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刘长卿是唐代诗坛的扛鼎人物之一,《新唐书·艺文志》有简单的记载,刘长卿曾经被贬两次,并作下两首被贬的诗,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两首诗。
初闻贬谪
朝代:唐 作者:刘长卿
青青草色满江洲,万里伤心水自流。越鸟岂知南国远,
江花独向北人愁。生涯已逐沧浪去,冤气初逢涣汗收。
何事还邀迁客醉,春风日夜待归舟。
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唐代 刘长卿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赏析
上片是回忆之语,再现当时送别梁耿的情景。
在一个晴朗的傍晚,夕阳低垂,斜晖映照着河水,一派晴明色彩,然而友人却要在此时远去了。“晴川”历历可见,但见那一叶孤舟载着浓重的离愁徐徐离去,他们从此天各一方,这怎不使人万分惆怅!“携”,离开。
开头两句点明送别时间及自然景象,流露出不堪分别的沉重心情。第二句与第三、四句之间,有一段目送孤舟的过程的跳跃,留下了引人想象的空白。这中间没有写如何伫立岸边久久凝望,没有类似“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展现,而实际上正是目随孤舟,渐望渐远,才把平野吸入眼底。
这时只见野地平阔,春草绵延,暮归的飞鸟在旷野上忽远忽近地飞旋。鸟儿归飞,既是所见,亦是触物起兴,引起送别伤情——鸟儿尚能自由飞翔,傍晚聚归,而人却在这薄暮中随着流水漂移而各分东西了。
这其中透露着对友人飘零天涯的感慨和自己被谪的痛楚。在送别之际,极目望高鸟,那无限怨怅真难以抑制;回忆那送别情景,又是多么苍茫悲怆!
下片写别后情景,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被谪的遗恨。
“白云”“明月”两句写思情的绵长悠远,自己常望着云和月怀想梁耿。“千里万里”状关山之阻隔难越,“前溪后溪”状自己所处之境地——苕溪有东苕溪与西苕溪之分。放眼能见的只是飘浮在万里长空的白云,而友人在何方呢?白云是否也能把自己的思念带给天边的友人呢?皎洁的月光照着溪流,它也该同样照着随流水远去的友人。
谢庄《月赋》云:“隔千里兮共明月”。望月怀人,明月也似有情,把自己的思念捎向远方。对月望云,云和月在这里都是切切思情的寄托物。
最后两句抒写自己与友人被贬谪的悲恨,进一步点露别情之深长是由于两人有共同的命运。“长沙谪去”,用西汉贾谊因遭权贵中伤而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一事(贾谊因此被后人称为“贾长沙”),表达了郁结于心头的怅恨。这“恨”既为梁耿被谪而发,亦交织着作者自己遭贬的痛苦。对梁耿的深切思念,正是基于这被谪的共同遭遇,谪中的别恨愈见深沉,令人心碎。
在这次友人聚于苕溪的宴集上,独不见梁耿,此“恨”更长。这因谪而加浓的思情可视为贯穿此词的感情主线,这句也可视为点明离别的感情内容的“词眼”所在。这种关于送别的回忆及别后的思念,不是一般的儿女别离之意、亲人分隔之情,而恰恰是谪客之别情。谪中之别,愈见悲恨相续。
末句用江边泽畔春草萋萋的形象,来暗示这种分别的遗恨的深长。《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后人就常以春草绵绵来象征别离的不断思今。想念远谪的`友人,望着蔓延的春草,更令人黯然销魂。
拓展
刘长卿和李白
刘长卿和李白都是唐朝诗人,两位都是唐代诗坛的扛鼎人物,刘长卿和李白又有什么渊源呢?
背景
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刘长卿被贬谪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离开苏州到洪州待命。在赴洪州途中,逗留馀干,与大诗人李白相遇。李白当时在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放还(今湖南境内),还带着美貌的宗夫人。此时刘长卿将远行岭外,写下了一首留别诗。
将赴南巴至馀干别李十二
唐 刘长卿
江上花催问礼人,鄱阳莺报越乡春。
谁怜此别悲欢异,万里青山送逐臣。
翻译
李白啊,酒喝得差不多了吧?你夫人在江上大声叫你上船了呢,看她急得,哈哈。
她给你带来了鄱阳湖的春色,久别胜新婚哈哈。
唉,我们在此地握手分别,可是各自喜欢各自愁!
只有着江边的万里青山送我去贬谪地,你却由花一样的夫人陪着回鄱阳湖的家去了。
渊源
此诗记录了唐代诗坛两位扛鼎人物的不同际遇,一个遇赦,一个遭贬。从名气和资历上看,此时刘长卿对李白应该只有恭敬的资格,但是,从此诗的语调明显看到调侃的味道。这也可以反映出李白是个很随和的人,不然,怎么好如此开玩笑。而且刘长卿也不是一个特别喜欢搞笑的人,应该是被李白感化了。
【刘长卿关于贬谪的诗】相关文章:
刘长卿贬谪10-01
刘长卿 初闻贬谪09-28
刘长卿《初闻贬谪》与《谪仙怨》10-11
刘长卿的诗08-30
刘长卿诗09-07
刘长卿第一次贬谪事迹考05-24
刘长卿第一次贬谪事迹考证09-26
刘长卿著名的诗09-07
刘长卿的诗古诗翻译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