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小朋友们上写作课,可能因为担心会迟到,我早早的醒来,后来以致睡不着。
然而窗外,零落地嘀嗒着几点雨声,熹微的晨光已然一点点从天边外钻出。
清晨,无论是心内还是心外,纯净的没有一丝声音,空寂沉到心底,水落而无声。我拿出手机,想听首歌。极度的安静之下我喜爱去听纯净的声音。完美音质的享受让心澄澈到极致。喜爱这种空灵无一的感受,我是完全的自我,心内心外,物表物里的绝对统一。
昨晚看叔本华的哲学,在文章里他竭力称赞一个具有高度心灵能力的人,他们高度敏感孤独但心灵平静,致力于心灵的修缮而无旁骛。这样的一种人,一种境界,是我曾极力想要去赞美追求的。我赞同一个人活着,而心灵向内伸展,他不需要从外界的刺激来获得快乐,因为精神本身的充实就足以保持自我的独立。但如果心灵从向于外只会令人迷失,而那具体的感观刺激只是一点点硬化你的皮肤,令你对外部生活愈渐麻木空虚。
不仅叔本华,我曾在罗素,梭罗的书中也看到,他们对大多数世人一旦闲暇便陷入无所适从的无聊厌倦的人类普遍现象都有过分析和论述。也许我们可以去深究其原因,把人们的倦怠空虚归结到他们内心的麻木和外部的诱惑,我们可以作诸多分析,可以告诉他们解决办法。然而正如一个朋友提到说的,“一千年以前,有许多这样整日寻找肉体感观刺激快乐的人,而一千年以后,同样有许多这样的人。”
我赞同他的观点,人类心灵较为普遍性的麻木空虚是一种必然的状态。而这,从根源上来说,只能是来自人类的'本性,也就是你出生之时就具备的人类共同的普遍性的人格特点。我们“人”自认为是自然界最具备智慧的生物,这便有了许多“自作聪明”的本事。我们可以凭想象就决定一件事的好坏,自认为决策英明的人在这世界普遍存在,所以很多人据智慧以顺其自流。而事实上,人是一种半神半兽的动物,所以作为一个人,不论是何种行为,我们都要自身有意识地加以思量,引导。一切麻木空虚都是我们放任智慧自流的结果。
而一个具有高度心灵能力的人则是在潜移默化之下,一方面克制了自己膨胀的欲望,另一方面致力于内修其智慧并引导它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忽听的窗外几声咯咯的鸟鸣,厚沉的声带刺破黎明的清晨,恍又回到大自然的感觉拉我回到家里屋后的湖泊边。大湖里生长簇簇芦花荡,繁密的苇草间躲藏了无数的飞禽野兽,一惊则如得四散的雷鸣,继而平静的苇草间便飞起黑压压的群鸟。
“每一个清晨都是一份对快乐的邀请,要我过简单朴实的生活。”不知不觉天朦朦的亮光影透进屋内,仿佛生活在瓦尔登湖上一般的清新。
我得起床啦,待会还得跟一群小孩打交道呢,我得保持充沛的精力!
【心灵能力随想散文】相关文章:
大地随想散文12-03
心灵的旅行散文12-05
与心灵的对话散文11-05
心灵之美最重要散文10-05
心灵的寻梦园在哪散文10-04
年味在我心灵深处散文10-04
走进杨玉环的心灵深处散文10-02
冬雨随想作文04-05
与文有染,许心灵一份安暖散文10-04
心灵谱一曲离骚,忘一世哀愁散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