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眉峰碧》,曾让柳永提在墙上反复琢磨,宋徽宗也为之击节赞曰“此词甚佳”。但是写出这首词的人却默默无闻,甚至连姓名都没有留下,我们只能称之为无名氏。看来“高手在民间”这句话从古至今都是适用的!下面大家一起欣赏这首千古佳作《眉峰碧》吧。
眉峰碧 作者:无名氏
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镇日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只!
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
阅读鉴赏:
此词是市井之辈抒写羁旅行役之苦的,但并未直接描述旅途的劳顿,而是表达痛苦的离情别绪。在某种意义上,这种离别之苦比起劳碌奔波是更难于忍受的,当初与家人离别时的难忘情景至今犹令主人公感到伤魂动魄。
“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是与家人不忍分离的情形。从“镇日相看未足时”一句体味,很可能他们相聚不久便初次离别,所以特别缠绵悱恻。蹙破眉峰,是妇女离别时的愁苦情状,从男子眼中看出;纤手重执,即重执纤手的倒文,从男子一方表达,而得上句映衬,双方依依难舍之情,宛然在目。以下“镇日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只”,是男子在分别在即所感,也是别后心中所蓄。
离别的情形是主人公在旅宿之时的追忆,词的下片才抒写现实的感受,因为这次离别是他为了生计之类的逼迫忍心而去,故思念时便增加了后悔的情绪,思念之情尤为苦涩。“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一方面道出旅途之劳苦,另一方面写出了荒寒凄凉的环境,旅人为赶路程,直至傍晚才投宿在荒村的驿店里,一副寒碜行色表明他是社会下层的民众,在这荒村的驿店里,风雨之声令人难以入寐,离愁困扰他一整个夜晚。“愁”是全词基调,紧密联系上下两片词意。风雨之夕,愁人难寐,感觉的联想便很易与离愁相附着而被强化。“窗外芭蕉窗里人”本不相联系,但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由于联想的作用,主体的感受便以为雨滴落在芭蕉叶上就好似点点滴滴的痛苦落在心中。此种苦涩之情,令人伤痛不已。这结句即与唐宋文人作品比较,也可称之为名句。
相关典故:
①相传柳永很喜爱此词,将他题写在墙壁上,反复琢磨,写出了流传千古的《雨霖铃》
②宋徽宗亲书其后云:“此词甚佳,不知何人作,奏来!”(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二)
- 相关推荐
【诗词眉峰碧鉴赏】相关文章:
水调歌头· 瑶草一何碧 鉴赏09-08
吕碧城精选诗词06-28
诗词的鉴赏06-29
诗词鉴赏07-06
黄庭坚《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鉴赏10-19
《永遇乐》诗词鉴赏06-16
毛泽东诗词鉴赏07-11
辛弃疾诗词鉴赏06-02
《绵》诗词鉴赏07-16
温庭筠的诗词鉴赏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