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词通变新论》

2024-08-24 诗词

  近来,跟着读书群的朋友学写古诗,便找来一些有关方面的书看起来。今天看完了易行编著的《诗词通变新论》,该书是线装书局2011年3月出版的。

  《诗词通变新论》汇集了一些名人关于古诗的论述。而所谓古诗,主要是指近体诗,具体讲就是七言格律诗和五言格律诗。

  从该书择其要:诗词有三个层次,一、技术层次,二、艺术层次,三、哲学层次。另外,该书还谈了写诗的动因 和写诗的态度 。

  一、技术层次主要含:正体、音韵、平仄、破格。

  1、正体 :1、篇有定句,2、句有定字,3、字有定声,4、韵有定位,5、律有定对。这五个基本要素,构成了格律诗的规定性。丢掉了这五要素,就不能算是格律诗。

  2、音韵:平水韵和中华新韵。平水韵由其刊行者宋末平水人(今山西临汾市)刘渊而得名。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作格律诗用韵,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不能错用。中华新韵为陈月彬2004年《中华诗词》杂志第5、6期发表的《中华新韵常用字简表》。

  3、平仄:所谓“平仄声”是在四声基础上,笼统地把四声分成两类,故而产生“平仄”。古音和今音的对照:今音的第一声约等于古音的平声,今音的第二第三第四声,约等于古音的仄声。格律诗为了音节好听,读起来抑扬顿挫,便要求平仄相对,韵脚统一。

  4、破格:古往今来,格律诗都有“破格””之说,有很多“破格”之诗。所谓破格就是有意无意地突破了正体的规定,如出现了失黏、失对、孤平、合掌、三连平、三连仄等违反规定的诗句。

  二、艺术层次 :

  1、艺术思维:有了一个好的意思(主题)不直抒胸臆,而是找一个“形象大使”让她来表达。就是要有意象,设立意境。如:一个人有了某种想法或感情,就像打开水龙头那样直流而出,没有一点儿美感,就没有诗意。如果让那水像泓泉一样,流入石头和草木构成的景致中,使之忽隐忽现,有时曲折,有时跌宕,有时闻其声而不见其水,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这就是诗。写诗就是造景,由景而生情,由情而达理。

  2、艺术手法:谋篇、炼意、炼词、炼句、推敲等不一而足,要在这些手法中谋求尽可能多的变化。

  三、哲学层面:这个层面是诗人素养、思想 、见识、襟怀的体现,也是诗的灵魂所在。诗人如果没有哲学的思考,没有人生的感悟,没有自己的真知灼见,诗人就会成了诗匠。诗词创作不能上升到哲学层面,就不会有较高的立意,就只能写出平庸的诗词来。

  我认为最典型的例子是苏东坡的《题西林壁》一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之所以好,是诗人在诗中以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借助庐山的形象,谈自己独特的感受,用通俗的语言写出了人们对认识事物的一个哲理。

  四、写诗的动因:

  1、创作的快乐。有了感想、感慨、感悟、写出来,写到位,是一种快乐。这是花钱买不到的快乐。

  2、知音的快乐。写出诗来,居然有人阅读,有人欣赏,如果有人再夸上几句,就会有些小得意。

  3、小成就快乐。写出诗来能发表,挣点名声,得点稿费,也算小有“成绩”。

  五、写诗的态度 :

  写诗的人写诗的时候要认真地写,从技术、艺术、哲学上努力,力争提高。但写完就不要太认真,好坏由人评说,不要指望自己能成为诗人或自己的能诗流传千古。写诗是为借诗抒发胸臆,表达情感,足矣。

  • 相关推荐

【读《诗词通变新论》】相关文章:

老舍散文美学新论09-17

读语孟辛弃疾的诗词06-14

张九龄山水诗新论06-25

痛饮读离骚诗词典故05-20

白居易诗词《读史五首》原文10-08

《诗词韵里读春天》阅读题及答案07-21

诗词中国,中国诗词06-02

经典诗词07-06

经典诗词07-29

经典的诗词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