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照的山水诗

2023-04-04 诗词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鲍照的山水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后人提及南朝诗坛写作山水诗的大家中,首先想到的是被誉为“江左莫逮”的谢灵运。谢灵运是公认的山水诗的开山鼻祖。其实同是元嘉三大家的另一位诗人鲍照也写了大量的山水诗。鲍照的诗歌现存200多首,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乐府诗、山水诗、边塞诗、交游诗。他的山水诗不仅数量多,而且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鲍照山水诗有以下三个特点:发露无余、险山恶水、功在密附。

  一、发露无余

  罗宗强先生提出:元嘉文学思想新变的一个特点就是由哲理化又回到了抒情上来。鲍照大胆吐露所思所想,一改前人“温柔敦厚”的写作模式,在山水诗中把自己的情感表露无遗,带有明远式的写作特色。鲍照仕途不顺,表现愁绪的字眼常常出现。“临流断商弦,瞰川悲棹讴。”(《登黄鹤矶》),“幽篁愁暮见,思鸟伤夕闻”(《自砺山东望震泽》),“旅人令愉乐,薄暮增思深。”(《日落望江望荀丞》),“物哀心交横,声切思纷纭。叹慨诉同旅,美人无相闻。”(《还都道中》)这与他刚刚踏进仕途时的意气奋发形成鲜明的对比。刘宋王朝一建立,就开始大量的任用寒族世人,对抗世代形成的门阀士族,加强皇权。这一历史机遇,促使寒族世人建功立业之心大增,他们迫切希望凭借一己之才能,走进政治中心,建立丰功伟绩,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鲍照是一个事业心极强的诗人,他坦率的直白地表现出对仕途功名的热心。年轻时鲍明远就曾自荐献诗,许多人劝阻他“郎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他不屑的答道:“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辩,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自诩为兰,鲍明远信心十足可见一斑。临川刘义庆慧眼识珠,对鲍照极为欣赏,“寻擢为国侍郎”。当鲍照真正走入到仕宦中,才发现仕途远非他想象的那般美好美好。元嘉十七年,他遭到了刘义庆禁止的处分,处分解除后有因过失受到责问。过的最得意的时期为太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其余的时期鲍照都在过颠沛流离的生活。刘宋王朝给寒族世人提供了跻身仕途的机会,但这种机会少之又少,活活地把这些心怀希望之人抛弃,让其在各个幕府间辗转。希望有多大,失望倍之。鲍照发出愁悲,是充满强烈的怨气的。怨气是对那个时代风涌突变的政治浪潮的有力控诉。古人云:“鲍照、江淹古之狷者也,其文急以怨”。在此前的中国古代文坛中,虽然早已有“诗可以怨”的主张,而真正在诗歌中发怨的诗人很少,鲍照算一人。何焯在《义门读书记》中曰:“诗至明远,已发露无余,李、杜、元、白皆从此处出也。”从鲍明远起,发露无余也成为一种新的审美标准。

  二、险山恶水

  谢灵运的山水诗呈献给读者的更多的是清秀的山水。王钟陵:“谢灵运的山水诗中,明显表现出对清景、澄趣和静态的喜好。”谢灵运看多了人世间的肮脏黑暗,逃遁到山水间。山水是治疗谢客儿心灵创伤的一剂良药。他在诗歌中也多次写到此点。“将穷山海迹,永绝赏心悟。”“清辉能娱人,游子瞻忘归。”(《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他借山水慰藉世间之烦,久病之闷。尘世间的黑暗与山水中的清音形成鲜明对比。山水是谢客儿的知音,与他距离最近。山水令谢灵运放下一切心理防线毫无芥蒂的与之对话,交流,然后与天道合一,徜徉在大道中暂时忘记人世间的苦痛悲哀。谢客儿出生于那样的王谢贵胄之家,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去游山玩水。他的游览更带有闲情逸致,从不为生计发愁。而鲍照为了养家糊口,不停地辗转在几个幕府之间,希望可以得到幕主的任用。山水间的匆匆过客,根本无暇领略山川之美。更何况鲍明远是以侍者的身份陪伴王公大臣游山玩水,这样的游览少了几分闲情逸致,多了几分“旅客贫辛”。陇蜀、江浙、荆楚虽集中了南国最美的佳丽之地,但在一个满载羁旅失意的诗人看来并不美丽。山水在鲍照的眼中更如如影随形的坎坷一样,无处不在,紧匝的他喘不过气来。诗人笔下的山水是仕途险恶的象征。“崩危坐惊栗”,“林际无穷极,云边不可寻。”鲍照常把山水置身于秋冬季的大背景中去描写,更加渲染了悲凉、孤寂的诗境。

  三、功在密附

  在刘宋时期,文坛上大兴雕琢之风,追求“形似”之美,刘勰称:“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吟咏所发,志唯深远,体物为妙,功在密附。”作为元嘉三大家之一鲍照也浸染了这种风尚,追逐“形似”。为达到形似的目的,鲍照采集大量的景、物入诗。 如《登庐山望石门》:

  访世失隐沦,从山异灵士。明发振云冠,升峤远栖趾。高岑隔半天,长崖断千里。氛雾承星辰,潭壑洞江汜。崭绝类虎牙,巑岏象熊耳。埋冰或百年,韬树必千祀。鸡鸣清涧中,猿啸白云里。瑶波逐穴开,霞石触峰起。回互非一形,参差悉相似。倾听凤管宾,缅望钓龙子。 松桂盈膝前,如何秽城市。

  前四句叙事发端,告知读者登山地庐山,以下十四句写庐山之景。其中“高岑”三句为仰望之景。“潭壑洞江汜”为俯视之景。“崭绝类虎牙,巑岏象熊耳。”两句以虎牙之利状庐山山峰排列之险 。“埋冰或百年,韬树必千祀。”这两句是说目睹了庐山的埋冰、韬树,禁不住浮想联翩:他们经过了千年的风霜的洗礼风采依旧。从第五句到十二句作者写到的景物:高岑、长崖、雾、潭、冰、树、鸡、深涧、猿、云、霞石。作者把所听到的,所看见的,所想的各种景物都融入这短短七句中,从各个景物的角度烘托渲染庐山,表达的中心意思就是“庐山之险”。景的繁复,密集是鲍照诗的一大特点。大量的景物的堆积在鲍照峻急的诗句中使读者的脑容量大大增加,给人以应接不暇之感。钟嵘在《诗品》中评价谢灵运:“尚巧似,而逸荡过之,颇以繁富为累。”“繁复为累”这一特点用在评价鲍照的山水诗也是贴切的。

  拓展:鲍照《发后渚》译文注释及鉴赏答案

  《发后渚》

  南北朝:鲍照

  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从军乏衣粮,方冬与家别。

  萧条背乡心,凄怆清渚发。

  凉埃晦平皋,飞潮隐修樾。

  孤光独徘徊,空烟视升灭。

  途随前峰远,意逐后云结。

  华志分驰年,韶颜惨惊节。

  推琴三起叹,声为君断绝。

  《发后渚》译文

  江上早寒,仲秋时节就已经霜结雪降。

  我要从军远征,却又缺衣少粮,严冬已渐渐逼近,却不得不与家人分别,挥滑北上。

  离乡背井,心情落寞凄怆,乘船从后渚出发,驶向远方。

  征尘飞扬,弥漫了前方的高地,浪潮高高地卷起,遮住了长长的树影,一片水花茫茫。

  孤独的太阳,在空中缓缓地移动,漫漫江雾,时而在前面飘聚,时而又消失空中。

  眺望前方的山峰,倍觉路途的遥远,回顾身后的阴云,更添离别的优伤。

  美好的志向,就在这终年的奔走劳顿中消失,青春的容颜,因惊叹于季节的变化而变得惨淡无光。

  每念及此,总要引起先尽的叹息,只好推开瑶琴,不让那揪心的琴声再响。

  《发后渚》注释

  后渚(zhǔ):地名,在建业(今南京)城外江上。

  始:初。

  方:将。

  背:离开。

  凉埃:尘埃。

  皋(gāo):水边的高地。

  飞潮:飞卷的浪潮,可能是比喻飞扬的尘土。

  修樾(yuě):高树交成的树荫凉。

  孤光:指日光。

  空烟:江面上空的雾气。

  结:聚集。

  华志:美好的志愿。

  分:分散,消失。

  韶颜:美好的容颜。

  节:节序。

  三起叹:反复叹息。三,言其多。

  君:黄节说是作者自指。

  《发后渚》创作背景

  宋文帝元嘉十七年(440年)十月,临川王刘义庆由江州徙刺南兖州,镇广陵。作为刘义庆的幕僚国侍郎,鲍照先从义庆还都省家,然后道出京口,赴任所。从后渚出发后,一路上的见闻令作者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发后渚》赏析

  这首诗的结构也很别致。第一、二两节各六句:第一节写别家上路时情景,第二节写途中所见景物及自己主观心情随客观景物之变化而变化的心理活动。“华志”二句自为一节,是前两节的一个小结。“推琴”二句又成一节,似用旁观者口吻结束全诗。这是作者从主观世界中跳出来,故意用客观叙述来“冷处理”,从而让读者于言外去品味诗人内心的苦况。

  在第一节中,有两个表时间的虚词与一般讲法有异。一是“仲秋始霜雪”的“始”,作“初”解。余冠英先生《汉魏六朝诗选》注云:“近人用‘始’字有迟久而后得的意思,此不同。”其说是。诗句译成口语,应该是“刚到仲秋时节就开始出现霜雪了”。另一是“方冬与家别”的“方”,“方冬”,指初入冬,而不是将入冬。这里有个节序的先后问题。“江上”二句写今年寒意来得早,阴历八月就下霜落雪了。这时要出门从军,必须把衣食准备得充足些;偏偏作者因家境困穷,缺乏衣粮;但又不能不动身,只好在冬初辞家远行了。鲍诗的特点就在于平平写起,闲闲引入,看似寻常笔墨,而诗意却亲切感人。此诗正是这种典型写法。于是接下来写五、六两句:寒冷的初冬,已是满目萧条,偏偏又在缺衣少食的经济条件下离乡背井,从后渚动身时内心当然要充满凄怆了。这六句纯以质朴平实的描写来打动读者,遣辞造句,似乎全不着力。这与第二节锤炼字句、刻画景物的写法几乎判若泾渭。但作者却把这两节巧妙地连接在一起,乍读时觉得何以一诗之中风格顿异;其实这正是鲍照写诗善于变化,力图用语言的浅显与生涩来对读者施加影响,从而使读者的感受随诗人笔锋而转移的地方。

  第二节,“凉埃晦平皋”者,在寒冷的空气中,弥漫的尘埃把空阔平旷的皋原给掩蔽了,显得模糊晦暗,使作者无法向远处瞻眺。这是陆景。“飞潮隐修樾”者,腾跃的江潮遮住了诗人的视线,两岸修长的树影仿佛都隐没了。这是江景。于是作者乃置身于一片迷茫和惊涛骇浪之中了。吴汝纶以“凉埃”二句比喻世乱,看来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作者此行的目的是“从军”,而目之所接,身之所经,却是晦暗的前途和惊险的处境,自然会产生来日茫茫吉凶未卜的预感。所以这首诗的景语似乎并非纯客观的描写,而是近于比兴的。所以前人大都认为这一句是作者自喻。“空烟”正在包围着太阳,因此吴汝纶认为这一句“喻世事之变幻”“视升灭”者,眼看着这一簇烟雾忽而升起、忽而消逝之谓。总观这四句景语,还有个动与静相对配合的特点。“凉埃”虽非静态,但比起“飞潮”来,相对地却要静一些;而“孤光”虽在独自徘徊,比起“空烟”的倏尔升起、忽然消灭来,相对地说也算是静态。这就比以纯动与纯静相对照来得空灵生动得多。古人写诗总是在发展中有所前进。鲍照写景,就比谢灵运以前的人进步很多,像这种相对的动与静的配合在鲍照以前的诗人笔下就很少见到。而到了王维,干脆有静无动,只把宏观的壮伟场面如照像一般摄入诗中,其胆识可以说远远超过了前人,即所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也。

  四句景语之后,再虚写两句以为收束。“途随前峰远”者,“前蜂”为眼中所见,要达到那里还有一大段路程,作者心里是有数的,所以用了个“远”字。而这一句又含有前路无涯,茫然无所归适之意。“后云”者,指已经被抛在身后的重云叠雾。行人虽已走过了那一段“空烟升灭”的地带,可是那郁积的云层仍压在心头,给自己带来了迷惘与怅恨,所以诗人的思绪仍在追逐着它,从而使内心郁结不释。王夫之以“发心泉笔”四字评价鲍照,“发心”者,心细如发之谓;“泉笔”者,妙笔生花,文思如泉涌之谓。用来形容此诗的中间六句,真是说到点子上了。

  “华志”二句写得很吃力。“华志”犹美志,它是鲍照自己创造的词汇。这句是说自已虽有美好的志愿,却被无情的岁月给搅散、打乱了。“惊节”与“驰年”为对文,指使人吃惊的节序变化。这句是说,自己的青春已被令人吃惊的时光给弄得凄惨暗淡,无复当年的蓬勃朝气了。这就把客观上时空的变化和主观上壮志的销磨融成一体,综合地化为无限感慨。诗写到这里,已届尾声,本可结束。但作者意犹未尽,乃变换一个角度,用最后两句收束全篇。

  以上所写,从作者离家远行说起,并把旅途所感抽绎出来,全属主观抒情之笔。但在汉乐府和汉魏古诗中却另有一种写法,即把主观抒情的内容用客观口吻给描述出来,宛如借旁观者之口来为抒情主人公说话。鲍照此诗结尾实用此法。在大段的羁旅行役的描写之后,忽然转到弹琴上来。好像作者已结束了旅程,在到达目的地后把所见所思通过弹琴表达出来。这就把直接的主观抒情做了间接的客观处理,前面写的种种思想感情仿佛是事过境迁的一番追溯。但作者并没有把主观抒情部分做纯客观的处理,只是把距离拉开了一点而已。因为从诗意看,弹琴者仍是作者本人。这末二句说,作者把一腔心事通过琴音来表达,但弹到这里,由于过于伤心而弹不下去了,只能推琴三叹,琴声亦如有情,遂因弹琴者之凄怆感慨而戛然中止。这在作者看,这样写可能增加了有余不尽的回味。但这种把笔势宕开的结尾,其艺术效果究竟如何,则仁智所见亦各不相同。如方东树就说:“收句泛意凡语。”认为这样结尾反而弄巧成拙。作者本意原为创新,但衔接得过于突兀,加上这一手法也并不新奇,反倒成为败笔。故方氏之见似亦未可忽视也。

  《发后渚》作者介绍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相关推荐

【鲍照的山水诗】相关文章:

山水诗歌11-23

经典山水诗词09-04

山水诗句精选08-26

山水诗词11-18

山水诗词精选11-25

写的山水诗句11-11

王维经典的山水诗07-07

关于山水诗词12-22

王维的山水诗集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