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人物分析

2020-11-19 木兰诗

  木兰形象深入人心,影响深远,常常成为文人骚客的诗文内容。

  木兰诗的形象

  木兰的形象,是人民理想的化身,她集中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和淳朴的优秀品质,是一个深深扎根在中国北方广大土地上的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英雄形象,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尤为可贵。

  详略得当:忠孝两全,深明大义。

  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家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表现出淳朴和高洁的情操。

  一、被迫的英雄

  木兰为什么要出征

  诗歌开篇即展开深夜纺织的情景: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在白天耕作之后,还要深夜织布,不仅为全家的吃尽力,还为家人的穿熬夜。这样说,符合古代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态。而家中缺少男丁劳力,木兰自然免不了耕作。这样耕织兼顾,劳作自然十分辛苦。织布机的声音是比较轻微的,却清晰在耳,反衬出夜晚的宁静。就在这宁静的深夜,我们听到了木兰的轻轻叹息。

  她叹息什么?她为什么叹息?这样的悬念让人不禁下读。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按照当时的征兵制度,每家都有兵役任务。《隋书》卷24《货食志》记载北魏的征兵制度:“凡人自十八以至五十有九,皆任于役。”这里的“人”自然是指男丁。到战时,每家必须出丁,还自备武器装备。花家的男丁只有木兰的父亲花弧和年幼的弟弟花雄。当时,花弧年事已高(据各种推测,应在59岁以内),体弱多病,无法上战场。怎么办?木兰决定:代父从军。这样既可以完成兵役,也避免了父亲丧命战场。

  众所周知,在当时,女子是不能出征的。若冒名顶替,必然冒着欺君被杀的风险;若不去,兵役无法完成,全家也面临着生存的危机。但为了父亲的安危,全家的安危,木兰毅然决定出征。

  其实,要替父从军,还有比她稍大的姐姐花木莲更为合适。能不能请求姐姐出征?出征还是不出征?风险如何规避?一声声轻轻“叹息”透露了她矛盾挣扎的内心活动。“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一个“愿”字,写尽她的无奈和决心。若不是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兴兵南下骚扰,平静的生活事多么美好啊。然而,时局的变化迫使她做出无奈的决定。这决定,是为了保全父亲、姐姐还有全家亲人。为了亲人的安危,她毅然果决,决定替亲人们出征。

  在做出这被迫的决定之后,她开始了被迫的出征。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此处,作者一改前文的短句紧张铺陈,而改为内涵更为丰富的长句,让朗读的节奏不由得慢下来,进入了一个情意绵绵沉重纠结的意境:

  “旦辞爷娘”,一定是这场痛苦长征的开始。出生以来,日日亲人相随相伴,和和美美,其乐融融。今天就要离别。而这离别,每个人的心中一定都知道,这是生离死别。战争意味着死人,木兰还能回来吗?当时征战,“死者十九”,木兰能够经历九死一生再归故里吗?

  木兰心中的纠结悲苦更是难以言表:出征是为了保全亲人,保全全家的幸福,能够再与亲人们长相厮守。这一去,生还的希望却是异常渺茫。不能生还,还怎么与亲人们长相厮守?

  木兰一定是泪眼婆娑,一次次回首,想把亲人、故土都装进眼睛里带走。她很想时间停下来,停在此时此刻,停在能够与家人相处的时刻。但时间太长了!她必须走。终于,她心一横,毅然决然,转身跃上马背,抖动缰绳。马蹄激扬,亲人,房屋,熟悉的一草一木,都飞快地退到远处,没入迷茫的烟雾之中。她也一定频频回首,向迷蒙烟雾深处极目望去。然而,只有烟雾迷茫。

  耳畔是呼呼的风声。她在向战场飞驰。但这思念之情,不仅未能减轻,相反愈加强烈,刚才的一切更加清晰地出现在眼前,似乎透着熟悉的温热。这正如汪国真的诗句所写:

  没有距离/便没有思念//当轮船的汽笛拉响/当火车的启迪长鸣/当汽车的轮子开始转动/当飞机冲出跑道腾空而起/思念便开始了。

  是的,木兰一转身,马蹄飞扬时,思念便开始了,并随着距离越远而愈强。这思念,犹如一条牢实的绳索,距离越远,拉力越大,直拉扯得木兰心儿生疼。两处“不闻爷娘唤女声”,分别出现在远离故土的黄河边和危险临近的黑山头。她多么想听到父母亲人的声音啊,多想回到父母亲人的身边啊!这强烈的思念之绳,一定在千百次促使她回望故乡,虽然眼前仍然是关山重重,迷雾无边。

  这思念,也一定让疲惫的她无法入眠。她的耳畔是“黄河流水鸣溅溅”,是“燕山胡骑鸣啾啾”,但在她听来,却是黄河的呜咽,是马儿的悲鸣。移情于物,物著人情。这景里,溢满了木兰的思家之苦!尤其后者,燕山胡骑之声,是敌人在前的证据,是残酷战斗在前,生命危险在前的警示,但木兰都毫无感知,因为她的整个心思都在思亲的浓浓愁苦之中,哪里还想得到自己已经身处险境呢?“鸣溅溅”“鸣啾啾”,作者巧用“ABB”词组结构,放在长句的末端,让读者气息难续,形成一种无言的哽咽,极为巧妙地服务了情感需要,达成了词语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但她还得忍痛赶往边塞。因为亲人在身后。为了团聚,必须离开。这是多么纠结的命题啊!马背上的木兰,就这样矛盾纠结地飞一样地奔赴战场,奔赴一场被迫的战争。

  战争的细节,诗人略去了。仅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概括性语句。但我们可以洞见木兰的状况:

  为了亲人而出征,为了亲人而战斗。残酷的征战中,唯有奋力杀敌,才可以保全自己,才能够拥有回到故土与亲人团聚的机会。敌兵呼啸而来,鲜血染红阴郁的天空,浸透荒芜的沙场。木兰咬牙奋力苦战,砍倒逼近的敌人,躲开如蝗的箭矢,冲向九死一生的微茫希望,她只有一个信念:回家!

  凯旋时,她成了众人仰慕的英雄。她应该没有想到“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她只是为了亲人。出征是为了亲人,战斗是为了亲人,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她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因此,她能够果决地“不用尚书郎”,似乎不需要经过考虑权衡,也从未有过功名利禄的期待。她只想回家!回家,是这位英雄十余年来的一贯追求,因为她是被迫的英雄!

  二、可爱的女子

  “尤妙在语带香奁,无男子征戍气。”(明代谭元春)此语甚妙。本文本是战争题材,但作者却着重铺陈木兰的可爱女子形象,让人感慨。

  1.重亲情,爱亲人胜过爱自己。

  深夜忧叹,因为父亲要被迫去完成兵役。“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却并不期待姐姐出征。她“从此替爷征”,决定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亲人的生命。为维持家庭的幸福生活,木兰愿意牺牲自己。这难道不是中华民族重视家庭,追求家庭幸福生活的明证吗?

  从离家的痛苦,旅途的思念,可以看得出她对家人的热爱。而归家时家人的反应更是佐证了家人之间深厚的亲情。你看: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相扶将”,说明父母已经垂垂老矣。木兰出征时他们已经年岁不轻,何况还是木兰征战十余年之后呢?年老体衰,却出郭相迎,可见对女儿的思念之深,想见女儿的心情之切。阿姊急忙“当户理红妆”,激动的心情在提示她:应该用一个最好的面貌来迎接妹妹!而已经初长成人的小弟听说姐姐回来,便去杀猪,以农家隆重的礼节表示欢迎。一家人各自忙碌,好一派欢迎亲人的景象!若不是亲情浓郁,怎会有热烈隆重的欢迎仪式呢?这番真诚动人的欢迎,也进一步回答了木兰冒着风险出征的原因,也证明了她决定的正确。她为了亲人,值得!而这样幸福的生活情景,又怎不令人羡慕呢?

  2.真性情,不做作。

  木兰的真性情,让我们觉得她是一个真实的人,有血有肉的人,甚至就是邻家的女子,就是我们自己。常人有的离别之苦,她有;离别之后的思念之苦,她有;常人感情与现实逼迫下的无奈形成的矛盾与纠结,她也有。而一般女儿爱美的天性和撒娇的可爱,她更是个性鲜明: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刚回到家,就飞一般地打开每个房间看看,每张床都坐坐。看什么?看变化,看是不是十多年前的模样。为什么坐?这一“坐”,既是了却思念之苦,又是对亲人的关怀之举。其兴奋激动,令人感慨。

  看完坐好之后,心情似乎平静了些。突然才明白,自己还是戎装在身。这哪里是面见亲人的样子?“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一“脱”,毫不犹豫,动作麻利。十年征战,枕戈待旦,这身铠甲陪伴了她多少日夜,又多少次保护了她的身体?然而,木兰依然觉得它是多余的,可见铁衣战袍定非木兰所爱,功名利禄定非木兰所求。这一脱,便如释重负,浑身欢畅,“若脱笼之鹄”,归水之鱼。而“著”也急不可待,“旧时裳”才是她日思夜想的装束。一“脱”一“著”,节奏明快,态度截然。其间,可见她的人生选择:不做血腥英雄,而做平凡女子;不喜功名利禄,只愿亲人团聚。你看,红装在身,多么飘逸!铁衣战袍委地,成了令人讨厌的垃圾!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被头盔压抑十多年的长发,马上梳理成亭亭的“云鬓”。 “云鬓”指女子盛发如云。可见发式之美。如杨贵妃“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还要贴上“花黄”。 “花黄”,古代女子流行额饰,多为金黄色。木兰贴花黄,点缀脸庞,增其秀美。这番打扮之后,军人木兰,幻化为美女木兰。难怪“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木兰为什么要“出门看火伴”?

  除了应酬的必需外,一定是为了让战友惊艳。爱美,爱打扮,并把美好展示给异性,是多真实的女儿性情啊!真是可爱的木兰!而战友们的“皆惊忙”暴露了他们的'惊艳:“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他们不由得放下茶碗,停止闲谈,双眼直勾勾地看着木兰:想不到木兰是女郎,竟然还是这么漂亮的女郎!一起征战多年,我怎么就没有早些发现呢?瞬息之间,众人面对陌生又熟悉的女郎木兰,失态之状一定十分滑稽。而木兰也一定抿嘴一笑。

  笑什么?在尴尬之时,木兰又是怎样对答的呢?作者之笔戛然一转,巧用兔子来设喻:“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用木兰的口吻,一个“安能”反问,巧妙准确地写出木兰的骄傲得意:你们看,我掩饰得多好!我身为女子,但也能同你们男儿一样征战沙场!穿上女儿装,我又是多么漂亮!比喻一出,俏皮而幽默,含蓄而形象,小女子的调皮可爱天性就跃然纸上了!

  但这美丽可爱的女子,只存在于平常家庭生活中。一旦进入战争,就消解得没了踪影。哪怕是用十余年的时间,也难以辨识。可见战争是对美好的摧残和毁灭。木兰在战争与和平环境下的判若两人,正是战争与和平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区别。要拥有美丽可爱的木兰们,就必须反对残酷的战争。

  “一将功成万骨枯”。征战杀伐,古今多少儿郎血洒疆场,真有那么多值得争夺的利益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梦里的幸福生活与沙场森森白骨的残酷对照,撕碎了多少家庭的幸福梦境啊!威灵顿公爵目睹滑铁卢战场的惨烈之后悲戚地说:“胜利是除失败之外的最大悲剧!”战争的残酷和野蛮是人类的天敌!

  幸好,木兰不仅没有丝毫的居功自傲,反而如弃敝履般丢弃功名官爵,只“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她的这一选择,代表了人们发自内心的呼喊:不要战争,不要杀戮,只要和平,人人和平相处。

  这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心愿。《三国演义》开篇就说:“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分分合合之间,人们总是被绑在各种军阀势力的战车上,在“城头变幻大王旗”之间,成了路边的草芥,成了任人宰割的贱民。然而,农业文明,种植收获的周期漫长,最需要安定和平;华夏地势西高东低,长江黄河常发洪灾,最需要天下大同。若是多些木兰该多好啊!她不愿战争,但被迫参与战争之后,就以战争来消灭战争,得到战功之后却又不享受战争带来的好处。若人人如此,那么,从此就不再有战争了。这是多好的和平愿望啊!

  这愿望愈是强烈,木兰的形象就越是鲜明。因此,在人们心中,木兰是一个反战的形象:她是一位真实可爱的女子,是一缕残酷征战缝隙中难得的美丽,是一份幸福家庭生活的期待,是一股潜藏于动荡纷争历史中华夏民族对和平的千年企盼,是一贴平息民族纷争内耗的中药处方!

【木兰诗人物分析】相关文章:

《木兰诗》结构全面分析12-04

《木兰诗》教材理解分析11-29

高中木兰诗的教案分析12-04

乐府诗集《木兰诗》教材分析11-29

《木兰诗》爱国精神分析11-28

木兰诗说课稿09-04

新编木兰诗10-31

《木兰诗》板书12-01

木兰诗简介12-01

《木兰诗》设计11-30

木兰诗篇音乐篇章 读木兰诗有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