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应该没有人没接触过古诗词鉴赏吧?古诗词鉴赏就是对古诗词中的字词、句子及真正想要表达的含义进行文字赏析。相信很多人对古诗词鉴赏都是一知半解,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古诗词鉴赏,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宋代〕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⑴如梦令,又名“忆仙姿”“宴桃源”。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勗)创作。《清真集》入“中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
⑵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疏:指稀疏。
⑶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⑷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⑸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译文
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风却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园里海棠花现在怎么样了?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鉴赏
《如梦令》是词牌名,原名《忆仙姿》,相传为后唐庄宗自度曲,因词中叠言“如梦,如梦” 故改为今名,又名《宴桃源》。单调,三十三字,仄韵。通体以六言句为主。第一、二句第一字平仄可以通用,第三字以用仄声为佳,第五字则以用平为宜。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一首清新可人的小词。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词作就截取了词人生活中一个平常的断面来写,不但写得情韵浓厚,情真意切,而且暗示了词人惜花之情。全词如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词人写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雨疏风骤”即雨点稀疏,风声急骤。“浓睡”即沉睡。“残酒”即残余得酒意,也就是酒还没有完全过去。意思是说,昨夜雨小风急,我从沉睡中醒来,酒醉没有全消。词人选择了春天的一个夜雨之后的早晨为背景,词人从沉睡中醒来,还带着一些酒意,隐约记得夜间曾听见急风夹杂着雨点敲打窗户的声音。因为“浓睡不消残酒”,所以,词人接着写道:“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卷帘人”这里指侍女。意思是说,试问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海棠花怎么样?侍女却说海棠花依然如旧。这里,词人在词作中,用了对话的表现方法,我们对此改写如下:
(清晨,凉风习习。词人醒来,揉揉朦胧的睡眼,伸伸懒腰,懒洋洋躺在床上,一会,眼睛朝窗外看了一眼。)
李清照对侍女问道:“昨晚下雨了,也吹风了,外面的海棠花怎么样?”
侍女漫不经心地,也没有向窗外看一眼,就回答说:“海棠化还和昨天一样,没有什么变化的。”
(李清照看了一眼侍女,侍女毫不在意,低着头干着自己的事。)
李清照听了侍女的话,有些伤感,就对侍女说:“不对啊!”
(侍女看看李清照。)
李清照说:“你知道吗?你知道吗?现在应该是花少叶多啊!”
李清照慵懒地躺在床上,静静睡着!
我们从这一问一答,可以感受到词人对花的珍惜,对美的消失而伤感。这与侍女的无心与随意形成了对比。从艺术的角度来说,词人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以红色代指花,以绿色代指叶。同时,词人还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来强调自己的观点。当然,这也是李清照的生活经验的结论。“落红”意味着美的消失,春天的过去,更重要的是暗示了岁月的流逝,所以,人们往往为之伤感。伤春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主题。所谓伤春,就是对春的美好而易逝的伤感,往往触景生情,联想到人生青春之美的短暂,不由自主地为之伤感。这里的“红肥绿瘦”就比喻了春的易逝,美的消失。我们知人论世,联系词人的处境,词人美丽的年华已经逝去,过着孤苦伶仃的老年生活,看到眼前的自然景象,引发了情思意绪,想到自己过去的美好时光也一去不复返。而今自己就正如这“雨疏风骤”中的“海棠花”,不但“物非人非”了,而且漂泊异乡,孤独之感,漂泊之恨,孤苦之独,失夫之痛等,一起涌上心头,哪能不“绿肥红瘦”,引发了无尽的人生伤感。
在艺术上,首先,全词造语工巧而又平淡天然。其次,含蓄蕴藉。再次,借代(绿肥红瘦)和比喻(以花喻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诗歌的结尾,诗人不说叶多花少,而说“绿肥红瘦”,非常传神。第四,结构上的'起承转合。第五,对话方式的运用。
整体赏析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起首两句,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
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试问”的结果——“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她想:“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像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她毕竟不能像她的女主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这也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鉴赏】相关文章: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鉴赏10-21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古诗鉴赏09-05
李清照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鉴赏09-21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09-05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09-04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08-27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11-14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赏析08-26
《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赏析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