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注释二考

2020-09-30 沁园春

  引导语: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很经典,但是其中也有很多的难点,我们一起来学习。

  “怅寥廓”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怅寥廓”,到底应如何解释,一直是个难点。

  80年代出版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语文》第二册,对这一句是这么解释的:“〔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深思而激昂的思绪。〔廖廓〕指广阔的宇宙。”这比直接把“怅”字解释为“惆怅”略好一点,但它仍把“怅”的原意解释为“失意”,既然是“失意”,为什么这里能用来表达“深思而激昂慷慨的思绪?”作为课本,既未注明词的本义,引申义,又未说明词性及词组结构,这是不应该的。

  其实,“怅”的原意既不是“惆怅”,也不是“失意”与“怅惘”。许慎的《说文解字》释为“望恨也”。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解为“望其还而不至为恨也”。可见“怅”的本意应该首先是“望”,“望其还而不至”,才产生了心理上的恨,“惆怅”、“失意”、“怅惘”,都是由“望其还而不至”引申出来的,并非“怅”的原意。后来人们把“怅望”组成一个复合词来用,是我们汉语词义的发展与丰富,李白有“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折荷有赠》),杜甫有“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咏怀古迹》),这说明“怅望”这个词在旧诗中已是一个常用词了。《辞海》中对“怅望”的解释是:“落寞之际有所想望也”,也就是说,“怅望”还当“望”讲,但不是一般的望,而是心有所思、心有所想的望,是心有所念、心有所忧的望,并且不是一望即止,而是较长时间的望,还必须是一个寂寞冷落时候的望,也就是说,“怅望”这个词包含着一个深邃的心境,根据毛主席独立寒秋,站在橘子洲头的心境,词中“怅寥廓”的“怅”只能当“怅望”讲,他仰天俯地,怅望广阔的宇宙,心有所思,思有所忧;他放眼宇宙,胸怀祖国,关注着中国革命的前途,忧心着劳动人民的命运,这种“大地苍茫”的心境,是忧国忧民的心境,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心境,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广阔崇高的心境。而这种心境,正是在“怅廖廓”时产生的,也正因有此心境才有下面的问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长沙》的最后一句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句诗没有什么难解的词,各种选本,少有注释。大部分人都采用了臧克家同志的讲解:“还记不记得?当我们游泳江中,奋力击水,激起的浪涛,几乎把身旁飞一般的船只阻止住了。”向明同志提出了异议,认为:

  “中流击水”即“中流击楫”的转化。《晋书·祖逖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来“中流击楫”就成了立誓复兴祖国的'代词。在这里正表示诗人要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

  我觉得臧老把“击水”解释为游泳是对的,但他认为“浪遏飞舟”是“游泳时奋力击水,激起的浪涛几乎把身旁飞一般的船只阻止住了”的说法,难以使人信服。只要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我们便会有“螳臂挡车”的联想。因为,人们无论怎样划水,激起的浪涛也不会阻止飞舟。或许有人说,这是夸张。是的,诗歌是允许夸张的,但夸张的目的,是为了更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而不是说一些根本不可能的或现实中不存在的大话。以毛主席的文学修养,是不会这么夸张的。向明同志说“中流击水”是“中流击楫”的转化,也行不通。因为毛主席在这首词的“自注”中已说得很明白:“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倒装句。本应是“浪遏飞舟,到中流击水”,但出于填词的需要,倒装成“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它的意思是说,当大风大浪遏止了船舶行驶的时候,我们却敢于在这个时候到中流游泳,这就充分表现了毛泽东这些同学少年是怎样一群天不怕、地不怕,敢于在大风大浪中击水的弄潮儿。我觉得只有这么理解,才更接近词的本义。

【《沁园春·长沙》注释二考】相关文章:

关于沁园春长沙译文及注释11-13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01-08

沁园春原文、注释02-23

沁园春·长沙教学反思11-26

《沁园春长沙》教学实录06-30

《沁园春·长沙》的说课稿03-22

关于《沁园春长沙》说课稿12-21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范文12-17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参考03-15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范文12-06

简析《沁园春·长沙》的炼字艺术 从《沁园春·长沙》解读李镇西的大家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