小剧本”……。

  甲:了不起,我今天才知道火车是推的,牛皮是吹得。

  乙:你不信。

  甲:当然不信,好,大家鼓掌,请我这位同伴开吹!

  乙:六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

  甲:有意思。

  乙:“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童指杏花村”。

  甲:这是五言诗

  乙:在请听四言诗:“清明节雨,行人断魂。酒家何处?有杏花村。”

  甲:高!

  乙:“清明雨,酒何处?杏花村。”

  甲:这是三言诗,那词呢?

  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甲:剧本呢?

  乙:“有两个人物,两句台词,剧名《清明》。[舞台提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①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②牧童(遥指):杏花村。”)

  甲:我今天算是服啦,你能就咱们同台演出也改一首诗或词吗?

  乙:去年咱们合作中,你我常常获殊荣。今日你我共登台,同盼依旧载誉归。

  甲:剥皮诗你也会呀!

  • 相关推荐

【相声之古诗词趣谈】相关文章:

对联趣谈09-19

中国国粹之经典古诗词03-20

古诗词欣赏之思乡诗词06-30

感悟古诗词之美作文07-17

书写离乡之愁的古诗词10-03

古诗词之社会公平论10-26

趣谈韩愈的故事06-05

散文:趣谈大学09-09

古今对联趣谈10-04

中秋对联趣谈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