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解读的是疏桐倩影女士的《五律·山中寄语》。
附作品原文:
花开并蒂根,莫待逐红尘。山外诗书断,郊原草木春。
抚琴孤对客,欲语意明人。谁识今时貌,江梅点绛唇。
译文:
(山里的)鲜花都依托在花蒂上竞相开放着;可怜的人啊你莫要等到它们都飘零(逐红尘)了才懂得来欣赏啊?与山外的诗书(书信来往)已经终断,许久没有往来了;郊外的原野上草木青青,宣示作这一年春花烂漫的季节已来临。“我”弹奏出幽怨的'琴音,独自地面对那些过往的山客;欲想着能将“我”心中夙愿表达给某个懂得的人听。可谁能够理解“我”今时之处境呢?但见江边红梅点点,恰似绛色的嘴唇(似乎也像在共同述说“我”心中的怨情)一般。
赏析:
起联:“花开并蒂根,莫待逐红尘。”这里作者起笔就将读者带到了一种幽怨的境界里去。一个“莫”字引领得很好,但“并蒂根”在此我觉得意义不大,有点浪费,若换作其它更有引申意义的语句更好。
颔联:“山外诗书断,郊原草木春。”这里的“郊”不能作城市郊区来讲,不然与“山外”难相对应,应是指“她”住宅小院外的荒野之地吧。这儿看来其实不但对“莫待逐红尘”作了进一步诠释,也大有告慰那人“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感慨,看样子“她”心中的那位真有些不识青春的啊?
颈联:“抚琴孤对客,欲语意明人。”真可谓“知己难求”啊,更何况是“蓝颜知己”呢!不过这“孤对客”在此有点叫人犯难,与前两联的景象不够协调,感情“她”家是在山野开茶楼或客栈的呢?这“客”虽然可以理解为山中其它事物的代指,但始终给人以错觉,不如直接换郊野其它事物会更好些。
尾联:“谁识今时貌,江梅点绛唇。”这“点绛唇”本是一词牌名:因梁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得名。但这里明显与词牌名无关,“绛”大赤也——《说文》,故可依字面来解。但结尾我感觉在整体意向上有些偏离,作者自己的解释是:“如今谁能晓得愁容,只有江梅花点缀我的唇并染红了唇,才显得美丽。”可这跟前三联似乎也找不到多少衔接的因果关系来,而且意境的氛围也处于对立面,前三联一路愁绪,这儿似乎却转得挺悠然了,感情有失粘连性,有点突兀。当然,一定要表达这样的意境也并不是不可,但至少在颈联有所转承来引领才是。再则这“江梅点绛唇”在时间对接上也与前面的“郊原草木春”不协调,梅花开时尚且初春,怎能见“草木春”呢?从时间上看见“桃红点绛唇”到也能相映衬?若要能表达出与前三联一气呵成的效果我看还是写作“落红吟绛唇”好些,这里的“落红”当然是暗指“她”这佳人的眼泪了。
总结:此作属“孤雁出群格”体。就全诗来看感情起“并蒂根”用得意义不大,另外就是结句“江梅点绛唇”意境上失粘,再则“客”可以磋商一下外,对于其它在意向及感情线的表达上还是联系紧密的,基本算是闺怨诗词上的一篇好作吧。
【诗词鉴赏《诗词大观园》】相关文章:
诗词鉴赏:醉酒诗词合集10-31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诗词鉴赏09-27
《蝉》诗词鉴赏11-23
岁暮诗词鉴赏07-15
塞下曲诗词鉴赏07-15
渔翁诗词鉴赏07-12
《春晚》诗词鉴赏07-09
《送别》诗词鉴赏01-04
《月夜》诗词鉴赏01-04
《相思》诗词鉴赏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