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中屈原的美政思想

2020-09-13 离骚

  从离骚中我们可以看出屈原他的高尚的品德修养、明君贤臣、忠君忠国。

  一、关于屈原美政思想的研究现状

  屈原在《离骚》中曾提到“美政”一词:“既莫足与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用“美政”指代屈原的政治理想,学界已达成共识。但“美政”具体指什么,《离骚》中并未明确指出。

  洪兴祖《楚辞补注》引王逸注,释“美政”为“行美德、施善政”;朱熹《楚辞集注》未予解释;按王夫之《楚辞通释》,“美政”似与“恶政”相对;蒋天枢《楚辞校释》注:“美政,可以实现己理想事业之政。”王泗原《楚辞校释》:“为美政是屈原的抱负,生死以之。”姜亮夫《屈原赋今译》释为动词“修美政”。

  上述注本或译本对“美政”一词的解释,都不够具体,并不能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美政”的内容。

  廖化津在《屈原美政思想系论》中,对今人关于屈原美政思想的研究作了梳理:解放前,研究者寥寥,游国恩先生为代表:“美政者,即合从以摈秦之政也。”“所谓美政者,非合从抗秦之策乎?”认为美政就是楚国现实政治中的一种正确的外交政策。解放初期,研究者仍很少,但认识出现分歧。一是美政是儒家思想,屈原的“理想的政治就是尧舜禹汤文武那样的政治”,以何其芳先生为代表;二是美政是法家思想,“屈原的主导思想是主张法治,使国家富强的法家思想……不能实现他的美政……只好决心从彭咸之所居。”以张纵逸先生为代表。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研究者渐多,论文(含专著)有十余篇,多仍依儒、法两家之间,持折中、调和之说,以孟醒仁先生为代表;其他论者,或儒、法杂陈,或儒主法次,少数人仍坚持法家说[5]。

  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现在,关于屈原“美政”思想的研究依然不少,一是承袭上述观点,二是认为屈原美政思想兼融先秦诸家学说,分对内、对外两部分,包括举贤授能、实行德治,君主贤明、政治清明,关注民生、系心于民,变法革新、修明法度等。

  二、屈原美政思想的内容

  屈原的美政思想,首先是要有内外兼修的高尚品德。《离骚》一开始写自己的'出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出身高贵,有美名,内含天地之美,与生俱来诸多“内美”。但屈原并不满足于此,“又重之以修能”,在衣着服饰、饮食装扮等方面亦十分讲究:“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是服饰之美。“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靡以为粻。”——是饮食之美。“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折琼枝以继佩”,“琼佩之偃蹇”——是装扮之美。“鸣玉鸾之啾啾”,“奏《九歌》而舞《韶》”——是声乐之美。“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凤凰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是车驾之美。衣着服饰、饮食装扮、声乐车驾等都说明屈原志向高洁,注重培养自己的美好品德,“内美”、“修能”兼有。“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君臣都要有德者为之。

  其次,美政思想离不开明君贤臣。“兮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尧、舜、禹、汤、文王是历史上有圣明的开明君主,不仅有美好品德,亦能遵天地之道,选贤任能,有圣明之智,亦有盛德之行。“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羿淫游以佚畋兮……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羿、浞、浇、桀、纣是历史上骄奢淫逸、昏庸无德的君主,不能选贤授能,而且常逆天而行,故而不能守住社稷。两者对比,说明屈原对明君的渴望。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暧。”谗佞之人,相与朋党,嫉妒忠贤,陷害忠良,苟且偷乐,不仅不能辅佐国君,反而会将国君引入歧途,远离明君先王的圣贤之道。“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姚小鸥老师在《〈离骚〉“先路”与屈原早期经历的再认识》中,考证“先路”在屈原生活的时代是诸侯乘舆的专用名,“尊贵者出入必有前驱,前驱者的地位,依出入之尊者的身份而不同,但皆为亲贵之人。”可见,屈原对自己的期待——以亲贵贤臣的身份辅佐怀王,对怀王的期待——要作亲贤臣、举贤任能的贤能之君,而非被谗佞蔽明害公的昏庸之君。

  最后,屈原美政的核心思想是“忠”——忠君忠国。“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司马迁首先指出了屈原的忠君思想,后世对此亦多无异意(虽如李贽曾对屈原“忠君”思想有过尖锐批评, 但并未否认屈原是忠君的),“忠”在《离骚》中亦多有表现,兹不赘述。学界对屈原是否具有“爱国主义”曾进行过非常激烈的讨论,详见《屈原“爱国主义”研究的历史审视》。曹大中先生持否定态度,认为在先秦时代,人们(包括屈原在内)的社会思想意识中,实际上只有忠君政治道德观念,而并不存在爱国政治道德观念,“卫社稷”、“存君兴国”、“思君念国”等都是忠君政治道德观念的具体体现。笔者以为,若以“楚国”或者“故国”去理解“爱国”之“国”,应该没有问题,但若以现代之“国家”观念去理解,则有待商榷。按前者,对屈原来说,忠君与爱国二者并不矛盾。《离骚》除忠君外,亦表达了屈原对故土的眷恋。

【关于《离骚》中屈原的美政思想】相关文章:

屈原《离骚》中的名句介绍11-06

屈原·离骚11-09

屈原的离骚名句07-09

屈原离骚的原文11-13

屈原的离骚原文11-08

屈原的离骚课文11-05

屈原的诗离骚06-22

屈原的离骚全文06-19

离骚屈原译文11-19

离骚课文教学课件 从《离骚》分析屈原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