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站的一个老话题了,此类话题的经典文章和论述已有很多,但老朽在编辑实践中还是感觉有些事儿需要再说道说道,也望同行和作者以及广大的读者予以指教和斧正。
在纸质媒体上对一篇杂文加发编者按的极为罕见,如若不是文章思想观点格外特别鲜明新颖有创意抑或是上级指令一般编者按极难出现(十六七年前愚曾在一家省级小报干了一两年副刊编辑从未有过给杂文加发编者按的)。而网络媒体则不然。今天站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竞争激烈,凭靠优质周到的服务赢得作者和读者,以此来提高来访量点击率和网站的知名度和声誉,因而大多数网站把高高在上身价不俗以往可望不可及的“编者按”(一些网站谓之“编辑点评”)下架到平民百姓中来,无论文章优劣高下大小长短,只要采纳(或曰“录取”)一律给予附以“编者按”的待遇。既然凤凰栖到了鸡架上也就没有当初那般高贵了,对写编者按的编辑也没有纸质媒体那般高标准严要求了,不管编辑水平高低素养高下凡是编稿的网站一律授权写编者按的权力。这样做充分体现了对作者对作品的重视和尊重,同时也引导读者阅读的方向和性质,对帮助读者尽快理解准确理解作品无疑有很大的裨益,对作者再次反思自己的作品成败优劣也都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这种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对站的发展进步、对读者提高鉴赏素养水平、对作者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当说功不可没。应当说,站给读者作者提供的服务在这点上优于纸质媒体。但也正是由于这种优质服务,也带来了与之同生并行的一些问题和遗憾,个别编者按非但没起到正面的积极作用反而起了消极作用甚或是反面作用。如若编辑读懂读透了文章,给出恰如其分的编者按,即便是在“量”上有所误差作者读者也会理解和包容,如若编辑误读误解了作者本意,把南边一群猴理解为北边一群牛,完全反向理解,让人贻笑大方留下笑柄,其所写出的编者按自然会南辕北辙使人不知所云,令人啼笑皆非,不但会在客观上伤害作者,把作者的一片心血化作泡影,同时也叫能正确理解作品的读者不但小瞧编辑本人,也会小觑这个网站,客观上使网站为此蒙羞。为什么会发生如此不幸呢?老朽在不日前的拙作《说说被误解的几篇杂文》已述,不再赘言。但应当说的是,由于这种误解直接导致该作品的评定级次、读者阅读量点击率。在此想说的另一种情况,也即编者按敷衍了事应付作者应付网站糊弄读者的`事。老朽转悠了一些站,个别网站人气高,来稿多,编辑人手不足加之新手较多,对一些文章没有站在作者的角度和立场上体恤作品字字皆辛苦,个别编辑没有认真阅读深入理解作品,而是一种赶进度完成定额任务似地“一目了然”编辑作品,有“高手编辑”更是功夫了得,一个小多时竟能编审十篇之多!如此神速,能否准确理解作品、能否对作品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级。编者按公正与否委实应该打一个问号。可能是老朽老眼昏花思维迟钝木纳脚手笨拙,本事极为有限甚或差得太远,一天七八个钟头也最多能编个一二十篇,有的厚重文章又是查词典又是网上“百度”帮忙的,近半小时也不能凑效,二目三目甚至四目五目也难以了然,真当向这些高人请教请教一下那神功技艺之奥妙所在,以此来提高笨牛的劳动生产率。细读读那些神来之笔,寥寥十几个字就把数千言而囊括,可谓高度概括高度浓缩的点睛之墨,叫人不能不佩服得五体投地,这编者按仿佛放之四海而皆准,真是不服不行,就是打死愚也横竖难以为之学不会。这是否把作者放在心头上,尊重作者尊重作品,相信看官人人心中有数。尽管客观上说编辑素质高下千差万别,对一篇文章有各自的认识、理解和偏好,这是客观合理的,但这些必须建立在尊重作品的基础之上而言,背离这个原则和基础,只能说编辑自身有问题需要医治。这也是作者抗议编辑的原因之一吧。说这些,并非是老朽的编者按就无可挑剔无可指责,事实上尚存在着不少缺陷毛病和亟待提高之处,所言之意在于要用心和认真而为之,以不冤枉“编者按”这三个意义非凡的字。
编者按客观地说,它引导者着部分读者对文章理解的方向和性质,同时也体现着编辑本人对该作品优劣高下的评判。正是由于编者按导向作用及由此产生的文章评定级别,直接导致该篇文章的阅读点击量和跟帖的数量或曰“受重视程度”的不同。道理非常简单,多数网站对优秀精华文章都是在重要醒目的位置给予“置顶”、“推荐”抑或将其标题字号放大,有的网站还有更进一步“优惠”,将其颜色有别于其他文章。评级一般或末等的“审核通过”文章则只能享受不停滚动的“最新作品”待遇,而这个“最新作品”栏并不大方,所能容纳的文章篇数也就那么可怜的几篇到十几篇不等。在一些大网站有些低等级文章“上榜时间”赶得凑巧如晚上九、十点的读者浏览高峰期,仅仅停留几分钟到十几分钟,长的也不过半小时左右。试想,仅仅几分钟、十几分钟或说半个小时,有多少人能看到?如若是一篇真正的上佳作品不就这样悄然无声地被埋没了吗?而那些精华和优秀文章由于篇数较少又在显要位置且与读者见面时间长,自然其点击量跟帖数量以及“热”与“火”的程度较前者显然大不相同有天壤之别。但凡在站转悠有点历史的读者作者人人心中有数。而相当一部分读者是乐于寻找和首先关注那些优秀精华文章看的。
文章的评定级别是对一篇优劣的综合评判,事关对作者心血的认可程度。除去编辑误读形成的误判,一般而言还是有章可依有一定标准的(有些网站公布有评判标准)。就文学性杂文尤其是批评性杂文而言,首先考虑的当是作品的思想和观点是否合情合理合法,再当考虑有无新意和亮点,话题新颖程度,文字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透彻程度,提出观点可行程度;再次,是文字水平,如娴熟程度、驾驭能力,表现手法,力度以及文字优美程度等等,关键是能否写出“彩”。还有一点当说的是,应正视各网站杂文的基本水平,现实是各网站的杂文水平高低不同参差不齐程度不一,有可能同一篇文章在这个网站是精华,在另一网站就是优秀,或在此处是优秀到彼处就是精华,这种情况当属合理和正常,还望广大作者予以理解和见谅。另有一点应当说明,一些新闻性批评性杂文,如时评、社评等类,非常及时,一事一议,短小精悍,思想和观点有独到见解,旗帜鲜明,观点凸显,文字也颇显犀利辛辣,常常酣畅淋漓一气呵成,读之解馋痛快,但比之文学性杂文的深刻程度和文字的内在力度以及优美程度就显现差距,因而在文章的评级上受限,难以与后者抗衡。这不是作品写得不足或不佳,是它没有在它本应有的场合发挥自身长处和优势所致。站的杂文(如报刊文艺版或副刊刊发的杂文)毕竟还应以体现文学性占主导位置,这和它的初衷是吻合和一致的。还有其它文章的评级也是因受题材限制而影响级别的档次。现在站对杂文的范围划定比较宽泛,一些作者把诗歌散文小说靠不上的工作报告、学术论文、教学讲义甚至把工作安排也视作杂文投稿,也有把生活点滴一二百字成文后投稿,像这些稿件只能是一部分退稿,不退稿的也只能评为末等。不是这些文章写的不好,而是投错了地方。有些纸质媒体在排版时需要“补窟窿”,会选一点儿“豆腐干”文字补版面空缺,而网络文学则不然,她最大的优势就是没有版面和字数的限制,畅所欲言,一个话题可以尽情往透里说,给作者提供一个充分的思维和文字驰骋的空间和原野,两三千、三四千乃至四五千字的杂文并不罕见,这就是网络杂文的独有优势和不同于纸质媒体在杂文上的根本区别。老朽絮絮叨叨这些,根本目的就是想让作者尤其是新来作者能对网络杂文有一个更深一步的了解而已,别无他意,更无卖弄的丝毫之念。
小文如对某些编辑和作者以及读者有不敬之处还望海涵,初衷毕竟是为了大家好,为网站的健康发展进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