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对“十二经脉”的阐述

2023-04-15 内经

  经络学说是中医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两千多年一直为保障华夏儿女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那么经络是什么? 起源于哪里?存在于人体何处? 能不能看到?经络有哪些作用? 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这些问题既是中外科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老百姓非常想了解的奥秘今天我们就先从内经对“十二经脉”的阐述来了解经络的起源。

  十二经又名十二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

  其命名是根据其阴阳属性,所属脏腑、循行部位综合而定的。

  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

  各经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并依据阴阳学说,给予不同的名称。

  十二经脉的名称:

  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其流注次序:

  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

  其走向和交接规律:

  阳经与阳经在头部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阴经和阳经在指端或趾端交接。

  中府穴

  取穴:在锁骨外端下窝,下1拇指宽处。

  功效:

  咽喉肿痛,咳嗽,胸痛,哮喘,胸膜炎,肺结核,支气管炎,肩臂痛,肋间神经痛。

  手法:

  双手拇指头分别按住两侧穴位,按揉20下,每天3次。

  疗法介绍:

  宗筋疗法在民间一般秘不相传,无系统文字记载,无完整理论阐述,其民间高手一般都是由师傅口传心授而得其真谛。周嘉荣教授通过20余年潜心研究探索,将宗筋疗法进行整合完善,创新出一套独特且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法并将之公布于众,它根据中医博大精深的理论,辩证施治,整体调整,独辟蹊径,打通各个经络,达到快速消除病灶,恢复身体健康的目的。

  宗筋疗法主要特点:

  1、宗筋疗法乃民间绝技,周嘉荣教授不仅抓住了治病的核心,而且揭露了治疗的捷径(落脏);

  2、宗筋疗法辩证清晰明了,即掌握住周嘉荣教授提出的“落脏”观点即可:即一切疾病源于五脏,最终又归于五脏;

  3、“落脏”观点是周嘉荣教授整体理论的核心部分,它不仅可以指导宗筋疗法,还可以指导针灸、推拿以及用药,有非常大的临床实际意义!

  4、宗筋疗法诊断简单,首先要看与摸,就是中医的触诊。主要是触摸宗筋上的节结点看它是在哪一条经络上,以确认是某脏腑的疾病,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5、宗筋疗法其治疗方法更是简单易行,易学易用,效果立竿见影。手法上用点、揉、拨、按,四种即可;

  6、宗筋疗法是内外兼治,涉及到临床多科,人体各个脏腑器官,因为它是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扶正祛邪,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力、抵抗力,调动人体潜能的一种方法。尤其对功能性疾病、慢性病、疑难杂症、颈腰椎病、妇科病、男科病、美容减肥、养生调理等各类病症均能达到十分神奇的治疗效果;

  7、宗筋疗法治疗每周2到3次即可,而且效果快!对于一些时间短、病灶浅的疾病一般1次即可治愈。对于时间长、病灶深的疾病3到5次也能有非常明显的变化,甚至痊愈。对于慢性病、疑难杂症在10次左右也会让你看到神奇的效果。

  拓展阅读:阴阳别论——黄帝内经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脉有陰陽,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

  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

  所谓陰者,真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

  所谓陽者,胃脘之陽也。

  别于陽者,知病处也,别于陰者,知生死之期。

  三陽在头,三陰在手,所谓一也。

  别于陽者,知病忌时,别于陰者,知死生之期。

  谨熟陰陽,无与众谋。

  所谓陰陽者,去者为陰,至者为陽,静者为陰,动者为陽,迟者为陰,数者为陽。

  凡持真脉之藏脉者,肝主悬绝急,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

  曰:二陽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

  曰:三陽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腨(疒肙);其传为索泽,其传为(疒颓)疝。

  曰:一陽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

  二陽一陰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

  二陰一陽发病,善胀、心满善气。

  三陰三陽发病,为偏枯萎易,四肢不举。

  鼓一陽曰钩,鼓一陰曰毛,鼓陽胜急曰弦,鼓陽至而绝曰石,陰陽相过曰溜。

  陰争于内,陽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呜。

  陰之所生,和本曰和。

  是故刚与刚,陽气破散,陰气乃消亡。

  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

  死陰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陽之属,不过四日而死。

  所谓生陽死陰者,肝之心谓之生陽,心之肺谓之死陰,肺之肾谓之重陰,肾之脾谓之辟陰,死不治。

  结陽者,肿四支。

  结陰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

  陰陽结斜,多陰少陽曰石水,少腹肿。

  二陽结,谓之消。

  三陽结,谓之隔。

  三陰结,谓之水。

  一陰一陽结,谓之喉痹。

  陰搏陽别,谓之有子。

  陰陽虚,肠澼死。

  陽加于陰,谓之汗。

  陰虚陽搏,谓之崩。

  三陰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陰俱搏,十三日夕时死;一陰俱搏,十日死;三陽搏且鼓,三日死;三陰三陽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二陽俱搏,其病温 ,死不治,不过十日死。

  黄帝问道:人有四经十二从,这是什么意思?

  歧伯回答说:四经,是指与四时相应的正常脉象,十二从,是指与十二个月相应的十二经脉。 脉有陰有陽,能了解什么是陽脉,就能知道什么是陰脉,能了解什么是陰脉,就能知道什么是陽脉。陽脉有五种,就是春微弦,夏微钩,长夏微缓,秋微毛,冬微石。五时各有五脏的陽脉,所以五时配合五脏,则为二十五种陽脉。所谓陰脉,就是脉没有胃气,称为真脏脉象真脏脉是胃气已经败坏的象征,败象已见,就可以断其必死。所谓陽脉,就是指有胃气之脉。辨别陽脉的情况,就可以知道病变的所在;辨别真脏脉的情况,就可以知道死亡的时期。三陽经脉的诊察部位,在结喉两旁的人迎穴,三陰经脉的诊察部位,在手鱼际之后的寸口。一般在健康状态之下,人迎与寸口的脉象是一致的。辨别属陽的胃脉,能知道时令气候和疾病的宜忌;辨别属陰的真脏脉,能知道病人的死生时期。临证时应谨慎而熟练地辨别陰脉与陽脉,就不致疑惑不绝而众议纷纭了。

  凡诊得无胃气的真藏脉,例如:肝脉来的形象,如一线孤悬,似断似绝,或者来得弦急而硬,十八日当死;心脉来时,孤悬断绝,九日当死;肺脉来时,孤悬断绝,十二日当死;肾脉来时,孤悬断绝,七日当死;脾脉来时,孤悬断绝,四日当死。

  一般地说:胃肠有病,则可影响心脾,病人往往有难以告人的隐情,如果是女子就会月经不调,甚至经闭。若病久传变,或者形体逐渐消瘦,成为“风消”,或者呼吸短促,气息上逆,成为“息贲”,就不可治疗了。 一般地说:太陽经发病,多有寒热的症状,或者下部发生痈肿,或者两足痿弱无力而逆冷,腿肚酸痛。若病久传化,或为皮肤干燥而不润泽,或变为颓疝。

  一般的说:少陽经发病,生发之气即减少,或易患咳嗽,或易患泄泻。若病久传变,或为心虚掣痛,或为饮食不下,阻塞不通。

  陽明与厥隐发病,主病惊骇,背痛,常常嗳气、呵欠,名曰风厥。少陰和少陽发病,腹部作胀,心下满闷,时欲叹气。太陽和太陰发病,则为半身不遂的偏枯症,或者变易常用而痿弱无力,或者四肢不能举动。

  脉搏鼓动于指下,来时有力,去时力衰,叫做钩脉;稍无力,来势轻虚而浮,叫做毛脉;有力而紧张,如按琴瑟的弦,叫做弦脉;有力而必须重按,轻按不足,叫做石脉;既非无力,又不过于有力,一来一去,脉象和缓,流通平顺,叫做滑脉。

  陰陽失去平衡,以致陰气争胜于内,陽气扰乱于外,汗出不止,四肢厥冷,下厥上逆,浮陽熏肺,发生喘鸣。

  陰之所以不能生化,由于陰陽的平衡,是谓正常。如果以刚与刚,则陽气破散,陰气亦必随之消亡;倘若陰气独盛,则寒湿偏胜,亦为刚柔不和,经脉气血亦致败绝。

  属于死陰的病,不过三日就要死;属于生陽的病,不过四天就会痊愈。所谓生陽、死陰:例如肝病传心,为木生火,得其生气,叫做生陽;心病传肺,为火克金,金被火消亡,叫做死陰,肺病传肾,以饮传陰,无陽之候,叫做重陰;肾病传脾,水反侮土,叫做辟陰,是不治的死症。

  邪气郁结于陽经,则四肢浮肿,以四肢为诸陽之本;邪气郁结于陰经,则大便下血,以陰络伤则血下溢,初结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陰经陽经都有邪气郁结,而偏重于陰经方面的,就会发生“石水”之病,少腹肿胀;邪气郁结于二陽(足陽明胃、手陽明大肠),则肠胃俱热,多为消渴之症;邪气郁结于三陽(足太陽膀胱、手太陽小肠),则多为上下不通的隔症;邪气郁结于三陰(足太陰脾、手太陰肺),多为水肿膨胀的病;邪气郁结于一陰一陽(指厥陰和少陽)多为喉痹之病。

  陰脉搏动有力,与陽脉有明显的区别,这是怀孕的现象;陰陽脉(尺脉、寸脉)具虚而患痢疾的,是为死症;陽脉加倍于陰脉,当有汗出,陰脉虚而陽脉搏击,火迫血行,在妇人为血崩。

  三陰(指手太陰肺、足太陰脾)之脉,俱搏击于指下,大约到二十天半夜时死亡;二陰就(指手少陰心、足少陰肾)之脉俱搏击于指下,大约到十三天傍晚时死亡;一陰(指手厥陰心胞络、足厥陰肝)之脉俱搏击于指下,而鼓动过甚的,三天就要死亡;三陰三陽之脉俱搏,心腹胀满,陰陽之气发泄已尽,大小便不通,则五日死;三陽(指足陽明胃、手陽明大肠)之脉俱搏击于指下,患有温 病的,无法治疗,不过十日就要死了。

  • 相关推荐

【内经对“十二经脉”的阐述】相关文章:

内经的精华06-10

内经与伤寒07-31

内经的圣人06-19

内经的意思06-21

内经的来源06-13

内经的认识06-13

内经之中的汗05-29

《内经》养生与美容02-09

内经经脉别论10-14

《内经》脉解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