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曾经表示自己与唐朝的圣上是同宗的亲缘关系,然而经过考证也已经确认了他的确是唐朝皇室的远房亲戚,但是由于没有具体的历史文献来说明,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已经是相当远的距离,因此尽管李商隐在作品中多次阐述这一点实际上也并没有给他带来丝毫实真实利益。
而李商隐一户人家中有三名进士,其中第一位考中进士的是李商隐的爷爷李叔洪,十九岁的时候一举中第,于安阳任官,即安阳君,二十九岁去世,为官十年,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很少。
关于李商隐的传说,在后人的史料笔记中能找到不少。其中在宋朝的史料记载中,称年长的白居易晚年十分赏识李商隐,很爱读他的诗,有一次甚至开玩笑表示死了以后希望可以投胎成为李商隐的儿子。李商隐的大儿子出生以后,李商隐真的给他取名叫做白老,结果这个儿子甚是愚蠢,等到小儿子出生以后,十分聪明伶俐,大家都笑称就算是白居易投胎到李家,也肯定是小儿子。
北宋年间还有一个“西昆体”诗派,由杨亿等几个人相互唱和诗歌,以继承李商隐的诗风得而出名。当时的社会上有一位专门装扮成李商隐的表演人,整日穿着残破不堪的衣衫,对着别人说是杨亿硬生生撕烂了他的衣服,从而引得众人大笑。因此后来有一种说法声称西昆派对于李商隐诗歌的继承是生吞活剥的表现。
李商隐贾生翻译及赏析
《贾生》是李商隐的一首托古讽今的咏史诗,他假借贾谊的境遇,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感慨。他没有从个人的得失上来着手描写,而是点出了统治者对于人才的忽视、浪费,没能使人尽其才,在政治上为朝廷效力。
这首诗选用的是刘恒接见贾谊后,两人于半夜彻谈的场面。写出了汉文帝不能识贤才,并且揭露了当时唐代皇帝谋求长生不老、不问民生与政事的荒诞行为。这首诗在讽刺中寄托了自己的感慨,深沉有力,通过对于贾谊不幸遭遇的同情来抒发自己在官场上沉沦失意的苦闷、忧愁。
李商隐在这首诗中写出了汉文帝广求贤才,宣见被贬职的官员。然而贾谊的高明才干,的确是没有谁能够企及的。然而君臣二人却不过仅仅空谈半夜,实在是让人无比的感叹与惋惜。汉文帝只专心于鬼神之事以谋求长命百岁,丝毫不关心国家大事与百姓生活。
李商隐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正是原本强盛的唐王朝一步步逐渐走向衰落的年代,他对皇帝昏庸无道、宦官掌权的现象十分不满与愤恨。此外,当时的李商隐刚好被卷入牛李两党斗争的漩涡之中,因此他左右为难、两边不是人,被挤压在夹缝中饱受排挤,屡遭屈辱,因此他通过对于贾谊徒有一身才能却没有机会施展的遭遇来自喻。通过讽刺汉文帝只知求贤却不识贤的举动来反映当时的唐朝现象,皇帝看似开明其实也是昏庸至极。
李商隐生平简介
李商隐,也叫李义山,号樊南生,晚唐年间著名的诗人,原籍是河南沁阳,后来祖父一辈迁至河南郑州地区。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并为“温李”,是晚唐时期甚至整个唐朝中为数不多的执意追崇诗意境美的一位诗人。
李商隐出生时,家父为获嘉县官,后来父亲去世他便随母亲回到家乡,生活十分艰难。李商隐作为家中长子,便为人抄些经书补贴家用,曾追随堂叔学习,十六时已有一手好书法和好文笔。829年,李商隐结识了白居易等前辈,且受到令狐楚的赏识与教授,因此在这几年间李商隐勤奋好学、积极应试,结果屡考屡败,写作上由散转骈。后来李商隐在王屋山学道几年,对他的一生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后李商隐开启了他艰难的应试之路,837年,李商隐中进士入官,其思想观念属儒,胸怀大志,但由于屡屡失败怀才不遇后因此诗歌逐渐表现出不满,对于黑暗政治的批判深刻有力。后来李商隐因为婚姻而陷入了牛李党派之争,被批为背叛去世的恩师令狐楚,在官场上备受屈辱遂辞职。
后来李商隐回到秘书省任职,遭遇母亲去世于是回家守丧,这是李商隐政治生涯中的致命一击,后来岳父去世,李商隐的境况更加困难,于是尽量调整心态,减淡政治兴致。后来守丧结束,李商隐重回秘书省,在权力争夺中被排挤压制,他一心从政却不得不接受仕途已到末路。
851年,李商隐妻子去世,二人虽聚少离多,但夫妻感情很好。后来李商隐被邀请到一个待遇不错的推官上任职两三年,辞官回乡闲居。
李商隐一生由于岳父与恩师的关系,在牛李之争的夹缝中难以生存,备受压制官场失意,郁郁不得志,大致于858年病逝郑州。
- 相关推荐
【李商隐的故事有哪些】相关文章:
李商隐的诗有哪些11-01
李商隐的爱情诗有哪些09-19
李商隐《为有》09-09
李商隐的故事分享09-30
有哪些有趣的历史故事10-03
有哪些是寓言故事08-21
有哪些经典寓言故事06-29
经典童话故事有哪些09-02
安徒生童话有哪些故事09-26
儿童寓言故事有哪些?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