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次的去接受新的挑战散文

2020-10-21 散文

  刚从南方回来就想念素食旅行群的朋友。问叶子周六去哪活动,叶子说酝酿中。没过一天,叶子在群里发起公告,准备去临江的老秃岭。

  “老秃岭”的名字听起来很有地道的东北方言味道。昨日早6点20分聚在七彩城道口等车。6点30分准时发车。群里三位驴友自告奋勇开着三辆车带着驴友们开始老秃岭的旅程。

  近三个小时的旅途颠簸终于到达老秃岭的山脚下。圈圈等三位朋友为了让大家减少登山的劳累,尽量把车子开到离爬山最近的地方。

  9点55分,驴友们开始攀登。老秃岭据说海拔有1千多米高。我们穿行在山林间,虽然山外面的地面干燥,可山里的泥土却很潮湿,泥土中夹杂着各种花草的清香气息,高大的树木为我们遮挡着烈日。北方素来以白桦树的故乡自居,很多成材的白桦树被放倒搁置路边,因为暴雨侵袭的缘故,我们行走的途中有的路段被冲垮,这些放倒的白桦树被派上用场,充当铺垫塌方路段的临时材料。

  走进老秃岭的山林间,湛蓝的天空漂浮着飞舞的白云,让人心旷神怡。一尘不染的老秃岭瞬间圆了我还没去西藏的梦想。不时穿梭的林间小溪流淌的声音像清脆的乐曲,沿途一路陪伴。虽然听不到南方竹林里“知了”的声音,但偶尔爬出探头探脑的虫儿一样吸引着我们的摄相机。

  经过两个小时的攀行,终于到达那一望无际酷似塞北大草原的秃岭顶峰。只见马儿悠闲的在草地吃草,牛儿成群结伴在草地摆放各种身姿。秃岭还没有开发完毕,四处错落有致、奇形怪状的大石头把山顶的风景装扮的分外妖娆。秃岭与关外的名山相比唯一缺少的就是名气。古语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蛟龙成渊”。无非这儿没有名人驻足的痕迹,无非这儿没有历史飞扬的啸声,无非这儿没有神奇惊异的探秘,但我想不久的将来临江人民会以自己的勤劳、智慧,把这里建设的更美。它会像南方各个名山大川一样吸引各地游人。

  就在我们尽情陶醉在大自然巧夺天工的奇景时,来时车尾后跟来的临江电视台的.记者们在这里现场采访。群里一位扎西德勒的驴友接受记者的采访,他的现场纪实回答不时引起同伴们的掌声和欢呼声,他以自己独特的观察把美丽的风景区表达的尽善尽美,给素食群的团队增添了色彩。结束采访后,我们告别了电视台的记者,浩浩荡荡返回下山的路途。

  下山对我来说可没有上山那么轻松。由于我没有登山的经验,只穿双平时的旅游鞋,长时间行走脚肿胀,显得旅游鞋窄小,脚趾被鞋顶撞的疼痛难忍,每行走一步脚趾像针扎一样。为了不掉队,手拄着长棍,艰难行走在一个又一个山间小路。好几次都被落在最后。驴队队友没有一个叫苦叫累,大家都默默无声的跟上队伍,一股团体团结的凝聚力让大家自觉的遵守着队规。

  我早已中断了大脑任意遐想的思路,只想着什么时候能够到达停车的地方,什么时候能不再攀越山涧小路。其实,人生唯在此时可谓是“满负荷”的充实。疲惫中考验人性的耐力,艰难中期待成功是否到来。爬山的过程就是让人能深切体会人生的真谛。虽然每次艰辛过程不敢想下次还能不能有勇气继续坚持,但冥冥中不服输的意志告诫自己,人生要的就是挑战,一次次的去接受新的挑战。

沙腰河,故乡的母亲河散文 崮乡忆趣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