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柳宗元

2022-10-26 柳宗元

  导语:在中国璀璨的诗坛上,柳宗元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但是柳宗元虽然才华洋溢,却屡次遭受政治上的打击。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唐朝的诗人柳宗元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柳宗元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字子厚,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家” 。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芮城一带),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 “唐宋八大家”(柳宗元为唐宋八大家之二) 。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柳宗元出身于 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柳宗元加贬永州司马(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不久再次被贬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交往甚蕃,刘禹锡、白居易等都是他的好友。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对》《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生

  一句话点评:中唐文坛一颗熠熠发光的明星,少年平步青云却遭遇极大政治打击,在被贬地“死后成神”,“古文运动”发起者之一。

  793年,又一届科举选拔完成。天子在曲江的紫云楼赐宴,嘉奖进士及第的青年才俊,达官贵人也纷纷列席,物色着自己的东床快婿……

  这一年,柳宗元21岁。他充满自信地坐在席上,相信自己能一展宏图、报效朝廷,也告慰自己的祖先。柳家,是“河东三著姓”之一,著名大族。初唐时,柳家和李氏皇族关系密切,唐高宗时,柳家竟有22人同时居官尚书省,也就是现在的中央部委。但在柳宗元出生时,其家族已经衰落了。柳宗元出生于安史之乱,兵荒马乱之中,他的父亲柳镇经常薪米无着,他的母亲为了给孩子留一口吃的,常常忍饥挨饿。到他九岁时,又一次大规模的割据战争——建中之乱爆发了,他们一家再次饱尝战乱之苦。

  还好,柳家虽然败落,到底是书香门第,母亲卢氏更是出身望族。年幼的柳宗元获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年仅四岁,他就能背诵母亲教的古赋。十二岁,他随父宦游江西,就能与当地文人谈诗论道,被纷纷称为“神童”。而进士及第时,他年仅21岁。

  进士及第后的第三年,他被选为秘书省校书郎(国家图书馆馆员或国家级出版社高级编辑)。同年,他娶了京兆尹,也就是长安市市长杨凭的女儿为妻。资料记载,这是个活泼可爱的姑娘,两人感情甚笃。校书郎只是个小职位,主要负责校对,但到柳宗元31岁这一年,他已经被提拔为监察御史里行,也就是国务院重要部委的高级公务员。

  那时的他,才华出众,平步青云,然而就在事业蒸蒸日上的关键时刻,他却在政治上遭到一场异常猛烈的打击……

  805年,唐德宗驾崩,太子李诵继位,是为顺宗。顺宗的身边围绕了一批积极的儒生,他们竭力割除弊政,发起轰轰烈烈的永贞革新。他们抑制藩镇势力,废除宫市,罢黜雕坊、鹘坊、鹞坊、狗坊、鹰坊的宦官,贬斥贪官污吏,整顿税收,废除地方官吏和地方盐铁使的额外进奉,并试图收回在宦官和藩镇手中的兵权。

  两千多年来的封建王朝史证明,几乎所有的读书人都图样图森破:热血有余,政治敏感不足。看看革新条例,你就会发现这个王朝从中央到地方、从宦官到军官都受到了全方位的打击。仅六个月后,顺宗被迫禅让,宦官们拥护的宪宗继位。宪宗一上台,便对这帮读书人开始了“大清洗”: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

  柳宗元和他的好友刘禹锡都被流放了。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那里偏远而艰苦,到任后不久,母亲病逝了。杨氏夫人因难产而死后,柳宗元未再续弦,但与一出身低微的女子生有一女和娘。寂冷的茅棚前,小女儿的莺声呖呖,让柳宗元嘴角露出难得的一丝微笑。但仅仅五年,和娘也夭折了。亲人的离世、环境的艰苦,严重戕害了他的健康,“百病所集,痞结伏积,不食自饱。或时寒热,水火互至,内消肌骨”,最后竟然一走动就膝盖颤抖,一坐下大腿就发麻。

  文章憎命达,苦难对于一般人仅仅是苦难,但对于文学家,却会升华成对世界、对人生的表达。到永州后,柳宗元文思井喷,他海量阅读,撰文著书,《封建论》《非〈国语〉》《天对》《六逆论》等,以及著名的《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都是在永州完成。

  被贬永州十年后,柳宗元与刘禹锡等被召回京。一个月后,他们再度被贬:柳宗元改为柳州刺史,刘禹锡为播州刺史。播州比柳州更艰苦,而刘禹锡还有八十老母要奉养,一身是病的柳宗元于是几次上书,强烈要求和刘禹锡互换。后来有人帮忙,刘禹锡改贬连州,柳宗元才动身柳州。

  柳州在广西,比永州更落后更荒凉。居民多为少数民族。然而就在柳州,柳宗元开启了一段被人铭记千年的清明政治。他废除蓄奴(类似黑奴买卖)的残酷风习,让奴婢们按劳动算工钱,抵债完便回家与父母团聚;当地人一生病就请巫师做法,他就推广医学,严禁巫医骗钱;他挖掘了好几口井,解决了当地饮水问题,又组织民众垦荒,仅大云寺一处开垦的荒地、就种竹三万竿,种菜百畦;他反对杀牲祀鬼,又办学启发民智;他种柑植柳建亭,使得柳州风貌大变……

  他治理柳州仅四年后病逝,时仅47岁。但他死后,柳州百姓说他成了神,为他立“柳侯祠”祭祀,香火延续至今。

  官吏会死,文人会死,皇帝会死,而百姓不死。

  临死前,柳宗元曾写信给好友刘禹锡,并将自己的遗稿留交给他。这位肝胆相照的好友没有辜负他,编成了《柳宗元集》。我们今日所看到的柳宗元诗,正出自这本遗稿集。

  主要贡献

  文学作品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其骈文有近百篇,古文大致为六类。

  (一)论说:包括哲学、政论等文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笔锋犀利,论证精确。《天说》为哲学论文的代表作。(《封建论》《断刑论》为长篇和中篇政论代表作。《晋文公问守原议》《桐叶封弟辩》《伊尹五就桀赞》等为短篇政论代表。)其哲学思想中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成分。其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重“势”的进步社会历史观和儒家的民本思想。但也受佛教影响,尤是政治失意时,往往向佛教寻找精神上的解脱。

  (二)寓言:继承并发展了《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列子》《战国策》传统,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推陈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寄寓哲理或表达政见。代表作有《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传》《罴说》等篇。嬉笑怒骂,因物肖形,表现了高度的幽默讽刺艺术。

  (三)传记:继承了《史记》《汉书》传统,又有所创新,(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状》《梓人传》《河间传》《捕蛇者说》等),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础上有夸张虚构,似寓言又似小说(如《宋清传》《种树郭橐驼传》)

  (四)山水游记:最为脍炙人口,均写于被贬后,以永州之作更胜。(典范之作为《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作品中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愤,也有作者幽静心境的描写,表现他在极度苦闷中转而追求精神的寄托。至于直接刻画山水景色,则或峭拔峻洁,或清邃奇丽,以精巧的.语言再现自然美。

  (五)诗词骚赋:独具特色代表作《惩咎赋》《闵生赋》《梦归赋》《囚山赋》等,均用《离骚》《九章》体式。或直抒胸臆,或借古自伤,或寓言寄讽,幽思苦语,深得屈骚精髓。《天对》《晋问》两巨篇,则为另一种类型,形式仿照《天问》《七发》,造语奇特深奥。此外,柳集中也有不少有关佛教的碑、铭、记、序、诗歌等作品,对禅宗、天台宗、律宗等学说有所涉及。柳诗现存140多首,均为贬谪后所作。前人把他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其部分五古思想内容近于陶渊明诗,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淡雅而意味深长。另外一些五古则受谢灵运影响,造语精妙,间杂玄理,连制题也学谢诗。但柳诗能于清丽中蕴藏幽怨,同中有异。柳诗还有以慷慨悲健见长的律诗。(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为唐代七律名篇,《江雪》《渔翁》《溪居》在唐人绝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

  (六)作品集:刘禹锡始编柳集《河东先生集》。宋代注本较多,韩醇《诂训柳先生文集》为现存柳集最早本子。明蒋之翘辑注有《柳河东集》。事迹见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新、旧《唐书》本传、文安礼《柳先生年谱》。

  思想理论

  哲学思想

  柳宗元是一个政治革新的人,推崇“古文”运动。他的哲学思想,是同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科学所达到的水平相适应的。他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中唐时代杰出的思想家。柳宗元的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等。在这些论著中,柳宗元的哲学论著中,对汉代大儒董仲舒鼓吹的“夏商周三代受命之符”的符命说持否定态度。他反对天诸说,批判神学,强调人事,用“人”来代替“神”。柳宗元把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用唯物主义观点解说“天人之际”即天和人的关系,对唯心主义天命论进行批判。

  柳宗元所写的一些关于社会政治的论著,是他的政治思想的具体反映,是他参与政治的斗争的一种手段。柳宗元认为整个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有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的必然趋势。他的言论从折衷调和的立场,来对儒、法、释、道等各家学说作调和的解说。

  佛学思想

  柳宗元一生好佛,他曾说:“吾自幼好佛,求其道,积三十年。”这三十多年大致可分为幼时的盲目、为政时期的附会时尚和贬官后的自觉三个阶段。他在长安应举和为政时期,曾与文畅等出入官场文坛的僧侣结交,很欣赏晋宋以来名家人与和尚支道林、释道安、慧远、慧休的关系,并极力称赞那些与自己同时代人的那种“服勤圣人之教,尊礼浮图之事”的亦儒亦佛的生活。柳宗元认为“佛之道,大而多容,凡有志于物外而耻制于世者,则思入焉。”这正是他改革失败后被贬永州的真实心理状态。于是,“自肆于山水间”,更有意识地从自然山水中寻找慰藉,以排解心中的郁结。

  柳宗元绝不是生性淡泊之人,他对待人生的态度是积极执着的。他虽然好佛,但他的思想基本上还是儒家的。他一生有两项重大活动:一是参与永贞革新,一是领导古文运动。这二者都与他复兴儒学、佐世致用的思想有关。他既身体力行了“励材能,兴功力,致大康于民,垂不灭之声”的政治理想,又明确提出“文者以明道”“辅时及物”的主张和以儒家经典为“取道之源”的原则。

  尽管柳宗元自称“自幼好佛”,天台宗也把他列为重巽的俗家弟子。但他却不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博采众家,苏轼赞许他“儒释兼通、道学纯备。”他对佛教的接受,主要是领会佛教义理,以图“统合儒释”,把佛教思想纳入儒家思想体系。

  文学特点

  诗歌

  柳宗元江雪柳宗元的诗,共集中140余首,在大家辈出、百花争艳的唐代诗坛上,是存诗较少的一个,但却多有传世之作。他在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发挥自己的创作才华,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代表当时一个流派的杰出诗才。苏轼评价说:“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把柳宗元和陶渊明并列。现存柳宗元诗,绝大部分是贬官永州以后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他的叙事诗文笔质朴,描写生动,寓言诗形象鲜明,寓意深刻,抒情诗更善于用清新峻爽的文笔,委婉深曲地抒写自己的心情。不论何种体裁,都写得精工密致,韵味深长,在简淡的格调中表现极其沉厚的感情,呈现一种独特的面貌。因他是一位关心现实、同情人民的诗人,所以无论写什么题材,都能写出具有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的诗篇。

  辞赋

  柳宗元宋人严羽说:“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此论相当中肯。柳宗元的辞赋继承和发扬了屈原辞赋的传统。他的辞赋,不仅利用了传统的形式,而且继承了屈原的精神。这或者是因为两人虽隔千载,但无论是思想、遭遇,还是志向、品格,都有相通之处。《旧唐书》本传云柳宗元“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数十篇,览之者为之凄恻。”与屈原之作辞赋,何其相似。柳宗元的“九赋”和“十骚”,确为唐代赋体文学作品中的佳作,无论侧重于陈情,还是侧重于咏物,都感情真挚,内容充实。

  散文

  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韩柳二人与宋代的欧阳修、苏轼等并称为“唐宋八大家”,堪称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唐中叶,柳宗元和韩愈在文坛上发起和领导了一场古文运动。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论和文学主张。在文章内容上,针对骈文不重内容、空洞无物的弊病,提出“文道合一”、“以文明道”。要求文章反映现实,“不平则鸣”,富于革除时弊的批判精神。文章形式上,提出要革新文体,突破骈文束缚,句式长短不拘,并要求革新语言“务去陈言”、“辞必己出”。此外,还指出先“立行”再“立言”。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主张。韩柳二人在创作实践中身体力行,创作了许多内容丰富、技巧纯熟、语言精练生动的优秀散文。韩柳的古文运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寓言

  在游记、寓言等方面,柳宗元同样为后世留下了优秀的作品。“永州八记”已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这些优美的山水游记,生动表达了人对自然美的感受,丰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领域,从而确立了山水记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因其艺术上的成就,被人们千古传诵、推崇备至。除寓言诗外,柳宗元还写了不少寓言故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等,也已成古代寓言名篇。“黔驴技穷”,已成成语,几乎尽人皆知。有的寓言篇幅虽短,但也同他的山水记一样,被千古传诵。

【唐朝诗人柳宗元】相关文章:

唐朝诗人王维11-04

在唐朝诗人王之涣10-31

唐朝诗人王之涣10-29

诗人柳宗元的资料10-08

诗人柳宗元的简介10-16

唐朝诗人王维的简介11-05

唐朝诗人王之涣的诗句10-25

唐朝诗人韦应物的诗句11-04

精选唐朝诗人韦应物的诗句11-05

唐朝诗人杜牧生平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