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锦瑟》诗意还原教学

2020-08-23 李商隐

  李商隐的无题诗所涉及的对象难以确定,表现的情事也极为概括。

  教学设想

  “一篇《锦瑟》解人难”,李商隐的《锦瑟》诗篇,一直引得历代诗家纷纭众说,而人教版的教参则以为:有些内容“无须讨论”,诗中的“象征意义如何,那就有待专家们各抒己见了”,其语近乎虚无了。难解并不等于无解,笔者的这篇教案设计试图进行诗意还原,探求诗人本心。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创作

  2.参与诗意多元解读

  3.还原导学探求本心

  学法引导

  1.讲析诵读议论结合

  2.反证法还原法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近代人梁启超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学生诵读诗篇二遍,思考并尝试回答“写什么”的问题。

  二、作者生平创作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少孤,十七岁便以文才见知于令狐楚引为幕府巡官,25岁时,得令狐楚的儿子令狐陶的奖誉,中了进士。可就在这时,令狐楚染病去世。没了生活依靠的李商隐,一时茫然不知所措,恰也是这个时候,属于李党的泾源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慕其才,聘请他去府中掌书记,并且还把女儿嫁给了他。自此,李商隐便被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旋涡。原先李商隐出自令狐楚门下,自然被归入了牛党的阵容;现在李商隐又成了李党的东床快婿。于是,他的一生便始终伴随着牛党人的咒骂、诋毁、中伤,最终他也就成了那政治旋涡中的溺水者,被人排挤,潦倒终身。真可谓“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尝开”。

  李商隐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唐人韦在《才调集》中说李商隐诗:“韵高而桂魄争光,词丽而春色斗美。”叶燮《原诗》称:“李商隐七绝,寄托深而措辞婉,实可空百代,无其匹也。”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补订本)里称:“《锦瑟》一篇,借比兴之绝妙好词,究风骚之甚深密旨,而一唱三叹,遗音远籁,亦吾国此体绝群超伦者也。”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的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大多是典丽精工,深沉婉转,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

  三、诗意多元解读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一篇《锦瑟》解人难”,李商隐这首七律,宋元以来,一直引得历代诗家的纷纭众说,有的以为是歌咏瑟声的“适、怨、清、和”的音乐意境(苏轼);有的以为是为一个名为锦瑟的侍婢而作的情歌;有的以为是诗人悼念亡妻的挽歌(朱鹤龄);也有的以为是诗人回顾反思平生遭际怀才不遇之作(何焯)。而人教版的教参则以为有些内容“无须讨论”,诗中的“象征意义如何,那就有待专家们各抒己见了”,其语近乎虚无了。

  (略陈几种说法,引导学生思考、求证)

  观点一:深悼亡妻

  首联为“景”,看到素女弹五十弦瑟而触景生情;次联为比“喻”,借庄周化蝶,杜鹃啼血比喻妻子的死亡;三联为“幻”,珍珠为之落泪,美玉为之忧伤;末联为“感”,情已逝,追思也是惘然!

  思考、反证:

  (一)“庄周化蝶”比喻妻子的死亡,这种说法恰当吗?

  (二)三联为“幻”的看法是否牵强?

  (三)末联言“情已逝,追思也是惘然”与诗人写此篇目的有自相矛盾的嫌疑吗?

  (学生讨论、反馈)

  观点二:自伤身世

  首联为“起”,借五十弦之瑟比喻人生之五十年华;次联为“承”,在浑然不觉间人生将走到尽头;三联为“转”,以明珠美玉比喻自己的才能;末联为“合”,岁月催人老,一切都是惘然!

  何焯在《李义山诗集辑评》中说:“此篇乃自伤之词,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庄生’句言付之梦寐,‘望帝’句言待之来世。‘沧海’‘蓝田’言埋而不得自见;‘月明’‘日暖’,则清时而独为不遇之人,尤可悲也。”

  思考、反证:

  (一)“次联为承,在浑然不觉间人生将走到尽头”的解释是否合理?

  (二)“‘沧海’‘蓝田’言埋而不得自见”的理解是否有胶柱鼓瑟的嫌疑?

  (学生讨论,反馈)

  四、诗意迷离探源

  四个典故出处:

  (一)“庄生”句,《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二)“望帝”句,《寰宇记》:“蜀王杜宇,号望帝。后因禅位,自亡去,化为子规,至春则啼,闻者凄恻。”

  (三)“珠有泪”,张华《博物志》卷九:“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

  (四)“玉生烟”,《长安志》:“蓝田山在长安县东南三十里,其山产玉,亦名玉山。”又《困学记闻》卷一八:“司空表圣云,戴容州叔伦谓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另《古今乐志》:“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

  思考、讨论:本诗的旨意,历代诗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是缘于对上述四个典故寓意的理解有别。同学们是怎样理解的呢?

  (学生各抒己见)

  五、探求诗人本心

  《锦瑟》不易讲解,这是事实,就连元好问,也发出过如此的慨叹:“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但不易讲解绝不等于不能讲解,只要我们真正把准了诗的情脉,揭开这一诗谜,也就有了一种可能。

  何焯《义门读书记》说:“亡友程湘衡谓此义山自题其诗以开集首者,次联言作诗之旨趣,中联又自明其匠巧也。”钱钟书先生《谈艺录》(补订本)中说:“程说殊有见,义门徒以宋本义山集旧次未必出作者手定,遂舍甜桃而觅醋李。”又说:“余窃喜程说与鄙见有合,采其旨而终条理之也可。”钱先生又在《冯注玉溪生诗集诠评》中称:“何焯因宋本《义山集》旧次,《锦瑟》冠首,解为:‘此义山自题其诗以开集首者。’……窃采其旨而疏通之。自题其诗,开宗明义,略同编集之自序。”钱先生认为:“锦瑟”喻诗,犹“玉琴”喻诗,如杜少陵《西阁》第一首,“朱绂犹纱帽,新诗近玉琴”,锦瑟玉琴,正堪俪偶。而《锦瑟》一诗借此器发兴,亦正睹物触绪,偶由瑟之五十弦而感“头颅老大”,亦行将半百。“无端”者、不意相值,犹今语“恰巧碰见”也。首联言年华虽逝,篇什犹存,毕世心力,平生欢戚,清和适怨,开卷历历。三、四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言作诗之法也。心之所思,情之所感,寓言假物,譬喻拟象,如庄生逸兴之见形于飞蝶,望帝沉哀之结体为啼鹃,均词出比方,无取质言。举事寄意,故曰“托”;深文隐旨,故曰“迷”。五、六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言诗成之风格或境界,兹不曰“珠是泪”,而曰“珠有泪”,以见虽凝珠圆,仍含泪热,已成珍饰,尚带酸辛,具宝质而不失人气。“日暖玉生烟”与“月明珠有泪”,此物此志,言不同常玉之冷、常珠之凝。喻诗虽琢磨光致,而须真情流露,生气蓬勃,异于雕绘汩性灵、工巧伤气韵之作。用“珠有泪”来表明自己的诗“虽凝珠圆,仍含泪热”;用“玉生烟”来表明自己的诗虽如玉润,尚有蓬勃生气。七、八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乃与首二句呼应作结,言前尘回首,怅触万端,顾当年行乐之时,即已觉世事无常,持沙转烛,黯然于好梦易醒,盛筵必散。登场而预有下场之感,热闹中早含萧索矣。

  六、结语

  根据以上求证,程湘衡的“自序其诗”一说,应接近诗人作诗本心。钱钟书先生这个解释,从《锦瑟》作为代序来立论,切合诗意。从锦瑟的音“适怨清和”来说,“迷蝴蝶”写栩栩自得,正是“适”;“托杜鹃”,正是“怨”;“清”是“珠有泪”,是清泪;“和”是“玉生烟”与“蓝田日暖”相应。首尾两联的呼应,也极切合。

【李商隐《锦瑟》诗意还原教学】相关文章:

李商隐锦瑟诗意10-29

李商隐《锦瑟》教学反思10-03

李商隐《锦瑟》赏析11-04

李商隐锦瑟鉴赏10-18

李商隐《锦瑟》的赏析12-21

李商隐诗《锦瑟》赏析11-09

李商隐《锦瑟》古诗赏析10-31

李商隐锦瑟诗词赏析10-27

李商隐《锦瑟》古诗鉴赏10-18

李商隐诗《锦瑟》教学设计4篇11-14

从人生经历看李商隐无题诗主题的形成 诗人李商隐无题诗用典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