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坛时代抒情散文

2020-11-01 散文

  说到汽坛,现在的年轻人不一定知道。三四十岁以上的可能会有点印象。

  不论是城镇或乡村,日常煮饭做菜都以煤火为主的年代,几乎家家都有汽坛。汽坛,顾名思义,就是会冒热气的坛子。也叫温坛。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或者更早,谁家建灶(三合土与石块),都要考虑在离灶三五寸远的适当位子镶进一个小碗口大小的土坛装水,利用近火堂的优势,随时保持水的热度,以备一家人早晚洗脸、洗脚取用。汽坛的使用,其实是一种充分利用煤炭燃烧能量的'节约方式。汽坛里的水,边取用边加入,常保持有热水可用。一般情况下,汽坛的大小选择,要考虑家里人口的多少。一坛热水,起码要够早晚洗用(节约式)才行。晚上,一家人洗了脸,洗了脚后,就要及时将坛子加满水,第二天才能有足够的热水可用。冬天需要洗菜之类,加水就要勤快些才行。没时间经常打扫的灶房,常有扬尘(由于蛛网悬挂而灰尘所附形成的烟尘吊子)。因此,汽坛口上,常用小木块或碗盖上,以防尘。在农村,放粮食的楼,多是竹木棍编制而成。虽通光见亮,但易招烟尘。且房屋有窗无户(无遮拦),风容易随便串进,因此容易烟尘吹落,所以,汽坛口得盖上防尘。

  对于烟尘,说是没时间打扫,实际上也是一种懒惰风俗习惯。乡村旧俗,家里扬尘再多,都要等到腊月间快要过年时才打扫。而且还要找个会掐算,人将家里人的属相报给他,让他给推算,看哪天可以打扫。会掐算的人,按生肖纪日,避开要打扫扬尘的人家的家庭成员属相,择日打扫。否则叫做逢冲。逢冲之日,打了扬尘,会克家庭相应属相的人命运。这是迷信。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土地联产承包制的推行,农村经济渐有好转。交通上有改观的地方,有的人家开始用水泥打灶。汽坛开始变成了混凝土浇铸的方形坛子,并且装的水比以前多了。但因为装的水多了,用水间隔时间短的话,水温根本不够。要让水温升得快,应离火堂再近才行。而靠火堂太近了,打灶的时候,有些显手艺,不好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人找到打冰雹用的铜质的炮弹壳,将其底部镶在离火堂一寸以内的地方,这样,增加了坛中水受热的直接度,水温自然提升得很快。

  我参加工作分得房子后,自己设计的镶入灶台的砖与混凝土砌成的汽坛,就是用炮弹壳接到离火堂最近的地方以传热的。火旺的时候,汽坛的水会被烧沸,并且发出咕咚、咕咚的响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改灶时,除了增设一个炕辣椒、柴禾之类的方形小洞外,还用一根六分铜管,从汽坛底部将热水引出,安上水龙头,一扭龙头即可接热水来用。这样一来,减少需要热水时用瓢到汽坛里去舀水的麻烦。

  本世纪初,迁入新居后,灶台现代化了。热水,既用汽化汽,也用电。因为我们居住的小城,不知为何,停电总是家常便饭。因此,有电时,用电,没电时,用汽。洗菜池、洗脸池的水,那水龙头,往左扭,出热水,往右扭,出冷水。从此,我们的生活生水问题告别了汽坛时代。

  居住在农村的父母,防氟改灶后,煤越来越贵,贵到煤不起煤而改用电磁炉,也告别了靠汽坛热水家用的历史。

【汽坛时代抒情散文】相关文章:

李白抒情散文06-23

唐诗抒情散文06-07

生命抒情散文08-29

小雨抒情散文11-26

林清玄抒情散文201706-28

高二抒情散文08-27

高一抒情散文08-26

时代的音乐散文11-12

时代高亢的歌者刘禹锡02-26

将进酒初中抒情散文02-02

爱,无边散文 走在文字里的心情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