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散文史

2020-08-28 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史》对中国古代散文的源头、萌芽、成型、发展、演变及其理论建构的历史进行了梳理,也散文学理论和传统散文创作的经验与教训也作了简明、深刻的总结。

  》》》中国古代散文史全本

  中国古代散文史

  第一编 上古至战国的文学

  概说

  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是非常长远的。北京西南房山周口店所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初期的中国猿人骸骨化石,证明了大约五十万年以前我国已有人类居住。这些原始人类经过长期劳动,他们自身和生产力不断发展和进步。据文献记载,大概到了传说的五帝时代,可能已经进入氏族社会后期。我国儒家所乐道的尧舜禅让,天下为公,大概就是氏族部落会议以及氏族长和部落酋长推选制的反映。那时的社会没有阶级,生产资料公有,人人劳动,没有剥削。儒家经典著作中曾称赞它为理想的“大同”时代。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少数人占有了生产资料,人类开始出现了阶级, 社会更有了保护私有制的措施,氏族社会逐渐解体,国家组织也逐渐形成。我国古代文献多有夏禹“家天下”的传说,认为是“小康”时代的开始。按照这个传说看来,夏代可能就是阶级社会即奴隶社会的起点。但即使如此,只能看作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推移的过渡状态,真正的奴隶制社会是到了殷商时代才完成的,这有许多文献及地下发掘材料可以确切证明。后来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起了变化,奴隶社会才逐渐向封建社会转化。这个转化的完成约在春秋战国之交。及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于是我国封建社会制度由完成走向巩固。

  我国民族文化的历史也是非常长远的。从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看,生产工具已相当进步,且有红色陶器,其时代约在公元前五六千年左右,我们一般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比“仰韶文化”稍晚、其时代约在公元前四千多年的又有“龙山文化”,这是山东济南的龙山镇发现的。其文化遗存有精致的黑色陶器、卜骨等。这些考古学上的材料,使我们看到远古时代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缩影。

  从野蛮到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文字的发明创造。文字的发生一般是在奴隶制国家建立的时候。我国何时开始有文字,现在还不能断言,但自从甲骨卜辞的发现,证明至迟在殷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已有初步的定型文字,同时也有了用文字记载的历史文献,标志着我国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后来文字的应用渐渐推广,史前时期流传的原始人民的口头创作如诗歌、神话故事等,有不少被记录下来,使我们得以从文献中窥见上古文化的一斑和文学艺术的萌芽。

  但文学艺术并非起于有了文字之后,远在文字发明创造以前,文学艺术早已产生。上古时代文学的具体情况不能知道,所可推测的就是上古文学同现实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其中有同自然作斗争的神话,有和生产密切相联系的诗歌,也有表示愿望、趋吉避凶的咒语式的祷祝辞。还不难推测:由于上古时代人们的群居生活和集体劳动,决定它的文学艺术活动一般是集体的;又由于那时候既没有文字,也没有社会分工,文学就只有口头创作,没有书面创作;只有文学和其他艺术如诗歌和音乐、舞蹈那样互相结合的形式,没有单纯的文学作品独立存在。所有这些集体性的口头创作以及文学和其他艺术相伴随的现象,都是上古文学的特点。

  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通过人们头脑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又是阶级意识形态的形象的表现,它不可能超阶级而存在。但上古时代的社会还未分裂为两个对抗性阶级,所以那时的文学艺术没有阶级性。到了阶级社会形成以后,一切文学艺术就不可能不打下阶级的烙印,同时也揭开了两种文化斗争的序幕。

  夏代有无文字,不得而知。文献所载有关夏代的历史多属传说性质,其诗歌、谣谚和散文可靠的也很少。但其中如“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这样的词句反映了尖锐的阶级斗争,即奴隶坚决反抗奴隶主的斗争,相传为夏桀时人民大众的呼声,却是比较可信的。(此据《尚书?汤誓》引,与《孟子》、《史记》稍异。俞樾谓二句是韵语,疑为夏民歌谣。)

  殷的先世本是游牧部族,向无定居生活。成汤以前就迁徙过八次,成汤至盘庚,又迁都五次。那时牧畜业异常发达,从甲骨卜辞中可以看到祭祀时大量用牲的现象。中叶后由牧畜进入农业生产。《尚书?盘庚》屡次提到农事;甲骨文中有“禾”、“黍”、“稻”、“麦”、稷”、“粟”等字,证明殷代确有很多种类的农产品。由牧畜发展到农业生产是很自然的。游牧过程中,既易发现农作物,又能驯服牛马。文献中常有殷的先公服牛乘马的记载,不难设想,役使牲畜减轻人力,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关键。

  殷代的主要生产者都是奴隶。甲骨文中有“奴”、“仆”、“臣”、“妾”、“臧”、“奚”等字,都是奴隶的'名称。为了防止奴隶的怠工,镇压奴隶的反抗,统治者制定极为严酷的刑法来管制他们,所谓“商有乱政而作汤型”(《左传》昭公六年),其目的就是为此。据《韩非子?七术》,“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这固然表现统治者的残酷,同时也反映了那时奴隶和奴隶主之间存在着激烈的斗争。

  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手工业和文化艺术都有很大的进步。就拿工艺来说,殷代青铜器中有各种各样的祭器、食器和兵器,有的上面还有铭文。近年出土的“司母戊鼎”重一千七百市斤,花纹精美,可见殷代的冶炼工业技术已达到高度的成就。而那时奴隶主贵族为了祭祀和享乐,音乐歌舞也极为发达。文献所载汤时的乐歌乐舞如“大氵蒦”、“晨露”、“九招”、“六列”、“桑林”之类,或不可信。但“恒舞于宫,酣歌于室”的“巫风”早已普遍流行,以至悬为禁令(见《墨子?非乐》。“酣歌于室”四字据晚出古文《尚书?伊训》补。)。直至殷末纣王之时,还使乐师作新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周武王数其罪状,斥为“弃其先祖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史记?殷、周本纪》)。这些都证明殷代的音乐歌舞是十分发达的。不难想象,在此种情况下,必有不少诗歌配合演唱,但因年代久远,没有流传下来。

  殷代宗教迷信之风最盛,鬼神权威至高无上。国王事无大小,必须请示鬼神,预测吉凶祸福,作为一切行动的指南,从事这方面活动的有两种专职人员,那就是巫和史。他们通过卜筮方法代表鬼神发言,凡繇兆、祝辞、神告、占卜的记录以及国王的讲话等,无不写成书面语言,或刻于甲骨,或书于典册,这些就是殷墟中的甲骨卜辞,《周易》中的卦、爻辞,《尚书》中的殷商文告等。

  巫史在当时都是为迷信服务的,巫能歌舞娱神,史掌文字记录,他们对后来的诗歌、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周的祖先本是很早就散居在我国陕西泾、渭流域的一个部族。它最初的根据地是邰(今陕西武功),传到公刘时,人口渐渐繁衍,于是南渡渭水,北至于豳(今陕西橡邑)。这时周部族虽然一面仍在迁徙,一面已有定居,似乎正处在由游牧生活过渡到初期农业阶段。到了古公亶父的时候,为另一部族所逼,不得已放弃豳地,翻过梁山,迁到歧山下(今陕西歧山一带)居住。他们在迁徙中发现一块肥沃的土地,名曰周原,是一个理想的庄稼地,就在这里建起城邑和房屋来,督率人民继续生产,奠定了一定的农业基础。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迅速地充实和加强了周部族的力量,到了殷末,逐渐沿着黄河向东扩张,成为威胁殷国的劲敌。文王时,黄河西岸一带的部族都归他控制,于是自歧迁都于丰(今陕西雩阝县),势力日益强大,不到十几年,文王之子武王遂一举灭殷,建立一个版图更大的王国,这是公元前十二世纪初期的事。

  武王死,子成王继立,年幼,武王弟周公摄政,平管蔡之乱,征伐奄国,镇压了殷人及其旧属的反抗。并制礼作乐,大兴文教,配合统治,使王朝政权日益巩固,为成康之治奠定了基础。大概周初鉴于殷纣的灭亡,对待奴隶稍宽,组织他们从事耕种,积极生产,因此人民生活比较好转,社会秩序相当安定,这是成康年代获致短期太平的主要原因。懿王以后,周室渐衰,外患渐起。传至厉王,贪财暴虐,禁止诽谤,被国人驱逐。宣王时,南征北伐,东平淮徐,号称中兴。及幽王立,荒淫错暴更甚于厉王,人民怨恨,贵族离心,后竟为犬戎所杀,西周遂亡。

  周既灭殷,政治经济等方面多所改革。从武王起,即分封宗室和功臣,立五等爵位,先后受封列为诸侯者,兄弟、同姓和异姓凡数十人,对保卫王室有很大作用。其后屡有封建,除土地外,还分给一部分劳动力,其实就是奴隶,帮助他们生产。例如分鲁公以殷民六族,分康叔以殷民七族,分唐叔以怀姓九宗,都是把殷商遗民和旧属当作奴隶来赏赐和使用。虽然如此,但一切土地人民仍归王室所有,而且从王公到仆台,把人分为十等,圉和牧还不在内。庶民或众人,实际上都是农民,更处于最下层,是最受压迫的阶级。所以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北山》)这就是西周时代政治社会组织的一个轮廓。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 忧伤散文随笔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