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眼中的李清照

2024-08-19 李清照

  一、百家讲坛精彩讲述:康震评说李清照

  说起李清照,我们的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个清丽、端庄,略带感伤的才女形象。李清照的词,是那样的清新、秀丽,那样的感伤、多情,令数百年后的我们不禁为之动容。李清照只能被局限在闺阁庭院之中,从无可能参加科举,步入仕途,更不可能像男性作家那样周游四海,广交朋友。然而她的诗词文章却总是透露出一种健朗、开阔的气质,总能表现出较为成熟的政治眼光与知难而上的政治勇气。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在封建制度的压制之下,作为一个女性,李清照为什么能够具有这样开阔的眼界与见识?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令世人瞩目的艺术成就?是何种环境陶养出李清照压倒须眉的才情?

  在浩的太阳系中,水星距离太阳最近。

  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水星上第一批环形山,有十五座环形山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其中一座的名字就是李清照。从此,李清照的名字在太阳的照耀下开始放射更加辉煌的光芒。作为一名女性,一名生活在封建时代的女性,能够在数以万计的中国古代智者先贤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的瞩目、认可,在宇宙太空大放光彩,这是一个多么瑰丽的传奇故事!而李清照那些炙人口的诗词作品,每一首不也都是一个深情、美丽的传奇故事吗?--在她的笔下,青春少女是如此的娇羞而俏皮:'见客入来,袜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而夫妻间的相思则是如此浓烈、难以开解:'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在她的笔下,天涯孤旅的女词人是如此的悲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而悲剧英雄虽然失败却依然壮志凌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在她的笔下,早春二月是:'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已觉春心动';夏日则是'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秋天的傍晚:'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还有寒冬时节:'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这些颇具传奇色彩的诗词演绎着一段段传奇的历史、传奇的情感、传奇的人生……

  李清照现存的作品中,词作五十余首,诗作十余首,文章八篇,总数不过七八十首(篇)。与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人的作品数量相比,这显然是个很小的数字。然而就是凭着这为数不多的作品,李清照居然能在名家辈出的古代文学长河中占据一席之地,这充分说明她文学创作的崇高成就。

  李清照的词格调高雅清丽,情感浓烈真挚,个性鲜明突出,语言通俗清新。她擅长借助日常细微的生活细节,传达复杂微妙的内心情感;她善于汲取、琢炼新鲜活泼的民间口语、俚语,形成晓畅雅致的语言风格,读之令人回味无穷。她的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李清照也因此成为一代'婉约词宗'。

  几百年来,李清照之所以一直广受人们的关注,除了在诗词方面的突出成就外,她那千回百转、跌起伏的传奇人生也打动着无数人的心。李清照出生于一个诗书官宦家庭,少女时代的她无忧无虑,活泼快乐,很早就表现出过人的文学才华。十八岁时,她与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夫妻二人把酒品画,分茶话诗,情深意切,志趣相投,共同整理校勘金石碑刻、书画古籍,生活美满幸福。

  二、学术界对李清照的评价1

  女作家文库——李清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山东济南人。清照十八岁嫁太学生赵明诚,婚姻生活典雅美满。赵明诚做太学生时一月只能回家两次,出仕后也常外出,清照的离情别绪便化作这些词句。靖康乱发之后,1129年,明诚病逝,清照孤身流落,在杭州度过残年。大约在1151年到1156年间,清照孤冷地离开人世。她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作品颇丰,但经过历代大量地散佚,到清朝加以整理时已所剩无多。全集有李文奇辑《漱玉集》五卷,收词七十八首,诗十八首,文五篇,其中伪作不少;词集有王鹏运四印斋本《漱玉词》一卷,辑有词五十首;另外还有近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漱玉词》收词六十首,其中存疑九首,伪作八首作附录。根据这些辑集,李清照的词现存可能在五十首左右。我们选其中最为优秀的三十九首词,十四首诗,大略地管窥这位天才的女作家。

  李清照 (公元1084—约1151年) 南宋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神宗元丰四年生,父亲是文学家李格非,母亲是状元王拱辰之女。少时清照随父居住京城开封,熟读经史、诗词歌赋。18 岁与宰相赵挺之子赵明诚结婚。丈夫知识渊博,爱好书画金石研究,清照与其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收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后,他们流寓南方,后明诚病死,李清照只身飘泊于杭州、台州和金华一带,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她多才多艺,诗、词、文俱佳,尤以词著称。她的词前期描写少女、少妇生活,大胆抒发妇女的内心情感,后期词中反映她的不幸遭遇和国破家亡的感情。在宋高宗初年,她反对以高宗为首的民族投降路线,写下了一批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她的著作有散文《金石录后序》,曾刊行《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词》七卷,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词》。

  宋词名家选四!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李煜,南唐中主第六子,世称李后主。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

  柳永,北宋词人。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朱淑真,宋女作家。号幽栖居士,生于仕宦家庭,相传因婚嫁不满,抑郁而终。能画,通音律。词多幽怨,流于感伤。也能诗。

  婉约词

  代表人物 :李清照

  婉约词上承花间词,去其浮艳多分雅致,形式上以蕴籍雅正见长,严守音律贵尚含蓄。语言秀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对当时及后世词坛影响甚大。

  享誉中外的女性文豪

  李清照作品拥有广泛的接受群体,备受历代文林称赏评赞,在中华文学史上影响深远,驯及近代,英、俄、法、日文字的译本不断出现,其作品在海外也广为流传。

  古代女性由于承受社会文化多重桎,文才一般难于发挥展现,声名显赫的作家不多。据王延梯先生辑的《中国古代女作家集》, 数千年来有作品保留下来的女性虽有1400余人,但像李易安这样的文章名流,实在寥若晨星。李清照独能以多方面的艺文成就,确立了自己文化史上的地位,成为享誉中外的女性文豪。应当说这是齐鲁文化土壤上培育升空的丽天名星。

  三、学术界对李清照的评价2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李清照自少便有诗名。她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双方共同校勘古书,唱和诗词,或鉴赏书画鼎,生活比较美满。靖康二年,她和赵明诚相继避兵江南,丧失了向来珍藏的大部分金石书画。后来赵明诚又病死建康,她就辗转漂流于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孤苦生活中度过了晚年。

  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的还是词。她早年写的《词论》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一系列作家。她认为“词别是一家”,

  在艺术上有它的特点,要求协音律,有情致,这是对的。问题在她看不到欧阳修、苏轼等在词创作上的革新精神,这就未免保守,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她的创作成就。

  李清照在宋代刊行的《漱玉词》已经失传,现在辑录的只有七十多首,其中还有些不可靠。她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二期。前期词描写她在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如《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鹭。

  词里描绘的藉花深处的归舟和滩头惊飞的鹭,活泼而富有生趣。《怨王孙》的“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也在轻快的节拍中传达出作者开朗愉快的心情。又如《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委婉而含蓄地表达了闺中的寂寞和离情,同她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等小词,都是抒写闺情的名篇。作为一个妇女作家,她在词里揭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流露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喜爱,这就违反了封建社会为妇女所规定的教条,因此她的词在当时就被斥为“无顾藉”、“无检操” (注:引语见王灼《碧鸡漫志》及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今天看来,这却正是她前期词思想价值之所在;虽然这些词的题材还比较单调,情绪也偏于感伤。

  从靖康元年起,李清照连续遭到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过着长期的流亡生活,写出了更其动人的词篇,如《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这些词主要是表达她个人的不幸遭遇,情绪比较消沉。但其中如“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念奴娇》),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点滴霖,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添字采桑子》)等句,是表达了南渡初期许多离乡背井、骨肉分散的人的共同感受的,在当时有它的现实意义。《永遇乐》更含蓄而深沉地表现她对现实的不满和关心。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弟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在元宵佳节的融和天气中,她想到的却是可能到来的风雨;因为她是经历了中州的盛日,也尝到了如今的憔悴的。这就正好说明她在经过兵火之后对现实所怀有的深忧,使作品里这位女词人的形象同那些在东南半壁江山里香车宝马、寻欢作乐的人物有所不同。她还有一首值得注意的《渔家傲》词: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从词里“梦魂归帝所”的幻想和“路长嗟日暮”的感慨看,可能是她的晚期词。这词用《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及苏词“我欲乘风归去”语意,流露了她无家可归的痛苦心情,同时表达她要求摆脱现实的苦闷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在士大夫大力提倡封建礼教、控制妇女思想、扼杀妇女才能的宋代,她并没有被驯服。她不仅掌握了广博的文化知识,而且敢于干预闺房以外的事情。在早年,她献诗赵明诚的父亲,那当权的赵丞相,说他“炙手可热心可寒”。南渡后,她更以“南渡衣冠思王导,北来消息少刘”(注:见俞正《易安居士事辑》引《诗说隽永》。),“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等诗句鞭挞了南宋统治集团里那些见了敌人就只知逃跑的人物。在文艺上,她也没有一般封建社会妇女的自卑感。她敢于利用当时各种文学形式表情达意,甚至还批评了许多久负盛名的作家。正是这种精神,使她在词创作中表现较多的独创性。《武陵春》以舴艋轻舟反衬心情的沉重,《永遇乐》以别人的笑语烘托自己的抑郁寡欢,《声声慢》一开始连用十四个叠字形容她孤寂无依的处境,都是明显的例子。她词的语言大都明白如话,较少粉饰;又流转如珠,富有声调美。

  李清照的词主要继承婉约派词家的道路发展。由于她一生经历比晏几道、秦观等更艰苦曲折,加以她对艺术的力求专精(注:李清照《打马图经自序》:“专则精,精则无所不妙。”)和在文艺上的多方面才能,词的成就也超过了他们。她后期的词有时还兼有豪放派之长,使她能够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的影响也较大。

  李清照遗留下来的少数诗文,大都是南渡以后的作品。《金石录后序》介绍了《金石录》的内容与成书过程,同时回忆了她婚后三十四年间的忧患得失,是一篇优美动人的散文。她的《打马赋乱辞》、《上兵部尚书胡公》等诗,强烈表现她希望收复失地的思想和关心现实政治的积极精神,风格刚健清新,同她的词不大相同,可见她是有意用诗来表现另一方面的思想内容的。

  四、学术界对李清照的评价3

  广读众书的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1年》,山东历城 (今山东济南市)人,自号易安居士。 1084年她出生在风景如画的千佛山下的趵突泉边的一座古老宅第里。其父李恪非早年是大文学家苏轼的学生,是一位博通经史、很有学问的学者;其母王氏是一位出身于名门的闺秀, 在文学上也很有素养。李清照从小就生活在学术气氛很浓的家庭,因此受到极好的文学教养。 李清照三四岁时,母亲就教她识字、读古诗。五六岁时,她已能背诵古诗100首。李清照不像一般达官显贵人家小姐只读《女诫》、《列女传》等一类书籍。她不仅诵读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对小说、轶事趣闻也无不浏览,她像海绵吸水一样从各个方面吸取营养。十几岁时,李清照的学问有很大长进。她能执笔作文,能展卷吟诗,能写一笔王派银钩铁划的秀丽小楷,还擅长丹青(即画画),尤善画竹,她画的竹与当朝一些大画家的笔意竞相差无几。

  李清照不仅会写诗,而且还会填词。她的一首词牌《点络唇》的词这样写道:“就蹴罢秋千,起来铺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这首词的上阕,指词的两段,上半段叫上阕,下半段叫下阕)写少女踩罢秋千疲惫的情景, 词下阕写忽见来了生人,忙含羞往家中走,走在门边, 回头又想看看来人,却装着去嗅青梅。李清照这首词写得轻松自如,生动清新,仅用了几个富有特征意义的动词,便使一个性格开朗、天真活泼的少女形象,鲜明地跃然纸上。

  在《渔家傲》词中,李清照这样写道:“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闯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上睡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首词气势非凡地反映出李清照有抱负,有理想,渴望自由,向往光明的心态。

  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在宋代词坛上,就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晨星,它一经出现,就说华四射,赢得文坛上一片喝彩声。与李清照同时代的王灼,在《碧鸡漫志》一文中写道:“易安居士,自少便有诗名,才力华逼近前辈。”

  公元1101年,李清照刚满18岁,嫁给吏部侍郎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赵明诚也出身于书香门第,家里藏书丰富,尤多金石、碑贴、字画、历史文物。从此李清照找到了伴侣。他们都喜欢吟诗填词,酷爱金石艺术,并为了艺术而舍弃本应富有的物质生活,遵循着“淡泊以明志”的古训,加上共同的志趣爱好,使他们婚后的生活十分幸福。

  公元1126年,金兵长驱西下,攻陷汴京,也打破了李清照家庭的宁静,她和赵明诚过着流亡的生活,当他们乘船途经当年楚霰王自刎的安省和县乌江时,李清照站在船头,任凭江风吹乱她的发,心情犹如江水激荡,她吟出一首刚切悲壮同样流名百世的诗句:“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念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不久,赵明诚突然亡故,成为李清照人生旅途上一个转折点。从此她一身承受国破家亡的双重痛苦,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直至去世。

  古诗词精粹对李清照的评论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她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

  李清照的一生以南宋高宗建炎元年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她的词作也随着她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南渡前,其作品主要是对大自然的描绘,对真挚爱情的抒发,清新明丽,意境优美。南渡后,悲伤于自己身世和失去的幸福,又面临着民族的灾难,故而其作伤时感世,悼亡思乡,沉郁感伤。但是不论清丽明快或者沉重忧虑,她的词总是以朴实自然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音律、至情感性的感情代代流传着,带给人美的感染、带给人至高的艺术氛围,带给人难以忘怀的共鸣。所谓“以寻常语度入音律”者也。

  可惜的是,李清照的作品被保留下来的很少,但每一首都是炙人口的。

  词国皇后李清照

  在中国文学史上,[宋词]是文学创作的一个巅峰,它上接[唐诗],下衍[元曲],堪俯视巾帼”、“压倒须眉”的一代才女

  封建时代一般闺秀承受“三从四德”伦理规范禁,多以顺从、依附、无才、忍受为本职,难有独立人格。李清照作为“俯视巾帼”、“压倒须眉”的一代才女,表现出不同流俗的文化性格。她有卓的识见,能越出闺门的狭隘视角,将目光投向时局国运、社稷苍生,胸怀强烈的参与意识。她学养深厚,淹博多能,有非凡的文学才华,诗文词赋均有高强的功力。她有执著的追求,对生活、爱情、学术,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持久不渝的求索精神。她有要强的个性,独立的品格,勇于在艺苑文林中逞才使气,与衣冠须眉比试高低。她是古代罕见的一位学术型、开拓型、进取型的出色女性。李清照是在北宋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成长的。她以抗争多种困难和厄运的志气,实现了自我人格价值,体现了独特的文化性格。

  作中国韵文的三大典范。在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词人是李清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她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的学者,家学渊源,李清照垂之年即能诗词。宋哲宗元符二年,李清照嫁给宰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二人婚后生活优裕。赵明诚历任州郡的行政长官,搜集了大量的金石书画,夫妇共同从事金石考证,完成了三十卷《金石录》的学术著作。

  这期间,李清照的诗词已形成自已的风格,婉约、精巧,韵调优美。但此时,李词中所反映的仅限于家居生活,调情相思之类,例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高宗建炎三年,赵明诚病死,李清照身心重创。正值南北宋交接的乱世,金兵日侵地下,李清照孑然一身逃难,亲历变乱,生活颠沛流离。此后,她在孤寂中度过了晚年。

  李清照后期的词风突变,佳词 甚多,凉、哀怨、悲愤之情渲染强烈。词中把深厚的故土情思,凄苦的身世之感,一并抒发出来,社会意扩大了,感人至深。这时期,李清照最著名的一首词,是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至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被誉为“词国皇后”,曾“词压江南,文盖塞北”。自明朝以来,中国出现了四处“李清照纪念馆”和多处“藕神祠”。然而,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品位最高的应当属坐落在词人故里山东省章丘市明水镇百脉泉畔的“清照园”。包括吟风、文书斋、漱玉堂、海棠轩、燕寝凝香、碑廊、易安楼等15组建筑。这座章丘的“清照园”吸收了苏州园林之精华,又处处呈现出鲜明的宋代建筑风格。

  五、学术界对李清照的评价4

  跻身星之群

  中国向来以诗歌王国著称。在诗国的天穹上,名家如星闪烁。才华横溢的女词人李清照(1084-约1151),以她的独特艺术魅力,跻身于这星之群。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李清照与丈夫为逃避战乱来到江南,不久丈夫病故,词人辗转于杭州、越州(今绍兴)、金华一带,在孤苦生活中度过了晚年。但她一直关心国家大事,也从未停止过文学创作。

  李清照擅长写词,早年曾写过一篇《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说法,是宋代重要的词论。她写的词,前期以抒发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写得曲折、含蓄,韵味深长,形象鲜明。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句清新别致。《一剪梅》、《醉花阴》等词通过相思之情的描绘,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后期的词和前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使她精神很痛苦,所以词风也充满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感怀旧、悼亡之情。如《菩萨蛮》、《蝶恋花》,流露了她对失陷了的北方大地的无限眷恋;而《声声慢》则通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在孤独生活中的深深哀愁。她的词具有女性独有的细腻、真挚的特点,成为婉约派的代表。

  李清照是南、北宋之交的词作大家,其词的内容虽然没有摆脱爱情与离愁别恨的传统范围,但在南渡后,她的词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人民和个人的深沉伤感。她的词对女性内心世界的严肃而深刻的描绘,于委婉细腻中一洗以往词作的妩媚不实的气氛,给词坛带来清高的意趣、淡远的情怀、空灵的意境,使她最终成为宋代词坛的杰出女作家。

  宋词大家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市)人。父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母为状元王拱辰孙女,博雅能文。丈夫赵明诚是宰相赵挺之之子,以父荫,历任州郡地方官,是著名金石收藏家。李清照自幼便生活在一个学术空气与文学艺术空气都十分浓厚的家庭环境里。这样的生活环境,不仅给她以渊博学识,同时也培养出作为一个大词人所必须具备的艺术才能。她十八岁与当时还在作太学生的赵明诚结婚,婚后生活十分美满,他们共同从事学术研究与诗词唱和。金灭北宋,李清照举家南渡。两年之后,赵明诚在赴任湖州途中中暑病故。李清照在颠沛流离之中将他们一生辛勤收集的金石文物损失殆尽,并在孤苦无依的生活中结束了作为词人的一生。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存词近五十首。她的诗和散文都有较高成就,但却以词的成就著称于世。其创作以金兵攻占汴京为线可分为前后两个不同历史时期。前期,她的词爽朗明快,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反映爱情生活,歌唱离情别意,境界比较狭窄。南渡以后,她备尝国破家亡与颠沛流离之苦,生活视野有所扩大,词的内容多为思旧怀乡或反映个人身世的今昔之感,对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的关怀也时有流露,但情调却过于凄苦哀伤。

  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很高,她善于从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中精心提炼,自铸新词,鲜明准确,生动活泼,些少几句就往往能创造出鲜明的形象和激动人心的意境。她虽然常常以白描手法直抒胸,但又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她的词风清新婉丽,被认为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对词的发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她的词也不乏豪放之作。

  李清照是中国词史上最早的词评家。她写了一篇著名的《词论》。这篇著作从词的兴起、发展一直谈到对她以前出现的词人的评价。“别是一家”,是这篇论文的理论核心,是对词创作的高度括和理论总结。这一理论的提出,它的积极方面是明确了词与诗两者之不同,明确了词作为音乐文学所应具备的艺术特性,对词创作的发展以及艺术表现力的提高,无疑是有益的。但另方面,由于文中过分强调词“别是一家”,强调词与诗之不同点与严格分工,因而严重限制了词反映生活的范围,这不仅影响了李清照本人的创作,在文学史上也产生过不良影响。

  著有《李清照集》、《漱玉集》,存词四十七首。主要代表作品有《如梦令》、《醉花阴》、《渔家傲》、《声声慢》等。

  • 相关推荐

【名人眼中的李清照】相关文章:

古今名人对李清照的评价03-15

我眼中的李清照高中作文(精选24篇)11-24

李清照创作风格与名人对她的评价09-26

李清照的词精选11-10

李清照诗集03-27

李清照的诗集01-28

李清照随笔01-10

李清照的评价04-11

细说李清照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