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李贺仕途不顺,但很早便在诗坛扬名。
李贺他是天才,更是时代逼出来的“鬼才”。李贺是古代诗史中的怪杰,其意象的奇诡、意境的迷离、色彩的斑斓,吸引着人们不断的探究。
孟修祥曾提出:“李贺的变态心理在其诗歌创作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心理的异常使他的感受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导致对世界的深刻体验。”他又提出:“李贺则是带着悲剧性的幽恨郁闷,寻找心理的安慰,借游仙、梦天维持一种心理的平衡。因此,仙的一面是作为畏死畏病畏鬼的心理补偿和平衡形态显现于贺诗中的。”
宗室后裔的身份,天赋的才情都使诗人自傲自大,觉得自己非常人可比;而中唐衰败的严峻现实,疏远了的世系,窘困的家境,特别是病弱的体质,丑陋的外貌则又使其感到极度的自卑自贱,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冲突碰撞中,造成诗人变态的心理和病态的人格,使之陷入并沉溺于这种矛盾痛苦的心境中而不能自拔。这是李贺诗风形成的重要愿意之一。因此,其诗歌也常表现出一种浓厚的感伤气质和病态的美。李贺在精神上同现实世界格格不入,既为世道所不容,亦未能退循于山水之中,诗人只能沉溺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中,抒写心中关于生与死的苦闷。对死亡世界的摹写与探索,正是李贺灵魂深处求生意识的强烈表现。
李贺通过“鬼”诗的创作,对人生人性普遍性的苦闷――死与生问题,也进行了极有意义的探讨。李贺诗风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受着时代和当时文艺思潮的影响。陈允吉在《说李贺<秦王吟酒>中的“狞”――兼谈李贺的美感趣味和心理特征》中分析了“元和之风尚怪”的`时代审美特征,“鉴于他们这种变异了的心理状态,这些诗人一般都不很乐意单纯去写人们日常生活中被认为是赏心悦目的东西,也经常有意识地去破坏作品艺术形象在感觉上的自然与和谐。他们最大的兴趣是在搜罗一些平常人看起来是属于丑恶和可怕的东西,然后用很强的力量把它们纳入诗的世界。”“他们就是受这种反常的美感趣味所支配,极力在诗中塑造一些容易引起精神颤栗和震动的形象,使自己在这个创作的过程中得到某种心理的满足。”特殊的时代审美特征,造成了李贺复杂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而产生这种“虚幻荒诞”的作品。所以,李贺实在并不是天生的“鬼才”、“鬼仙”,而是时代社会所逼迫出来的。
李贺是最富于想象力的,而他的想象,更近于一种病态的天才的幻想,是常人的思维很难进入的。这些奇异乃至荒诞的想象,充分地将其内在心理与主观情感施诸诗章。同时,李贺极注意语言、意象的新颖,常用不寻常的组合来取得特殊效果,给人以心理的刺激。抑郁、痛苦的心境,使李贺搜寻新颖意象时,多偏重于枯寂幽僻的一类,“老”、“死”、“瘦”、“枯”、“硬”这种语汇是他常用的。然而李贺又是一个生命欲望极其强烈的诗人,他并不喜欢纯粹的空寂落寞,而是在荒凉中追寻斑斓的色彩,在死寂中表现生命的活动。于是,浓暗与艳丽、衰残与惊耸、幽冷与华美,共同构成了李贺诗歌意象的特殊美感。
这种丰富奇特的想象与意象构成了李贺诗的主要素材,而李贺又以跳跃跌宕的思路把它们串在一起,呈现出奇特的艺术思维特征。李贺的诗较前人更注重表现内心的情绪、感觉乃至幻觉,而忽视客观事物的固有特征和理性逻辑,打乱了人们所习惯的思维程式。由此,他给中国诗歌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
李贺才华横溢,写出的诗歌光彩照人,耀眼夺目。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为他的生命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就像一颗流星,闪耀的刹那却照亮整个夜空。
拓展:李贺简介
李贺(790~816) ,中国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称他为李昌谷。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家已没落。他“细瘦通眉,长指爪”,童年即能词章,15、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元和三、四年间(808~809),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据说,韩愈与皇甫湜曾一同回访,贺写了有名的《高轩过》诗。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父讳不举进士,韩愈作《讳辨》鼓励李贺应试,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后来做了三年奉礼郎,郁郁不平。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在京时,居崇义里,与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为密友,常偕同出游,一小奴骑驴相随,背一破锦囊。李贺得有诗句,即写投囊中,归家后足成完篇。母郑夫人常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后辞官归昌谷,又至潞州(今山西长治)依张彻一个时期。一生体弱多病,27岁逝世。死前曾以诗分为四编,授其友沈子明。死后15年,沈子明嘱杜牧写了序。人们出于对李贺的怀念,传说李贺临死时,见天帝派绯衣使者相召到天上白玉楼作记文;又传其母一夕梦见李贺,说他正为天帝作白瑶宫记文(李商隐《李贺小传》及张读《宣室志》)。昭宗时,韦庄上奏请追赐李贺进士及第,赠补阙、拾遗官职。但因宫廷发生事变,所奏被搁置。 李贺曾自编其集。有《李贺诗歌集注》。生平见李商隐《李贺小传》,新、旧《唐书》本传,《宣室志》,《幽闲鼓吹》,《摭言》。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文献通考》中说:“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岁寒堂诗话》中说:“李贺有太白之语,而无太白之才。”
【李贺鬼诗创作心理及创作成因】相关文章:
李贺鬼诗的成因05-31
浅析李贺鬼诗的成因09-03
诗人李贺鬼诗的成因06-08
诗鬼李贺的简介11-02
诗鬼李贺人物评价10-26
李贺鬼诗及其意蕴05-31
李贺为何被称为诗鬼11-25
李贺为什么叫诗鬼11-04
“诗鬼”李贺与他奇诡的诗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