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一理论对我们养生保健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内经》与养生,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恬惔,安静之义。虚无,心无杂念。恬惔虚无,即思想安闲清净、没有忧思杂念。精神内守,指日常生活中精神守持于内而不外耗。意思是说,保持思想安闲清净、排除忧思不良情志,真气即肾气、元气就会顺畅、调和,精神也会守持于内。如此,正气强盛,脏腑功能强健,疾病就无从发生。
喜怒忧思悲恐惊
宋代名医陈无择将人类复杂的疾病按病源分为外因、内因和不内外因三类,其中内因精神情志,即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不加调节,是引起内因病的主要原因。中医认为,情志波动过于激烈或持久,打破了五脏之间平衡的关系,破坏了人体气机也就是新陈代谢的正常升降出入,致使精、气、血、津液代谢失常,就会成为病因。由于情志失调是引起内因病的主要原因,因此“恬惔虚无,精神内守”即调摄精神情志的养生保健方法对预防内因病就有重要的意义。
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也是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正常情况下情志不会致病,如果突然、强烈或过于持久的精神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本身的耐受范围,即可成为病因而引起内因病。
因为五脏的精气是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情志活动与五脏关系密切。根据五行对情志五脏的分属,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和忧、肾在志为恐和惊。因此,不同的情志变化对五脏有不同的影响,可产生相应的病证,例如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忧伤肺、恐惊伤肾。譬如过度的恐惧伤害肾脏,可出现神志失常、腹泻、遗尿、遗精、阳痿等病证。另外,情志变动也可影响整体气机,可产生气机失调的病证,如《内经》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譬如过于愤怒,则易致气机上逆,可引起眩晕、头痛,甚至呕血、昏厥等病证。现代如高血压病、溃疡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即属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的心身疾病。
恼怒预防宣泄八法
《内经》涉及调摄精神情志的养生方法很多。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就说:“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这段话是说:控制嗜欲,使思想清净而少有欲望,情绪安定而没有忧虑,形体劳作而精神安逸,真气因而调顺,人们都能随其所欲而满足自己的愿望。无论吃什么食物都觉得甘美,穿什么衣物都觉得合体,在什么样的风俗习惯中也觉得快乐,不羡慕地位的高低,这样的人就称得上质朴、敦厚。《内经》这里介绍的调摄精神情志的方法,可归纳为三点: 一是志闲少欲,可使精神安定;二是形劳不倦,可以放松心情;三是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与高下不相慕,即知足常乐,可以安定心绪。
恼怒的预防与宣泄很重要。七情之中,恼怒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是精神情志致病的魁首。以下介绍恼怒的预防与宣泄:
一是恼怒的预防:常见者有以下四法:
警示法:用警示、提醒的方法预防发怒。如可在自己的床头或案头写上“制怒”、“息怒”、“遇事戒怒”等箴言警句,随时警示、经常提醒,可收到良好的预防恼怒的效果。
忍耐法:即尽量忍耐,轻易不发怒。信奉“吃亏是福”、“忍者大德”的准则,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无关大是大非,尽量忍耐,宁愿自己吃点亏,作出些让步,不使矛盾激化,轻易不发怒。
理制法:即以理性克服、制约情绪上的冲动、恼怒。
移情法:将恼怒情绪转移到其他方面,以此平息恼怒。如外出散步,上街购物,公园游玩,或听音乐、观花鸟,或思考别的问题等,都可以有效的移情于他,可消散或平息愤怒情绪。
二是恼怒的宣泄:常用的`亦有四法:
谈话法:是把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误解、委屈而产生的不满、烦恼、愤怒的情绪,通过与亲人、朋友的交谈,或向领导及上级机关的申诉,尽情地倾诉出来,以使自己郁积的不良情绪得到正确的疏泄。
书写法:是把各种明显意识到的不良情绪,通过赋诗、写日记等疏泄出来,也可直接给造成自己某种屈辱和不幸的人写信以宣泄自己的不满和愤怒。切记不可将写出的信发出,事后也要注意对上述诗词、日记、信件的保存,或将其全部烧毁,避免之后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运动法:是把过于强烈而难以遏止的愤怒等不良情绪,通过打球、捶击枕头或被子、撕碎废纸等运动方式予以疏泄。
哭泣法:是把郁积于内心的愤怒等情绪创伤通过哭泣流泪宣泄出来。
【《内经》与养生】相关文章:
《内经》与肠道养生11-28
《内经》与心理养生11-04
《内经》与饮食养生11-04
内经与饮食养生11-03
内经与冬季养生01-09
《内经》养生与美容01-01
黄帝内经运气与养生11-22
《内经》养生观05-18
《内经》养生法则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