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衣随笔散文

2020-09-07 散文

  提到一个民族,你能想到些什么?是习俗,是美食,还是传统服饰?如果问你,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是什么,你可能够答出?

  我问过很多人这个问题,绝大多数人答旗袍,待我公布答案时,仍满脸疑惑。我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是汉服。旗袍由传统服饰旗装改良而来,从根本来说并非汉族的传统服饰。

  给我一刻光阴,与你浅谈汉服。明末清初,满清政权颁布“易服令”,汉服因此走下历史舞台,几近消失。幸甚它没有彻底离开我们。近年汉服重新回到大众视野,却失去了它应得到的尊重,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汉服,这个属于汉人的记忆,浓缩了汉族人民千年智慧,汲取了外来民族优秀文化又不失本族特色的服饰,已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空等谁记起。

  暮有一枝春,叹兮无人赏。我第一次遇见汉服,是在一位古风女歌手的微博上。配图中的她身着红白曲裾,回眸一笑,最是深情。袖角数梅,凌寒独开,一见惊艳,再顾倾心。因此,我开始了解汉服,才知道我们民族的传统服饰,并不是平常电视剧、影楼写真中演员模特所穿的古装那样的。

  随着对汉服越来越深入的了解,我对汉服的喜爱程度也越来越深。《秦风·无衣》有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取其“同袍”二字,用来称呼汉服爱好者。我也成为了“同袍”中的一员。我第一次穿上汉服的时候,如是“求古仁人之心”,悟了“心远地自偏”,有一种宁静的感觉,更有一种浓烈的归属感与民族荣誉感。

  我对汉服的感情如此开始,由浓转深。

  但同时我不禁觉得奇怪,汉服这样美好的事物,怎么会在时光深处落满尘灰,孤独寂寥,无人问起?汉服看过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时代变迁,陪伴着汉家儿女走过悠长岁月。当初在“易服令”下与它告别是迫不得已,而今“易服令”已失去效力,汉人却不知有衣谓“汉服”,一别忘之,怎怨其胡不归?一个民族,即将失去自己的传统服饰而浑然不知,岂不悲哉?

  汉服是汉族数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是天人合一的体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透过汉服,我们可以知晓先人们为人处世的品性。直裾正直从良,曲裾委婉端庄,襦裾柔若水,袄裙俏如玉,褙子耿善,短打飒爽……哪一样不是汉族人民由内向外渗透的美德?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身着襦裙的罗敷留在了《陌上桑》中,“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的绿衣姑娘映在了《生查子》里……

  又譬如祥云纹的行云流水,仙鹤的祥瑞清高,松竹的'凛风傲骨,哪一种不是寄托着汉家子孙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曾有人对我说,汉服之所以式微,是因为不适应时代的脚步。我想不是这样的。就算是新时代必需的移风易俗,也不该是这样彻底的移风易俗。汉服只是被暂时遗忘罢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汉服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也经过了改良变得更适合现代人穿着,也衍生了汉元素服饰。它其实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在我们心里,从未远离。我们能不能,抽出一刻的时间回头看一下它?

  中华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同袍们在一起努力着,想要让华胄提起汉服时不再迷茫,想要唤醒沉睡的记忆,认真而骄傲地告诉世界:这不是韩服,这不是和服,这不是影楼装,这不是奇装异服,这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汉服。

  作为同袍中的一员,我能做的并不多,只是怀着热爱穿上汉服,向更多的人普及汉服知识,只希望在未来的一天,你看到有人身着汉服在街上款款而行时,不再投以诧异甚至刻薄的目光。

  吾身为汉家女,愿为此尽绵薄之力,待君归来共看这江山风华新。

  隔墙折梅,月色如水,院里深树憩雀,谁人裁诗为骨,记得旧人归。岂曰无衣,衣将归兮。汉服,回家吧。归时未晚,春风识路,心魂仍在,翠草又绿。你可知有人候你,秋月冬雪都看遍。

  勿悲兮,吾与子同衣。

生命因磨炼而美丽散文 墙纸上的爱的散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