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干行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2022-11-16 李白

  相信大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应该都接触过古诗词翻译、赏析吧,那么怎么去翻译、赏析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干行二首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干行二手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1

  长干行二首

  唐代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译文

  其一

  我的头发刚刚盖过额头,在门前折花做游戏。你骑着竹马过来,把弄着青梅,绕着床相互追逐。我们同在长干里居住,两个人从小都没什么猜忌。十四岁时嫁给你作妻子,害羞得没有露出过笑脸。低着头对着墙壁的暗处,一再呼唤也不敢回头。十五岁才舒展眉头,愿意永远和你在一起。常抱着至死不渝的信念,怎么能想到会走上望夫台。十六岁时你离家远行,要去瞿塘峡滟滪堆。五月水涨时,滟滪堆不可相触,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传到天上。门前是你离家时徘徊的足迹,渐渐地长满了绿苔。绿苔太厚,不好清扫,树叶飘落,秋天早早来到。八月里,黄色的蝴碟飞舞,双双飞到西园草地上。看到这种情景我很伤心,因而忧愁容颜衰老。无论什么时候你想下三巴回家,请预先把家书捎给我。迎接你不怕道路遥远,一直走到长风沙。

  其二

  想当初我在深闺的时候,不曾见识烟尘;可嫁给长干的男人后,整天在沙头等候风色。五月南风吹动的时候,想你正下巴陵;八月西风吹起的时候,想你正从扬子江出发。来来去去,聚少离多,悲伤几何?什么时候到湘潭呢?我最近天天梦见那里大起风波。昨夜又见狂风吹度,吹折了江头的大树。江水淼淼,昏暗无边,夫君啊你在何处?我将乘坐浮云骢,与你相会在兰渚东。鸳鸯嬉戏在绿蒲池上,翡翠鸟儿绣在锦屏当中。自顾自怜才十五岁多,面容正如桃花一般嫣红。哪里想到嫁为商人妇,既要愁水又要愁风。

  注释

  长干行:属乐府《杂曲歌辞》调名。下一作张潮。黄庭坚作李益诗。

  长干里:在今南京市,当年系船民集居之地,故《长干曲》多抒发船家女子的感情。

  抱柱信:典出出《庄子·盗跖》,写尾生与一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到而突然涨水,尾生守信而不肯离去,抱着柱子被水淹死。

  滟滪堆:三峡之一瞿塘峡峡口的一块大礁石,农历五月涨水没礁,船只易触礁翻沉。

  天上哀:哀一作“鸣”。

  迟行迹:迟一作“旧”。

  生绿苔:绿一作“苍”。

  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省安庆市的长江边上,距南京约700里。

  忆妾深闺里:妾一作“昔”。

  沙头:沙岸上。风色:风向。

  下:一作“在”。巴陵:今湖南岳阳。

  发:出发。扬子:扬子渡。

  湘潭:泛指湖南一带。

  淼淼:形容水势浩大。

  浮云骢:骏马。西汉文帝有骏马名浮云。

  兰渚:生有兰草的小洲。

  翡翠:水鸟名。

  赏析

  诗人李白写过许多反映妇女生活的作品,《长干行两首》就是其中杰出的诗。

  长干是地名,在今江苏南京。乐府旧题有《长干曲》,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二载有古辞一首,五言四句,写一位少女驾舟采菱、途中遇潮的情景。与李白同时的崔颢有《长干曲》,崔国辅有《小长干曲》,也都是五言四旬的小乐府体,所描绘的都是长江中下游一带男女青年的生活场景。这些诗歌内容都较简单。李白《长干行》的幅加长了,内容也比较丰富。它以一位居住在长干里的商妇自述的口气,叙述了她的爱情生活,倾吐了对于远方丈夫的殷切思念。它塑造了一个具有丰富深挚的情感的少妇形象,具有动人的艺术力量。

  这是两首爱情叙事诗。第一首诗对商妇的各个生活阶段,通过生动具体的生活侧面的描绘,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运用形象,进行典型的概括,开头的六句,婉若一组民间孩童嬉戏的风情画卷。“十四为君妇”以下八句,又通过心里描写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小新娘出嫁后的新婚生活。在接下来的诗句中,更以浓重的笔墨描写闺中少妇的离别愁绪,诗情到此形成了鲜明转折。“门前迟行迹”以下八句,通过节气变化和不同景物的描写,将一个思念远行丈夫的少妇形象,鲜明地跃然于纸上。最后两句则透露了李白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这阕诗的不少细节描写是很突出而富于艺术效果的。如“妾发初覆额”以下几句,写男女儿童天真无邪的游戏动作,活泼可爱。“青梅竹马”成为至今仍在使用的成语。又如“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写女子初结婚时的羞怯,非常细腻真切。诗人注意到表现女子不同阶段心理状态的变化,而没有作简单化的处理。再如“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八月胡蝶黄,双飞西园草”,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示了思妇内心世界深邃的感情活动,深刻动人。

  第二首诗与第一首诗同是写商妇的爱情和离别的诗。第二首诗恰似第一首诗中的少妇风尘仆仆地划着小船来到长风沙的江边沙头上等候久别的丈夫。此诗在描述女子情感脉络上非常细密柔婉,像是山林中的清泉涓涓流畅而又还回曲折,给读者留下数不清的情韵,把少妇的闺怨描写得淋漓酣畅。这首诗中,诗人用“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两句便将女主人公的身世交代得清清楚楚。“五月南风兴”以下四句交代了诗中丈夫的行踪。“昨日狂风度,吹折江头树”则表现了她对夫婿安危的深切关怀,最后,“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江。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以少妇感怀身世的方式将满腔离愁别恨渲染得恰到好处。这首诗将南方女子温柔细腻的感情刻画得十分到位。全诗感情细腻,缠绵婉转,步步深入,语言坦白,音节和谐,格调清新隽永,也属诗歌艺术的上品。

  但是,与第一首诗相比起来,第二首诗显得要稍逊一筹。第二首诗与其他描写闺怨题材的诗一样,是从少妇时期入手,而第一首诗却别出心裁,偏偏从童年时期的两小无猜写起,李白在此诗中打破了陈规,自出机杼。它通过描绘出的一副副生活场景,精心渲染环境气氛,使得人物性格更加生鲜自然,显示出完整性和独创性。一连串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段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几乎显示了女主人公的一部性格发展史。这些是第二首诗所没有达到的艺术高度。

  透过第一首诗典型化的语言,塑造出了一个典型的商人小妇形象。这就是典型的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赞美这首诗是最贴切不过了,相形之下,第二首诗略显平庸,一则在于它的遣词用句没有前者的创新性,二者它的叙述方式没有摆脱掉其他相同题材诗歌的影子。它更加注重愁怨的描写,而第一首的最后两句“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则带有一丝脱离封建礼教的解放色彩。因此,第一首诗塑造的人物更加鲜明饱满,更令读者喜爱。

  《长干行二首》的风格缠绵婉转,具有柔和深沉的美。商妇的爱情有热烈奔放的特点,同时又是那样地坚贞、持久、专一、深沉。她的丈夫是外出经商,并非奔赴疆场,吉凶难卜;因此,她虽也为丈夫的安危担心,但并不是摧塌心肺的悲恸。她的相思之情正如春蚕吐丝,绵绵不绝。这些内在的因素,决定了作品风格的深沉柔婉。

  长干行二手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2

  长干行

  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韵译】

  记得我刘海初盖前额的时候,常常折一枝花朵在门前嬉戏。

  郎君总是跨着竹竿当马骑来,手持青梅绕着交椅争夺紧追。

  长期来我俩一起住在长干里,咱俩天真无邪相互从不猜疑。

  十四岁那年作了你结发妻子,成婚时羞得我不敢把脸抬起。

  自己低头面向昏暗的墙角落,任你千呼万唤我也不把头回。

  十五岁才高兴地笑开了双眉,誓与你白头偕老到化为尘灰。

  你常存尾生抱柱般坚守信约,我就怎么也不会登上望夫台。

  十六岁那年你离我出外远去,要经过瞿塘峡可怕的滟滪堆。

  五月水涨滟滪难辨担心触礁,猿猴在两岸山头嘶鸣更悲凄。

  门前那些你缓步离去的足印,日子久了一个个都长满青苔。

  苔藓长得太厚怎么也扫不了,秋风早到落叶纷纷把它覆盖。

  八月秋高粉黄蝴蝶多么轻狂,双双飞过西园在草丛中戏爱。

  此情此景怎不叫我伤心痛绝,终日忧愁太甚红颜自然早衰。

  迟早有一天你若离开了三巴,应该写封信报告我寄到家来。

  为了迎接你我不说路途遥远,哪怕赶到长风沙要走七百里!

  【赏析】

  据《景定建康志》载:“长干里,在秦淮南。”长干即现在的南京中华门一带。唐时,金陵西门及南门秦淮河两岸,商旅往来,最是繁华。

  李白二十四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元十三年(725)春天,经巫山,过荆门,达江陵,夏览洞庭,秋游金陵。金陵从六朝以来,就以其繁华、商贸之发达、文化之先进而吸引各地名流。六朝乐府中的“吴声”“西曲”大多就产生并广泛流传于这一带的吴地。一踏上金陵大地,“吴声”“西曲”这些清新别致的民谣就令诗人感到新鲜无比,爽心悦目。这首清新质朴的诗歌就是在认真学习吴地民歌的基础上所创作的。

  在《长干行》这首诗中,就以居住长干里的一位商妇自述的口吻,回顾了她与丈夫相爱的过程,同时表达了她对远方丈夫炽烈忠贞的爱情,从而塑造了一位爱情专一、感情丰富的少妇形象。

  全诗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从“妾发初覆额”到“两小无嫌猜”,是商妇对自己和丈夫在童年时代青梅竹马亲密无间的友谊的美好回忆。“妾发初覆额”,说明其年纪之幼小。而“折花”剧、骑“竹马”、弄“青梅”等一系列的生动的生活细节,则将他们玩耍时天真烂漫的.情态形于言表。“同居”二字说明他们是近邻,自父辈就有密切的交往。“两山无嫌猜”,写出了他们心灵的圣洁、透明、无瑕。也更显出他们爱情基础的纯真坚实。

  第二部分从“十四为君妇”到“猿声天上哀”,回忆女主人公婚后的生活经历。这一部分又可分三层。

  第一层从“十四为君妇”到“千唤不一回”,回忆新婚燕尔,少妇的羞态。一对青梅等一系列的生动的生活细节,则将他们玩耍时天真烂漫的情态形于言表。“同居”二字说明他们是近邻,自父辈就已有密切的交往。“两小无嫌猜”,写出了他们心灵的圣洁、透明、无瑕。也更显出他们爱情基础的纯真、坚实。

  第二部分从“十四为君妇”到“千唤不一回”,是回忆新婚燕尔,少妇的羞态。一对青梅竹马男女青年,虽然儿时曾玩过“折花”扮新郎新娘的游戏,一旦结为夫妻,又使女儿家的心灵羞涩无比,“羞颜未尝开”写小新娘羞答答难为情的娇态。“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二句,出神入化,进一步用典型细节描绘出女主人公新婚时娇态图。

  第二层从“十五始展眉”到“岂上望夫台”,回忆爱情的进一步加深。从心底向丈夫许下“愿同尘与灰”的山盟海誓。“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大意是:忠贞不渝,至死不变是自己常存在心的坚贞信念,怎么会愿意上望夫台去饱尝夫妻分离之苦呢?这里准确地显示了女主人公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感情也在不断丰富和成熟。

  第三层从“十六君远行”到“猿声天上哀”,回忆丈夫远行后商妇对丈夫的绵绵思念与牵挂。感情正浓时听说丈夫要远行,这就够商妇痛苦的了。想到丈夫远行要经过奇险无比的瞿塘峡滟滪堆,令她如抵险境,越发如坐针毡,愁思更盛。由此可以看出女主人公与其丈夫同甘苦、共命运的忠贞爱情。

  第三部分从“门前旧行迹”到“坐愁红颜老”,从回忆回到眼前的现实,写丈夫远行后商妇寂寥无依的惆怅心境和深切的思念。“门前旧行迹,一一生绿苔”,意思是,在门前所留下的送别丈夫时的脚印,都已经长出了青苔,足见夫妻分别的时间之久。“苔深不能扫”一句很传神,将女主人公在丈夫离家后百无聊赖的心情刻画得惟妙惟肖。而商妇感到秋风落叶来得早是心里作用的结果。从侧面渲染其愁思之深。

  看到八月蝴蝶双双起舞,商妇更觉自己的孤独。“坐愁红颜老”是她面对时光流逝、青春虚度的顾影自怜的感叹。

  第四部分从“早晚下三巴”到结尾,写商妇渴望夫妻早日相会的心情。“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早晚”是何时、何日的意思。这两句渲染商妇想见丈夫和得到他的消息的急切心情。只要一有丈夫回家的消息,商妇就会远道相迎,“直至长风沙”。如此就把女主人公久蕴心底的奔放热情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了,一个深情缱绻的少妇形象也跃然纸上。

  李白的《长干行》,通过一系列富有生活情趣的和极能概括主人公性格的典型细节和心理侧面,成功地展现了一个丈夫远行的商妇丰富的内心世界。“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八月蝶蝴黄,双飞西园草”分别表现了女主公孩提时期与丈夫天真无邪的玩耍细节;少女初嫁时的娇羞场面;爱情发展时内心的细节刻画;以及丈夫远行后她孤寂失落的心情,既叙事,又代主人公抒情,同时更塑造出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典型细节和生活侧面,确能以小见大,表现出思味不尽的内容,衬托出人物的性格,使人物栩栩如生。

  在艺术上《长干行》明显地受到乐府民歌的影响,诗中以年龄和时间顺序记叙商妇的爱情生活发展,显然受到《孔雀东南飞》中“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和《陌上桑》中“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等汉乐府民歌诗句的影响。同时,又有其富有创造性的独特之处。《长干行》一方面吸收了汉乐府以时间顺序叙事的手法,做到脉络清晰;另一方面又兼采“吴声”“西曲”等六朝乐府民歌婉约缠绵,风格清新、表现细腻的特点,对每一年龄段都进行具体细腻地抒写,从十四至十六岁,每一年龄的生活都是一幅运笔工巧的图画。

  从诗歌语言方面来看,《长干行》语言朴素清新,用韵多变,音节流转和谐。全诗三十行,其中表现女主人公柔和、深沉感情时多用ai韵;表现内心微澜的多用ei韵;在回忆爱情生活历程时,根据感情的剧烈起伏,作者还采用原始交韵的形式,给人以感情迭宕起伏的感觉。最后四句用宏亮级a韵,更将女主人公内心炽如烈火的爱情展现于读者面前。

  长干行二手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3

  长干行 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①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③,直至长风沙④。

  【注释】

  ①床:这里指坐具。

  ②抱柱信:《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③不道远:不会嫌远。

  ④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安庆市东的长江边上。地极湍险。

  【简析】

  这是一首写商妇的爱情和离别的诗。诗以商妇的自白,用缠绵婉转的笔调,抒写了她对远出经商丈夫的真挚的爱和深深的思念。

  诗的开头六句是回忆与丈夫孩提时“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景,为读者塑了一对少年儿童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形象。“十四为君妇”四句,是细腻地刻划初婚的羞涩,重现了新婚的甜蜜醉人。“十五始展眉”四句,写婚后的热恋和恩爱,山盟海誓,如胶似漆。“十六君远行”四句,写遥思丈夫远行经商,并为之担心受怕,缠绵悱恻,深沉无限。“门前迟行迹”八句,写触景生情,忧思不断,颜容憔悴。最后四句,写寄语亲人,望其早归。把思念之情更推进一步。

  全诗形象完整明丽,活泼动人。感情细腻,缠绵婉转;语言坦白,音节和谐;格调清新隽永,是诗歌艺术上品。“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已成描摹you男幼女天真无邪情谊的佳语。

  长干行二手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4

  长干行

  【其一】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其二】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古诗简介

  《长干行》是南朝乐府中“杂曲古辞”的旧题。崔颢这两首诗继承了前代民歌的遗风,但既不是艳丽而柔媚,又非浪漫而热烈,却以素朴真率见长,写得干净健康。女主角的抒怀只到“或恐是同乡”为止,男主角的表情也只以“生小不相识”为限。这样的蕴藉无邪,是抒情诗中的上乘。

  翻译/译文

  【其一】

  你家住在哪儿?我家就在横塘。停船暂且相问,或许我们还是同乡呢。

  【其二】

  我家临着九江水,来往在九江边。我们虽然同是长干人,从小却没有见过面。

  注释

  长干:在金陵

  横塘:在今南京西南麒麟门外,与长干相近。

  九江:泛指江水,而非浔阳九江。

  借问:船家女真直率也,才问罢郎家何处,不及回答,旋而自言横塘人。

  赏析/鉴赏

  【其一】

  本诗是一首女子向男子发问的诗,寥寥数语,形象地将女子既想结识对方,又怕露骨的心态描绘了出来。诗人巧妙地以口吻传达人的神态,用女子自报家门的急切程度,传达了这个女子大胆、聪慧、天真无邪的音容笑貌,纯朴清清,饶有情趣。

  【其二】

  这是一首男子应答的诗,是针对着“长干行 其一”中女子的问题而回答的。男子回答得坦率诚恳,一句“生小不相识”表面是惋惜没能青梅竹马,实际是相见恨晚心情的表现,流露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本诗与“长干行 其一”都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浪漫热烈,朴素健康,称得上上乘之作。

  长干行二手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5

  作品简介

  《长干行》是唐代诗人崔颢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以男女对话的形式,描写了采莲女子与青年男子相恋的过程:两人偶然水上相逢,初不相识,女子却找出话头和对方攀谈,终于并船而归。诗中描绘船家少女的大胆和聪慧,憨厚如实的语言维妙维肖,非常可爱。这四首诗继承了前代民歌的遗风,但既不是艳丽而柔媚,又非浪漫而热烈,却以素朴真率见长,写得干净健康。

  作品原文

  长干曲四首⑴

  君家何处住⑵?妾住在横塘⑶。停船暂借问⑷,或恐是同乡⑸。

  家临九江水⑹,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⑺,莲舟渐觉稀。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⑻。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词句注释

  ⑴长干曲:一作“江南曲”,一作“长干行”,属乐府《杂曲歌辞》。

  ⑵何处住:一作“定何处”。

  ⑶横塘:在今南京市西南。

  ⑷借问:请问,向人询问。

  ⑸或恐:也许。一作“或可”。

  ⑹九江:原指长江浔阳一段,此泛指长江。

  ⑺下渚:一作“北渚”。

  ⑻逆潮归:一作“送潮归”。

  白话译文

  你家住在什么地方,我家住在横塘一带。停船我来打听一下,或许我们还是同乡。

  我家就临靠着九江,来去都在九江边上。我们同是长干的人,可我们从小不相识。

  作品鉴赏

  崔颢《长干曲四首》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三十。下面是原中央大学教授沈熙乾先生对这组诗的赏析。

  这组诗的前两首抓住了人生片断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使人物、场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它不以任何色彩映衬,似墨笔画;它不用任何妆饰烘托,是幅素描;它不凭任何布景借力,犹如一曲男女声对唱;它截头去尾,突出主干,又很象独幕剧。题材是那样的平凡,而表现手法却是那样的不平凡。

  先看第一首的剪裁:一个住在横塘的姑娘,在泛舟时听到邻船一个男子的话音,于是天真无邪地问一下:你是不是和我同乡?-就是这样一点儿简单的情节,只用“妾住在横塘”五字,就借女主角之口点明了说话者的性别与居处。又用“停舟”二字,表明是水上的偶然遇合,用一个“君”字指出对方是男性。那些题前的叙事,用这种一石两卵的手法,就全部省略了。诗一开头就单刀直入,让女主角出口问人,现身纸上,而读者也闻其声如见其人,绝没有茫无头绪之感。从文学描写的技巧看,“声态并作”,达到了“应有尽有,应无尽无”,既凝炼集中而又玲珑剔透的艺术高度。

  不仅如此,在寥寥二十字中,诗人仅有口吻传神,就把女主角的音容笑貌,写得活灵活现。他不象杜牧那样写明“娉娉袅袅十三余”,也不象李商隐那样点出“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他只采用了问话之后,不待对方答复,就急于自报“妾住在横塘”这样的处理,自然地把女主角的年龄从娇憨天真的语气中反衬出来了。在男主角并未开口,而这位小姑娘之所以有“或恐是同乡”的想法,不正是因为听到了对方带有乡音的片言只语吗?这里诗人又省略了“因闻声而相问”的关节,这是文字之外的描写,所谓“不写之写”。

  这首诗还表现了女主角境遇与内心的孤寂。单从她闻乡音而急于“停船”相问,就可见她离乡背井,水宿风行,孤零无伴,没有一个可与共语之人。因此,他乡听得故乡音,且将他乡当故乡,就这样的喜出望外。诗人不仅在纸上重现了女主角外露的声音笑貌,而且深深开掘了她的个性和内心。

  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有如民歌。民歌中本有男女对唱的传统,在《乐府诗集》中就称为“相和歌辞”。所以第一首女声起唱之后,就是男主角的答唱了。“家临九江水”答复了“君家何处住”的问题;“来去九江侧”说明自己也是风行水宿之人,不然就不会有这次的萍水相逢。这里初步点醒了两人的共同点。“同是长干人”落实了姑娘“或恐是同乡”的想法,原来老家都是建康(今江苏南京)长干里。一个“同”字把双方的共同点又加深了一层。这三句是男主角直线条的口吻。剩下最后一句,只有五个字,该如何着墨?如用“今日得相识”之类的幸运之辞作结束,未免失之平直。诗人终于转过笔来把原意一翻:与其说今日之幸而相识,倒不如追惜往日之未曾相识。“自小不相识”五字,表面惋惜当日之未能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实质更突出了今日之相逢恨晚。越是对过去无穷惋惜,越是显出此时此地萍水相逢的可珍可贵。这一笔的翻腾有何等撼人的艺术感染力!

  “长干曲”是南朝乐府中“杂曲古辞”的旧题。崔颢这两首诗继承了前代民歌的遗风,但既不是艳丽而柔媚,又非浪漫而热烈,却以素朴真率见长,写得干净健康。女主角的抒怀只到“或恐是同乡”为止,男主角的表情也只以“自小不相识”为限。这样的蕴藉无邪,是抒情诗中的上乘。

  作者简介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

【长干行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相关文章:

长干行·其一_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8-03

李白《长干行》全诗翻译赏析10-11

李白《长干行》赏析10-26

春日行_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8-03

《长干行》李白唐诗赏析11-27

李白 《长干行》译文及赏析12-29

估客行_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8-03

李白的诗长干行诗词欣赏10-05

李白全诗《长干行》鉴赏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