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一样的校园故乡散文

2020-08-09 散文

  在清晨或者黄昏我会看见一棵繁茂的大树,层层浓密的枝桠上聚集着一群群鸟雀,它们在相互地交流,讨论着即将去向何处或者今天去了何处,它们在争论在倾述,在密告他事,在期冀未来,在恋爱、交配、哺育、繁衍……似乎世界都是它们的,它们沸腾的喧闹声,淹没了周围的街区。它们朝出暮归,无论飞行多远都会回来,这是它们的出生地,有一群群亲密的同伴,它们从成为鸟蛋开始就熟悉彼此的味道。这棵大树就是一座人丁兴旺的村庄或者区域。我多次在心里发问,我的根在哪里?是祖源?那是一块让我陌生又遥远的地方,除了血液关联,草木水土一概与我无关。父亲是一粒他乡的种子,被时代之风移植在我出生的地方。

  这个叫油榨沟的地方,地处皖南圩区,紧邻于水阳江的北面。水阳江是这片圩区的经脉,联通着圩区的人情和商贸。那一艘艘大铁船、水泥船掀起滚滚的波涛拍打着江的两岸,溅起的浪花滋润着岸沿茂盛的草木。载客的机舫船木质棚屋结构,配以小马力柴油发动机,似一间间移动的条形小木屋,往返于江面,划出一道道蜿蜒的线条,宛如圩区人波波折折的生活。客舱的舱舷两边各搭一条长木板,圩区乡邻相对而坐,生活的琐碎从圩腔里漫溢而出,顺着舷窗,顺着江面,顺着围江的圩埂逶迤而去,扩散在周边每一座村庄。所谓舷窗就是船身横梁之间的间隙,若遇下雨和天寒,舱面便会扣上墨黑色的防雨帆布。那些年月,机舫船就是河道里的中巴车,人在岸边一招手,撑篙的副驾立马站起,立在船头,头戴草帽,粗布陋衣被河风吹得衣袂飘飘,手中持一条斜长篙似一柄利戟,在水中的余晖和浪逐间,颇有侠客浪迹江湖的英姿。河道里时常会有插入的围网,漂浮的水草以及缠绕其间的杂物;瓶子、裤子、鞋子以及死鸡死猪等等。这是圩区人与这条河流息息相关的混淆,至今那浓烈的水腥味依然在我的鼻息间氤氲,这是存留在我体内故土的气息。

  那时叫油榨区,是宣城县相当重要一个区域。从当时的宣城县东门走二十多里的水路,下埠头,爬上圩埂下圩便是油榨街道。街道当然是十里八乡的政商中心,除了相应的公家单位,什么剃头铺子、澡堂子、铁匠铺子、篾匠铺子、五金商店以及在铺外被挂成麻花状的锅碗瓢盆、农用工具等等一应俱全;一到早市,街道埠头川流不息的船只靠岸又离去;圩埂上早已有杂沓且匆匆地脚步声,他们从广阔的乡野阡陌挑着箩箩筐筐的新鲜蔬菜、鱼虾、肉类各自涌来,热气腾腾的各式早点铺子早已等候着人们垂涎的胃,嘈杂的街道一派繁荣;把原本就很窄的街道挤成如一绺一绺七弯八拐有着无数疙瘩的麻绳一样。年轻的母亲搀着我在拥挤的湿漉漉的街道上穿梭,是一碗小刀面的味道……让我对这些已经深埋在岁月尘土里的街道有着忽明忽灭的印象。周围一张张喧腾的面孔,就像在蒸笼似的澡堂里那些模糊晃动的身影。如今,他们抽象得变成曾经抚摸过我的一双双留有鱼腥和乡土味道的手,停留在我的鼻息间。幼小的我曾经是多么的讨厌这些味道,而现在他们却在回忆里变得亲切和难以寻觅。这些景象深深浅浅地存留在我的记忆里,在混沌的岁月时空已然不尽相同……油榨街道像大树紧联其它浓密旁枝的主干,而我就像一只刚长出细密羽毛的小鸟一样,蒙昧地注视着大树浓枝密叶中那些拥挤的、嘈杂的、亲昵的鸟群,我是一只无忧而幸福的小鸟。

  父亲把小小的我架在他的脖颈上,走在长长的圩埂上,年轻的父亲走起路来,裹挟着一阵风。我便会奓开双臂像一只刚展翅的小鸟一样迎风飞扬。圩埂上飘荡着浓郁的草木气息,有一絮一絮的蒲公英团儿和白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舞追逐,似乎那团团的棉絮般的蒲公英,不知何时已在空中的某个角落就变成了一只只蝴蝶。时常会有三三两两的大鹅拖着小鹅在圩埂两旁的草窠间啄食,有的面朝着河流的远方扑棱着翅膀昂首大叫,我知道它们渴望像一只大雁一样飞翔。我骑在父亲的脖颈上才不怕它们,如果换成我下来步行,它们便会张开大翅膀,百米冲刺似地俯着长长的鹅颈,用旗红色的长喙凶恶地向你扑来,直到看到你狼狈而逃,才高傲地收拢起翅膀得意地甩着鹅屁股转身而去。这些狡猾的家伙看到高高大大的父亲,便躲得远远地。幼小的我在它们眼里就是一只小狗或者小猫。春天之后,河道两边圩埂的双面斜坡,便是四面碧绿地随着河蜿蜒而去的深深草壁,其间点缀着斑斓的各色野花。散开的牛和羊隐约在两岸没膝的草丛中,羊群们嚼着圩区草原的青葱,“咩咩”地叫声充满了深情以及满足,它们深深地热爱这片土地。它们是一朵朵硕大的野花,开在这片土地上。草壁里遍布着一种叫苍耳的植物,它们全身长满椭圆形的小刺球,牛羊们一拖一拖地从草壁爬上来,毛丛中粘满了绿绿的刺球,它们将其带回村庄,成为孩童们的枪林弹雨。

  圩埂的背河的一面,是比较集中的村庄,圩区的村庄几乎遍布或大或小的池塘。池塘里有一两条小木船或是一种叫“腰子盆”的只能容一人小木划子,池塘里鱼群泛起波波涟漪,夏季荷花亭亭。四围是平展的田野和纵横的阡陌。那时的农屋大多是泥砖草房,物质的贫穷依然掩盖不了田园的诗意和人们对于生活的热情。作为一个鱼米之乡,盛开的油菜花和风中的稻浪,以及那些在游走在河流和池塘里庞大而浩荡的鱼群,不仅仅是一种诗意的诉说,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执着向往和写进圩区岁月里的文化。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在寒冬腊月里一个雾气蒙蒙的清晨,长长的河道两岸圩埂上挤满了来自十里八乡的人群,圩区的人们正在举行一场声势浩大的“起河”活动。河道划动着的大大小小的船只和撒开又收拢的大大小小的鱼网,猝不及防的庞大而密集的鱼群,在人们的嘈杂地呼喝声中,惊慌失措地在河流跳跃在鱼网里挣扎,雾气氤氲的河道里,鱼的家园正在面对一场千军万马地侵略。我所居住的油榨中学,就是一所建在圩区里被一座座村庄包围的校园,年轻的母亲和她的同事们正套着红袖章,充当着这场盛事中的秩序员。她们的任务是禁止没有捕捞资格的人下河以及在分鱼的时候实施监督。母亲是一个人情味很浓的人,况且她又在油榨街道长大,面对这些熟悉的面孔,她的这个角色有可能扮演的不是很合格,然而,油中此时已然不像一所体制里的单位,更像是圩区里一座村庄,融合在这场象征着圩区人们大丰收喜庆的氛围之中。接下来的日子里,圩区的炊烟里会弥漫着浓浓的鱼香味,而母亲烹制出的鱼味,总会令我垂涎。

  四岁那年的夏天,圩埂成了人们的避难处,长长的圩埂上堆满了一脸哀愁的大人和他们简陋的家具。大水冲破了圩埂,圩区被浑浊的洪水瞬间倾覆,涛涛的巨浪似一头头饥饿的巨兽,吞噬着村庄以及一些不愿放弃牛羊和房屋的人们。此时,圩区上空飘荡着湿漉漉的阴郁和悲怆。我无法体味圩区人失去家园那种撕心裂肺般的痛楚,那刻,圩区是地狱。然而,生命又是强大的,圩区的人们就像那些紧紧依附在漂浮的树木之上求生的蚁群,为了生存,圩埂之上依然会炊烟升腾。在幼小的我的眼里,那些惊骇抵不过一顿饭香。在幼小的我的眼里,圩埂和河流一样是无限延伸的,在夜晚笼罩着无形无限的神秘和恐惧。星空在上,圩区的万家灯火在下,月亮在天际中滑过,河流也有一个月亮悄悄地流淌。在十来岁大姐的记忆里,星空下的万物会衍生出无数的鬼魅,盯着孤伶地站在圩埂上的她。被朦胧的月光看见,很快就把父母背着我从乡村卫生院归来的身影送到她的面前。在长长的圩埂上,会遇到搭船、下船或者赶集的来来往往附近村庄的人。他们之中有的和父亲相当熟悉,会在几步开外热情地叫一声“吴老师”!语气亲切又含着尊重。不仅仅因为父亲是一位在油榨中学工作很久的老师,更多的是会修理无线电的父亲,经常会免费为附近的村庄的人们修理各类与电相关的物品,父亲用手中的电笔、螺丝刀、胶布、以及密集的电器图纸与他们建立着密切的关系。靠河的斜坡上也有零星的房屋,依稀记得有一位孤零零的五十左右的中年男人,穿一身泛黄的中山装,胸前口袋里夹着一支水笔,戴一副老式圆框眼镜,黑而瘦的脸透着一股知识分子的气息,腔调里似乎夹杂着外乡口音。明显的不是农民,如今想来可能是他乡下放到圩区的人。他会时常从泥砖屋里钻出来与父亲招呼寒暄,大概是交流关于无线电方面的话题,厚厚的镜框里对我传来慈祥的眼神。不知为何,离开时,我刻意地回头望了他一眼,他孤独的背影正向低矮、黑黝黝的泥屋里走去,那一瞬的落寞,竟然给了我一种难以名状的触动。

  从油榨街道往西三里,下圩埂便是散落的村庄民房,走过一条小径,一口池塘,一排红砖教室围起来的校园,坐北朝南陡然地出现在你的面前,排列的扇扇窗面映着村庄树木摇曳的剪影。东面是教室和一间老祠堂,西边是教工宿舍以及食堂。食堂旁边有一座圆柱形水泥水塔,食堂的正前方便是一片碧绿的`操场,操场有硕大的蝗虫和土色小蛤蟆在草丛间跳跃。围着操场的是乌黑的煤渣子跑道,父亲和他的学生们是一辆长长的压路机,压出了平整和光亮。在一个春天的清晨,一个只有十岁扎着长麻花辫的小女孩,在我家屋后的一条由西向东流动的水渠里清洗着血迹斑斑的棉布条,搓洗的波纹扭动着水渠边一排葳蕤的树影,是杨树、槐树或者柳树,也扭动着小女孩清澈的眸子里欲滚的泪花……渠的对面是平坦而广阔的春天的田野,散发着稻穗浓郁的清香,是一片油油的草原,一面碧蓝的湖面,一幅春耕夏收的田园图,一处已然回不去的梦境。那个春天由于我的出世,小小的大姐心中积满了对母亲的担忧。人世,具有怎样一种诱惑?让一个初始的生命如此的迫不及待地想来到?亲情、爱情、友情?在那个年代,人情味是浓的,散发着温暖的人性光辉。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母亲让本校一位老师的爱人接生了我。之后,由于技术和设备的不专业,母亲便在随后的一个清晨天旋地转般地轰然倒下,大出血。闻讯而回的父亲,急忙叫了一艘机舫船把母亲和我送去了县城医院。在我长大之后,母亲时常念叨那次惊惧的经历,仿佛是她的又一次重生。病根是落下了,之后由贫血引起了身体的种种不适,让我觉得,我的来到就像一辆如今拆迁时用的挖土机,毫无顾忌地摧毁了她原本结实的身体。相应的代价是母亲受伤之后的羸弱身体让我没有吸吮过一次母乳。虽然我的出生是一段令人胆颤的往事,而我依然能够深切体会父辈们的那个时代融洽的生活氛围,没有当下同事之间肤浅的热情,更是一种源于内心的对彼此的关爱和信任。那个年代在那样一所与村庄相邻的中学里,同事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既有着共事的情谊又融合着乡村人的纯朴与热情。即使有着难以避免的工作上的矛盾,他们会放开嗓子如村庄农人一般发泄了完事。

  油中是一所完全中学,即初高中合拢在一起。在当时的宣城县也是颇具规模和重要的中学。倒U形的教室回廊里,飘然着一张张80年代初青春的脸庞,他们像一群群快乐的鸟雀,在教室、操场、宿舍、食堂飞来,落下。那时没有名牌、手机、网络、以及媒体和偶像。大多数人的穿着基本一致,没有明艳的衣服,没有肯德基、麦当劳。没有被当下浮躁地爱来爱去偶像剧侵染,他们在书本里的文字间羞涩着青春的悸动,文字的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真空,他们在此间徜徉,纯洁得就像已上初中我的大姐和她闺蜜脸颊上透着的红晕。戴着眼睛着中山装年轻英俊的老师,夹着书本从他们之间穿过,会让她们的心潮荡起朦胧的涟漪。校园,托起了他们青春的世界。校园中间的老梧桐树下垂着一口长长的挂铃,每当丁阿姨拉响悠长脆响的铃声,会让校园即刻宁静和沸腾。“铛、铛铛”……再次响起的铃声便就是数百张饥饿的嘴,催促着母亲和她的同事们手中的炊具。他们撸起衣袖、系着围腰、端来大盆的饭菜,在食堂的窗口等候即将敲着饭缸蜂拥而来的师生们……悠长的铃声也会像风一样吹进校园以外的村庄,在田野里劳作的农人们像被吹醒了一般,也惦记起灶堂和孩子们归来的身影……油中就这样通透地与村庄融为一体。

  操场,犹如村庄的公共晾晒坪,不仅晾晒着学生们矫健的青春,也晾晒着校园教工工作之余的生活。我是一棵刚会蹒跚学步、咿呀人语、数着火柴棒的,在父亲的掌心里精心培育和呵护的快乐庄稼苗。校园有一所自办的幼儿园,小宣的母亲刘老师,担任我们的幼儿老师。下午的课外活动,操场上到处闪动着油中学生的身影,刘老师像一只老母鸡,拖拉着我们这群小鸡仔走出小教室,教我们唱着儿歌,玩着游戏。操场——“像春天里一处芬香四溢的花园,而我们是一只只被花园裹挟着采蜜的昆虫,扇动着我们甜蜜的童年;让如今的我时常想躲进我曾经幼小的躯体内,再次身临其境地走进”。周末,父亲或者母亲带我从街道洗澡或是剃头回来,我攥在手里的肉包子早已下肚,正惦记着我的像村庄一样的校园呢。我的小伙伴们正在搞什么呢?他们会堆在哪家关着房门正为谁扮“公子”或者“小姐”的事闹翘了呢?还是在碧绿的操场上小军、小宣在为谁当“司令”而争论不休呢?我得意着呢,要是我在基本“公子”和“司令”的角色都是我的,至于“小姐”和“丫鬟”玫瑰和静静谁扮我无所谓,她俩都会认为我长得像“公子”,说小军和小宣长得比较像“仆人”。当然,我也会照顾一下他俩的情绪,互换下角色,不然,他俩不来了,我就成了光杆司令啦!当我刚进校园正专心地捕捉他们的身影的时候,陈老爹爹正悠闲地搬着靠椅靠在梧桐树荫下喝着茶水,他会笑呵呵地迎上来,用满是茧皮的大手抚着我刚理的头;“哟,卷毛又剪掉啦,嗯,又成中国人喽”。我赶忙撒腿跑,我讨厌他的臭脚丫子。夏天的时候他趿拉着双破拖鞋,冷不丁地会用脚丫子在我的腿肚子上狠狠地夹一下,疼着呢。可恶的是他的儿媳,也就是陈会计的老婆叶姨也学会了用脚丫子夹我,我嫩嫩的小腿肚子成了他们嬉笑的道具。她甩着两条大辫子,笑声招来了在周围唠嗑的丁姨、桂姨、刘老师他们;叶姨,嗓门大着呢,和母亲以及桂姨她们为一些鸡零狗碎的事掐腰吵架的时候,能把老梧桐树下的鸟儿吓得飞走。此刻,我这个在小伙伴面前趾高气扬的“司令”和“公子”,变成了一只愤怒的小鸟,须臾间溜之大吉。

  傍晚,周围村庄和校园里的炊烟里混淆着稻草和泥土的气息,钻进我的肚子里。外出的母亲未归,父亲正专心地捯饬他的无线电。我晃荡在操场上,像一只等候喂食的小鸟。被在屋檐下喝着烧酒的陈老爹爹瞅见,龇着嘴对我笑咧。他用筷子指着木桌上的菜碟,对我招手,我会意地跑过去,亲切地喊“陈爹爹好”!“叶姨家的饭菜比我妈烧得香多咯”!我捧着香喷喷的饭碗又连忙说道;“陈爹爹哎,你收音机要是不响了,我叫爸给你修”!陈爹爹摸摸着我的后脑勺,沾着酒水的山羊胡子笑开了岔。其实,没多久我在王阿姨家也这么说的。陈爹爹那时也许并不老,他没孙子,有两个和我大姐二姐一般大的孙女。王阿姨是一名副课老师,和我母亲极为要好。在我家困难时期,她曾给予过及时的帮助。不久之后,王阿姨一家调动到别的学校,有次王阿姨回到油中来叙旧,母亲不顾我地苦苦哀求,把我最喜爱的一只健硕的大公鸡宰了招待王阿姨夫妇,对于他们的到来,我家有着一种节日般的隆重。她俩曾经在长长的圩埂上走上几十里路相互去拜访彼此的娘家。那时,她们很年轻。沉闷宽松的衣服依然掩盖不了从她们扎着的长长的两条麻花辫上散发出的青春气息。长长的圩埂给她们营造了一个私密的空间,这样的空间是家庭和亲人不能给予的。她们会谈论家庭、工作以及爱情和身世吧。母亲还是童年的时候,就被过继给油榨街道一位孤老太当孙女,母亲的童年是被孤独和恐惧包围着的。小小的年纪就要和大人们去河对岸的峡石山捡拾柴火,去更远的大山里采摘茶叶补贴家用。时常在日头将没的傍晚瞅紧随行的大人,落单意味着惊悚和无助。母亲说,在长长的圩埂上,她曾不止一次地目睹走着走着就突然倒下死去的人。那时,狼巴子猖獗地以人尸为食。我无法去触摸一个只有十多岁小女孩,在面对这样的童年有着怎样具体的内心痕迹,在油榨这片乡土上,我和母亲有着截然不同的童年世界。

  在我的心里,油中是一座我生于此长于此的犹如村庄一般的童年故乡。故乡的含义太广泛,可以是留在明月里的一注目光,是大洋彼岸,是一条河流,是巍峨的群山,是一缕炊烟一抹气息,一种味道,一间老屋,一座坟头……对于心存故乡的人,故乡早已长在你的心头,成为一间存着岁月风物以及人事的故居,推开这扇门,你就会觉得自己还是个有根的人。那位住在圩埂上戴眼镜的中年男人,如今我理解为何会对他印象深刻,因为,他的背影在圩区散发着异乡人的气息,如同我在他乡的夜晚对着明月思念着亲人的瞬间,是一种如影随形的孤独。不知会有多少人会把油中当作故乡,油中仿佛只是体制和时代的轨道里一所临建的驿站,在上世纪末最终被撤销并入他处,先是成了一家养鸡场,黑板、窗台到处散落着鸡们的痕迹,它们成了油中的另一种代替。曾经那些朗朗的读书声被鸡鸣狗吠淹没。那些空洞、倾圮、散落的油中痕迹,是否收藏着我的童年和她曾经辉煌的过去?过几年我再去,那些曾经残留的痕迹也消失了,油中已彻底的从圩区的土地中抽离,变成了农民的田地。她已然是这片土地里的一位过客,或者成了一位空巢的孤独的被子女们遗忘的老人,在某一天离我们而去,这片土地也成了怀念她的人祭奠的遗址。我脚踩着这块土地,依然是亲切的,因为我的根已在这里扎下,这里是我出生的地方。那条我家屋后水渠,已经沉默成了一条污秽的小沟,紧依在沟边的老树还在,虽然水沟已不再流淌和清澈,水面漂浮着农人遗弃的药瓶和杂物,我也分不清那一棵树是我临走之时和二姐亲手种下的,但我依然能够感应得到那些童年夏天里从它们之间传来地阵阵扰人的蝉鸣。此刻,它们却和我有了最亲密的关系,我情不自禁地拿起电话拨给在远方的大姐,因为她曾经浣洗的少年身影,又在沟边忽隐忽现。是的,此时我是一个寻根的人。

  我曾经几次邀约父母一道前来这片故土缅怀过去,但是,他们总会在支支吾吾中找一些零碎的事由婉拒。这令我颇为费解,父母已于多年前退休在家,过着简单而念旧的生活。油中深深地烙着他们漫长的十九年的岁月,他们在此工作、恋爱、结婚、生儿育女,事实上太多的油中往事,已经成为他们老年生活的重要的一部分。而对于母亲,油榨沟不仅是她工作过的地方,更是她的成长地。我走过油榨街道,面对着的是一些熟悉而静默的旧物和陌生地望着我的眼神。我看着一位佝偻的老人蹒跚地走在幽静的、沉灰的、寂寥的巷陌上,时光已把一种在时代里颓废的油榨往事浸入到她的背影之中,面对着物是人非,我已然是成了一名孤独的过客。我突然明了父母的屡屡婉拒,实际上,在他们的心里有着一种比我更加难以释怀的沉重。如果说岁月是导演,往事如戏,故土便是舞台。当你身处其中的那场戏落幕了,和你共同交织过多味人生的故人也都散了,在他处登上了另一个新的舞台,继续演绎另外的人生。如果已经离开了三十年的父母,走在现在油榨街道和蛮荒的油中土地上,他们或许更会有一种凄凉地触动。会有多少故人认识他们呢?即便有一些未故的老人和父亲散落在圩区各处的如今业已老矣的学生们,他们的叙旧也都会是礼节和敷衍地。因为,时代便是一片土壤。它能培育单纯而真实的亲密空间,也能制造出浮躁和陌生的距离。父母对他们的圩区岁月也日渐陌生了。

  事实上,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先是油榨区的撤离,而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油中,已然成为老师们竞相离开的单位。油榨沟中学仿佛真的成了一条阻碍老师们前途的“沟壑”,成了他们急于摆脱的累赘。油中如同一块贫瘠的土地,老师们在这里收获不了希望。油中的老师们,像一个个急于抖掉泥土味的农民,告别圩区的乡土。实际上对于我父亲这样一位没有什么关系的普通教师来讲,一次进城的调动,对他自身的前途没有实际意义的变化。然而,进城意味着与职权部门近一点,获得的信息渠道多一点,在上世纪,这意味着一个在体制内家庭子女的命运。父亲常说,如果不是他积极的工作和一些过硬的技术,他便进不了城,他的子女们的命,运便会与圩区的乡土有了某种不可切割的联系。乡土,似乎成了河流最低处的一片将要干涸的水域,如果不努力跳出,将会困住你的命运。事实上,新世纪的社会大转型如巨浪回溯,人们又有了更多的机遇来扭转命运。不可否认,在体制内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里,父亲的“进城”决策,给我以及群体内的子女们带来了生存的捷径,我似乎是一个受益者,但同时又有了一种新的束缚和未知的失去。我似乎又游进了一片难以逃离的水域。

  我羡慕那些有村庄的人,并且会用心地倾听他们讲述与之相关的点滴。你会发现在他们成年之后,无论现实会给他们隔成多少距离,在他们用乡音交流童趣和村庄相关的人事之时,却亲切地流露出被岁月遮盖住的童真和朴实。这时,我会想起我那如村庄一样的油中,想起小宣、小军以及那些在岁月的沼泽里越陷越深的面孔。我零星地从父母断续的交谈里,得知已去世多年的陈老爹爹的儿子陈会计,也于多年前患病去世在油中,叶姨在两个女儿各自成家后改嫁。像丁姨一家没有进城的一部分老师们,也早在油中的撤并后分散在圩区的其他学校,在他处融入。在离开油中三十年里,我曾多次来到油中,印象最深的是在进城后的不久,父亲骑着自行车载着我骑行二十几里,颠簸在长长的圩埂路上,父亲像一个回乡的人,亲切地与一路熟悉的人打着招呼。而我快乐得似一只归巢的小鸟,迎风吸吮着圩区的气息,来到自己的鸟群。我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融入新的环境,面对县城陌生而密集的街道、楼房、人群,同学,我是一只胆怯地无法张开稚嫩翅膀的小鸟。我的与我从我们成为鸟蛋就彼此熟悉的小宣,在我即将离去的时候,泪水涟涟地追着父亲的自行车,与我告别,那刻,我知道我与他将无法结伴而飞,成为在不同枝头成长的小鸟。

  油中像一座人去楼空消失的村庄,一棵被伐去的老树,曾经的故人各栖枝头。小宣的父母没有进城,之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我从其他人那里得知,他初中后便先后学过手艺、去异地打工,他也是一只想竭力飞出圩区的鸟雀,我想,他曾经展开的翅膀,要比和我一样随着父母进城的小军要沉重得多吧。而,父辈们呢?离开这片油中的土壤,那种如村庄一样的亲密氛围,是否也早已被时代冲散了?在这座高楼密集,车水马龙、喧嚣的城市里,曾经先后进城被分散在各个单位的油中同事们,也都古稀。他们各居一隅,偶有往来。在突然的某一天,父母会感伤地说起,某个老同事又走了,于是,有关于这个故去的人与他们的之间的往事,便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成为他们絮叨的内容或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的,这样的事只是我已年迈的父母生活里一个常有的涟漪。逝去的故人,像一缕最后的炊烟消失在空中。

  我现在的居所和王阿姨家的小区隔着一堵围墙,时常能看见退休多年的她和小区的其他老人聊着家常。这样的场景因为有了她,一些油中的片段会倏地浮现在我的眼前,只是现在的背景以及和她在一起的人,我们之间彼此横亘着一种冷漠的陌生。更迭的岁月是一堵厚厚的围墙。然而,每次与王阿姨碰面,我都会尊重地向她问个好。她也会自然地问候我的母亲,就像我母亲每次来到我的居所,自然地想去看看她一样——“在油中的岁月里,在那长长的圩埂上,深藏着她们真挚的私密空间”。就像我时常挂念小宣一样。某次,我与小军在城市的某处不期而遇,在这样的偶然里,我们却显得生分而客套。他说他有次邂逅了小宣,便留下了他的号码。我责怪他怎么不留下他,我们聚聚?他说他挽留了,只是小宣似乎有急事缠身,互留电话后匆匆离去了。我向小军要了小宣的号码,只是后来,我为何欲拨却止?我到底不愿面对什么?前不久,油中的某届学生宴请母校油中的老师们,电话打到我这儿,说了宴请老师的名字,都是我听着亲切的父亲曾经的老同事,我给父亲打电话,详细地说了这事,父亲有些激动地再次确认宴请的名字后,沉默、沉默,说了一句“老了,怕吵,不去了”。我隐隐地察觉到了父亲言不由衷的拒绝。此后,父亲告诉我,上次学生的宴请,有好几位老同事都没有到场。那么,他们又不愿面对什么?或许,我们都不愿面对是另一种陌生吧,是往事与现实之间的陌生,是被时代切断的陌生。

  我从原先的油中土地来到圩埂,顺着河流,我看见了三十年前的一艘机舫船,载着我一家五口从这里离去,几乎所有的父亲油中同事和认识的周围乡亲们都来了,船的马达掀起浪花,载着我们向县城驶去,鞭炮声一直从油中的圩埂绵延到油榨街道的圩埂,他们在长长的圩埂之上向我们挥手——我顿然明白,那是我深情的圩区土地,给了我们一次完美地告别。

【村庄一样的校园故乡散文】相关文章:

故乡的河散文12-04

村庄七月令散文07-04

鲁迅故乡行的散文09-27

汪曾祺《故乡的食物》散文12-07

汪曾祺散文《故乡的元宵》12-17

汪曾祺散文《故乡的食物》12-06

做李清照一样的女子散文04-23

像青草一样呼吸散文10-04

做李清照一样的女子优秀散文11-22

月是故乡明季羡林散文10-19

抢雨的散文 孤独的梦之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