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刘长卿是中唐诗人中的杰出代表。他的写景诗清赡闲雅,寄托遥深,余韵悠然,为人们所称道。那么,你知道诗人刘长卿的故事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从扬州城区沿着古运河折向东北,运河转了一个大湾,此湾系大运河由北向南进入市区的第一湾,故名湾头,古时称为茱萸湾,因这里地多茱萸树而得名。由茱萸湾向北数里,地距湾头和邵伯湖口之间的运河东岸,有一块土地肥美,河道密集,景色幽静的地域,这就是今天的邗江泰安。紧贴泰安乡境的古运河东侧,唐代有一个风景优美,颇多野趣的村庄叫“半逻”,宋代的《大观图经》和清代的《江都县志》都说,半逻在郡城之北十八里,和渎渠(即古运河)旁,此处乃是中唐著名诗人刘长卿晚年的寄家之地,他在这里生活了将近六年,直至逝世。
刘长卿是中唐诗人中的杰出代表。从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命运的抗争和对国运民瘼的关切和忧虑。他的写景诗清赡闲雅,寄托遥深,余韵悠然,为人们所称道。其中尤以五言诗轻园纯熟,气韵流动,最受人们赞赏,被誉为“五言长城”,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刘长卿是河北河间人,从小即富才名,青年时期曾是年轻举子中的领袖人物。但他命运不济,长时间屡试不第,知道三十二岁时才中进士。与之相应的是他的官运亦复不佳,曾经遭人诬陷,两次贬谪,甚至被系入狱。到了五十五岁时终于被任命为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相当于今天一个地级市的最高行政长官,职务不能算低了。然而,自从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节度使们专横跋扈,经常背叛朝廷,割据称雄,刘长卿的州府即被一个名叫李希烈的军阀和他的部下霸占,使他无法行使职权,成了空架子。最后,由于李希烈的反叛,到任没两年的刘长卿莫名其妙地被迫失去了职位。诗人身心交瘁,只好从随州避地江南,在经过一番比较之后,六十岁的诗人最终选择了扬州,并把古运河旁的半逻作为自己的居家之地。
刘长卿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浙江湖州的崔真甫,小女儿嫁给扬州人李穆。李穆是个才子,而且还是个诗人,翁婿经常唱和,《全唐诗》里有几首他们之间的唱和诗,翁婿相处得很好。李穆的家就在半逻。李穆在刘长卿五十六岁的时候,到随州娶了诗人的小女儿回扬。谁知第二年,刘长卿即失去了随州刺史的职务,到江南丹阳溧阳一带从事朝廷任命的临时工作。在去江南之前,诗人抽空到扬州半逻村看望李穆夫妇,并在半逻生活了一些日子,正是这段时光,使他对泰安这块地方,特别是半逻的美妙环境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那一年正好是建中四年(783)的初春,新年刚刚过后,半逻已经充满春天的气息,浓密的树林里群莺争飞,到处是此起彼落的莺啼。刘长卿这几天身心极为愉快,失去职务的烦忧已被父女相聚的亲情和此地清新美好的田园风光所排解。他乘着一条小船沿着古运河漫无目的地闲游,意在寻找灵感写几首好诗。半逻的春天是水乡的春天,柳树已经摇漾起鹅黄的翠缕,柳树间夹杂着众多梅树,粉红而娇艳的梅花正在怒放,梅柳红黄相间,浓艳一片,一直伸向远方。偶尔有一两只漂亮的翠鸟含着小鱼从水面掠过。在春阳的照耀和微风的吹佛下,诗人已入忘我之境,忽然他闻到一股幽微的香气,原来是一阵花瓣如雪片似地扑入船中,有的还飞到他脸上。那落在水上的花片,正随着初泛的明镜的春水打着转转,向西流去,如一条长长的彩锦,在水面上浮动。诗人为之神往,他听任小船随着水流漂浮,跟着落花一同远去,像桃花源中的渔人,忘记了路的远近。也不知飘了多少时间,只见河水带着花片转了一个大湾,小船由西折而南下,一座寺庙的红墙闪现在眼前,那正是禅智寺,有钟磬的乐音缭绕于空际。诗人不知不觉已到了湾头。仿佛在梦幻和仙境中旅游一般,此情此景久久浮现于脑际,渐渐孕育成了美妙的诗句,只是诗人还没有及时写出来罢了。
几天后,刘长卿离开了扬州回到江南。到扬州定居的念头已油然而生,而且越来越强烈,倘若不是从生计和王命来考虑,他也许就此留下了。就在这一年的冬天,刘长卿的两个女婿分别从湖州和扬州去溧阳看望他,他们在丈人家里度过了一个欢快的春节,节后崔真甫将随李穆到扬州旅游。在饯别的酒宴上,诗人乘着酒兴,写诗为两个女婿送行,一年来思念扬州的眷恋之情终于化为美妙的诗句从心底喷薄而出,他将他乘舟从半逻村漫游茱萸湾的难忘情景再现于笔端,诗人不假雕饰,纯用白描,一挥而就,于是我们读到了在唐人诗歌中从未出现过的茱萸湾这个地名,还有名不见经传,至今叫许多注家困惑,弄不懂是形容还是地名的半逻。这组诗共四首,题名叫《送子婿崔真甫李穆往扬州四首》。今录前二首如下:
渡口发梅花,山中动泉脉。
芜城春草生,君作扬州客。
半逻莺满树,新年人独还。
落花逐流水,共到茱萸湾。
前一首写诗人送两个女婿至扬州,正值初春,江南山地下的泉流已化作涧水从地表潺潺流出,渡口边的梅花已经开放,扬州的气候和江南相似,此刻该是春草萌发,梅花争放,一片盎然生机之时,崔真甫作为客人北去扬州,这将是一次多么愉快而令人羡慕的旅行啊!第二首,诗人把他去年在茱萸湾泛舟的场景用寥寥二十字浓缩,使我们如见一幅诗人茱萸湾初春放舟的美丽画面,充溢着诗人对半逻和茱萸湾的一腔挚爱。茱萸湾和半逻从此生光添彩,为人们所想往,成为咏扬州,特别是茱萸湾和泰安镇的名篇。
使刘长卿深感高兴的是,就在写了这组诗不久,刘长卿原先的上司和朋友杜亚调任淮南节度使,成为扬州所属淮南道七洲郡的一方大员,他深知刘长卿的才干,而诗人也想去扬州任职,机缘如此之巧,机会实在难得,刘长卿当然不会放过。诗人乃于贞元元年(785)的秋天入淮南幕府,成了杜亚麾下的一名高级幕僚。诗人此时正好六十岁,能够在扬州安度晚年,且有女儿女婿为伴,在半逻筑几间朴素的房舍,公余之暇以诗酒自娱,同鱼鸟为侣,作为一个命运多舛,经常漂泊的诗人,晚年诸事这般顺遂,他已经感到心满意足了。
当然诗人没有闲着,有如此闲适的环境和安宁的生活条件,诗人的诗情又一次高涨,他又写了不少诗,诗人的技巧更为娴熟,诗句也更为凝练幽健。在这其间,他有一首题作《茱萸湾北答崔载华问》的诗篇,那是诗人回答一位远方朋友关于扬州隋代故宫的现存情况的诗,诗题中注明写作地点为茱萸湾之北,毫无疑问,那正是他在半逻村家居时的作品。诗人终于在泰安的半逻找到了晚年的最佳归宿。半逻也因为有这样一位诗人曾经在这里寄居,而为人们所怀念。
如今半逻的地名虽已不再使用,诗人当年家居的村落,却仍在泰安境内,这儿的刘家庄和李家庄的村民,据说就是刘长卿和他女婿李穆的后裔。尽管岁月已流逝了一千二百余年,今日寻访当年诗人的足迹,品味那浓郁的诗意,仍然令人流连逡巡。
- 相关推荐
【中唐诗人刘长卿的故事】相关文章:
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元稹的故事10-05
中唐诗人主要有哪些09-18
诗人刘禹锡的故事08-03
诗人岑参的故事09-30
李清照诗人爱国的故事10-23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故事10-11
唐代诗人李贺故事06-29
诗人王勃的童年故事06-20
唐代诗人元稹的生平故事09-17
唐代诗人李贺的故事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