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多东西是写景的,也是值得我们去好好描写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优美的经典写景散文,欢迎大家的阅读。
优美的经典写景散文一
我生在江南一隅,在江南的温婉情怀里沉醉了二十多栽。江南周遭世事沧桑变迁,喧哗或耳语中流传的故事无法一一讲述得清,而我对江南的眷恋情怀却千年依旧!
伫立于江南的灵土,仰望冥冥天空,风烟俱净,澄澈得如一汪清水。漫漫岁月中流淌着江南水乡的清秀,江南古镇的恬静,江南雨巷的幽深,江南文杰的的灵韵……
小桥,流水,人家,流溢在水墨江南里,看不明虚实,分不清究竟;水性的流淌中,滋润了多少文人豪杰的心灵。品读江南,凌波水韵,翰墨流芳。
江南的美,是朦胧而古朴的,是树下悠然落棋,是花间醉然品酒。是庭中淡然品茶。绿水萦绕着白墙,红花洒落于青瓦,蜿蜒曲回的小河在清晨和夕阳中浅吟低唱。乘一叶扁舟撑一支蒿,穿行在青山绿水中,两岸是历经风浪的班驳和亘古柔情的飘零,一泓清水所承载的,是似水流年的痕迹和沧桑。
江南水乡就像一幅朦胧的水墨画,朴实恬静。石拱桥倾斜在清澈的水面,或优雅别致或玲珑飘逸,已磨损的雕栏印着岁月的痕迹,与古镇风韵融为一体。坐在乌篷船上,任清凉的河水从指间流淌,清凉入心。盈盈清水,悠悠木船。宅屋临水而建,水水相连。漫步在古镇之上,远离都市的尘嚣与浮躁,任阳光在肌肤上静然流淌,任诗意在心间轻舞飞扬。
轻烟淡水的江南,细雨霏霏的堤岸,春日草长莺飞,桃红轻染,虫燕呢喃,春透帘栊。夏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采莲荷田,淡笑浅吟,娇花照水。秋日丝雨梧桐,清秋飞雁,淡菊飘香,悠然东篱下。冬日雪依翡翠,千树珍珠。伊人似雪,翩然娇纯。
春雨秀江南,江南多雨,尤其是江南春天的烟雨,就像那吴侬软语一般,透着水乡特有的滋润,雨是江南文化的灵魂,是江南水乡的灵气,在江南,充满浪漫气息的雨,元宵节前后的雨叫灯花雨,灯花雨往往是初春的第一场雨,淅淅沥沥的春雨就飘然而至,莺飞草长,一泓碧水粼粼而起,杨柳拂堤,碧草如丝,繁花点点,泉水淙淙,古寺的梵音在石缝间流淌,雨后的空气溢出芳香。而后是杏花雨,梨花雨,纷至沓来,暮春过后,连绵不断的黄梅雨弥漫江南。夜晚的雨声,清晨的花香,清绝的令人深深沉醉,秀雅的让人不舍离去。纷飞的细雨沾湿了一袭素裙,润透了江南女子的心。两袖的花香,轻舞出江南的`独特风韵。
江南的女子因了江南的湿润气候,肤如雪凝,伊人如玉。“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蹙。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如水的女子,如水的明眸,灵秀而又温婉,似凌波仙子般清丽脱俗。江南女子缓缓走在小镇古老的青石板路上,细雨蒙蒙湿丁香,倘若撑一柄油纸伞,沿着雨巷翩跹而过,“一抹烟林屏样展,轻花岸柳无边”,雨香袅袅入珠帘,清影如梦。
侯门似海,亭阁水榭,红颜珠泪盈盈,水袖轻拂琴弦,一曲千古绝韵在如雪的玉手下流泻,柔肠百转。思绪仿佛随着时光的倒转,置身于千年前那段缠绵悱侧的化蝶之恋。温文尔雅的梁山伯与女扮男装英台同窗苦读,秉烛夜书、谈笑风生,十八相送,书写了感天动地的蝶恋传奇,千古回荡。
江南一袭风水灵地,才子佳人无数。江南四大才子,最有名的是唐伯虎。唐寅的绝世丹青书画,冠压群芳。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唐伯虎点秋香的动人爱情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江南才女,一时数不尽,李清照,秦淮八艳,柳如是,董小婉,鱼玄机,薛涛,苏小妹……。
在如此婀娜婉转,古、秀、精、雅的景致中,泽德污水提升装置,承载了房屋地下空间整体污水收集提升排放的功能。泽德一向推崇绿色环保理念,让所有污秽不堪,轻轻地来,轻轻地走,不留一丝痕迹。
水墨江南,百媚种种写不完,千色点点画不尽。也许我的前世就是那个采莲的江南女子,在淡淡的荷香中浅笑,若蝶轻舞江南水墨中……
优美的经典写景散文二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
虽然不见了金戈铁马的豪放,也没有了风萧萧兮的悲壮,然而,青石关,这座昔日的齐鲁雄关,却依然屹立在巍巍青山之间,见证着雄关漫道、壮怀激烈的历史沧桑。
青石关,位于今天的淄博与莱芜交界处,是古代齐鲁两国的边界要塞,也是齐长城上最为著名的关隘,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地历来就有齐长城有三关,青石关为三关之要的说法。
据说,青石关原有城墙,四面皆有城门,门上建有楼阁,现今只有北门尚存,纯青石建成,发券门洞,远望雄伟壮观。南头门洞两侧立有石碑,其中刻载明万历年间重修玄帝庙记。
现在玄帝庙已不见踪迹。在关门南面路旁,有一座小庙上写协天大帝,我不知道,这协天大帝庙是否就是曾经的玄帝庙?
小庙旁的一株老槐,树干枯裂,却仍然枝叶苍翠地活着,与青石关的沧桑相得益彰。树旁一个院落,房顶坍塌,断壁残垣摇摇欲坠,村民说这是清朝曾国藩镇压捻军时的临时住所。原有曾王所栖处石碑,今已不知所终。
经树旁老人指点,我看到了屋墙上的青石关三字。据说这是原先镶嵌在关南门上方的阴刻楷书石匾,现在被垒在了村里学校教室的西山墙上。
青石关扼守齐鲁咽喉,周围群山环绕,处于双峰对峙之间,尤其是关口两侧的山岭,峻峭险阻,只能从峡谷中行道,古称瓮口道,又名关沟。
关沟逶迤北来,山沟呈V型,靠近关门处,两边峭壁雄峙,逼仄狭窄,最窄处过去只能容一辆木轮车通行。关口的石路上一道道石槽,形成搓板样的石梯,是古人为防滑而开凿的。道路中间,坚硬的青石板上一条深深的石沟,光滑深厚,十分醒目,谁能想到,这是古时独轮车通过时磨出的车辙!
深深的车辙,见证了这里不仅是齐长城著名的关隘,还是横贯南北的交通要道。从古时的青州府,南下去泰安府,这是必经之地。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当代,虽然旁边修建了盘山公路,但道路曲折险峻,冬天一下雪,就要封路,否则很容易发生事故。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博莱高速公路建成,一桥飞架南北,才使天堑变通途。
看着这条悠悠的古道,我突然发现,那些走过历史的石槽与车辙,像极了男人裸露的一条条胸骨。我想,这无疑是民族的胸膛,历史的风骨!它不仅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更表现出一个民族的`顽强与生生不息。
站在关前,脑海中,历史的车轮正吱吱扭扭地前行。漫漫行人中,一个瘦削的身影正策马而行。那个仲秋,蒲松龄应在江苏宝应做县官的同乡孙蕙之聘,南下为其做幕僚。来到青石关前,蒲松龄写下了一首诗,也是现存聊斋诗集中的第一首青石关。诗中写道
身在瓮盎中,仰看飞鸟渡。
南山北山云,千株万株树。
但见山中人,不见山中路。
樵者指以柯,扪萝自兹去。
勾曲上层霄,马蹄无稳步。
忽然闻犬吠,烟火数家聚。
挽辔眺来处,茫茫积翠雾。
这时的蒲松龄,也算胸怀壮志出发,对南下的前景充满乐观,所以诗中对当地景致进行了刻画描写,基本上是一个文人的悠闲赏景。不料一年后归来时,却是另一番景象。当他行至青石关,天色已暮,山雨欲来,投宿无门,饥寒交迫,早没了去时的轻松。其诗瓮口道夜行遇雨记录了当时的窘迫。诗中云
日暮驰投青石关,山尘横卷去漫天。
望门投鞭纵马入,庭户冷落绝炊烟。
拍肩挽臂求作谋,苦辞不能留客宿。
下关瞑黑闻风雷,倒峡翻盆山雨来。
三漏始入土门庄,挝门下骥登人堂。
渭城已唱灯火张,唤起老妪炊青梁。
篾席破败黄茅卷,如醉醇醇卧香软。
从诗中不难看出,蒲松龄黄昏时分来到青石关,无处投宿,只得在雷鸣闪电中,战战兢兢地冒雨夜行,半夜来到土门庄,才吃上饭睡去,尽管竹席破旧,也睡得香甜醇醇了。
由此看来,命运对于蒲松龄确实刻薄了点,科举不第不说,就连行路也是如此多舛!
或许,这也是上天对他的磨砺,不然,今天的我们怎能看到这首记录那段真情实感的诗呢?
所以,青石关,不但欣赏山水,也能追忆历史,还能凭吊蒲翁!
- 相关推荐
【优美的经典写景散文】相关文章:
优美的写景散文(通用34篇)07-09
写景的散文07-19
写景散文精选06-14
冬天写景散文08-02
名人写景的散文05-08
写景散文雪10-22
曼谷写景散文09-14
季羡林写景散文精选09-29
写景优美散文09-10
写景的著名散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