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作文

2021-07-11 散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散文作文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散文作文 篇1

  那年头,一到傍晚,村边的稻场格外热闹。大人们尚在田畈上做事,而稻场上却被哪位热心的人扫得干干净净。各家的孩子争着将自家的竹榻或竹床搬到稻场上,横七竖八地占据了有利的地方,即有风的地方。竹榻上摆上了刚盛满了早稻稻米粥的白铁锅,一两盘缺少油水的腌菜和时令青菜。等候大人们回来吃饭的孩子们,穿梭在竹榻之间,睃着这家那家的菜肴。

  月亮已挂在东山了,光亮如玉,似可触摸。田畈里做事的大人们小鱼上水似的陆续来到了稻场。不知是谁家开始了喝粥,稻场上就响起了一片咝咝的喝粥声。喝完粥,收拾锅盘碗盏自然是妇女们的事。男人们,此时摇开了蒲扇,话着庄稼农活,天南海北。孩子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追逐和各式各样的如斗鸡的游戏,欢笑声叫喊声荡漾着,月亮似乎也感动了,贴进了自己光亮的笑脸。

  夜深了,月亮也开始西斜,清辉如水。贪玩的孩子,劳累的大人,已经响起了鼻息声。母亲们轻吟着眠歌,哄着婴儿。月下的稻场如此宁静,犹如安静的池塘,那熟睡的婴儿发出的几声梦呓,就像是小鱼儿放出的水泡声。唯有稻场四周,明灭着几堆烟火,袅袅升腾几缕青烟。

  母亲说,那是隔年的红蓼发出的烟气,有点辛辣,蚊子闻风而逃。

  我那时才认识了红蓼。她是乡间比较常见的一种草类。田间地头路傍,到处可见。每到春天,红蓼开出几片绿叶,犹如菠菜形态。到了夏天,中间抽出一穗或数穗白色花柱。秋风起,花柱变红。我的故乡,因其地处丘陵,土地贫贫瘠,所以红蓼花开并没有见奇之处。

  对红蓼的贴身体验就是红蓼的医用作用。那时节的我们,并没有现在的孩子们的这样,有着读书的劳累和数不尽的禁忌。到了暑假,天地就是我们的世界,穿着个裤衩,山坡,野地,池塘,到处飞奔,上山摘果,下河捉鱼。不出几日,身上就长满了热疮和疱疖。母亲并没有责怪我们。而是寻来了红蓼,放在石里捣烂了,热敷到疖子上,不几天疖子就烟消云散了。疖子好了,母亲们叮呤不要再到野外了。但母亲们的叮嘱如何锁得住我们贪玩的,奔腾的脚步呢?!

  这就是故乡的红蓼给我的经久不衰的记忆。但红蓼又委实太平凡了,平凡得在我长大成人后几乎都忘记了她。

  及至我到江心洲工作的时候,看到再一次看到红蓼。这与故乡不一样的红蓼一下子就就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勾起我对红蓼的美好回忆。

  江心洲,是奔腾的长江多年冲刷成的陆地。洲上的居民当年也是为逃避战火或从四方八乡移居而来,或是流浪的船民定居下来,十家九姓。这些年来,由于交通的落后造成的与世隔绝,使得江心洲亦发的贫穷。洲上的人家青壮劳力悉数外出打工。长江冲程出来的土地,肥沃得冒油。老来无处去,挥锄种洲地。留下来的尽是老弱残病的老人带着没办法跟父母外出的孩童,艰难地耕种着土地。江心洲外滩多水港渔汊,是打渔的好场所。一些谙熟水性的渔民也依然不舍身边的长江。

  江心洲上红蓼长得格外蓊蓊郁郁,并很有层次。洲堤是菠菜一样的红蓼,越往外滩,因其水多,沼泽地,红蓼越发长得茂盛,高大,犹如小树。花开时季,江边成片的红蓼抽出红艳艳的花柱,把江天染红,把长江打扮得色彩斑烂。渔汛季节,江上的小渔船,常常钻进江边的红蓼丛中歇息着,吸着沼泽地里的清水,埋锅造饭,瞅着出江打渔的时机。红蓼丛,俨然成了他们的家。

  于是,我经常在工作之余,去看红蓼。初秋,清澈的沼泽犹如明亮的镜子。沼泽边,格外高大的红蓼,似乎争着要照镜子似的,挤到水边,对着水面摆弄着红色的花柱。顽皮的小鱼儿游来,像在欣赏红蓼的花容。红蓼的花柱,逗趣一般地点点水面,小鱼儿一跃,似要与红蓼亲吻。红蓼似知性般的轻挑一下花柱,小鱼砸出圆圈,知趣一般摇摇尾巴。绿叶哗哗,好像发出会心的笑声,生成了江风,轻摇着红蓼丛中的渔船。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诗人眼中看到的只是浪漫。洲上的渔民往往难的就是娶妻生子。但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总有一些姑娘千方百计嫁给了渔郎。所以,红蓼丛中,也常上演着生死相恋的大戏。一位姑娘来到了红蓼丛,跟后她的父母也千辛万苦地找来。生生阻隔着这一对恋人成亲。抗拒不过父母的一对恋人最终喝了农药,双双倒在了红蓼丛中。悔不当初的父母的嚎啕大哭声,就像这身边的长江,弯弯曲曲,犹似九回肠。

  因此,我就常常厌恶起这片高大的红蓼来。从前在此聚集的小舟也作鸟兽散。倒是孩童们无所顾忌还常来游玩。但常常也被父母们叫走。我知道他们是怕那对委屈死的恋人把孩童捉去。于是他们常常就把他们认为最不洁的东西如猪血狗血泼在那里。这一来,这片的红蓼反而更加灿烂起来,分明那殉情的男女的鲜血,染红了血色浪漫。

  天地旋转,四季轮回,长江依然流淌,日子仍然要过。

  六,七月,是长江最为活跃的日子。几场瓢泼大雨,一夜之间,大水抹去了外滩,江流抵到了屋脚边。外滩上的红蓼此时也只在水中拼命地露出来头来,昭示着那里曾经有过绿地,有过清澈的沼泽,有过悲欢离合。

  战胜洪水,保卫家园是洲上人共同的意志。洲上一切的一切,都为着这抗拒眼前的汤汤大水。但江水却由于上游的来水和下游的海水的顶托,依然像蚂蚁一样向屋脚上着。

  雨季过去了,最考验人的意志,却还是与水相持。在洲上工作的人们最渡过的就是这段日子。每日在大堤上走着,注视着水情雨情,看到的似乎纹丝不动的江流。日头在头顶上晒着,江面上,庄稼上,草丛上都发出吱吱的响声。人,都到了恐惧的极限。

  而大水中从容的是白杨树,它们在洪流中提挺拔着身躯的;从容的还有洲上那些对大水司空见惯的老人们。老人说,等吧等吧,红蓼花红了,红蜻蜓飞来了,这大水就得退了。

  于是,我就天天盼望着红蓼花开。洲堤上的本来长不大的红蓼因为得到水的滋润郁郁葱葱起来,看叶子中间抽出了一穗数穗白色的花柱,再看江中的洪流似乎也不在发鼓了。

  忽然,夜里一阵初秋的小雨。清晨,洲上的百姓涌到江堤上,看红蓼花开。是的,红蓼花开了,白色的花柱一夜之间开得红艳艳。红艳艳的红蓼像一条红丝带,沿着江堤伸向远方。远远望去,这条红丝带犹如天上的仙女凌空一划的神带,生生地阻隔了浑浊的江水。此时,天空中忽然发出嗡嗡的声音,一大片蜻蜓,是红色的蜻蜓蜓飞来了,犹如天边飘过来的一片祥云。初升的'太阳映照着洪荒似的江面,构成了别样的江上图画,令人惊心动魄。

  红蓼开花,蜻蜓变红,大水老了。洲上人说。是的,大水老了。自此,江水在一天天地不甘心地落下去。老人们说,红蓼,是一种通了神的花草。

  从此,红蓼真正植入了我的心田。

  其实,大地上的花草有哪一株不是通神的呢?

  她们,看惯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读懂了这世界上的沧海桑田,却依然淡定如斯,花开花落,一岁一枯荣。

散文作文 篇2

  昨晚半夜醒来,一时不能入睡,走到窗前看着外面柔美的夜色,突然感觉以往从来没有哪一个时刻这么真切地触摸到我生活的环境。也可能是最近看《王安忆散文》比较入迷,其中的一些文字和印象就像刻在了脑海里,有一些甚至沉淀成为我思维的底色或者背景,启示我用另一种视角来观察世界,用另一种心思来感悟生活。

  王安忆的散文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的真诚和踏实,她总是不急着告诉读者任何的说教,而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细腻到极致的笔触一点一点揭开生活的面纱,让人们能按下浮躁的心,认认真真的打量身边的生活,看到最后,终会让人发自内心的感叹:确实如此。“生活是汪洋大海,要去捞它,之后用碗,用瓢,用盆,用缸,终能得水几多?应该变成一条鱼,游入水中,自由自在,整个大海便都获得了。”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也凸显出王安忆写作的最大特点,那就是于平凡处见不平凡,总能让人在平实自然的话语中悟出生活的真谛。

  王安忆也是一个用字用词的高手。《街景》一文中,写上海的一条街上的居民特别喜爱在街面活动,老人坐在小凳上剥豆,小学生搭一张方凳写作业。打牌的,吃饭的,乘凉的,晒太阳的。“生活就从门里蔓延出来,摊到了这里。”一个词“蔓延”,一个字“摊”,就让老街的生活有了动感,有了更深的意味,也流露出作者对这种平凡生活的敬意和爱意。《多和少》中,说离家在外的时候,身边只带一本书,看,是它,不看,也是它,就只得看,“喂喂眼睛”。一个“喂”字,既显出了作者对书的热爱和看书的迫切,就像一日三餐一样不可或缺,又流露出只有一本书的无奈和遗憾。还有一句,“书要少,就只得这样骨头里榨油地看。”多么精辟又生动的语言!《阅读的心境》里描述的:“文字,建筑起的生活,它需要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借此才能转化为声色情景。”整句话没有一个华丽的词语,但这句话却是跌宕起伏,紧凑有致,富有美感,而且赋予“文字”一词以动感和立体感,也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当然,王安忆作品的精妙不是如我这等无名之辈只靠一天两天的阅读就可以参透的,这也只是我对王安忆作品的感悟之冰山一角,谨以此来激励自己,要好好生活,多多读书,时时学习,以慧心为舵,以文字为船,在生活的海洋中游历,提高生活的品质,提升自身的价值。

散文作文 篇3

  由来已久,关于谈论写作的文章,数见不鲜。可见写作之于人生的至关重要。其实,作文真的不是小事,因为透过写作,可以折射一个人的世界观、宇宙观,甚至于价值观……哪怕一个极小的孩子,一篇文章交上来,我们就会对他或她的生命状态有一个很直观的认识。

  而人类之所以冉冉不绝,生生不息,在很大程度上,确实也得益于文字——一切有文字记载的东西,简言之人类文明;得益于文字的濡养与教化,简言之育化。由此说来,作文真的就不算小事啦。因为人类之所以薪火相传,文明之所以不断更新,就在于道之所传。而真正好的文章就是在传播好的道理。难怪许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很重视孩子这方面的学习,因为他们深信“文以载道”。

  而所谓的“文以载道”,自然包括文章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那么,围绕写作的学习,也就不能超越这方面的认知。

  首先,让我们作出一个明智的选择,那就是,选择经典的好文章来学习。学习人家先进的认识、科学的方法、高明的道理。这是学习的初级阶段,而要正确接受真理,就必须先认识真理,做到真正的通达。

  再次,看看人家是怎样把好的道理传播出去的。借助了那些科学的手段和直接的方法——这也就是材料及其使用。我们既要研究作者的思想功力,更要破解作者的艺术功力,也就是写作手法、写作特点。

  而作者所运用的材料,一定是经过严格的取舍和深刻的加工的,这是一个很精细的过程。而那最初的素材一定是源于生活的,绝不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而大凡高明的作者,一定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索,善于发现,善于探究的人。

  他或她一定有一双鹰隼一样的眼睛,时刻在人生的至高之处,留意寻找自己的猎物,他甚至不会放过一个精彩的瞬间。这既有书本的、还有生活的,总之无论有形的无形的,他都要努力捕捉。然后提炼成自己的营养,并把它加工成可供同样寻求的人歆享的精神食粮——一份真正的营养大餐。

  而无论作者艺术功力有多么隐秘,思想有多么深藏,手段一定是为目的服务的,亦即艺术性 服务服从于思想性。作者的观点、思想一定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统帅,一切手段皆为目的服务。他就是要借助材料和形式来传播自己的思想、理念、观点。

  说这些,是否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呢?!也是也不是,因为真正的功夫在书外。透过有字的信息,读出字外的信息,比解读文本本身更重要。因为真正的启示,总是无声的!真正的祝福,总是隐藏的!正像天国的奥秘一样,一切都是不经意的,在最漫不经心之处,总有圣灵的种子,等待我们采集、收获、播洒……

  例如,我们新近学习的《程门立雪》,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课文紧紧抓住“立雪”,来突出“程门”令人景仰,凸显学子“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精神,在这里环境与景物的描写,完全为内容服务,突出主体与主题。而对人物进行简单概要的介绍,又做到了重点突出,剪裁得当。粗细结合、浓淡相宜。而简笔勾勒之处,也令人物形象更突出、更高大,见证道的力量!因为“大道至简、大象无形”!

  而看似寻常的《打针》,事件虽小,在作者的笔下,也开出智慧的花朵:战胜内心的恐惧,就是战胜自我。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在没有尝试之前,令人不可知的惶恐,一旦打破戒律,窥破真谛,也就真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这篇文章,透过凡人小事,让我们学习成长,懂得成长的奥秘尽在于,不放弃每个成长的瞬间,这既是成长的要求,也是成长的奥秘。

  而作者的剪裁功力也是很独到的,让最胆小的人先出场,做铺垫,接着自己亲身体验,这样就更真实可感,更令人信任,更有说服力。

  以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为明线,以心理活动变化为暗线,让两条线索交织,合二为一,做到叙事清楚,描写细腻,也值得初学写作的人借鉴。

  好的文章,无论篇幅长短,一定中心突出,材料充实。言之有物,言之成理。

  总之,在最初的学习阶段,一定有这样一个宏观的认识,然后才能各个击破。因为写作就是一个科学的堡垒,我们只有把关键处各个击破,才能占据要津,从而统揽全局,所向披靡。

散文作文 篇4

  善本自心之所在,何此欲以善为?不知为何,就会矫情地想提笔写下这句话。也许就连自己也不懂莫名写下的短句,似乎,又只有自己才懂得吧?

  真正纯粹的善,我从来都不会认为只是单纯的善举,也许是,又亦或不是。善在不同心境的人的眼里,得到的也许是不同的答案。可我倔强地坚持着自己的”善论“,热爱生活,亦本为善。

  生活是一门学问,有待考究,也永待考究,生活是奇妙的东西,值得为此追求和执念一生。心如止水,远离城市喧嚣是非之地,因而如此,享受生活,亦是善。

  青磐石旁站定,悠然采撷丛边的野花,轻轻地赤脚在凉冰冰地青石桥边踏过,亦或下溪在水里趟几个来回,凉丝丝的触感从指缝流至脚心,最后暖至于心。嘴里哼出的不成调的小调子,看到了吗,彼此粲然的笑容?

  喜欢着去树荫下走一遭,密密麻麻重叠与此的树影,那些不曾发觉的小小光斑,投影在灵魂之中。沐浴于大自然的馈赠之中,无不感叹活着的美好,谁又亦或谁不为所动,触得泛起的美好由心而静。善自心境,取自人心,心境归于自然。多少美好,在慢不下来的时光,逝去了呢?

  善本归何物,无从知晓。但我却认世间从未分过善与恶,一切源于善,爱归于善,恨也归于善,多少是是非非都沦陷在这善的是非之中。活着就该知足,知足者必懂得如何享受生活,也必是善。

  善本自心之所在,何此欲以善为?皆于善罢。

散文作文 篇5

  你始终出现我梦里,爱你爱的那么神秘,想你的时候,感觉是那么的甜蜜,就像春风掠过心底,我许下心愿在心里,就这样一直陪伴你。

  总想从你含笑的眼睛,读懂你捉摸不透的心,沉醉在你甜甜的笑容里,终究没能留住你的心,多少生如夏花的约定,总在灿烂过后,默默地凋零。少女的心,忽阴又忽晴,像无忧的风伴着伴着善变的云,那一场忽如其来的雨 ,算不算是你最后的决定,少女的心,若远又若近,在最真的梦里藏着最幻的影,那一段来去匆匆的情,多年以后还留在我梦境 。多少次我一直问自己,到底我有多么的爱你,孤单深夜里,梦的全是你,爱你让我忘了我自己,有时候我真想忘记你,阴暗的天空 下起了大雨,我的伞下为何不再有你,我放下了所有却放不下你,因为你就是我生命的唯一,自从和你相遇,就把你放心里,期待和你永远在一起,我失去什么也不愿失去你,只想日日夜夜守护着你,未来的日子里,身边有我陪着你,为了你宁愿牺牲我自己。

  也许,是我的浪漫你不懂,也不想去懂。此时,我不再去想,也不再去张望,我只能静默地守着我的身影,懒散地欣赏着那只孤独的海螺的足迹,被海水淹没掉又清晰地划出,那歪斜着身子的海螺随着浪花摇摆着远去,似乎将我的幻想和期待的梦花都平铺在它的身上,让它将我的心思都驼到海洋里,真正地成为油彩的灵性,成为海的女儿的唯一。我寻处不见自己的影子,也丈量不出天国的距离,我倾斜着思绪,几次想删除我的文字,浅薄的文字拼凑,可是我不忍心这种浅薄的努力成为残影下淹没的花瓣,希望每一个冰片文字带着浅薄的思绪能珍惜自己的今生,你不需要容颜,依然美丽,你不需要描摹,依然魅力不减。

  浪漫在那个月色无声的夜晚,是命运主宰了幸福的去向,也是去向主宰了命运的魂魄,你的笑声渐渐的遥远,那遥远的声音将你的身影渐渐的送去,看着你悄悄离去的身影,似乎有一种叹息哽咽住了我的喉咙,难道这就是你送给我的幸福,永远的不再见面,永远的隔离,永远的以思念来完美两个人的孤寂的幸福,来符合那种残缺的爱情完美的故事。轻轻推开心房的大门,将心门之外流浪的云彩聚集起来,而散落下来的雨水,却还在努力地映衬着没有阳光的天空,等待着阳光的爱抚和光彩,这是怎样的痴情于等待,就好似向日葵的脸一样,无论太阳走到哪里,它们的头就跟随着转到哪里,这又是怎样的自然而自愿的循规蹈矩。

  等你,我等了那么久,花开花落不见你回头,多少个日夜想你泪儿流,望穿秋水盼你几多愁;想你我想了那么久,春去秋来燕来又飞走,日日夜夜守着你那份温柔,不知何时能和你相守,就这样默默想着你,就这样把你记心头,天上的云懒散的在游走,你可知道我的忧愁,就这样默默爱着你,海枯石烂我不放手,不管未来的路有多久,宁愿这样为你守候,永远为你追随……

【有关散文作文锦集五篇】相关文章:

1.有关春天的散文锦集

2.有关散文作文锦集7篇

3.作的啰嗦散文

4.有关初中散文作文锦集九篇

5.有关初中散文作文锦集7篇

6.有关写散文作文锦集八篇

7.梁实秋散文作品集代表作精选

8.以身作则散文

上一篇:散文作文300字 下一篇:散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