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散文《夏都西宁》

2022-05-15 散文

  夏都,作为一种广而告之的称谓,成为西宁展示自身的、能够直接诉诸于人们感觉的独有特质。夏天的清凉成为极富魅力的资本。引诱着着越来越多的被高温湿热烘烤折磨得不知所措的内地人。初来乍到,这儿自然的凉快、干爽和通透就会立即给予你惬意、愉快和舒展。你会真切地体验到快意西宁、凉爽夏都绝非夸饰与虚言。当越来越多的人以自行车骑行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时尚的选择时,多年来成功举办并不断扩大影响的国际环青海湖自行车赛,逐渐地成为一个焦点,不断地聚集着关注的人气,成为骑行者内心追慕的圣地,于是顺便提升着西宁的名气。西宁也就以这种方式进入了人们的眼界。

  其实,称为夏都者,并非今日新说,也非时人发明。而于古往,早已散见于诗文歌赋。能成为夏都者,并非因其热,而是因其凉,当然,凉而不能寒。所以要作夏天的都城,当然要把阳光与凉爽,两种看似矛盾的特质融结在一起。阳光下的热浪逼人或凉爽中的寒冷不适都难为避暑之都。而西宁却把七月的阳光朗照和十月的通透凉爽,用两千二百米的海拔精致地剪裁缝合成广被高原的天衣彩披。留下阳光的爽朗却挡隔了热浪的袭扰。如此清爽给人以温和的宽容与自由。你看那川流不息的人群中,青春年少者以天气的温和作趋时的资本,把沿海内地如火烘烤中不得不坦胸露背的装束当作这儿喜剧的夸张,表演似地悠然招摇过市,在人们惊奇羡慕的眼光中夸耀着青春的自信;白头年老者也可借用凉爽的方便,以严丝缝合的紧束包裹维护着年龄赋予的庄重,展示着沧桑岁月给予的尊严。二者并行不悖,反而相映成趣。恰当地说明了人世间的百态多样。这种春夏秋冬四季装束集于一处共处一时的景观,属于夏天西宁街头别致的风情,在别处难以相遇。凉爽适宜的宽容,给人以自由的选择多样的姿态。保守与开放、端庄与飘逸,守旧与前卫都在这儿有着非排他的自得其乐的展示空间。

  作为避暑的夏都,游客从四方的热中投奔而至,都必须借助良好的交通。如果到夏都的历程如同历险就不能吸引众多的来客,自然也就没有了都市的意味。经过多年建设,青海交通有了根本性的改观,原来汽车到兰州用时4、5个小时,而现在只要两个多小时。使得两个省城间缩短了空间距离而有了紧密的交流,西宁大街上随处可见挂着甘A的车牌以作证明;现在高铁也与内地相通,距离已经不是阻挡人们的障碍。青海现在成为自驾游最佳目的地,自驾游到过青海的人们,都对青海几千公里不收费的堪称国道的省道给予极高的评价。就全国而言,青海的路况都算得上数。与隔壁的天定高速八十天就要返工的甘肃相比,更是明显为好。尤其是西宁到青海湖周边的地区,由于成为不断提高级别的国际环青海湖自行车赛的场地,今昔就更有云泥之别。人们总结其原因时,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全国各省的交通厅成为腐败的重灾区,官员纷纷落马时,青海交通厅却安然无恙。这个部门的腐败与否只要看这个地区的道路建设就可以得到直观的判断。希望这种状况能够持续下去。

  西宁市容这些年来变化巨大。街道上人口车辆明显增多。高层楼宇如雨后春笋林立而起。站在原来小公园现在的湾看西门,恍然有隔离的生疏感。原先聚集着西关街小学、公交公司、省卫防站还有大片民宅的西门口华中心地带上,开辟出宽广前卫的中心广场,把整个西门地区衬托得欣欣向荣,生机勃勃。隔着西关街与广场相对的装修一新的体育馆外墙上,一个大面积的高清晰屏幕不断地播放着广告和信息。人们坐在广场就能看清支颐扭颈的广告演员作秀挑逗的眼神。小公园与黄河路相隔对望的是一座座新起大厦,看到其中有一座五星级酒店银龙大厦。原先的纸坊街口耸立的、现在看起来陈旧落伍的市教育局大楼以南相继竖起联通大厦、昆仑公司、胜利宾馆等等高层大楼,把原来平面低矮的黄河路挺立了起来。造出拥挤的喧哗和热闹。也营造出所谓的都市感。

  当年有诗曾写于北山下望的景观云:

  北山横郭远浮青,一带晴岚绕翠屏。却恨迷离偏隔柳,许多好景办零星。

  原本在北山顶上俯西宁城,人家绿树遮护,眼界柳丝阻隔,一则当时屋宅楼阁不过树高,二则树木密林绿意成荫,不似“古来白骨无人收”的化外边城。而现在树木仍高如古,楼宇高大则与日俱增,自然把一座城市从绿树遮蔽中拔立而起,袒露无遗。仿佛儿时衣物,成长高大后难得蔽体一般。在西大街燎原照片冲印社里,展览着西宁市容的大幅彩照喷涂画,其中一张从北山用高倍广角相机拍摄的西门长江路远景,只见街道在高楼的夹逼下迂回南伸,街旁柳树,如镶嵌的绿边。已无法辨认昔日模样。开始走向现代化中心城市那千篇一律的格局与造型了,西宁与内地的差距在趋同中快速缩小,给人以惆怅的喜悦。

  五四大街与建宁路交汇的东南处,另一巨大的建宁广场也为城西添一道景观。夏季的西宁入夜颇晚,七点仍旧太阳朗照,大街两侧行人众多。夕照的阳光把大街小巷涂抹得金黄透亮,营造出夏天西宁特有的令人愉悦的节日氛围。建宁广场的傍晚更是充满着欢快的情调,在省图书馆前面的一处开阔地,人们随着音响播放出的藏族舞曲,跟着一个舞姿标准而优美的中年藏族妇女手舞足蹈地学跳着奔放舒展的藏族锅庄舞,学舞的人群男女老少高低胖瘦相混杂,一个跟一个地排成圆形队伍,跟着节奏和领舞者慢慢地舞动着转着圈。围观的人群中有人见学舞的粗大男人憨态可鞠的笨拙模样,便发出轻轻的嘻笑声;也有人站在一旁摔臂蹬腿偷偷而羞涩地模仿着。经过几圈,舞蹈的动作越来越整齐好看。于是就有人不断地退出,同时也有新的学习者不断地加入,来去随意,川流不息。

  正对夕阳的博物馆,在落日中披上了一层幕,宽大的台阶上搭了一个铺着红地毯的舞台,有一组舞蹈演员穿着便服在导演的指挥下投入地走步造型。台下观众比肩而立,引颈观望,等待着演出正式的开始。这是西宁举行的夏季旅游文化节的系列内容之一。每天晚间在几个广场都上演着各种各样的节目,给避暑来宁的游客和傍晚休闲乘凉的市民们展示着青海的独特民族风情。在我们到达之前就已经上演了多个节目,如青海民族服饰节,17个民族服饰装扮构成的异域特色吸引着摄影爱好者大块朵颐,一逞快意。很多摄影爱好者云集于此,然后分头去贵德、去祁连、去玉树,去雪山、去戈壁,在高原特有的通透的光影中,成就一幅幅得意的作品。体会追求得以实现的极致快乐。

  广场上有许多中学生模样的孩子在和的晚风中放着风筝。造型各异的风筝点缀在似乎透明的瓦蓝天幕中,有的在极高处悠然自得地俯,有的摇头摆尾地撒泼使性,还有大没掌握要领的小孩焦急地拉着长线小跑着借风,风筝却不争气地在身后上下旋转着圈子。记得从前西宁放风筝都在风绿草木的四、五月份。那时的风筝都是自己动手制作,好不好决定了能不能飞得起来,能飞多高。制作的关键要把竹璃刮得细而匀称,扎好了形状后重心要稳,再用特别的绵纸糊了晾干,然后栓了缰绳和尾巴,才算完工因为经验不足,经常地不是头重脚轻就是尾大不掉,而要恰如其分,需要多次的试验和失败。当终于上天了,那心中的激动和自豪感可以维持很多天。不过,那会儿可以经常地看到收线时不慎缠死在电线上的风筝残骸随风摇摆,有的风筝造型非常漂亮,让我们不由地为它感到可惜。我的风筝也有曾经数次被挂在电线上取不下来,只能看着大哭。一般到了立夏后,就没有人再玩了。但现在放风筝的娱乐似乎没有了时令的限制。变化的时代也使时令模糊了界限。放风筝,构成了广场上风景的一角。

  广场有大片的草坪。也有生长了多年的杨树林。西沉的暮光照射在宽大的杨树叶上,泛出一片波光粼粼般的银色,在徐徐而过的晚风中发出似水击石的哗哗声,在腾中闪光,作别落日的余辉。时届九点,天色昏暗,万物成影。仿佛一出阳光下热闹的戏剧在夜幕的降临中收场了。但旋即广场在华灯的缤纷灿烂中夜以继日地续接了白日的欢闹,开始了晚场的节目。歌声舞姿,伴随着高原的凉爽,给人们体验夏都不必出汗的夜晚。

  到了11点,到北门坡的沙力海餐厅品尝出名的羊蹄羊脖子,里面人头攒动闹声鼎沸,仿佛间这儿成了广东夜晚的大排档。不独如此,其他餐馆也相类似。筹交错,推杯换盏,猜拳行令,根本看不出深夜的意思。西宁人的夜生活也在近些年收入的增长中改变着原来夜晚静悄悄的模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了八点多以后,街道很少行人。即便是夜场的舞厅和电影院,大多到了十点多以后,也就差不多散场收摊。而十一点多在外游荡不回家,此人的品行大可令人怀疑。但是,现在,发展带来的变化结果,就是让城市彻夜不眠。用夜晚延续演绎着白天的故事,丰富着人生的内容。城市在夜幕安抚中静谧地沉睡,似乎已成了多年前的故事,供人们夸示自己在这个城市的生活资历、证明自己深厚的阅历并表示自己不再年轻时,当作回忆往事的谈资了。

  这个城市,我往日熟悉的一切现在变得颇为陌生,而被时间改变了的种种的陌生,又正是我现在努力想要熟悉的一切。称为夏都的西宁,不论它曾经的穷困还是未来的富有,不论它现在被称为什么或将来又要称为什么,对于我,其实无关紧要,因为它永远是我心底的故乡。

  • 相关推荐

【游记散文《夏都西宁》】相关文章:

夏经典散文(精选25篇)07-26

夏的音韵散文鉴赏06-28

夏风有脾气散文06-30

黄山游记散文07-03

梁衡《夏感》散文赏析12-03

夏末经典散文(通用21篇)08-28

夏秋之交散文(精选8篇)08-01

夏塔的风2400字散文06-27

徂徕山游记经典写景游记散文06-28

优秀散文:泰安游记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