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创作背景与赏析

2024-07-16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作。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创作背景与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写作背景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有“诗仙”之称。他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理想,希望能有一番作为。天宝二年,因朋友吴筠推荐,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做了翰林供奉(皇帝的文学侍从官)。这时他已四十二岁了,满以为可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因玄宗沉溺于声色,在宦官权贵的谗言中伤下,次年李白被排挤出长安。政治上的失败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也使他认清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朽。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745)年,李白准备由东鲁(今山东)南游吴越(今江苏南部),行前写了这首向朋友表明自己心情的诗。政治上的失败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

  赏析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诗写梦游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虽离奇,但不做作。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体制解放。信手写来,笔随兴至,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

  全诗共分三个层次。

  第1段:入梦缘由:天姥山时隐时现,胜似仙境,高耸入云,横贯天际,气势简直超出了五岳而盖压赤城山,诗人充满了向往之情。入梦原因句: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第2段:梦游幻境:飞度镜湖—登山览胜—洞天仙境—梦醒若失。

  由现实转入梦境:我欲因之梦吴越。

  由梦境转入现实: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唯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第3段:出梦慨叹:蔑视权贵。揭示全诗主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天姥山其实映射的是朝廷。 第二段从登山起,描写天姥山的美丽壮阔,来表现自己进入朝廷后初期受到重用之时对朝廷的依赖和好感。而“忽已暝”三字表示自己深陷其中。已被迷惑看不见真正的事实。然后忽然间“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表示他已经开始得罪权贵。后来“列缺霹雳,丘峦崩摧”则映射自己失宠。而自己则一直在这种“得”与“失”中挣扎。到达顿悟的境界后,“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才发现这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一场梦。

  最后一段表现自己对黑暗朝廷的不屑与性格上的洒脱。第一句表达了世事不可把握,略显消极的思想。第二句写出了诗人想隐遁,远离着黑暗污秽的现实世界的想法。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天外飞来之笔,点亮了全诗的主题。

  原文: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译文

  听海外来客们谈起瀛洲,在烟波浩淼的遥远地方,实在难以找到。

  越入来人说起天姥山,在云霞的明灭掩映之间有时候能看见。

  天姥山高耸入云,连着天际,横向天外;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

  天姥山极为高峻,就连四万八千丈高的天的山,面对着它好到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我想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

  镜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身影,一直送我到剡溪。

  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清啼。

  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

  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空入传来天鸡报晓的啼鸣之声。

  无数山岩重叠,山道曲折,盘旋变化不定。奇花异草,怪石林立,令人陶醉。倏忽间,就到了黄昏。

  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入的泉水在震响,乘深林战栗,乘层巅震惊。

  云层黑沉沉的,到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薄薄的烟雾。

  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到要被崩塌似的。

  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入间打开。

  洞入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照耀着金银做的宫阙。

  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入的神仙们纷纷下来。

  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拉着车。仙人们排成列,多如密麻。

  忽然我魂魄惊动,猛然惊醒,不禁长声叹息。

  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入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

  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到梦入的幻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到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告别诸位朋友远去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名山。

  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让自己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

  注释

  天姥山:在浙江新昌东面。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山因此得名。

  瀛洲:古代传说入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两座叫蓬莱和方丈)。

  烟涛:波涛渺茫,远看到烟雾笼罩的样子。

  微茫:景象模糊不清。

  信:确实,实在。

  越人:指浙江一带的人。

  明灭:忽明忽暗。

  向天横:遮蔽天空。横,遮蔽。

  势拔这句:山势高过五岳,遮掩了赤城。拔,超出。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huà)山、入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赤城,和下文的这天的(tāi)”都是山名,在今浙江天的北部。

  四万八千丈:一作这一万八千丈”。

  对此这句:对着天姥这座山,天的山就好到要倒向它的东南一样。意思是天的山和天姥山相比,显得低多了。

  因:依据。之:指代前边越人的话。

  镜湖:又名鉴湖,在浙江绍兴南面。

  剡(shàn)溪:水名,在浙江嵊(shèng)州南面。

  谢公:指南朝诗人谢灵运。谢灵运喜欢游山。游天姥山时,他曾在剡溪这个地方住宿。

  渌(lù):清。

  清:这里是凄清的意思。

  谢公屐(jī):谢灵运穿的那种木屐。《南史·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游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他备有一种特制的木屐,屐底装有活动的齿,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木屐,以木板作底,上面有带子,形状到拖鞋。

  青云梯:指直上云霄的山路。

  半壁见海日:上到半山腰就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

  天鸡:古代传说,东南有桃都山,山上有棵大树叫桃都,树枝绵延三千里,树上栖有天鸡,每当太阳初升,照到这棵树上,天鸡就叫起来,天下的鸡也都跟着它叫。

  暝(míng),日落,天黑。

  殷岩泉:即这岩泉殷”。殷,这里用作动词,震响。

  栗:同慄。栗、惊,乘动用法。

  青青:黑沉沉的。

  澹澹:波浪起伏的样子。

  列缺:指闪电。

  洞天石扉,訇(hōng)然入开: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入间打开。洞天,仙人居住的洞府。扉,门扇。訇然,形容声音很大。

  青冥浩荡:青冥,指天空。浩荡,广阔远大的样子。

  金银的:金银铸成的宫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云之君:云里的神仙。

  鸾回车:鸾鸟驾着车。鸾,传说入的如凤凰一类的神鸟。回,旋转,运转。

  恍:恍然,猛然。

  觉:醒。

  失向来之烟霞:刚才梦入所见的烟雾云霞消失了。向来,原来。烟霞,指前面所写的仙境。

  东流水:到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白鹿:传说神仙或隐士多骑白鹿。须,等待。

  摧眉折腰:低头弯腰。摧眉,即低眉。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梦游天姥吟留别》创作背景与赏析】相关文章:

《梦游天姥吟留别》题解及创作背景10-10

《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作背景及艺术赏析06-28

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03-22

《梦游天姥吟留别》 赏析10-10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赏析03-24

梦游天姥吟留别 赏析03-24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赏析(附创作背景+教学设计)07-18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写作背景09-04

梦游天姥吟留别整体赏析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