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刘禹锡的千古名句

2022-03-23 刘禹锡

  古诗文学习、文言文阅读,不是考前抱佛脚,临阵磨枪就能做到的,需要孩子在日积月累中完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诗人刘禹锡的千古名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长恨人生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刘禹锡《竹枝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学阮公体三首》

  路旁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平蔡州》

  只言绳自直,安知室可欺。——《学阮公体三首》

  春城三百七十桥,夹岸朱楼隔柳条。——《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

  人生不失意,焉能慕知己。——《学阮公体三首》

  唯有落花无俗态,不嫌憔悴满头来。——《赔崔大尚书及诸阁老宴杏园》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酬乐天咏志见示》

  世上功名兼将相,人间声价是文章。——《同乐天送令狐相公赴东都留守》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再游玄都观》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台城》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牡丹》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石头城》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曲新翻杨柳枝。--《杨柳枝词九首》

  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蜀江春水拍山流,水流无限似侬愁。--《竹枝词》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堤上行》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西塞山怀古》

  拓展

  刘禹锡故事大全

  刘禹锡写《陋室铭》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因参与政治革新得罪当朝权贵,被贬为安微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通判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和州知县见刘禹锡是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县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没有埋怨,撰写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辨。这个举动气坏了知县,又令衙内书吏将刘禹锡的住房由城南门调到城北门,由三间改为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安心住下,读书作文。知县见他还是悠然自得,将其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为斗室,写下《陋室铭》一文。

  刘禹锡玄都观

  过了几年,皇帝忽然想起刘禹锡有那么点才能,就又重新把他调回京城。

  刘禹锡到京城后,听说这几年郊区玄都观里来了个老道会种桃花,偌大一个庭院尽是桃花,等到开放,壮观得很。于是刘禹锡就和朋友相约去看桃花。刘禹锡这个人本来就好写诗,看了如此壮丽的桃花,焉能不写。于是他回来就写了一首《游玄都观》。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刘禹锡的诗本来就有名,这下很快就流传开了。结果有人这么一分析,就向皇上进谗言,说这首诗明是写桃花,其实是讽刺新提拔的权贵的。皇上当然不高兴,于是就把刘禹锡又发到外地去了。差不多十年后刘禹锡又被调回京城,恰好是春天,于是想起玄都观的桃花。结果一看,很让人失望。

  种花的道士已经去世,庭院也就破败,再也没有往日的繁盛了。刘禹锡又想起这些年有无数的权贵兴起又衰败了,难免感慨,于是又写了一首《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尽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花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这首诗传到皇帝耳朵里,又觉得刘禹锡在发牢骚,就又把他发到外地去了。

  刘禹锡的成语故事

  刘禹锡中了进士后,便在京做监察御史;因为他放荡不羁的性格,在京中受人排挤,被贬做苏州刺史。就在苏州刺史的任内,当地有一个曾任过司空官职的人名叫李绅,因仰慕刘禹锡的闻名,邀请他饮酒,并请了几个歌妓来在席上作陪。在饮酒间,刘禹锡一时诗兴大发,便做了这样的一首诗:“高髻云鬓新样,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司空见惯”这句成语,就是从刘禹锡这首诗中得来的。这首诗中所用的司空两个字,是唐代一种官职的名称,相等于清代的尚书。从刘禹锡的诗来看,整句成语的意思,就是指李司空对这样的`事情,已经见惯,不觉得奇怪了。

  刘禹锡题碑

  在桃花源入口处,竖着一块丈把高的石碑,上面刻着“桃源佳致”四个大字。这四个字,是唐朝刘禹锡题的。

  刘禹锡被贬到朗州作司马后,经常到桃花源散心。别人见他是个大诗人,都来请他题字。他心情不好,总摇头拒绝。

  有一次刘禹锡又到桃花源里来游玩,发现原来见到过的一些长得很好的树木,一些很雅致的石头都不见了,便虎起了脸,找来了看山老人查问。看山老见刘禹锡生了气,慌忙报告:“大人,你只知这是块风水宝地,却不知附近多少有钱有势的人想霸占它,我老头哪能管得住啊!”

  刘禹锡听了,叹了口气,想到自己虽没拿走这里的一草一木,却也没有为它做过什么好事。于是,便叫人拿来笔,蘸饱了墨,挑中了一块斜靠在山边的大石头,写了“桃源佳致”四个大字,后面又写上自己的名字。他又叫石匠把这几个字錾到石碑上,抬到桃花源入口处竖了起来。

  后来,那些有钱有势有人来了,一到入口处,抬头看到那块大石碑,知道司马大人刘禹锡要保护桃花源,只好悻悻地说:”既然刘司马题了字立了碑,今后谁也不准拿一草一木!”

  据说,桃花源就是这样被保护下来了。后人感激刘禹锡,便把这块碑叫做“镇山碑。”

  刘禹锡的生平故事

  早年生活

  刘禹锡,其祖先为汉景帝贾夫人之子刘胜,七代祖刘亮,事北朝为冀州刺史散骑常侍,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父亲刘绪,为避安史之乱,迁居苏州。刘禹锡生于大历七年(772年),其父、祖均为小官僚,父刘绪曾在江南为官,刘禹锡并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他很小就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和吟诗作赋,既聪明又勤奋,在做诗方面,曾得当时著名诗僧皎然、灵澈的熏陶指点。

  贞元六年(790年)十九岁前后,刘禹锡游学洛阳、长安,在士林中获得很高声誉。

  贞元九年(793年),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同年登博学鸿词科。两年后再登吏部取士科,释褐为太子校书,不久丁忧居家。贞元十六年(800年),杜佑以淮南节度使兼任徐泗濠节度,辟刘禹锡为掌书记。后随杜佑回扬州,居幕期间代杜佑撰表状甚多。

  贞元十八年(802年),调任京兆府渭南县主簿,不久迁监察御史。当时,韩愈、柳宗元均在御史台任职,三人结为好友,过从甚密。

  贬谪生涯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唐德宗卒,顺宗即位。原太子侍读王叔文、王伾素有改革弊政之志,这时受到顺宗信任进入中枢。刘禹锡与王叔文相善,其才华志向尤受叔文器重,遂被任为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参与对国家财政的管理。这段时间刘禹锡政治热情极为高涨,和柳宗元一道成为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二王刘柳”集团在短短的执政期间采取了不少具有进步意义的措施,但由于改革触犯了藩镇、宦官和大官僚们的利益,在保守势力的联合反扑下,很快宣告失败。顺宗被迫让位于太子李纯,王叔文赐死,王丕被贬后病亡,刘禹锡与柳宗元等八人先被贬为远州刺史,随即加贬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司马事件”。行至江陵,再贬连州(今广东连州市)刺史。同时贬为远州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

  元和九年十二月(815年2月),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

  元和十一年三月(817年2月),刘禹锡写了《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得罪执政,被外放为连州刺史。刘禹锡被贬在朗州前后近十年。其间创作了大量寓言诗,表达了对当朝权贵的极大不满,又写了许多赋来表达自己不甘沉沦的雄心。由于接触当地民间歌谣,从中吸取了营养,他的诗歌创作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在此期间,他还写了多篇哲学论文,最重要的便是与柳宗元《天说》相呼应的《天论》三篇。

  元和九年(814年)十二月,他才与柳宗元等人奉诏还京。但不久又被贬谪到更远的播州去当刺史,幸有裴度、柳宗元诸人帮助,改为连州刺史。刘禹锡在连州近五年。

  元和十四年(819年)因母丧才得以离开。

  长庆元年(821年)冬,刘禹锡被任为夔州(今四川奉节县)刺史。

  长庆四年(824年)夏,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

  宝历二年(826年)奉调回洛阳,任职于东都尚书省。从初次被贬到这时,前后共历二十三年。

  晚年生活

  大和元年,刘禹锡任东都尚书。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写了《再游玄都观绝句》,表现了屡遭打击而始终不屈的意志。以后历官苏州、汝州、同州刺史。从开成元年(836年)开始,改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

  会昌元年(841年),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刘禹锡晚年到洛阳,与朋友白居易、裴度、韦庄等交游赋诗,唱和对吟,生活闲适,和白居易留有《刘白唱和集》、《刘白吴洛寄和卷》,与白居易,裴度留有《汝洛集》等对吟唱和佳作。此后,他历任集贤殿学士、礼部郎中、苏州刺史、汝州刺吏、同州刺史,最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会昌二年(842年)病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岁。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葬在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诗人刘禹锡的千古名句】相关文章:

诗人刘禹锡的故事08-22

唐代诗人刘禹锡07-27

诗人刘禹锡名言10-07

刘禹锡的名句11-12

诗人刘禹锡的诗摘抄11-17

解读诗人刘禹锡09-02

诗人刘禹锡 秋词11-28

千古诗人李清照11-27

诗人刘禹锡的诗有哪些09-14

刘禹锡《望夫山》原文及赏析 刘禹锡《台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