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阅读题

2020-08-29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缤纷多采的艺术形象,整理了《梦游天姥吟留别》阅读练习题,欢迎阅读!

  《梦游天姥吟留别》练习题

  1、诵读全文,读准下面的词语:

  瀛()洲天台() 剡()溪谢公屐()訇()然

  2、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写梦游之缘起,从“”开始至“”四句。

  第二部分写整个梦游历程,从“”至“”。

  第三部分是梦醒后的感叹,从“”至结尾。

  四、文本分析

  (一)“海客谈瀛洲,……对此欲倒东南倾。”思考:

  1、为何从“瀛洲”谈起?

  2、天姥山的特点是什么?是怎样体现的?

  天姥山的特点:。先用天相比,又用五岳及附近名山赤城、天台相比。

  3、使用什么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用写作手法和修辞,极力表现高耸、时隐时现的天姥山,为梦游做。

  (二)“我欲因之梦吴越”至“失向来之烟霞”。

  1、“我欲因之梦吴越,……空中闻天鸡。”思考:

  ()、为何提到“谢公”?。

  ()、这段文字在全文起何作用?。

  2、“千岩万转路不定,……水澹澹兮生烟。”思考:写出了怎样的一种景象?

  3、“列缺霹雳,……日月照耀金银台。” 思考:

  ()、四短句的形式与内容有何联系?与前文有何联系?

  ,,充分表现了打开天门的雄伟气势。从昏暗恍惚到惊天动地,前者后者,形成一个由低沉到高昂的波澜,为下文了神奇的背景。

  ()、天门打开后的景象如何?。

  4、“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思考:这几句写了什么?。

  5、“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思考:写了什么事?有何作用?

  ,好梦不常。由转到。作者与读者的情绪随之沉静,在全文形成了起伏的波澜。

  (三)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思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由写梦转入写实,揭示全诗的`中心思想。这是由梦醒后的徘徊失望引出的,表现了诗人。当中有对人生的伤感,逃避现实、消极处世的一面,也有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后者更是主要的感情。

  五、要点总结

  1、全诗脉络:(梦前)心驰神往——(梦中)迷离恍忽——

  梦醒嗟叹(梦后)

  2、艺术特色:

  ()此诗奇谲而变幻莫测,运用夸张和神话,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历来被当作李白代表作之一。诗人抛开现实时空的牵制,任意驰骋想象。

  ()诗的语言格调奔放,以七言为主,间用四、五、六、九言,句法错落有致,用韵变化多端,这正是李白狂放的个性和豪放飘逸诗风的完美结合,不愧是千古名篇。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白出翰林之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天宝四载(745年),李白将由东鲁(在今山东)南游吴越,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所以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给妻子的留别诗《别内赴征》中写道:“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 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得罪了权贵,及翰林院同事进谗言,连玄宗也对他不满。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就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长安后,他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作,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

【《梦游天姥吟留别》阅读题】相关文章:

梦游天姥吟留别阅读题09-18

梦游天姥吟留别阅读09-22

《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题06-03

梦游天姥吟留别默写题09-27

梦游天姥吟留别10-29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后题09-18

《梦游天姥吟留别》阅读及注释11-26

谈《梦游天姥吟留别》12-30

梦游天姥吟留别诗词12-28

李白诗作《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反思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