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案

2021-04-30 劝学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劝学教案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劝学教案 篇1

  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2.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2.掌握"绝、强、假、望、闻"五个多义词的义项,积累四个通假字,三个文言虚词。

  德育目标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教学方法

  1.提纲式教学法。以板书为提纲带动各个教学环节,利于学生背诵、理解。

  2.点拨法与讨论法相结合。分解比喻句含义,分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教师示范分析第二段,用图示法教会学生方法,然后以三人为一组用此方法解决其他句子的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提高他们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3.探究拓展法。设计一些探究性思考题目,如:"《劝学》到底劝人们学什么?""有人说,《劝学》是一篇具有浓厚人文特色的文章,始终把'人'放在重要位置上进行论述。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等等,训练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具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多媒体CAI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预习提纲

  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掌握重要词语的音、形、义。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解题。熟读课文,把握文意。师生共同研习第1、2、3段,背诵1、2、3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名言。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应有的方法、态度,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佳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文题)

  二、荀子简介

  学生读注释①,教师补充(多媒体显示):

  荀子,名况,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到齐国、秦国、楚国游学,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他对儒家的复古保守倾向有所扬弃,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这些都比前人的想法合理、进步。

  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

  三、解题荀子塑像

  《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繁体字"劝"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四、熟读课文,把握文意

  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2.检查学生字词积累情况

  五、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1.研习第2段

  (1)学生齐读第2段。

  (2)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3)上面提到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它们是平行并列的,还是依次排列的?请分析说明。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分两层:①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得到发展、提高;②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非平行并列的,而是延伸拓展的。

  (4)学生齐读第2段,以词语提纲为线索背诵第2段。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②有③就④中。

  2.研习第3段

  (1)学生齐读第3段,教案《‘教案’9、劝学教案》。

  (2)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提问:作者选哪些比喻来论证这一观点的?在段落提纲的基础上扩展增附词语提纲。

  明确:跂而望登高博见

  登高招见者远

  顺风呼闻者彰

  假舆马致千里

  假舟辑绝江河

  (3)要求学生模仿第2段的思维推理模式,前后桌四人为一组讨论分析本段的推理过程。

  学生讨论。

  教师引申: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每个同学都具有一定的外在环境和条件,有顺境,有逆境。关键在于每个人自身的努力,发扬主观能动精神,不但会利用现有的条件,而且要学会创造条件改造环境。英国首相丘吉尔本来口吃,后来成为演说家,就是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条件的一个典型例子。

  (4)学生齐读第3段,对照词语提纲,尝试背诵。

  教师强调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跂②致③绝④假

  3.学生朗读2、3段,背诵1、2、3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二、三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习第4段,背诵第4段;归纳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进行探究性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分类归纳文言知识,小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学生齐背一遍,再抽查两名学生独立背诵。

  二、师生共同研习第4段

  1.学生齐读第4段。

  2.请学生列出本段的词语提纲,并用图示法展示本段的推理过程。

  学生讨论分析。

  教师明确

  3.借助词语提纲、思路推理图示,学生按图索骥,尝试背诵。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跬②镂③一④焉⑤至

  对"至"作重点分析:下面两个句子中的"至"和"致"有何区别?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至"在《说文解字》中本义是"鸟飞从高下至地也",引申为"及,达到",①句强调指出自身积累"跬步"达到的结果,用"至"突出了第4段的中心。"致"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送诣也,送而必至其处也。"含有"使…达到"的意思,②句强调"善假于物"的重要作用,用"致"恰当地表达了语意。

  4.学生齐背第4段。

  三、分析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提问:本文作为一篇议论文,写作特点是什么?

  学生从课文中选择相关句子作答。

  明确:①比喻说理,形象透彻;②正反对比论证,灵活而富于变化;③气势充沛,说理流畅,多用对偶、排比句式。

  要求学生在朗读中反复体会。

  四、探究性阅读训练

  1.提问: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习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学习文化知识。

  教师否定,点拨并引申:课文中,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上句的"故"字看,这是荀子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这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习的对象是明确的,也就是品德的学习。

  《劝学》中未选入本文的语句有"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这些语句也可以证明荀子劝勉人们学习就是让人们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历史和现实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立德才能立人,只有尚德才能治国。时至今日,先贤的宏声巨音仍回响在现代都市和乡村的上空,引领着人们求美、求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规范的实施不正印证了这一点吗?刘海洋伤熊事件确实值得我们深思,让我们深刻地领悟到现代教育的些许缺憾。

  当然,荀子讲学习要积累、坚持、专一的方法和态度,对我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具有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

  2.提问:有人说,《劝学》是一篇具有浓厚人文特色的文章,从开篇到结尾始终把"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进行论述,"人"实质上是本文反复咏唱的主旋律,透过文字,我们可以发现文中写了哪些人呢?

  学生明确:"君子""吾"。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知明而行无过""善假于物";吾"尝终日而思""跂而望",知道"不如须臾之所学""登高之博见",知道"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的效果,是"知假物"的人。但"吾"比"君子"低一个境界。

  教师适当引申: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主张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抑"恶"扬"善",避"恶"就"善",所以文中向我们展示了两种不同境界的人,突出学习的重要性。

  3.请把"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两句插到本文各自最适合的段落中去,并简要说明理由。

  学生思考。

  教师略作解释:冥冥:精诚专一,埋头苦干。昭昭:明显的样子。惛惛:同"冥冥"。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劝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积累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方式。

  3、通过本文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了解学习应持的态度和方法。

  教学重点:

  1、积累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方式。

  教学用具:

  PPT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高中阶段,学习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至于对学习所应持的态度和方法,相信同学们也都了解很多。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人对学习的重要性和对学习所应持有的态度及方法进行了阐述,这个人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荀子,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感知他的观点。

  二、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荀子和孟子是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孟子强调施仁政、行王道,强调以礼治国、民贵君轻;荀子强调“法后王”,主张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孟子认为“性本善”,荀子认为“性本恶”,所以要“明礼而化之”。荀子是韩非子的老师,他承认儒家的基本思想,但事实上是法家思想的前奏者和培育者。

  三、文本研讨:

  1、这是一篇议论文,课文既然是“劝学”,也就是劝勉人去学习,那么,你觉得文中哪句话可以作为课文的中心论点呢?

  明确:“学不可以已”。已就是停止的意思,这里的“可以”和今天的“可以”有所不同,这里是两个词,“可”即相当于今天所讲的“可以、能够”,“以”仅作为起舒缓作用的语气助词。

  2、那么,作者是如何来论证这一中心论点的呢?我们首先来看第一段。课文大家都预先翻译过了,下面同学们可以把这一段翻译时遇到的疑难之处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明确: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介词,第一个相当于“从”;第二个相当于“比”。

  木直中绳。中:符合的意思。

  輮以为轮。“輮”同“煣”,通假字。这也是一个省略句,“以为”中省略了宾语“之”。

  虽有槁暴。“有”同“又”,通假字。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判断句的标志。

  金就砺则利。“金”,古今异义词。这里指“金属做成的刀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每日。“乎”同“于”,相当于“对”。介宾短语后置句。“而”连词,表并列。

  则知明而行无过已。“知”同“智”,“而”连词,表递进。

  3、这一段讲的是学习的意义,那么,作者讲到了学习具有哪些重要意义呢?其中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式呢?

  明确:比喻论证。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 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学习可以提高一个人。

  总结:知明而行无过矣。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荀子的生平经历,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学习了一些文言文基础知识,了解了第一段的论证方法。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来感学习后两段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荀子的生平经历,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学习了一些文言文基础知识,了解了第一段的论证方法,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的后两段。

  二、文本研析:

  1、还是按照上节课的程序,同学们首先将第二段自己在翻译时遇到的疑难之处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明确:吾尝终日而思矣。“而”是表示修饰的连词。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之”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所学”是“所字结构”,是一个名词性结构。

  登高而招。“而”表修饰的连词。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而”表示转折的连词。

  非利足也。“利”为使动结构,“使……锐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借助。“水”名作动,游泳。

  绝:横渡。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同“性”,天赋、资质。

  2、这一段讲的是学习的重要作用,同学们思考,作者在这一段中讲到了学习具有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呢?运用的论证手法又是什么呢?

  明确:比喻论证。

  登高博见;臂见者远;声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

  学习可以弥补一个人的不足。

  总结(和“人”联系到一起):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同学们将自己在第三段翻译时遇到的疑难之处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解决。

  明确:风雨兴焉。“焉”释为“这里、此处”。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而”是一个表承接的连词。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锲而舍之。“锲”意为“雕刻”。“而”是一个表假设的连词。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为名作动,“向上”、“向下”义。

  用心一也。“用”意为“由于、因为”。

  蟹六跪而二螯。“而”表并列的连词。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特殊句式,判断句。

  4、这一段阐述的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同学们找一找,文中写了哪些有关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用的是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呢?

  明确: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积跬步成千里、积小流成大海 —— 贵在积累

  骐骥一跃,驽马十驾;锲而舍之、锲而不舍。——坚持不懈

  蚓用心一也,蟹用心躁也。—— 专心致志

  三、总结:

  课文运用比喻、对比等论证手法,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态度和方面三个方面论证了“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生动形象、明白晓畅,论证严密,不愧为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劝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文言文部分重要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2.学习本文运用设喻、对比的论证方法来阐述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等道理

  3.探究“学习”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探究词义,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

  学习设喻论证方法

  【教学设想】

  《劝学》是先秦儒家思想的最后代表人物荀况及其门人言论的著作《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其中“学不可以已”这一观点对今人仍有教育意义

  文言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言,二是文章,三是文化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本文,拟从这三个层面入手:文言——文章——文化

  文言文语言层面上通过诵读,识记课文通假字,掌握“已、中、参省、假、生”等文言词汇,初步理解文言语句的含义

  文章层面上通过理解课文的语言特色、设喻论证来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的中心

  文化层面上分析文本中的文化内涵,探讨“学不可以已”对于今人的意义并获得生活启迪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由“青出于蓝而青于蓝”、“锲而舍之”导入

  二、解题:

  《劝学》,劝,劝勉;学,学习

  三、读课文,作文言积累

  一读,读准字音:(方法指导:通假字、易错字、生僻字、多音字)

  请学生朗读

  二读,读准节奏:(方法指导:以字为词,理解词义,准确译句)

  教师范读

  三读,读出语气:循循善诱、谆谆劝勉

  请学生朗读

  四读,读出语势:(排比、对偶句,使句式整齐,节奏和谐、变化流畅)

  感知句式整齐、读来琅琅上口的特点

  四、析手法,理文章思路

  1.在文章中,我们能看到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平常事物或现象这些语句是想讲什么道理?

  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2.这篇文章运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论证

  3.这篇课文的思路是怎样的?

  4.小结(见板书)

  五、近荀子,明文化内涵

  1.简单介绍荀子

  《劝学》主张“学莫便乎近其人”

  2.“学不可以已”在当时有什么先进意义?

  通过比较,介绍诸子百家对待学习的观点的异同

  3.“学不可以已”对今人有什么启发?

  六、布置课后作业:

  请你写一个比喻句,阐述知识的重要性

  再请你运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学习要勤奋或谦虚

  附板书设计:

劝学教案 篇4

  导入新课:大家认真品读这段文字,注意它表达上的特点。

  投影显示:平淡是一枚青橄榄,初尝时,似没什么滋味,细细咀嚼,却回味悠长。

  平淡是一本冗长却富含哲理的大百科全书,每天翻阅它,都会有新的收获,而用心读它越多,心灵的幽潭就越是充盈多彩。

  这段文字读起来感觉如何?

  生1:很形象,生动。生2:意味深长。

  师:说得很好。但是,平淡是一种感觉或者说是一种境界,应该是比较抽象难以表述的,但这两段话却没有这个感觉。原因何在?注意表达上的特点。

  生3:用了比喻修辞。把平淡比成青橄榄,比成一本大百科全书。

  师:非常正确。意义因比喻而精警,文段因比喻而连贯有势,可谓文采焕发。假如,用比喻来证明不易理解的事物或深奥的道理会有什么效果呢?好,我们言归正传。

  大家考虑:《劝学》是一篇什么性质的文字?生4:说理性散文。

  师:好。这类文驾驭不好很容易流于枯燥单调,但这篇文却形象清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传诵不衰。比喻的论证方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把比喻论证作为解读此问的一把钥匙。

  板书:学习重点:1、理解思想内容。2、学习论证方法,突破比喻论证。

  大家先齐读课文。注意节奏。比如:学/不可以已。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齐读课文。)

  师:这篇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大声齐答)学不可以已。师:是作者直接提出的吗?

  生5:不是,是借“君子”之口提出的。师:有什么好处呢?

  生5:(迟疑地)好象更有点说服力吧。师:不是“好象”,而是“就是”,君子是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那么这样的人说出来的话是不是更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呢?当然如此。

  师:同学们再考虑,“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包含哪些意思呢?(一分钟考虑,找一个中等学生回答。)

  生6:学习很重要。生7:学习应该有的态度和方法。

  师:这两位同学谈的`都对,如果把他们的回答结合起来就更完整了。这个观点里包含着这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意义很大,所以不可以已,一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可以已。

  师:再考虑,课文有几个分论点?

  生:(齐答)三个。一是学习的意义,一是学习的作用,一是学习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教师同时板书:意义;作用;态度和方法。

  师:下面我们就具体讨论课文是如何运用比喻论证来证明这些分论点的。找同学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学习的意义”。(生大声背诵。)师:大家说她背的好不好?生:(很高兴地)好!

  师:字正腔圆,声音洪亮。熟读成诵对我们培养语感提高阅读能力大有好处,希望同学们都能养成背诵名篇的习惯。下面我们看这段都用了哪些比喻?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证的?

  生9:青,冰,轮,木,金等五个比喻。

  师:这五个比喻是不是从同一个方面论证的?这些比喻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9:青和冰的比喻之间用了分号,它们两个之间是并列关系,说的是一个方面。

  师:(鼓励地)好,那你看看讲的是什么问题?

  生9:青和冰经过一定的变化都比原来有了提高。

  生10:也就是说,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之后,比原来有了提高,有了发展。

  师:说的非常正确。那么,它比喻学习中的哪个问题呢?生6:人经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

  师:讲中要害。(板书:提高自己)轮、木、金的比喻又说明什么问题呢?注意它们前后的变化。

  生11:(急不可待地)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状况。人通过学习可以改变自己。

  师:(高兴地)很好,这个同学由前一个推论的得出马上就能联系到这个推论的得出,触类旁通,很不错。对,这三个比喻谈的就是这个道理(板书:轮、木、金──改变自己)下面结论的得出就是水到渠成了。大家齐读。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师:荀子认为人的知识品德才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改造获得的。表现了他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同学们齐背第三自然段,看看学习有什么作用呢?

  “吾尝终日而思矣”预备起──(生齐背,教师巡视,并和学生一起背诵。)

  师:看来同学们都下了一番功夫。背得不错。不过个别同学明显地信心不足,课下还要下功夫。

  同学们看,这段文字句子形式有何特点?

  生12:结构差不多相同,(有点犹豫),两两相对。老师,你看──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其他生皆笑了。)

  师:你看,有理有据,答得很好,大家鼓励一下。(生齐鼓掌。)

  我们句子形式着手,看看,此段用了几个比喻,这些比喻有什么关系,是不是论证了同一个观点?

  (给一分钟时间。)

  生6:五个比喻。“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者”“假舟楫者”谈的是同一个问题──“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3:我觉得第一个比喻好象与其它四个不太相同。和它对称的句子不是比喻句。

  师:这个同学观察得很细致。其它四个比喻两两相对,只有这个与众不同。这个比喻是和前句话联系紧密的。

  生5:是比喻证明第一句的吧?

  师:非常正确。“望不如登高,终日思不如须臾学”,从形式上就可以推断出来。

  下面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写“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者”“假舟楫者”这四个比喻为什么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生沉默,思考。)

  师:(提示)这四种做法取得了什么效果?生:(齐答)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

  师:教师出示投影:

  登高而招 见者远

  顺风而呼 闻者彰

  假舆马者 致千里

  假舟楫者 绝江河

  师:臂、声、足、水属于哪方面的因素?生:(恍然大悟)是人的主观能动性部分。

  生13:否定它们是想说明这些效果的取得不是因为人的本质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凭借外界客观条件。

  师:概括得非常好。外界客观条件弥补了人某方面的不足。由此得出结论──

  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师: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这“物”至关重要。这“物”是什么?

  生:(齐)学习!

  投影显示:人──物

  学习──君子

  师:人通过学习,丰富了自己,提高了自己,还可以弥补不足,那么对学习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呢?

  (生齐背第四自然段。)师:这段讲了几层意思?分别用成语加以概括。

  生14:三层。讲的是学习要积累,要坚持,要专一。可以用积少成多,锲而不舍,专心致志来概括。

  师:答得很棒。其他同学能不能再举几个成语?生4:第二个还可以用持之以恒来概括。

  师:还有没有其它的?生15:第二层还可以用坚持不懈来概括。

  师:很好。看来第二层的很好概括是不是?我给同学们推荐几个,第一层,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第三层可以用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不过我觉得还是上位同学“专心致志”最好,有比较才有优劣嘛。

  这个讨论就到这里,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再查查词典,多了解几个。时间关系不再多列举。

  下面思考:三层之间是什么关系?生:逐层深入。

  师:积是基础,由不知到知,由量变到质变,是日积月累,就是坚持,还要始终如一,不可浮躁,层层推进。看看这段用了哪些比喻?这些比喻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13:“积累”一层用了四个比喻,“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不积小流”正反对比,得出了一个小推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生14:用了四个比喻证明“学习要坚持”,骐骥和驽马相对,朽木和金石对比。

  师:用骐骥和朽木论证了如果一暴十寒,那么──生:(齐)再简单的知识也学不会。

  生15:驽马和金石的比喻则说明了如果持之以恒,再艰深的知识也可学会。

  生14:蚓和蟹的比喻说明了专心的重要。学习要专心。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也都谈到了一个问题,就是这段在比喻中还有正反对比论证,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生12:正确的观点鲜明。

  师:对。对比中见真伪,使正确的观点显得更正确,错误的观点更加明显。

  我们看全文用了约二十个比喻,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设喻,没有烦琐累赘的感觉。它在运用比喻时手法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无枯燥的学究气。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比喻的作用用一句话概括,大家填空:(板书:化 为,化 为)深入浅出,观点鲜明。

  生16: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师:深入浅出,观点鲜明。

  综观全文,此文是以荀子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他认为人的聪明才智道德品质并非先天固有,而是后天获得的。因此,他特别重视学习。课文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就是他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

【实用的劝学教案四篇】相关文章:

1.实用的《劝学》教案三篇

2.实用的《劝学》教案3篇

3.实用的劝学教案三篇

4.实用的《劝学》教案四篇

5.实用的劝学教案3篇

6.实用的劝学教案4篇

7.【实用】《劝学》教案3篇

8.【实用】劝学教案4篇

上一篇:《劝学》教案 下一篇:劝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