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词作感想

2024-01-30 李清照

  李清照的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是宋词中屈指可数的最优秀的词目之一,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

  李清照的词作感想 1

  谈到李清照,大家都不陌陌生,她的诗词豪放奔放、飘逸旷达,写富贵而不鄙俗,写娇美而不轻佻。宋词,也许是唐诗的升华。因此文学女神桂冠非她莫属了。

  李清照,中国文学史上一名才女,她的词,字字句句,无不饱含她心中深深的落寂,她多愁善感的性格,又与黛玉不雷同,我崇尚这一份拿捏的几近完美的愁怨。读她的词是一种享受,又是一种对于心灵更深一层的体验…

  “喜欢李清照,固然伤心,人生还是多姿多彩,经历风雨,才能悟出有味道的人生。

  “伤心君独立,江畔寒风摧。愿作天际月,崎路与君随。”唯美的五言诗。“所悲者惟有一事,易安晚年遇人不淑,后又自愿被休,再嫁被休,且是看书状告丈夫,在那个社会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巾帼不让须眉,让人伤心,让人敬佩”我很羡慕李清照,至于她南渡赵明诚去世后的不幸遭遇,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没有为她伤心过。我觉得,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特别是过去男尊女卑的时代,她的命运在我看来不算很坏,比她际遇更悲惨的女性我想是无计其数的。我不为她悲伤,觉得应该为她骄傲。

  她的词,风格清秀,而面对国破家亡,她的心中又有不一样的一番天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字一顿

  若即若离,感伤之情,跃然于纸上,而我,唯独喜欢这词中的清丽淡雅,欣赏那一份恬静婉约,是不是那满卷愁都飞上了清照的眉间,直达心宇?

  当读到: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让人感觉到花自在飘零,水自在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深深感受到她那种带着感情色彩的思夫之情,相思苦中苦,思念愁上愁,情到深处人自痛,痛到深处人自苦。

  惆怅愁,忧国愁,这就是李清照的词,读了便是愁上愁,愁、在她的笔下已然是心灵和灵魂的凝聚,是真真切切而又隐隐约约,她的'词,有穿越时空的力量,不然在现代的我怎会深切的感受到她的愁苦,阴郁,和深深的落寂呢?

  就是这么一个女人,她的词美得让人心疼,美得让人惆怅!

  李清照的词作感想 2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花自飘零”,是说她的青春像花那样空自凋残;“水自流”,是说她丈夫远行了,像悠悠江水空自流。这几句和李煜《乌夜啼》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句词中我最为感叹的是那一句“花自飘零水自流。”花再美丽总有一天也有凋零的时候,辉煌过最后融入土地,这便是大自然的仁慈与无情。水流不停的奔流着,这是大自然的规则,无可违背。给人留下一种萧瑟的感觉。同时这句话借景抒怀,暗中又扣合流水落花的伤感与无奈,可以说字字紧扣。作者以其独特的`方式感知着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情感,并以她独特的艺术技巧将之呈现,并在这一瞬间凝为审美的精华,使之作品产生永恒的艺术魅力。

  我喜欢诗词不只因为它可以丰富我们的思想,提高我们对生活的认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使我们更加理性的看待现实问题。更多的是每赏析一首诗它给我的独特感受,让我站在作者的角度感受每一丝情感波动,我喜欢李清照的婉约,也喜欢李煜后期的悲意,让我感受接触诗人词人的内心世界。

  李清照的词作感想 3

  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莲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是李清照年少时写的一首《如梦令》,词里描写了李清照天真无邪,无忧无虑,欢乐愉快的少女时期生活,词里描绘了藕花深处的归舟和滩头惊飞的鸥鹭,活泼而富有情趣。真是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限好,轻快的节拍感,毫不掩饰地传达出作者开朗愉快的心情。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醉花阴》,委婉而含蓄地表达了李清照闺中的寂寞和离情别意,是抒写闺情的名篇。她在词里揭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流露出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但这种感情思想,违反了封建社会为妇女所规定的礼义教条,受到当时社会的责难。正因为如此,才体现了这首词的思想价值所在,反映了李清照纯真无邪的思想情感。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族戴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写这首《永遇乐》和《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时,李清照已连续遭受到靖康之难以来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长期的流亡生活,使李清照这一时期的词篇非常凄楚动人。《永遇乐》表现了作者在元宵佳节的融和天气中,她想到的却是可能到来的`风雨,曾经的中州盛日,更忖托出现今的憔悴。说明她在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后对现实所怀有深深的忧虑。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问天宇,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首《渔家傲》是李清照晚年写的词,寄托了她“梦魂归帝所”的幻想和“路长嗟日暮”的感慨,她用《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及苏轼“我欲乘风归去”的语意,流露了她无家可归的痛苦心情,同时表达她要求摆脱现实的苦闷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

  读李清照的词,感受李清照的心路历程,觉得李清照就是我们身边可敬可亲的朋友。她处于士大夫大力倡导封建礼教、控制妇女思想,扼杀妇女才能的宋代,但她并没有屈服。在早年她献诗夫君赵明诚的父亲,那是当朝的赵丞相,说他“炙手可热心可寒”,南渡后,她更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等诗句鞭挞南宋统治集团那些见了敌人就知道逃跑的人物。她没有半点一般封建社会妇女的自卑感。

  李清照在艺术上也有很多的独创性,《武陵春》中“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以舴艋轻舟反忖心情的沉重。《永遇乐》以别人的笑语烘托自己的抑郁寡欢,《声声慢》一开始连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叠字形容她孤寂无依的处境。她的词语言明白如话,较少粉饰,流转如珠,富有声调美。她不仅掌握广博的文化知识,而且人品纯真善良,不仅具有婉约派的词风而且兼有豪放派风格,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

  李清照的词作感想 4

  近日,我品读了《李清照》一书,故事十分简单,说来说去,无非是:李清照一个平凡却有着不平凡事迹的词人。原本的她尽管出自书香门弟,却不拘小节,有着非一般女子所能及的豪放,坚强。因此,对于丈夫的离去,她并未堕落,反而写下了多少为世人所称赞的好词。尽管故事是如此的简单,可这其中的曲折又岂是三言两语能说尽的?

  花开后花又落,轮回几世也没有结果。你尘封在诗册,如同青灯伴随着古佛,凄凉、孤寂。多少落叶是你飘摇零落得浅愁?那纷扬尘世中,有太多的叵测。穿越青史的回流,有你对月孤酌,浓睡不消浅酒,却道海棠依旧,知否?那红尘梦,几人看透,几人看破,物是人非事事休,却为何欲语泪先流?几种相思,伴着多少闲愁,只无奈打眉头,又上心头,慢慢缠绕,挥洒不去。寻寻觅觅中,那又是谁弹指间碎了“倚门叩首,却把青梅嗅”的美好清梦,暮然回醒,不曾想,却是“只恐双溪舴一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阵阵觞情。

  断线的纸鸢哭换不回,就如同那佳人已逝,无处可寻……

  一城烟沙,映着那缕孤独的魂,尽管遥远,却依是那般轻柔如风,至情至性,可为何事如此凄凉?那折翼了的枯叶蝶,飞得到微亮明天吗?答案是肯定的,尽管并不完好,却依然靠着那仅剩的保护色,在枝头翩飞,永不停驻,飘洒着沉沦的季节。

  纵然,飘落的叶有着无尽的萧瑟,也不曾忘却那曾有过的生机;散落的黄花是那么的枯瘦,但它永远记得的是自己曾拥有过的妖娆,美丽。而她,抑是如此,人们所望尽的是她的婉约或是深愁。遗忘了的是她曾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那是如此的壮杰。

  其实,我认为对于古代女子来说,嫁人,相夫教子,做一辈子的贤妻良母便是她们一生的'归宿了。在那样的封建礼教下,平凡的女人们并不需要多好的文采。吟诗作对那都是男人干的事儿。而李清照却能留下那么多的诗词,或许归其原由不过是由于她的一生起浮实在太过动荡,使得她的感慨与愁怨太多,以至于不得不用诗词代替言语好好地宣泄出来罢了。

  她的词,初读给人的感觉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字 “伤感”。可越深读,你就会发现,其实她的词中不但带着深深的伤感,更多的则是自己对于生活的坚强不屈以及与丈夫的深厚情谊。从中,不难看出李清照是个十分至情至性柔中带刚的女子。即便遇到了再大的风雪,也能如那火红的枫叶,在一片枯寂的深秋中吐出一团团霍霍燃烧的火焰,美丽并存着坚韧。

  从《点绛唇》到《醉花阳》,李清照——这盏诗运的佛门青灯辉煌了一时,却暗淡了一世,却让她那如萤火虫般的火点,如缀于夜空的明星一样,永不熄灭。

  李清照的词作感想 5

  哀从词中来

  在月球的环形山上,有着许许多多形态各异的山脉,然而,它们的特别之处并不在于其形状或大小,而在于它们的名字是由古今中外的名人的名字来命名的。

  我国古代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的名字就位列其中。

  提起李清照,也许大多数人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个弱不禁风,只会在诗文中发泄哀怨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小女子形象。这和我过去对她的看法相差无几,但有一本书改变了我长久以来对她的看法。

  这本书是由康震老师所著的《康震评说李清照》,作者以当时的历史背景与人物命运的变化以及主人公词风的转变为主线,为读者讲述了一代词宗的.人生,也让读者认识了一个更加真实的易安居士。

  她才华横溢,这令当时的许多男子都自愧不如。但那又如何?文采,学识皆不如她的男子照样可以做官,得到统治者的赏识。这一切,皆因她一介女子,她只得默默地忍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道德标准。这,是她的不幸,也是我们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不幸。

  有人说,易安只善描哀景,述哀情,尽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之语,无所可取。非也,易安的词虽然句句透“哀”,但这个“哀”是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的“大哀”,而并非一般女子所见的春花秋月。

  她的词,字里行间句句透露真情,丝毫不造作,也不会有过于华丽的词藻,她从来都不会为了作词而作词。她的每一首词的背后都有一个好比“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美丽而又哀伤的故事。

  也有人说她弱不禁风,就像她词中所描写的“人比黄花瘦”。

  我认为,这样看的人就大错而特错了。她虽外表柔弱,但其内心很坚强。她一生命途多舛,尤其是她的后半生就是在生离死别,颠沛流离中度过的。但她并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更没有放弃诗词的创作……她的第二任丈夫由于其品行低劣,并且还因为利益的关系与她成亲。她不甘于屈服,把“一纸休书”这个在当时只会由丈夫递给妻子的物品毅然递给了她的丈夫。这在当时无疑是惊世骇俗之举。但那样的气魄与胆量,试问有几人能及?

  我只能说,以前我们对易安的了解都太少太片面,现在每每读到她的作品时,就仿佛在与她沟通……我深深爱上了这样的一个李清照,这样的一个易安居士!她的光芒会永远闪耀在东方的上空。

  李清照的词作感想 6

  在众多的古典诗词名家之中,我所情有独钟之人,首推李清照。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工于诗词,长于文赋,精通音律,善于书画。

  手中的`这本《李清照诗词评注》是前一阵图书馆借阅的,全书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写那首诗词时正经历的人生阶段,让我们在阅读时可以更好地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只有对生活满怀热情的人,能将秋色写得如此美妙。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若即若离,感伤之情,跃然于纸上,而我,唯独喜欢这词中的清丽淡雅,欣赏那一份恬静婉约,是不是那满卷愁都飞上了李清照的眉间,直达心宇?

  当读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让人感觉到花自在飘零,水自在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深深感受到她那种带着感情色彩的思夫之情,相思苦中苦,思念愁上愁,情到深处人自痛,痛到深处人自苦。

  就是这么一个女人,她的词美得让人心疼,美得让人惆怅!

  李清照的词作感想 7

  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如《如梦令》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另一首:“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她因赵明诚外出而作的相思怨别词,更是情意深挚,别具一格。如《醉花阴》描写女词人在“佳节又重阳”时,倍感孤寂,于是以黄花自喻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她的构思新颖,意趣高雅,不是一般男性作家代言体怨词所能相比的。又如《一剪梅》下篇抒发词人盼望丈夫来信的心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

  后期的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如《声声慢》中表现词人“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环境中独自伤心的神态。流露出对国家变故、昔乐今哀的深切悲痛之情,后来宋末词人刘晨翁读此词,不禁“为之泪下”。

  这首《一剪梅》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

  词的上阕首句“红藕香残玉簟秋” 写荷花凋谢、竹席浸凉的秋天,空灵蕴藉,“红藕”,粉红色荷花。“玉簟”,精美的竹席。荷花凋残,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人间悲欢离合的情感象征;秋意渐深,枕席生凉,既是肌肤触觉,也是深闺秋寒独处的内心感受。李清照本来已因丈夫赵明诚久仕不归,郁郁寡欢,如今面对这样荷残席冷、万物萧疏的深秋景象,不免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内心之苦不言而喻。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赞美此句“有吞梅嚼雪,不失人间烟火气象”。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写其白天泛舟水上之事:词人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轻解”与“独上”,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她的神态、举动。 “轻”,写手脚动作的轻捷灵敏,表现出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少妇心情。正因为是“轻”,所以谁也不知道,连侍女也没让跟上。 “独”字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点明了下阕“愁”字的症结。 “独上兰舟”,正是她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昔日也许双双泛舟,而今独自击楫,恩爱情深、朝夕相伴的的丈夫久盼不归,怎不教她愁情满怀。

  “云中谁寄锦书来?”惦念丈夫,望眼欲穿,真是一封“家书抵万金”。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她思夫的迫切心情,突然自现的外在表现。 作者借助于鸿雁传书的传说,画面清晰,形象鲜明,它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悦的背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月满西楼”写月夜思妇凭栏望眺。月已西斜,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极。 盼望音讯的她仰头叹望,竟产生了雁足回书的遐想。难怪她不顾夜露浸凉,呆呆伫立凝视,直到月满西楼而不知觉。

  下阕“花自飘零水自流”,言眼前的落花流水可不管你的心情如何,自是飘零东流。其实,这一句含有两个意思:“花自飘零”,是说她的青春象花那样空自凋残:“水自流”,是说她丈夫远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只要我们仔细玩味,就不难发觉,李清照既为自己的红颜易老而感慨,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让它白白地消逝而伤怀。这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正是从两个“自”字中表现出来的。这就是她之所以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关键所在,也是她俩真挚爱情的具体表现。当然,它所喻的人世的一切诸如离别,均给人以无可奈何之感。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由己及人,互相思念,这是有情人的心灵感应,相互爱慕,温存备致,她想到丈夫一定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二人心心相印、情笃爱深,相思却又不能相见的无奈思绪流诸笔端。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种相思之情笼罩心头,无法排遣,蹙着的愁眉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其内心的绵绵愁苦挥之不去,遣之不走。“才下”、“却上”两个词把真挚的感情由外露转向内向,迅疾的情绪变化打破了故作平静的心态,把相思之苦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表达了绵绵无尽的.相思与愁情,独守空房的孤独与寂寞充满字里行间,感人至深。这和李煜《乌夜啼》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境,成为千古绝唱。

  喜欢李清照的这首《一剪梅》。全词所透出的真挚的“情”让人看了便有和“才下眉头,却下心头”一样的难舍。

  所有的字都藏着一个名叫赵明诚的人,从“独上兰舟”由景而生的孤独,到“云中谁寄锦书来”的盼望,从“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遗憾,到“花自飘零水自流”的伤感,直到最后,才坦白地写出了自己的思念。构思迂回辗转,语言却又明白如画。

  每一个字,都盛满了思念;每一个对偶,都工巧到完美。又何止是一首词?

  词人笔下清婉的几声慨叹,荡气回肠,道不尽情丝千千缕,诉不完离愁事事休。一首千古不绝的词,牵出深深切切缱绻不断的缠绵,一声咏叹,缕缕相思。远古的忧愁,似一泓不息的脉流穿透千年的逆反时光,踏破苍桑沉默的烟尘岁月,清晰哀怨般缓缓而来,就这么生灵灵地占据了女人心,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世间情,醉了过往,醉了今世。

  李清照的词作感想 8

  半生烟雨,半世落花。

  李清照是中华文坛中最具有人格魅力的一位女词人,有才有貌,灵秀聪慧,一支生花妙笔,写尽她一生的美丽与哀愁,也写尽了一个时代的兴盛与衰亡。

  一直对李清照怀有高山仰止般的景仰,她风姿绰约的一生,她香如兰芷的慧心,她婉约清丽的辞章,无不让我感动让我痴迷。她的词美、人美、意美,在她诗词的背后都是一种心情一个故事,有的是年少天真活泼的欢乐,抑或是后来世事惨淡的悲凉。从古至今,人们对李清照的评价数不胜数,少时“沉醉不知归路,惊起一滩鸥鹭”的少女情怀,后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家国情怀.

  前期她的词清新秀丽宛然曲折,到后期凄婉黯然,感叹国家大事,风格突变,从安居乐业到颠沛流离,经历了情感悲剧与国仇家恨,依然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她无需后面的磨难做铺垫,一首《如梦令》已名动京城,可世事难料,人生多磨难用在李清照身上再恰当不过,在靖康事变后,遇“国破,家亡,夫死”一连串的打击使天真烂漫的李清照坠入无限的愁苦之中“怎一个愁字了得”。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乱了一颗少女心,“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等来梦中人赵明诚,“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在倾慕与欣赏中,有情人终成眷属。如果就此一生便是我们所向往的人生美满,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独守空房,顾影自怜,“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在优柔与决然,脆弱与坚强之间,她重新憧憬。“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痛失所爱的悲凉。又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舟”、“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对家国充满哀伤,证明李清照不只懂得伤春悲秋,故国春深,她亦有颗炽热的爱国之心,怀有一腔正气,挥笔写就铿锵悲壮。这些才是她一生的`精彩绝伦。

  合上《李清照词传》,我似乎经历了这位才女她风雨的一生,她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对祖国的热爱与悲叹,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虽然命运多舛,经历了那么多花开花谢,潮起潮落,李清照的人生才显得更加圆满。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

  疏钟已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时空对烛花红。

  李清照的词作感想 9

  有句话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易安便是她,一个饱经离乱坎坷却依旧坚强的女子,一个至今鲜妍在历史长河中的女子。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起初,她也是个活泼明媚的少女。她会“沉醉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颠覆名门淑女端装矜持的形象,天真率性;她会与侍女调笑“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挣脱闺秀不苟言笑的严肃枷锁,随和自然;她也会“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见到心上人时露出女儿家的娇态,真实可爱。她的整个少女时期,在叔父与父亲的庇护与教导下过的.格外快乐而无忧无虑。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与宰相之子赵明诚成婚后,因志趣相投,夫妻一起收集金石文物,吟诗填词,赌书泼茶,极为恩爱。美中不足的是,赵明诚几次出仕于外,而致夫妻分离,许多相思便寄予诗词。她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她的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阙阙词,写尽相思。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活不会怜悯诗意,苦难也不会因才华绕道。靖康之难,他被迫南渡,赵明诚却在途中病逝,国破家亡的痛苦如浓云密布般袭来。她遇人不淑,第二任丈夫张汝舟假意逢迎,只为那些名贵的文物,得知目的无法实现,便对她拳脚相加。她做了那个时代的壮举,状告张汝舟,不管流言蜚语,她终于又回到了冰清玉洁的自己。时代的忧伤,个人的际遇,让她吟出了她唯一的豪放词《渔家傲》,她说:“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豪放旷达,意境瑰丽,却难掩其中悲苦。这是她幻想中的精神归宿,是她对这个山河破碎的时代喊出的悲音。她陨落在命运的`颠簸中。

  她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钦佩项羽,便也想和项羽一样生为人杰,死为鬼雄,不知道她自己如何评价自己,但在我看来,她敢于打破封建礼教的枷锁,敢于掌控自己的命运,是为人杰;她带着她率真的个性,真挚的情感,成熟精美的艺术手法徜徉在诗歌长河,近千年不朽,是为鬼雄。

  她,不管是年轻活泼,还是白发苍苍,都只遵照自己的意愿而活,不去看那些势利嘴脸,不去听那些风言风语,终活成了世间一瞬风采,在词坛留下深刻而悠长的印迹。她,李清照,她的率真与诚挚,她的魅力与才华,她的坚强与无畏,正适合她那句吟咏桂花的词——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她就是那朵开在词坛中独一无二的永不凋谢的桂花。

  李清照的词作感想 10

  炎热的天气,我也是暑假来临的预告,今年的暑假依然是一如既往的闷热,而我却在这宁静的书香中认识了一位让我终身难忘的人。

  他幼年执笔,写下一篇篇千古流传的舒张,被人们称赞为邢台他才华横溢,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她容颜如仙女下凡,被人误认为是天上之人。

  李清照,一位被世人永远记住的奇女子,她的魅力绝不仅仅是那冠绝天下的诗篇,还有他的人格。

  他们说他天资聪颖,他却说自己只是喜好读书,人们说他的诗章如同一幅山水画,他却说那聚一聚,尘封的`笑谈,人们说他的文笔有如苏轼重生,但又带自己的独特,他却说自己只是信仰的苏轼。人们说他寻思仙女,但她只是说自己略有姿色。

  是在我的周围也有这样的女子,天资聪慧,容貌清纯,热爱文学,它就是按朝阳,他的作文总是被老师当做范文,他的文章总是出现在各种文康报纸上,而且他彬彬有礼。谦虚,不张扬。在我心目中的李清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只要我们坚持而不言弃,努力而不骄傲,就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说这世间有许许多多的李清照,东三段,让我们积极向上,努力拼搏,放射出自己的光芒,成为下一个李清照吧。

  • 相关推荐

【李清照的词作感想】相关文章:

李清照的代表作06-01

李清照的词精选11-10

李清照的爱情词04-18

李清照词全集01-08

李清照的醉酒词11-23

李清照的词全集05-22

夏日绝句李清照词10-25

月满西楼李清照词07-22

李清照关于花的词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