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浅谈柳永词风
摘要:北宋词人重要代表柳永词风悲凉,包含其人生的苍凉感触,以及柳永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感悟;本文从分析柳永的词风入手,来尝试解读儒家时代小知识分子的命运规律。
关键词:柳永;苍凉;儒家;词风
中国古代的文学丰碑不少,有宋一代则以词最为出名,鼎盛于宋,作为北宋词人代表的柳永功不可没,其于形式和内容上的变革,对于宋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柳永以落拓文人身份生活于社会下层,其所著词作,对生活感触最为显著,其内容之多样固不需多说,而词风之特征,同样值得深入研究。
柳永出生于一个典型的重儒家道德的仕宦家庭,儒家的思想深入柳永的心里,并培养了其经世致用之志。这种经世致用之志一直影响着其求仕生涯,使柳永即使面对接连的打击,也不愿放弃求取功名之心。
然而这种“动修礼法”的儒家思想却也禁锢了柳永个性的正常发展,使其个性备受压抑,联系柳永以后的生活、行为可知,这种无处排泄的压抑使柳永一接触到秦楼楚馆便被“佳景留心惯。况少年彼此,风情非浅”(《洞仙歌》)深深吸引,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于此可知,柳永“奉儒守业”的家教文化传承已经悄然给柳永的人生蕴育着矛盾危机:一方面无法放弃对功名的执着,另一方面因家教禁锢个性的正常发展造成对个性情感自由的执着,所以当他一离开家庭,便使这种矛盾爆发出来,注定了柳永悲剧人生的命运。果然柳永因其放荡不羁而受到了“留意儒雅、务本正道”的统治者的严厉排斥,并一生处于颠沛流离之中,使柳永的人生变成满是心酸的悲剧。
柳永少年随父到京城,因其所填词有真情实感,通俗易唱,而流传甚广,其创调填词高手之名不胫而走,却因后宫传唱而使得标榜“留意儒雅、务本向道”的花花少帝赵祯及一帮道学官僚大为恼怒,便借柳永出入曲坊伎馆的行为,深斥他“薄于操行”,并从题有他进士及第的榜上除名。由于自视太高和年少轻狂,柳永无法接受落榜的现实,由着性子写了首牢骚极盛而不知天高地厚的《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姿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此次一变他缠绵多情的词风,转而恣意闳肆、直露率真,大胆的表示对功名的藐视,写的感情冲击,所以传播很广,后来甚至影响了他的一生仕途。(宋仁宗)曰:“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三变由此自称“奉旨填词”。后改名永,方得磨勘转官。发牢骚的柳永只图一时痛快,压根没有想到就是那首《鹤冲天》铸就了他一生辛酸。
在汴京度过青年时期的他,生活放荡,偎红倚绿,使其声誉大受影响;举进士,屡遭斥黜。落榜后,他曾多次离开汴京,漫游江浙、苏杭、长安、成都等地,一方面更加放肆的与妓x往还,表现了对仕途失意的感慨和玩世不恭的态度;另一方面,依旧热心仕途,于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中进士,时已年过半百。
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背后,隐藏的是无边的痛苦和无尽的失落。“奉旨填词柳三变”是柳永无力改变现实却又不满现实的内心之悲。但是残酷的现实却一次次证明,柳永的不羁性情和奔放才华并未能给柳永赢得功名,反而因其不羁而被上层社会进一步抛弃。在官场上处处碰壁,失意落寞的柳永仍没有放弃反抗命运的不济,他把眼光更集中于市井勾栏和秦楼楚馆中去寻求认可和安慰,达到自我解脱和实现自我的价值。当柳永说出了“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时候,就注定了柳永的一生必将陷入情感悲剧之中。
如果说汴京时期柳永词的思想境界还不高(主要内容是抒写男女恋情,反映妓x的生活愿望与要求,描绘京都的繁华和揭露贵族的奢侈生活,此外也有少量吹捧最高统治者和粉饰歌舞升平的谀词)的话,那么这一时期以后柳词才真正有了自己的风骨和韵味,才真正登上中国古典文学光辉的圣殿。此后提起柳永,人们自然会想起那流传千古的佳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词写得漂亮极致,情抒得极致漂亮。柳永的笔头流淌着阳光、春雨、丹青。他描绘的江南有声有色,有情有韵有味,让身处江南的才子也心驰神往。柳永的心头有天真稚气,柔情似水,激情如火。平仄声里,如杜鹃啼血,似秋雨打萍,溅得宋词好婉约。
经历过仕途的不如意后,柳永先后多次外出漫游,动辄“经年”,睽违“岁久”。几次长游,涤荡了柳永久困汴京的萦烦情怀,开阔了词人的眼界。在这期间,他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小词、长调,无论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都臻至纯熟之境。
柳永虽性格放旷,但内心却也矛盾重重,甚至为了他所“不齿”的科举改了名字,这从它的词作及经历中均可见一斑。拥有“高志”的柳永还是无法忘记功名。恩爱虽深,但为了功名,仍需别离,绵绵不绝又难以割舍的情感悲剧便浮现出来: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
这首代表柳词风格而被传颂千古的精品词作,将恋人间难分难舍的真挚情感描写的缠绵悱恻,扣动过多少怀有离情别绪的人们的心弦,又让多少文人墨客醉心不已!形形色色的分别,无不贯穿着一个主题:分别痛苦。情思又迫使柳永写下了另外一篇佳作来慰藉相思之苦: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凤栖梧》
这种孤独的守望、悲怆的执着,更将柳永的情感悲剧提升到无限的高度。
北宋实行的思想上禁欲,文人无法摆脱这种束缚,却又不能抵抗诱惑,于是不能光明正大,就只能偷偷摸摸,不能名正言顺,那就逢场作戏。而柳永与此大不相同。柳永以自己孤弱的笔与强大的封建正统思想相对抗,也许这是无意识的,但并不减弱他的词中闪耀着的人性的光芒。其反映歌妓生活思想,爱情及表达自己赤裸裸的情感的词本身就是对正统思想的嘲笑。
柳永的一生是在正统思想与反正统思想、封建的人生价值观与在艺术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观的矛盾中度过的,他出身书香门第,受过儒家正统教育,却又冲破其制约。柳永所写歌妓的作品,虽有不少淫艳之作,但却摆脱封建伦理的束缚。他的词就像一道火炬,烛照了歌妓的黑暗世界,给盛行一时的理学以强大的冲击。柳永突破了正统思想的局限,以深沉的旋律去敲打世人的灵魂,呼唤着被封建礼教压抑着的人性。更甚者,是对封建功名的轻视,发自内心的呼喊,使其成为一个反正统思想的浪子。但由于诸多历史条件的束缚,他没能完全成为封建社会的叛臣逆子,因为他不可能摆脱思想中正统的一面,固然是柳永的局限,但也是社会的局限。尽管如此,他的反封建正统思想也对封建礼教形成巨大冲击。从另一方面说,正是柳永的这种思想和他的生活际遇造就了他的词,才爆发出那么炽热的情感,反射出叛逆的火花。
【浅谈柳永词风】相关文章:
秦观和柳永词风06-22
柳永经典词06-19
精选 柳永 词06-17
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11-13
读柳永词有感01-05
柳永的词蝶恋花11-12
柳永词集201705-08
浅谈元代戏曲对柳永的接受11-15
雨霖铃柳永虚实结合浅谈11-07
柳永词二首教案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