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劝学知识点整理

2024-08-05 劝学

  一、成语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喻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2、锲而不舍:比喻做事持之以恒。锲,用刀雕刻;舍,停止。

  二、通假字

  1、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有”同“又”。

  3、虽有槁暴:同“曝”,晒干。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智慧。

  5、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资质,禀赋。

  三、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

  古义:介词“以”+动词“为”,使……成为。

  今义:认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3、用心一也/用心躁也

  古义:两个词。用,介词,因为;心,心思。

  今义: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藏身。

  今义: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四、词类活用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

  3、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词作动词,游泳,游水。

  4、上食埃土: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5、下饮黄泉: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五、特殊句式

  (一)介词结构后置句:

  1、青,取之【于蓝】,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从”。

  2、青【于蓝】: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3、寒【于水】: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相当于介词“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

  (二)定语后置句: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是“爪牙”的定语;“强”是“筋骨”的定语。“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六、固定格式

  1、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办法)”。

  七、文言翻译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所以木材用墨绳量过(再经过加工)就直了,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文: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使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君子的天赋并不是与众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这是因为它心思专一啊。

  5、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除了蛇、鳝的洞穴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了,这是因为它心思浮躁啊。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