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时候到20岁以前,我们经常去村西的观阳河抄鱼。
虽然在村里的平塘,水库,扬水站,有时候也捉鱼摸虾、踩蛤蛎,但都不是抄鱼。抄鱼,指的是使用专用的抄网到河里捉鱼。
其实,在河里捉鱼,从儿时三四岁甚至两三岁就开始了。还不懂事,刚刚会顿顿嗑嗑说句完整的话了。暖和天,母亲去河边洗衣服有时会带上我。我那时走路其实还不是很硬梆,倒倒憨憨踉踉跄跄的,平地上也常会摔跤。母亲是没办法才带我去河边,因为撂在家里没人哄。我就在母亲身后的水边沙滩上,坐着蹲着立着,闷头玩沙子、树叶、草茎、昆虫、小石头或捡玩沙里的蛤皮。就这样一个人,老老实实玩耍、悄无声息。
或者,在母亲身边的水中玩耍,浅水里也有小鱼虾。小鱼小虾,可能和我一样害怕深水吗?就在我周围水里游来游去,甚至会近前舔啃我的腿脚,抑或是在亲吻?有微痒,这是她的友善、友好、示好,或亲吻方式吗?有时候我的一条腿周围,有好几条小鱼或小虾在转悠,一起对我表示亲热!可惜当时,情感神经幼嫩的我,完全不能理解这些小朋友的一往深情、狂热追捧!我看见小鱼虾就不断地伸手去抓,当然几乎是抓不到。虽然手下毫不留情!母亲倒是经常抓着几条小鱼虾,递到我手上。
稍大一点,在浅水里徒手捉小鱼、小虾玩,满河嘚瑟,把裤子袄弄得泥沙满身,脏兮兮水渍渍的。没少挨母亲瞪眼哇哇(斥责)。长大以后就开始抄鱼。
中小学读书期间,星期天暖和天,会和哥一起去抄鱼。一般穿大裤衩,三大眼背心,带上抄网和鱼篓或布鱼袋就上路了。也不带水,渴了就掬几捧河水喝;饿了也是,喝些河水也可撑撑胃。
二
说起抄网,可能许多农村孩子都知道。有河流的地方,爱捉鱼的男孩都见过或用过抄网。
抄网的结构形状,和一个长柄木锨差不多,只是锨头换成网头即可。网柄是长约两米的木杆或竹竿,网头是近似半圆弓形状的网框,与一块长条窄木板合围起来成满弓状,端头以铁钉和金属丝固定即成。半圆框就是一根细木棍弯曲成形。网框下面就是尼龙线结成的线网。
抄网是自己徒手编织的。网碎了修补亦然。托人到外地买来尼龙网线,我和哥徒手编织渔网。先用铅笔刀刻制梭子,材料是木条或竹条。用梭子织网像织花边、钩花类似,一扣编结。抄网用几年,网和框都磨损得不像样子,抄鱼时网线老在沙滩上面推拉,磨损严重。
观阳河水浅浅的,大约20-40厘米深。清澈见底、平坦如镜。如果你仅仅是看水面,几乎觉不出来水在流动。像水库、湖面差不多静又平。清风一吹,河面就起了皱褶,满河的静水就似乎心旌摇荡、有些激动于风的轻拂、撩拨。其实一丝微风,足以吹皱一河清水、静水(的心)。
一群一群小鱼,在水里漂漂悠悠,集成群到处晃荡;像一片片银灰色的柳树叶在地面上随风飞跑那样;看来,这鱼也有小团体?小宗派?拼凑起来也是一个鱼类小社会?常见它们结伴出游、集体活动!不知道是否像人类也分家族、亲疏?
观阳河,东西两岸的刺槐树林和杨树林,茂密繁盛、郁郁葱葱,形成一条宽阔的绿色长廊,我们逆流而上抄鱼。其实顺流而下去抄鱼也可以,但似乎不习惯,很少这样。在这无边无际的长廊、河水里捉鱼,双手持着抄网,网头往前伸出去,像端着一杆长枪。双眼紧张警觉地窥视搜索水中鱼影。边往前走边目光左右穿梭扫描。我们前后左右和南北远处也有一些抄鱼者。几十米宽的河水里,只见、只听抄网起落出入水、双脚进出水的噗通噗通、哗啦声,水声人声说话声、水中踏步声此起彼伏乱作一团。有的人还在水中胡乱奔跑追逐,或转来转去大喊大叫。大家相互之间隔开一定距离,各有各的领地,以免互相干扰影响。河水整体比较浅,存不下大鱼,大鱼都顺着夏秋汛季洪水跑到海里去了。
河面上,河滩边,微风带着大自然不断变幻的各种味道,阵阵袭来。河水清明、鱼虾嬉游。在合适的`角度方位,经常可见水中鱼儿身上的折射光点光斑。逆光时,常遇水面上一片片粼粼波光闪烁耀眼。踩在松软、凉爽的河底沙上,脚底板很是舒服,暄软又乘凉,水和沙都在为我们降低体温。每走一步,脚都会在河底“挖”出一个小沙坑。
大家零零散散、星星点点分布在河面上。我和哥一起去抄鱼时,大多数是我当副手,随从似地拿着盛鱼的小网袋跟在哥哥左右,随时准备接鱼。哥哥抄到一条就递给我装进鱼袋。一有鱼的影子,抄网便立即冲上去,当然需要瞄准鱼的准确位置——水中鱼,是快速跑的,水是浮动波澜而晃眼的,要瞄准鱼的点位谈何容易!抄网入水沉到水底后的位置,要保证抄网的前沿横板,在鱼后大约半尺到一尺才合适。可鱼是快速飞驰的,你想这有多难!此时,鱼不是继续往前跑,而是立即调头向后逃窜,结果正中下怀钻入抄网。
看来,鱼虾们还是笨哪!起码,不如我的小脑袋聪明!否则,它就应该继续向前加速逃,抑或急转弯逃往左右两侧。假如是我,谁在后面用抄网对着我的屁股,我绝对不会向后转跑步走、而给他投怀送抱的!也不会害怕慌神,转头狠狠瞪他一眼就足够了!
看来,鱼虾是不明白抄网在它身后,不懂抄鱼技术、也不懂“物理”,肯定没学过我们的“大学物理学”。或许,它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怪模怪样的东西,是来捉它的。它可能仅仅是处于天性、本能地害怕,只知道这是个异物,就本能地躲避逃窜。并不是认识抄网,识别了抄网的功能、性能、使用方法及其带来的危害、危险。它也不知道这个怪物叫抄网!它更不认识手持抄网的我们人类是敌是友!压根也不知道自身遇到的危险!它们鱼界的新华词典或“大百科全书”里,可能根本就没有抄网这个词汇。也说不定,它至今也不识“人”字、及其深刻含义!不明“人事”、看不透“人”的心和脸!
鱼经常躲在青苔下面,或者一片大青苔的边上,就在那里静静地停着,好像在看守着那片苔藓。有如大片云朵边缘有只小鸟。一有风吹草动,立即启动箭一般射出去,嗖一下就不见踪影。
有时候,我们逆水上行最远有10华里,来回就是20里地。走到南端,不想再走,就转回头顺水一路抄下来。或者在鱼较多的区段长时间逗留、转悠。有的区段有拦水沙坝,里面水深,鱼也多一些。水底大片的苔藓,里面一般都有鱼,挨片拱抄网即可。也有大鱼,最大的有半斤,但是,这么大的一年未必能遇到一条。前面的人拱过了,我又来拱青苔,我走了,后面的人又去拱一遍,大家一遍遍地在青苔里面淘金。
抄鱼徒步在河水里走四五个小时,腿和脚被水浸泡得皮肉松弛,皱褶成堆。双脚浸泡得嫩白、白花花的,似乎快要往外流奶水了。有时候,脚板皮都走开裂了,但因水的浸泡并不疼痛,没有感觉。似乎,水把神经灌死了!哈哈!
抄完鱼,有时候直接回家吃饭。在河里跑动大半天又累又饿。有时候不急回家,就在树林边荫凉处坐下休息,眼前是河水沙滩,西岸远处与背后都是树林。有燕雀空中来去,空气清新凉风习习,各种植物草木葱绿醉人。有时候钻进密林、草丛,在厚厚的草被上或坐或躺,有时候还折一些树枝树叶或长大绿草盖在身上,让自己彻底放松下来,凉快、休息和聊闲天。歇够了从地上爬起来,扑打掉浑身的树叶草屑泥沙,便往家赶。
树林里什么昆虫都有,这么懒散惬意地躺着,不断地有爬虫、飞虫光临惠顾、对我问寒问暖。和我打过招呼,就自顾爬到我身上或降落到我脸上四肢上。也许,它们把本尊玉体当成自家的康庄大道或“航空港”,在上面肆意地驻足观光,起飞降落;或毫无顾忌地散步;有的昆虫甚至手拉着手、或勾肩搭背成双成对地“轧马路”,把我弄得身上痒,心里也痒痒的!它们的甜蜜情话好温馨哦!哈哈!
躺下来,看看密林树木,看一根根粗壮的纤细的树干,看一个个繁茂的单薄的树冠。还有身边参差错落的野草,它们各有自己的独特形状、每棵草都有独特模样,独特的体型、身姿、美丽、美貌,仔细端详实在神奇美妙、令我沉醉。看看、想想这些野草,令我颇有几分感动!
现在才知道,在树林里久留、凉快,太不讲究了,有许多虫子会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辛苦大半天抄的鱼,一般仅三四两以内。抄鱼回家以后,把小鱼一个个开膛、清除腹中下水,里里外外洗干净。有时候是直接在河边,顺便把鱼开膛,用河水洗干净再回家。有的鱼都开始变臭了。因为大半天的抄鱼过程,早先的鱼,离开水过久已经半干,早不新鲜了。夏天气温那么高。我们的臂膀、脊梁,晒得紫里透红,局部都晒爆皮了。
抄的小鱼,怎么吃?一般是和一点点白面,不能多、不舍得。麦面基本是过年过节才舍得吃一些。鱼也不用油炸,没有油,只能在锅底烙鱼吃,或者在锅灶火灰里面烧烤。抄的鱼,最大的半尺长,有白莲、“白漂”、草鱼等,一般都是约二寸长的小鱼。薄薄的身子骨,它自己似乎也未曾吃饱过,没等“成人”,尚为童年,便沦为我们的口中餐!它嫩得几乎没有什么鱼味。但是,我们当时仍然吃得很鲜美、很香甜。
三
暖和天洗澡,或抄鱼时,胆大的人还在东西两侧河畔水边的、浩浩荡荡的芦苇荡根部洞穴里摸鱼、捉螃蟹,有时候还有半大的鳖。我胆子小,从来不敢到那里去摸鱼,里面阴森森的,想想就吓人。有时还有水蛇、鳝鱼。我不仅不敢进去摸鱼,还总是远远地躲开芦苇根、从来不敢靠近。
有的人憋着一口气下去,钻进芦苇根的下方。流水把芦苇根下方的沙滩冲走了,所以盘根错节的芦苇根,实际上许多是悬浮在半空。此处挺深,从水面看过去,深蓝色的黑洞洞的,水深时接近一个人头深。他们潜进去摸索,憋得受不了了,再浮出水面换气,然后再拱进去。水浅处,只见他们紧靠芦苇根部,双手使劲伸进去。听他们说,夏天里面的水也总是冰凉的。仿佛与外面的河水是两个世界,感觉好似龙宫一样。
有时候,他们摸老半天,从里面哗啦一头拱出水面,手里摸到一条水蛇或者鳝鱼,在他手上弯来折去、翻腾挣扎。看上去很是吓人。
我想,如果一条水蛇,一个鳝鱼、螃蟹或者老鳖,窜出来咬我一口怎么办?所以,不光是不进去摸鱼摸蟹,在外面也必须远远躲开。平时,死的螃蟹我都不敢拿,熟的螃蟹我也不敢,更不要说活的螃蟹了。在家里吃螃蟹,煮熟了,都是家人帮我掰开蟹体、拧掉蟹腿,我才仍然怀着几分疑虑忐忑不安地吃螃蟹。
【捉鱼去散文】相关文章:
搏鱼散文10-06
用心去聆听岁月散文10-06
来时亦难去亦难散文10-04
到莫言的老家去领奖散文10-14
一袭春风荡去雾霾散文10-05
鱼我所欲也鱼和熊掌06-16
放鱼古诗白居易08-04
白居易放鱼古诗08-03
鱼玄机与温庭筠02-03
鱼藻原文及赏析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