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登天池写景散文

2020-08-13 散文

  大美的事物从来都不是顺理成章一帆风顺,这次冒雪登天池也是一样的。说好周末登天池,卷子还没有改,孩子还没有交托。但是还是禁不住驴友好言相劝,登山成了精神惯性。习惯成自然,清晨六点准时起床推门出去,眼前的景象美得让我目瞪口呆。

  车上,树上,大地上一片雪花,就是世界上那种最圣洁的花,开在天空撒落在寒冷地带,来证明上帝的伟大全能。这种花是上帝恩赐给那些冒严寒,而纵享天赐之美的人们。这种微妙的心思,只有圣洁的心灵才能感应。借着路灯有限的光芒,我顺手拍下托在树冠上的雪朵和车顶上的雪床。不忍心破坏这美丽的雪画,就用手指轻轻点了点车灯上的银饰,渗凉的雪水瞬间沁入骨髓。等车的机会,我细细打量着街道上美景,心中不免淡淡忧愁。这冷的天,这大的雪,地一定很滑,去天池的路上一定非常危险。

  车到了,人是满的,大都是整装待发的驴友。我的担心被热情欢快的问候和欢呼消解到脑后,啧啧的赞叹声不绝于耳。汉中向来是北方人眼里的南方,南方人心目中的北方。雪季里,洁白的花儿一般在天空中轻舞飞扬,不沾地就香消玉损。很少能像2015年这样粉妆玉砌银装素裹,天池一定美得琼瑶仙台玉树琼花。

  山底看天池,就像一面玉雕屏风,上面缀满了银环玉川,山尖上仙气氤氲。仿佛天庭盛大的开幕式,活动马上就要进行。一开始,我们手握登山杖,脚踩素雪,听着噌噌雪芬成泥的音乐声,我们的呼吸均匀。山风过后,树上雪沫飞扬,落雪渐欲迷人眼,嗖嗖欢声绕树娇。松树是托雪的第一男主角,就像圣诞节时的圣诞树,挂满了美好的祝福。松针和雪花锁在了一起,串成一串串古特清奇的玉条粉棒,不时映入眼帘。棕树长叶织成的扇面上,一根根扇骨也挤满了不愿着地的雪粉,粉愣愣的.蒲扇在清风里摇荡,雪花就像摇摇欲坠的小精灵,攀爬在蒲扇上。竹叶上的雪芬,随风轻轻摇动,绿叶衬白雪,分外妖娆妩媚。

  那些不知名的乔木上,一大朵一大朵盛开着的葳蕤雪枝,像小人国里的人物和宠物,洁白素雅灵动鲜活。可能是欢声笑语惊落了树上的积雪,也可能是积雪惊落我们的欢声笑语。走着走着,我们全身温热,话也少了,山间枝枝丫丫上噗嗖嗖落下清凉的雪沫,清劫疲劳爽身透骨。累了我们就卧雪随性,摆型拍照。雪地为景欢颜声声,我们留下了一串串快乐的脚印和身影。

  上天池已经是第二次了,熟悉的路径上铺满了银色地毯后,山间的清泉在雪景中更加的幽雅青溪,狗吠声越发清脆神话,那一排排的木耳架上,雕满了朵朵白花。随着小路变窄,雪掩草茎,我们不得不更加小心翼翼。攀石上路,手扶清雪,有一种别样的兴致。我们相互提醒,前后呵护,在路上的温情和意志齐生共长。尽管以前走过,雪天的小径还是让人看不清方向,我们左右彷徨,分辨不清前路。有人说左,有人说右。太累了,就卧雪休息。

  我们不仅带着水和食物,也带着音乐和歌声。渴了可以随时喝水,累了也可以音乐随行。大山是天地之母,你可以高声大喊,也可以鬼哭狼嚎,之后都能开心再行。大山是天然氧吧,呼出的是废气,换来的是养分,生命在这里焕发青春。美景频生,视觉盛宴让人慢慢麻木,小径旁几点腊梅闪过,顿时让人神清气爽。走近一看,是前面驴友绑上去的红色塑料袋,怕我们走错方向。山间岔路很多,雪天有些路很危险,这是温馨提示,我们都懂。“登山须正路,饮水须直流。”唐代诗人孟郊一定也有过这种迷途知返的体会,才有这样精美的的诗句提醒。这种开在精神里的腊梅花,在最困难的时刻警醒路人,保护生命。也许他们走了弯路,多方探索之后认为从这里拐弯最安全。然后,用这种雪地红梅的提示,告知后来人。登山和生活是一样的,我们受了苦,就会总结经验,把心得体会提供给在路上的后人,智慧也许就是这样一代代的传承,文明大概也是这样一辈辈的提升。隋代文人王通说过:“志犹学海,业比登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边走边悟,边悟边传。

  山顶有一户人家,是驴友之家。我们在这里烤火歇气蓄精养锐,把湿淋淋的袜子和衣服烤干,吃点零食喝点水,整装待发去朝见美丽的天池。雪姬银狐般的天池终于出现在我们面前,多少年修成的福分才结成这样的美缘,让我们一睹雪天天池之美。娇羞的天池在冰雪芬芳中,如微醉的玉环,粉妆银饰羞怯在白茫茫的天地间,正等着远道而来的庆贺。我们把盛装矫饰的天池美景,封存在文章和相机里,飞越千万里传送给爱雪和爱美的人们。你们定会爱上天池,爱上汉中。

风景这边独好写景散文 故乡秋色写景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