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表现手法

2024-09-04 散文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散文表现手法,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散文表现手法1

  1、散文的表达方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和说明。

  A、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有揭示意义(主旨)、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地作用。

  B、散文中的描写:往往为了展示人物特征、暗示时代背景、渲染情感氛围。

  C、散文中的抒情:往往有抒发作者情感、揭示文章意蕴、表现形象意图的作用。

  D、散文中的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E、散文中的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F、散文中的平叙:“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使思路更清晰,相互照应更得体。

  G、散文中的景物描写:描写自然风光,营造某种氛围,烘托人物情感或思想。

  H、散文中的环境描写:交代背景,表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心理或形象。

  I、散文中的人物描写:包括肖像、行为、心理、语言、细节描写,往往是为了展现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同时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J、散文中的叙述人称: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

  2、散文中的修辞方法:

  常用的有比喻、拟人、排比、对比、衬托、渲染、夸张、反复等。

  A、散文中的比喻:作用在于把要说地事物反映得生动形象。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B、散文中的拟人:给物赋予人的形态和情感,使之人格化,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C、散文中的排比:使内容表达更集中、更突出、更鲜明;情感抒发更强烈、更有气势。

  D、散文中的对比:能使所表达的事物特征或所阐发的道理更鲜明、更突出;能彻底揭示矛盾,使文章内容表达更显爱憎分明。

  E、散文中的衬托: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使所议论或描写的事物更加突出,更加鲜明。

  F、散文中的渲染:通过某一方面的铺陈叙写,集中描绘,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

  G、散文中的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H、散文中的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印象。

  3、散文的表现手法:

  常用的有联想想象、比喻象征、对比衬托、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小见大、铺垫照应、制造悬念、言犹未尽等。(各项具体解说参见《名师大讲堂》P174)

  4、散文的行文布局:

  常见有包括文眼句、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点睛句等的“重要句子”的安排,以及详略得当、叙议结合、引经据典、巧譬善喻、过渡衔接、铺垫伏笔、首尾照应等。

  A、文眼句:显示作者的写作意图,体现行文脉络,表明主题思想。

  B、总起句:统领全文,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伏笔。

  C、总结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发人深思。

  D、点睛句:揭示主旨,点明中心;耐人寻味,给人启迪。

  散文表现手法2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9、联想与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10、引用 A、引用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的内容;B 、引用诗歌:丰富文章内容,结合描写的景物,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C 、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11、渲染与烘托。

  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

  烘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不同点: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散文表现手法3

  散文

  现在使用“散文”这一概念,有时指广义散文,有时指狭义散文。广义散文是指与韵文相对立的一个概念,范围较宽;狭义散文是指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即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范围较窄。这里所谈的是狭义散文。

  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叙事散文主要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以叙述事情为主,兼有议论抒情。抒情散文主要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以抒发情感为主,兼有叙事议论。议论散文主要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以论述事理为主,兼有抒情叙事。作为文学体裁的散文,几乎都会综合运用几种表达方式来增强文学性,使其具有“文学”的特点,几乎不存在表达方式单一,只是单纯叙事、单纯抒情、单纯议论的散文。 一般认为,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是指散文取材广泛,行文自由,联想丰富,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神不散”主要是指散文表达的中心或主旨必须明确而集中。就一般情况看,用“形散而神不散”来概括散文的特点是相当准确的;当然,对这一概括有人有不同看法。

  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

  1.寓情于景,即将某种情绪情感倾注在所描写的景物中。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将清、静、悲凉之情融注于故都秋景的描写之中(有人认为融注的是纯粹的.喜悦之情)。

  2.即景抒情,即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某种情绪情感。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通过描写月下荷塘的美丽景色来抒发淡淡的喜悦和淡淡哀愁之情。

  3.叙事抒情,即通过叙述事情来抒发某种情绪情感。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第二节,通过叙述“我”因身体残疾,苦闷难熬,百无聊赖地独自到地坛消遣,而母亲关爱担忧却又不愿张扬表露的事情,抒发对母亲的歉疚、感激和赞颂之情。

  4.寓情于物,即将某种情绪情感倾注在所描写的某一物象中。如矛盾的《白杨礼赞》,通过描写和赞美白杨树的伟岸形象和坚强品质,来赞美坚持抗战的中国农民。

  5.托物言志,即借写某一物象来抒写某种志向和情感。如陶铸的《松树的风格》,通过描写和赞美松树“要求于人的少,给与人的多”的可贵品质,来抒写共产党人也应像松树那样“多奉献,少索取”的志向与豪情。

  6.以小见大,即通过叙述一件小事阐述重大事理。如何满子的《剃光头发微》,通过叙述《人民日报》登载的一封读者来信反映的一件小事——剃头匠因手握剃头刀而“拒绝给一个‘乡下佬’剃平头,认为‘乡下佬’只配剃光头”,由此生发开去,阐述手握特权容易腐败的大道理。鲁迅的《灯下漫笔》也是这种写法。

【散文表现手法】相关文章:

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哪些08-08

杨绛《我们仨》散文艺术表现手法赏析06-28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05-28

《蜀道难》表现手法06-20

诗歌表现手法答题格式06-29

诗歌赏析的15种表现手法06-03

晏殊浣溪沙表现手法是什么07-13

李清照闺情词的艺术表现手法09-10

语文诗歌鉴赏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10-16

李商隐爱情诗朦胧美的表现手法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