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进二十五的经典散文

2022-05-10 散文

  塔尔根林场西线是一条狭长的山沟,全长五十多公里,大山沟里还有小山沟,只有一条小山沟的冻坂道和翠岗林场的冻坂道相连,其他的都是死胡同。每一条小山沟都有运材公路,当初为的就是将原木运下山,多年的采伐,只有高山角还有原始森林,冻坂道就应运而生了。

  二十五公里,是二支线的七叉和八叉,在公路主干线的二十五公里处,向南拐,叉线全长十一公里,冻坂道密如蛛网,犬牙交错,一般人是很难分得清的。也不知道七叉里,到底有多少条冻坂道。来七叉采山货的人很多,无论年景如何,在七叉,都能如愿。七叉的运材路,是依据山形而设立,依山傍水。一侧是秀美的青山,一旁是清澈的溪流,路有多长,溪水就有多远。山伴路,路依水,相辅相成,美景尽收眼底。

  说实话,林下资源与森林的采伐量有一定的关系。森林的过度采伐,使阳光能通过森林的枝叶间筛进来,有充足的阳光,有适当的雨露滋润,就会有相当丰硕的收成。七叉没有偃松,不产松籽,溪流边都是蓝莓秧,今年蓝莓特别的丰收,对采山的人来讲,是天大的喜事。山坡山顶平冈,遍地都是雅格达秧,此地不丰收,还会有别处,一定会找到你想要的果实。

  无论是七叉还是其他叉线,都是冻坂道密布,怎样区分,都是把作业组放在前面。比如,郭宝富道,孙德道,张新路道,无论多远,都能分辨清楚。就是同一条冻坂道,也分好几条枝叉,当地人就给这些枝叉也冠上名字,比如,小叉、左叉、右叉,等等,一说一听,都能心领神会,一点即通,都这么叫,也就是名字,也就能分得出彼此。

  年景的好坏,和阳光雨露分不开,也与春冻密不可分。大兴安岭地处北纬五十几度,冬长夏短,季节变换分明,只有春天来得特别的迟,也可以说没有春天,春花开的时候,已经是夏季了。秋天来得特别的快,立秋一过,秋风就起,落叶萧萧,凉风阵阵。所谓的一场秋雨一场寒,特别的应时应景。早晚凉爽,中午的艳阳又相当的炙热,与其他地方无疑,只是时间短暂,一晃就过去了,又是秋凉如许。好在山里人都习以为常,也就不咋地了。

  森林的过度采伐,使青山的含水量锐减,溪流肆虐,冲毁道路是常见的现象。道路上溪流澎湃,也就可见一斑,见怪不怪了。好在,山里人骑摩托车的技术相当了得,逢山开路,遇水过溪是家常便饭,小坑小包也就不在话下了。早出是两个人,晚归,不但是两个人,还要驮二三百斤的山货,没技术那还行?

  山货值钱,也是近几年的事情,蓝莓丰收在塔尔根林场来讲也是今年最好。收获的好坏,能吃辛苦是一方面,对山林熟悉也是一方面。对山林熟悉,直接就可以去,对山林不熟悉,就得瞎闯,找到了就是收获,找不到继续找,也有劳而无功的时候。

  记得是二零零四年秋天,外甥女夫妇在八叉采山,说好了外甥女坐车回去,姑爷自己骑摩托回去,谁知道,开车的人把这件事情给忘了,把外甥女自己丢在了山上。家里的人没回来,自然是惦记,黑灯瞎火的,一个女人自己在山上,一定是相当的害怕,家里也不能把她一个人丢在山上吧,就组织家里人上山去找。那天晚上,雷电交加,大雨如注,冒雨,深一脚浅一脚上山,不时有闪电把山林照得如同白昼,惊耳的炸雷响彻山林。找到外甥女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外甥女吓得够呛,以后再也不言上山了。好在外甥女举家迁到了河北京唐港,此后就与采山无缘了。

  采山,自己走丢的事也发生过,再也没回来的,也有过,并不多见,常见的就是骑摩托出事,摔坏的,骨折的,甚至是车毁人亡的,都会听到传闻,也就分外的小心,尽量避免出事,安全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赚钱。二零一零年秋天,塔尔根林场山货的收购价格和翠岗林场山货的收购价格相差一元多,要知道对山民来说,一对夫妻一天的收入就会减少一二百元,所以,翻山越岭去翠岗就大有可为了。就是这一二百元的诱惑,使一对夫妻在归家的途中,双双遇难,丢下年迈的老母和年幼的儿子,生活在无限痛苦和追忆中。谁之罪?让人不得不深思。

  采山,单兵教练的很少,一般都是组团结队。家人一伙,朋友一队,或者是家人朋友混合编队。今天的情况就是后一种。内弟夫妇,两个妻侄夫妇,三个朋友加我,共十人,六台摩托车,一路风驰电掣,迎着晨露,踏着秋寒,车尾卷起的落叶,一路飘荡开来,好不壮观。五点钟就出发,六点刚过,就到了山场。脱下厚重的衣服,穿上雨衣雨裤,立刻开始一天的工作。今天不用去找,因为昨天他们已经来过,雅格达还是很多,够今天干的。

  说实话,采山不但要体力,还要有运气。同在一座山上,雅格达的多与少,就是个人的运气问题了。好在今天的运气都好,那就看个人拼命的程度了,干得快,舍得下力气,收获就多,这是自然的。中午十二点开饭,大家坐在一起,边吃饭边议论上午的收获。一般都是七八十斤,少的也五六十斤,只有内弟夫妇最多,二百多斤。也是他俩最能干的缘故,能干和收获成正比,这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结果。

  下午四点,将今天的收获装在摩托车上,出发回家。家在四十多公里的山下。山路很陡峭,崎岖难行,摩托车一台接一台,缓慢而行,每台摩托车上的山货,都在二百多斤以上,好在有惊无险,一路还算顺利下山。踏上运材公路,这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回去的路,不会风驰电掣,一路小心而行。这几天晴天,道路上已经干爽,摩托车一路扬起的灰尘,都跟的不是很近,以免吃灰,六台摩托,排起长长的队伍,一路无话,向着家的方向,前进,前进,前进!

  卸车,卖果,收钱,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七点多,累得够呛,洗漱、吃饭、休息,明天继续。

  • 相关推荐

【再进二十五的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全唐诗卷二十五07-26

二十五首思乡的古诗04-18

描写桃花的古诗二十五首03-10

优秀散文:生命与散文06-27

优秀散文:爱上散文06-28

经典散文精选06-28

散文:品散文要成新常态06-27

浩瀚散文07-05

冬雨散文07-05

漂泊散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