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很多人都认为鲁迅先生是一个斗士,是一个处于与黑暗社会斗争风口浪尖上的人,他的性格以及他的作品都充满了一种刚性,一种战斗性,即刚性美。其实纵观鲁迅先生的作品,除了刚性美之外,更蕴含了一种人情、人性、人生光辉的柔性美。
关键词: 反传统 国民性 现实主义 反抗精神 同情 理解 深情
鲁迅先生去世已近一个世纪了,但先生的作品连同他伟大的人品却永远活在亿万中国人的心中,他是我们中国人的文化教父、精神教父。一次次拜读先生的作品,一次次被先生的作品所震撼:那用意志和生命凝结而成的文字穿越时空,鞭挞我们的灵魂,荡涤我们的心灵。
迄今为止,鲁迅作品可以说是我们了解当时中国国情的最可靠、最深刻的文字。但很多人都认为鲁迅先生是一个斗士,是一个处于与黑暗社会斗争风口浪尖上的人,他的性格以及他的作品都充满了一种刚性,一种战斗性,即刚性美。其实纵观鲁迅先生的作品,除了刚性美之外,更蕴含了一种人情、人性、人生光辉的柔性美。
一、作品的刚性之美
(1)全面反传统,改造国民性
鲁迅在深刻的文化反省中,始终坚持着“全面反传统”的精神, “全面反传统”对于鲁迅来说是一个具有战略性的口号。鲁迅目睹了中华民族两度失去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的机会:一次是戊戌政变失败,失去了走日本明治维新道路的机会;一次是辛亥革命后的政局逆转,失去了走法、美民主共和道路的机会。痛定思痛之后的思考,使他不能不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社会与文化的进步,对于中国来说竟是如此的艰难曲折?鲁迅深刻地认识到,衰老的国度“正如人体一样,年事老了,废料愈积愈多,组织间又沉积下矿质,使组织变硬,易就于灭亡”。这种历时数千年的文化沉积,形成了一种可怕的历史惰力,即畸形的民族文化同化力,使得任何先进的东西都或遭到拒绝,或被同化、改变成能适应于维系旧事物生命的东西。这种惰性严重阻碍着中国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取优补劣。因此,鲁迅觉得,只有在整体格局以及整个体系上的全面反传统,先进的东西才会被真正接受过来,并充分发挥其效能。当然,鲁迅并非看不到中国文化的长处,但在他看来,多讲本国的优点容易使人陶醉,不思改进;而对弱点的批评,则能促人觉醒,激起人们改变现状的热情。鲁迅并不反对在打破传统文化的整体格局之后,对那些局部的、具体的积极性文化因素的传承和汲取。这里,正体现了民族自强精神与民族自我批评精神的高度统一。
鲁迅以极大的精力关注并思考了“改造国民性”这一历史命题。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几乎贯穿了鲁迅的一生,他在对各具体文化领域进行反省时,都一无例外地涉及到了“国民性”问题。鲁迅挖掘了中国人身上专制主义与奴隶主义根性的文化根源;在谈语言文字问题时,鲁迅也未忘记透过语言现象揭示中国人的落后文化心理;在剖析宗教问题、民俗问题时,也总是与揭示中国人性格中潜隐的落后面相联系。鲁迅敢于直面现实、正视民族弱点,敢于触及为一般人所忌讳的中国人性格中的隐秘之处。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可以说是光彩夺目的一页。
(2)韧性战斗精神
鲁迅先生的韧性战斗精神,在于在无路之中寻找出路的信念、勇气和毅力。鲁迅一生坚信这样一条真理:世界上本没有路,而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因此,鲁迅从不幻想走一条由别人铺平的舒坦的大道,而是在艰难的跋涉中自寻出路,甚至在绝望之中也仍不停步。鲁迅在《两地书》中曾经讲到,人生有两大难关,一个是歧路(十字路口),一个是穷途(穷途末路)。鲁迅恰恰是在冲破这两大难关而不屈不饶地前进时,显示了一种超常的韧性精神。墨子说过,遇歧路,则“恸哭而返”。鲁迅却不然,他说他自己是既不哭也不返的,不知如何走的时候,就先休息、思考一下,然后选一条似乎可走的路再走下去。在穷途面前,他也决不绝望,决不后退,而是要在没有路的地方硬踏出路来,用他自己的话说,如果碰上穷途,就偏要在穷途中走一走。正是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才使鲁迅在那样一种社会环境中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辉煌业绩。
(3)现实主义精神
鲁迅先生具有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他从实际出发,面向现实,实事求是,绝不回避矛盾。他毫不留情地暴露旧社会的黑暗和虚伪,指出其“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于是无问题,无缺陷,无不平,也就无解决,无革命,无反抗”。他呼吁人们“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正视现实,是进行改革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承认矛盾才有可能解决矛盾,因此鲁迅强调“一到不再自欺欺人的时候,也就是到了看见希望萌芽的时候”。在强调正视现实的同时,鲁迅还特别重视要努力用行动来改变现实。他指出,“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他强调路是人走出来的,“遇见森林,可以辟成 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4)强烈的反抗精神
鲁迅先生的文章具有一击而致敌人于死命的攻击性,是反击与抗争的突出表现。生在被压迫的时代,处在被压迫的地位,鲁迅用他的笔与当时黑暗的现实进行斗争。他用自己真实的写作情感、鲜活的历史事件、深切的个人体验,为后人开拓了一个崭新的文学空间。
对于国民党反动政府实行反革命大屠杀的暴行,他指出:国民党反动派实行反革命大屠杀是个大阴谋,他们为此寻找借口,给共产党人捏造了种种莫须有的罪名。鲁迅先生在《可恶罪》中指出,这些都是“花言巧语”,屠伯们的逻辑是,凡有碍于他们的便“可恶”,既“可恶”,便“可杀”,但又美其名曰“清党”。在《小杂感》中鲁迅进一步揭露,他们好像得了怀疑狂,按照自己的强盗逻辑,不择手段,无限怀疑:“一见到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立刻想到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鲁迅愤怒声讨国民党反动派扼杀左翼文学,屠杀左翼革命作家的残暴罪行。鲁迅写了大量的杂文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对外消极抵抗,对内积极剿共的丑恶行径。在为林克多《苏联见闻录》所作的序中,鲁迅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事实:“我看见确凿的事实:他们是在吸中国的膏血,夺中国的土地,杀中国的人民。他们是大骗子”。试问,从古至今敢于像鲁迅先生一样针砭时弊,同黑暗社会与残暴统治斗争的,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的又有几人?
二、作品的柔性之美
(1)关心、同情、赞美底层民众
五四期间,在“劳工神圣”思想的影响下,知识分子开始关心、同情、赞美劳苦大众。但是,在初期的新文学作品里,以劳动人民为题材的作品仍然是凤毛麟角。而鲁迅先生的小说在描写劳动农民题材方面具有开创之功。
鲁迅先生如此热心于描写农民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是中华民族的主体,他们的生活现状、精神面貌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前途,自小就忧国忧民的鲁迅必然对他们特别关注。其次,鲁迅从少年时期起就与农民有较多的接触,与农家孩子建立了友谊,对农民的状况尤其是他们的不幸与痛苦有所了解。他在《短篇小说选集》自序中说:“我生长于都市的大家庭里,从小就受着古书和师傅的教训,所以也看得劳动大众和花鸟一样”。但是,鲁迅先生与他们亲近以后便“逐渐知道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痛苦,和花鸟并不一样了。”随着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确立,他越来越关心劳苦大众,一有创作机会,便将“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流社会的不幸,陆续用短篇小说的形式发表出来了。”他在描写劳动人民不幸命运时,不仅同情他们生活的贫困,更主要的是揭露他们精神上所受的毒害,他们的愚昧、麻木、不思抗争;既“哀其不幸”,更“怒其不争”。
《故乡》中的闰土,前后判若两人,“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这无疑反映了他生活的艰辛,令鲁迅先生同情与伤心。但是,更让鲁迅先生痛心的是闰土原本纯洁的心灵受害后的愚钝,以至与“我”的心灵分离,而且将自己的命运寄希望于毫无意义的香炉与烛台了。
《阿Q正传》是鲁迅唯一的一篇中篇小说,是他的改造国民性伟大工程中的最宏大、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以辛亥革命为背景,出色地刻划了阿Q这一艺术形象,表现了极为丰富的思想意义。阿Q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带有流浪性的落后农民的典型。他性格复杂,既有农民的质朴、勤劳,对地主阶级的仇恨,自发的革命要求,同时又受到封建道德观念、流氓无产者习气的影响。尤其是有严重的消极、愚昧的精神胜利法。阿Q一贫如洗,苦不堪言,经常受人欺负和污辱。面对这种悲惨的境况,他不是努力自强和抗争,而是编织种种歪理,异想天开地满足于精神上的“转败为胜”。阿Q是愚昧人群中的最为出众者。
阿Q是面镜子,鲁迅希望人们用这面镜子照见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未能发动和依靠群众的严重教训,照见地主阶级在革命中的狡猾、投机,尤其是让劳苦大众乃至中华民族照见自己的愚昧、麻木、健忘、自尊、自负等丑陋的灵魂。尽管精神胜利法是全民族共有的心理精神之病,但是,鲁迅偏偏选定劳动农民作为典型,大加描写,这种选择表现了他的一番苦心,饱含着他对劳动人民深深的关怀和殷切的期望。
《一件小事》描写一个人力车夫因自己的车带倒了一个老妇人而主动承担责任的小事,这件小事引起知识分子的“我”的自我心灵解剖。作品歌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批评了知识分子的狭隘自私,揭示其心灵的渺小,同时也反映了五四时代“劳工神圣”思潮对知识阶层的积极影响。
(2)深情回忆往事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一共写了十篇。那么,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这组回忆性散文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在紧张的斗争间隙,反顾自己所走的生活道路。写作《朝花夕拾》之前一年的时间里,先生花了大量的精力,以杂文为主要武器,与北洋军阀政府以及为其帮腔的“正人君子”们展开了紧张的斗争。对此,鲁迅先生不免感到“困倦”和“无聊”,“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娴静来”,咀嚼和思索以往的生活,聊解“思乡蛊惑”。其二,在现实斗争的直接触发下,兼用这组文章参与对现实的斗争。但是文章的情感、风格与以往大不一样。
《阿长与山海经》深情地描述了长妈妈的纯朴与善良。长妈妈虽然“并非学者”,甚至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但她却能体察孩子的心情,终于觅到了童年的作者渴望已久的这本“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了孩子,“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儿时的鲁迅是何等钦佩长妈妈所具有的“伟大的神力”!对于长妈妈,鲁迅先生是包含深情并常记心中的。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提到了讲美女蛇的故事的长妈妈。
《藤野先生》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作品回忆了在日本留学时,为了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不顾藤野先生对自己在医学上能有所成就的殷切期望,毅然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深情地怀念、歌颂了那位对中国人民有着友好感情,严谨热诚,诲人不倦的藤野先生。作为弱国子民的留学生的青年鲁迅,尤其能够理解藤野先生对他孜孜不倦的教导是为了中国,为了科学,他为藤野先生高尚正直的品质和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友谊所感动,认为“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这种感激与鼓励,甚至贯穿了鲁迅的一生,只要一瞥见挂在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他就会产生工作的力量,激励自己“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绝的文字”。
鲁迅先生在他的《自嘲》诗中写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可以说是鲁迅先生刚柔兼济、爱憎分明伟大人格最真实的写照,同时,也是先生作品风格的最有力的体现。他不但具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勇气,更拥有“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品质。
有人称鲁迅先生作品风格是“金刚怒目式”,其实并不尽然。况且,我们更要探究这“金刚怒目”的原因,那是鲁迅先生对黑暗社会的痛恨,对腐朽政府的不满,对积弱贫穷民族的忧虑,对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最深沉的爱啊!
鲁迅先生的文章堪称文坛一绝。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成为经典。
鲁迅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梦想和感悟,更是信念和追求。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筑成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鲁迅的文章是一把治病救人的解剖刀,他说过:“讽刺作者大抵为被讽刺者所憎恨,但他却常常是善意的,他们讽刺,在希望他们改善,并非要捺这一群到水底里。”鲁迅的性格特征,出于改良这人生的美好理想,更出于广大而深沉的爱。
刚中有柔,柔中含刚,刚柔兼济,这不仅体现鲁迅先生作品的最基本风格,更折射先生人品的最丰富内涵,鲁迅先生的作品与我们同在,鲁迅先生与我们同在。
参考文献:
朱晓进、唐纪如主编的《鲁迅概论》
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小说月报》第十二卷第八号(1921年8月出版)
鲁迅的《华盖集 十四年的“读经”》
中学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2007年出版)
- 相关推荐
【鲁迅作品的刚性美与柔性美】相关文章:
汪曾祺作品的平淡之美03-23
汪曾祺作品中展现的美及其成因03-23
迟子建作品《伤怀之美》04-04
鲁迅主要作品03-16
鲁迅的主要作品07-28
鲁迅的作品《无常》03-02
鲁迅的作品资料12-07
鲁迅的作品 呐喊03-23
鲁迅作品赏析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