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望楚山最高顶》孟浩然的唐诗鉴赏

2024-10-16 孟浩然

  登望楚山最高顶

  孟浩然

  山水观形胜,

  襄阳美会稽。

  最高唯望楚,

  曾未一攀跻。

  石壁疑削成,

  众山比全低。

  晴明试登陟,

  目极无端倪。

  云梦掌中小,

  武陵花处迷。

  暝还归骑下,

  梦月映深溪。

  孟浩然诗鉴赏

  这首诗是经游之作。开元二十年夏,孟浩然游越回故乡襄阳。返乡不久,他登览了襄阳城南八里的望楚山。望楚山是襄阳城一带最高的山,传说周代秦与齐、韩、魏攻楚,曾经登此山以望楚,后人便称此山为望楚山。

  诗以议论发端。开始两句说,要论山水的优美,我认为襄阳远远胜过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会稽是古代越国的都城,以山水秀丽著称。孟浩然刚从越地而归,拿襄阳山水与会稽比较,是很自然的。首联传达出山是故乡美的热爱故乡之情。笔锋一转,诗人的笔落在望楚山上。孟浩然喜爱游览,一生踏遍了襄阳的山山水水,这座望楚山却一直没有登览过。写未登望楚山,是为了下文写登望楚山。这样写是突出望楚山在诗人心中的地位。

  五六句写远望望楚山。望楚山的石崖象刀劈那样陡峭,周围的山都伏在望楚山脚下。诗前句用比喻,后句用比较,表现望楚山的陡和高。

  七句到十句写登望楚山。在晴朗的天气里登上望楚山,极目远眺,一直看到天的尽头。从看得远写望楚山的高,这是从虚处落笔,让读者充分发挥想象,后两句再从实处写。极目南望,巨大的云梦泽只有巴掌大小,而桃花源隐在迷迷蒙蒙的花中。云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湖泊,横于大江南北,方圆九百里。武陵在今湖南常德市。陶渊明《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沿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襄阳是今天湖北襄樊市,即使望得再远,也不可能望见湖南的梦泽和桃源,而且沧桑变换,唐时云梦已大多成为陆地,名存实亡。诗利用视觉的近大远小,把千里大的云梦缩成巴掌大小,把本来不可见的桃花源写得隐约可见,正是通过想象与夸张,渲染望楚山之高。一般诗写山高都是尽力夸张山如何高耸入云,而这里将云梦武陵缩小,作为望楚山的陪衬,不落窠臼,别有意趣。这样,诗在表现望楚山高的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高远博大的胸襟。这两句诗文辞优美,诗意盎然。

  入夜,诗人才下山回家,足见诗人游兴之高,足见望楚山之令人流连忘返。接着诗人又由下山宕开,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月夜山溪图:骏马踏着银色的月光,从山上奔驰而下;月儿透过薛萝映在深深的溪流上,宛如沉璧。

  诗以描写望楚山的高峻和登山的所见,描绘襄阳的江山形胜之美。诗格调冲淡,就中又“文采丰葺”

  (殷璠《河岳英灵集》),显出似淡实腴,“采秀内映”(同上)的特色。

  • 相关推荐

【《登望楚山最高顶》孟浩然的唐诗鉴赏】相关文章:

孟浩然《登望楚山最高顶》全文及鉴赏07-23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唐诗鉴赏09-22

孟浩然唐诗《与诸子登岘山》原文鉴赏10-07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原文鉴赏09-22

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全文及鉴赏07-21

孟浩然《春晓》唐诗鉴赏06-09

孟浩然唐诗鉴赏《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0-06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词鉴赏2篇08-16

《春望》唐诗原文鉴赏07-30

中国唐诗鉴赏《秋登兰山寄张五》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