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路上经典散文

2022-04-29 散文

  小孩子从7岁开始上学,一直到23岁大学毕业。这么漫长的求学路在现代社会是不是能缩减一下了呢?现在的小孩都很聪明,特别是在大多数家长的指引下已经学会了前些年可能要到初中才能学到的知识。小学真的需要六年吗?或者说加上中学、高中,可不可以把那些条条框框,让学生即使背下来也不一定理解的了的东西调整一下呢?我觉得并不是达到了要学习的年限了就是把孩子教育好了,现在都要求看综合素质,应该根据小孩的自身条件来定制适合他的发展,而不是强制性的,当然,是指正确方向的。

  现在的学生们学的辛苦,为的就是考上个大学,有个好发展,但是对现代社会而言真的考上大学就万事无忧了吗?也许是真正的压力才刚刚开始吧。二十三四岁了才大学毕业,先不说考研或者再往上学,可能毕业后第一重要的事就是找工作,起码工作差不多定了才好安心的找对象吧,可对于现在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找到一个稳定的可心的工作又需要多久呢?一两年吗?可能是快的了。再谈恋爱呢?也要个一两年吧,二十七八岁了,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这个年纪能稳定下来已经算是幸福、幸运的了。反过来假设一下,如果当初的学龄教育如果能够精减一下,哪怕是小学中学高中各减一年,学的知识针对性强一点,早一些划分文理,或者增加一些对今后发展更现实有利的科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多了,学习起来可能会更有兴趣,效果会更好,也免除了一到考试紧张的背书就为了考分高一点,其实考分是不能代表自身真正能力的。只是一个参考。但这并不是说就可以不认真学了,反而更应该理性的选择自己的方向,或者考大学或者上大专什么的,我觉得并不是考不上大学就没面子啊就是没出息了。只要努力了,不是混日子,哪怕就上个职校,真学到技术了,那你就是成功的。

  如果真的能给现在将毕业的学生多几年进入社会的机会,那对他们来讲是多大的益处啊。也许就三年的时间他们就能适应了社会甚至有的已经可以开始考虑自己下一步的发展,创下自己的事业。而现在,却使这些目标推迟了好几年。不否认有的能力很强,毕业就可能自己创业了,但想一下,如果将这个时间提前几年的话那他现在的成绩还会在原地吗?

  其实现在的家长也应该转变一下观念了,送孩子上大学不是一个面子问题,想让孩子有发展有很多条路,面临现在大学毕业生数量一年年激增,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很明显了。为什么大学生这么多,有的企业还是找不到合适的员工呢?关键就是专业知识,社会经验。有多少大学生是真正的把自己学的专业知识学透,精通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也不会找工作会像现在这么难吧?所以说,大学,或者再学个研究生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不论学职校还是学大专,只要把专业吃透,现在的企业都是唯才是举,学历只是辅助工具,早一些主动的参加社会实践,即不做死读书的书呆子,也不做一味参加活动又不注重学专业知识的人。灵活的把所学东西用到实践中去对号入座,看看到底理论和实践有什么实际的区别或相同之处,就会发现这样才有最大的成就感。

  说说我自己吧,当年初中毕业报考的时候身体有点不好,父母担心我上高中会吃不消,就忍痛报了中专,其实我那时成绩可以上重点的。当时觉得和大学无缘了很难受,甚至知道很多同学后来上了大学,同学会我当时都有些抵触。不过,在中专四年中我读了一个同专业的大专,三年制的成教,这样就没影响我一边学中专一边读大专。虽然是成教,但我想,知识是不分家的,不论大学还是大专,专业知识不会挑人,只要学好了,一样可以。就这样,我二十岁就大专毕业工作了,那时同学刚进大学,一工作,让我对社会的了解有了质的飞跃,呵呵。再不是上学时那种想象了。很现实,但是我还是喜欢学习,就又报了一个成教本科学法律,我不管别人怎么看,也许现在和众多正牌大学文凭看来这纸一文不值,但对我来说是我的一个心愿。

  无论学什么,看的不单是印在毕业证上的学校名称、级别,而是自己真正得到了什么的满足感。就这样,在我拿到本科毕业证后的一次招聘会上让我感到了社会又一次微妙的变化,对方公司看到我简历写又大专又本科还工作了三年的情况,一笑而过。我看得出来,对方不相信,因为在我前面一个人简历上也写二十三岁研究生毕业,工作一年。我虽然不知道他是不是真实的,但是也看得出来,对方公司也不相信他的简历。这说明什么呢?难道一定要我写二十七岁本科毕业,工作三年,他才会相信吗?

  现在的求学年限,已经在大多数人心中有了一个根深蒂固的概念,很多人都会上大学的,上大学就要二十三四岁毕业才是对的。那么研究生再加上二三年才对。相信也有人注意到了,大学、研究生学历正在慢慢的覆盖掉国家同样承认学历的职校、大专、成教学历。这就使得更多人不愿再去那些学校,而只是那些认为学习不好考不上大学的孩子才能去那些地方。尽管学历不分贵贱,更多人也宁愿先择上正规大学,尽管有些大专职校学制比较短,他们可以比同年龄人提前有进入社会的机会,更多人还是选择上正规大学。

  也许这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再过几年上大学已经像上高中一样普遍,那么大学文凭再不能像十几年前那样“吃香”,众多学子们一定还会再考研究生,或博士生,如果真的要考到博士生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比别人强,才能容易在社会上立足的话,那么是不是也说明我国的教学质量有所“缩水”呢?那么若干年后一批批的毕业生平均毕业年龄是不是又要有所提高呢?学习累,学完就业又难,已经成为普遍问题了,面对高校还在进行的进一步扩招,真的是无能为力了吗?我想,缩减基础教育的年限,让学生能提前学到专业知识,提前进入社会实践,那么是不是对他们的压力也小一点呢?机会更多一些呢?这样自己事业提前几年成功不是对国家经济发展也有好处吗?

  • 相关推荐

【求学路上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风景,在路上散文06-30

修行在路上散文07-01

红尘路上讯佛的经典散文06-30

阳光路上散文(通用13篇)11-15

我在春天的路上等你的散文06-30

求学的句子11-15

关于风景在路上,路在脚下的写景散文07-04

寒冬在凄凉,也在春暖花开的路上散文07-01

在路上那抹独好风景的写景散文07-04

总有一些温暖在路上短篇散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