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有把人生当作一场旅行,目的地是不在乎的,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有多少次,我想象着自己背上行囊,开始一段灵魂独处的旅程。许多时候,来到一个地方不需要任何理由,冥冥中自有前世注定的缘分,在遥远的时间里向你召唤。于是,我到来了这个叫沙湖的地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初见时,天真的很蓝,长空辽阔,一望无际,清风贴着微波荡漾的湖水,从芦苇丛中穿过,温柔的像情人的眼眸,融化了每一个到这里的游者。相逢的刹那,便让你我褪去一身的红尘烟火,忘却繁芜的过往。伫在湖边远眺,似乎某个地方一直萦绕着如纱的薄雾,隐约间又像是看到了什么。如果我是来寻梦的,哪儿会有似曾相似的记忆。现在,我如约而至,却只愿做一片白云,静静的飘过每个在梦里出现过的地方。老旧的渡船,载着行人悠长的梦,缓缓地驶向远方。
“山映斜阳天接水,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浩渺的湖水,在烟波里看不到尽头。初日,明媚娇艳,清风徐来,水光潋滟,湖水漫起了一圈圈的螺纹。时而有浪花拍打着船身,发出浑厚而又饱满的声音。渡船告别渐渐远去的彼岸,在湖面留下美丽的痕迹。湖水如海,可以撑起无数的行舟,却载不动游者的离愁。沙湖泛舟,滋生着妙不可言的闲情。空气里氤氲着湖水的气息,像尘封的佳酿,只消轻嗅便已令人心醉。烟水迷蒙,芦苇荡漾,时有白鹭嬉戏。水波过处,是无境的遐想,此时我才能停下脚步,让心灵飞翔。“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笔下的西湖,就像多情的女子,但这里却因众多的游鱼和飞鸟,多了几分独有的生命灵性。“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很多人愿意就这样随碧波荡漾,行到水穷处。
连绵千亩的芦苇荡,是通往梦的入口。婀娜葱郁的芦苇,染绿了一湖江水,轻拂细柳,柔情的向游人问候。风吹过时,绵延起伏,像一片片的汪洋,发出阵阵波涛响。无数的飞鸟在芦苇丛中盘旋,嬉戏打闹,觅食游水,让人不由的心生留恋。这里既是飞鸟与鱼的天堂,亦是行人心灵的港湾。“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诗人笔下写尽自然之美,而此时,我已卸下了人生的包袱,乘舟在层层芦苇中穿行。水波流动,轻舟驶过,分不清是水在动,还是芦苇在动。
“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
沙湖水中的芦苇荡是游人最美丽的梦。在无数次的光影中,我早已将这画面深刻在记忆里。如今,彼此间的距离不过一手之遥,“苇丛如绿屏,点在水中央。宛若山水画,请君入梦来。”这便是沙湖的芦苇荡,是许多人向往的芦苇荡,也是大话西游中紫霞仙子泛舟划过的芦苇荡。天水一色,不染纤尘。这里不是江南的水乡,却是多情人梦里的天堂。
湖中央有一名曰“百鸟乐园”的小岛。是游客停歇的地方,也是无数飞鸟的归巢。在木桥上行走,享受凉风吹佛,将周边的风景尽收眼底。倘若你有闲情,也可买袋鱼食洒在湖水上,欣赏满池的红鲤。古色的廊桥尽头,伫着一张露天的网,顶上有许多鸟筑的巢,这里是鸟类繁殖集中的地方。岛上的鸟类多以鹭科为主,它们体态优美,风姿迷人。繁殖季节将五颜六色的蛋,布在这片密集的苇丛中。于是每年的孵化期和繁殖期是这里观鸟的好时节。听闻每当此时,最多会有数以百万计的鸟类,成群从空中飞过。即使稍微的声响,也能惊起上万只飞鸟,遮天蔽日,在空中鸣叫不已。那又会是如何震撼的景象呢。鹭鸟多年来钟情于这里,筑巢安家,恣意生长,这样的光景总让人难以割舍。但我只是个游者,终归还是要离开。
若以为沙湖仅是江南的秀美就错了。塞上江南,璀璨明珠。大西北雄厚壮美的沙漠,是行程的最后一站。浩瀚的万亩沙海与隔岸的水域遥相呼应,相辅相成。沙与水,在这里交汇融合,浑然天成。水围着沙,沙绕着水,沙水相依,彼此相守着一份长久的静默与美丽。
这不比影片里的那些沙漠,这里有绿洲,有喧闹的游客,有完善的设施,每个游人可以尽情享受沙漠的热情。在沙丘上行走,烈阳当照,没有了起初泛舟湖水时的那份清凉,但依旧令人兴奋。柔沙似绸,在手中滑落,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风吹沙动,流沙滑落,会发出金属的鸣响,这是沙漠带给游人的问候。无数行人把脚印留在这里,不知是谁来过,又或是原来的印记被另一个覆盖。人生也如此般的重复忙碌,我们总是想留下来过的足印,但最终会像这片沙漠无情的掩埋。独行在偏僻小路,手摸着头上遮阳帽,竟有些烫手,便到阴凉地歇息。静下来,悠闲的看周围的人群嘻戏玩耍。阳光刺得耀眼,打着慵懒的盹,恣意的享受余下时光。我已做好了回程的准备。
返程的客船载着沙漠的归客,回时的路并不是来时的路,这也就不重要了,我也早已忘记归路。重要的是我会永远的记住这个地方。寻梦,圆梦,足以。
- 相关推荐
【逍遥游记泛舟沙湖散文】相关文章:
叙述心湖泛舟的散文06-09
时间之沙散文09-07
乘风湖现代散文07-06
经典游记散文10-05
游记散文:漓江游记10-17
一湖冬雨散文08-06
踏青金牛湖的短文散文10-18
描写青海湖散文05-31
白马湖朱自清散文06-29
黄山游记散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