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柳永词的“俗”

2022-05-31 柳永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谈柳永词的“俗”

  提及柳永的词,多数论者都认为其俗,并对之持强烈的贬斥态度,某些论者虽承认柳词雅俗结合,但贬其俗显然胜过称其雅,前者如吴曾《能改斋漫录》称“柳三变好为淫冶讴歌之曲。”王灼《碧鸡漫志》称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予尝以比都下富儿,虽脱村野而声态可憎”;后者如李清照《词论》称柳词“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这些批评其实过于片面,这倒不在他们只见其俗,不见其雅,而在他们缺少一种历史的眼光。

  柳词之所以“俗”,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柳永出自具有深厚儒学传统的仕宦之家。和许多士子一样,他在家乡习成举业,到京都参加考试,以期踏上仕途;也曾自信“凌云词赋,掷果风标”(《合欢带》),对前程充满美好的希望;他相信自己“对天颜咫尺,定然魁甲登高第”(《长寿乐》),却屡试不第,更因《鹤冲天》一词惹得宋仁宗不悦,于“临轩放榜”时被其黜落。在进仕无望时,柳永怀着偏激的情绪,鄙弃功名,留连曲坊,走上了民间通俗文艺创作的道路。

  北宋时期,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急剧扩大,强烈刺激着民间通俗文艺。时代呼唤那些既能迎合市民口味,又能提高其文化素养的词作。柳永具有高度的文学修养,精通词律音乐,又长期混迹于秦楼楚馆,熟悉民间的风物人情,其作品便应运而生。

  柳词之俗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首先,在题材内容上,大量深入描写市井曲坊中的生活内容,这类词总的来说是比较俗的,其表现有两个方面:

  第一,毫不避讳,欣然自得地写自己的情场生活。由于官场失利,柳永长期沉溺于花间樽前。在词中,他对自己这种风月生活的自得之意表现得大胆直露,毫不虚伪、做作,公开宣称“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鹤冲天》),公开鄙视“名缰利锁,虚费光阴”(《夏云峰》),颇有些反传统道德的意味,令一般酸腐文人咋舌。

  第二,对女性作具体化、世俗化的描写。前代及同代的诗词家多把女性当作观念的象征来描写,带着托喻和理想的色彩。柳永则具体描写生活中遇到的歌妓,如《木兰花》中,“心娘自小能歌舞”、“佳娘捧板花钿簇”、“虫娘举措皆温润”、“酥娘一搦腰肢袅”,直书歌妓的名字、技艺。也正因为柳永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歌妓,所以他了解她们的技艺,也了解她们的心愿;热爱她们的姿色,更同情她们的遭遇。他不但写歌妓对平凡而和满的家庭生活的眷恋:“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定风波》),他更幻想带她们脱离苦海,过正常的夫妻生活:“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迷仙引》)。可以说,柳永对歌妓不仅是同情,而且在感情上把她们当作平等的“你”,希望享受“你”和“我”之间的这份感情。这一点反映到词中,虽然世俗,却又实在。

  其次,柳永词语言较通俗。

  虽然柳永为读书人,但柳词要满足市民们的审美要求,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彻底的通俗化。柳词的语言之通俗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词中采用市井方言俗语。柳永的词中时时有俚俗之语,如,《鹤冲天》云:“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么?悔恨无计那,迢迢良夜,自家只恁摧挫。”副词“得”、“么”、“那”、“恁”等,使其词的白话色彩突出;如,《金蕉叶》中的“就中有个风流”,《昼夜乐》中“悔不当时留住”,《惜春郎》中的“不早与伊相识”等口语的使用,都成为他与俗众沟通的媒介。

  第二,模拟人物语气。柳永有时应歌妓的要求写词,供歌妓演唱。他用第一人称代言,把歌妓的内心淋漓尽致得表露了出来,如“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定风波》),完全是模仿歌女的口吻来写的。

  再次,柳永选用的词牌及词风之俗。

  柳永不但独创的词牌多,如《戚氏》、《望海潮》等;而且他在填词时常常将旧有的曲式加以改写。把欧阳修的《定风波・把酒花前欲问君》与柳永的《定风波・自春来》作比较,就不难发现,柳词在字数、曲式上,有别于文人惯常使用的词牌,却为下层市民喜闻乐见,这也正是柳词通俗的重要原因。

  柳永还用长调铺叙的手法创制了大量慢词,增加了词的容量,扩大了词的表现能力。他的这类词侧重于叙事的完整、描写的细腻,叙述描写直观浅露不求含蓄,毫不掩饰其从俗的态度。如《雨霖铃》一词中,以白描的手法铺叙景物,写临别以及别后的种种设想,倾吐心情,层次分明,语意明确,绝少掩饰假借之处,符合市民们的接受习惯。

  因此,可以说柳词之俚俗实质上是以市民们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城市生活中市民们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说在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对词这一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对词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柳永词总体较俗。其俗词创作在中国词史上具有重要的贡献和地位。他的创作丰富了俗词的艺术技巧,提高了词的表现力,还细致地表现了市井生活,扩大了词的社会内容,从而使词产生更深远的影响,推动了词的发展。“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正是对柳永俗词的价值、贡献和历史地位的生动说明。

  • 相关推荐

【谈柳永词的“俗”】相关文章:

柳永词漫谈11-25

关于柳永的词07-28

柳永的词集09-02

柳永的词特点12-28

柳永词的韵味韵味10-12

柳永的词什么特点09-14

柳永词两首09-30

《竹马子》柳永词作鉴赏09-26

《柳永词两首》的译文07-06

柳永词两首教案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