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历史在古代很少有盛名,古城也比较少。印象中比较出名城市的除了徽州就是宣州了。对于宣城的扬名,李白功不可没。所以,宣城是李白在安徽的重要一站。 于是在天朗气清的周末和好友相约去宣城拜访 “江南诗山”——敬亭山。
敬亭山属免费景区, 原以为敬亭山会游人如织,进山才发现今天的敬亭山上,游人稀少,似乎有些冷清。空山寂寂,不免让我们生发出几许失落。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座徽派风格的石门坊,刻有楚图南的题字和李白,陈毅的诗作。石门坊在兰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壮观夺目。好多人纷纷在此合影留念。穿过石门坊,沿山门主道拾级而上约50米的位置有一尊李白的雕塑,高约4.5米,造型很简捷,但诗人的气质却刻画的非常传神。而雕塑四周却很破旧,落败,仿佛让人想起了诗人漂泊,潦倒,坎坷的一生。
进入山中,感到里面的景致一下子丰富了很多,沿着一条林荫小道向前不远,可以看到一个用太湖石堆砌而成的小山门,上书“江南诗山”四个大字。历经风雨的古昭亭也耸立于此。再向前我们来到了一个竹的世界,在竹海之中我们发现了一尊雕像,走近细看原来是唐朝玉真公主的雕像,而后面就是公主的坟墓。
据介绍,这位玉真公主是唐朝睿宗皇帝李旦的第十女,从小信奉道教,入道后云游天下,结识了很多文人墨客,李白就是其中之一。李白能够入朝为官全靠她的大力举荐,李白被贬后,她很郁闷,一直隐居敬亭山,直至香消玉损。(当然这个故事纯属谣传,一个公主怎么和一个无名无位的平民相爱,况且他们两人的年龄也相差太大了吧。)
不到一小时我们就来到山顶,坐在石凳上,看着眼前的青山,感觉有些失望,一朋友惊讶的问我:“这,这不就是一小土包吗?”
是啊,眼前的敬亭山实在是太平凡了,没有嵯峨峥嵘的奇石怪岩,没有苍翠馥郁的青松古柏,没有柔婉的溪流、清洌的山泉和如霆如雷的飞瀑……她似乎缺乏一座名山应该具备的视觉冲击力。就此而言,敬亭山实在有点不幸。
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公元753年,也就是大唐天宝十二年的秋天,迎着清凉的晨风,从黄尘飞扬的古道上走来了一位诗人,衣袂飘飘,须髯飘飘,颇具几分道骨仙风。呵,敬亭有幸,这一天,她迎来了被时人称为“谪仙”、被后人誉为“诗仙”的李白。
李白来了。他来寻访“二谢”的遗踪。恃才傲物的太白,能让他青眼相向的文人墨客真是屈指可数,但是,南朝“二谢”——谢灵运、谢朓却使他心仪一生。
这里,曾是“二谢”相继担任过太守的地方。在这里,谢朓还留下了歌咏敬亭山的诗句:“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 李白的心和“二谢”是相通的,难怪李白在官场失意的时候,就要脚穿谢公屐,手持白玉杖,前来与“二谢”进行心灵的对话,领略谢朓描画的诗境了。
都说李白一生潇洒飘逸,其实他活得十分沉重,于是,他竹杖芒鞋,欲将满腔的愤懑付诸山水了。命运多舛,度尽劫波,山山水水,便成了他休憩心灵、释放苦闷的驿站。
秀山佳水,抚慰着李白的心灵,但它们却抚平不了李白心头永远的痛。天涯孤旅,年复一年;世态炎凉,日复一日。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不寄情于美酒和山水,又能怎样呢?所以,他还是踽踽而行,先后七次来到敬亭山中,借青山以排遣心中郁积良久的愁绪。
敬亭山前,坐看云卷云舒,一种诗境的愉悦。
寂寂空山,寂寂旅人,似乎都被这个世界遗忘了。静谧的山,寂寞的人,面面相觑,相对无言……
青山独对诗人,诗人独对青山。静谧,有时是对心灵的最好的抚慰。也不知过了多少时间,诗人沉浸在满山的静谧之中。
清凉的风,拂去了心头的痛;苍翠的山,幻化成梦中的人。幻化成眼前这默默无言、脉脉含情的敬亭山没有厌倦我,离开我,抛弃我啊……唉!人生哪,人生变幻无穷,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人虽无情,青山有情,李白被沉寂的青山感动了。他轻启双唇,吟就了这样的诗: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从此,敬亭山就在唐诗的菁华中定格,并且穿越时空,叩击着后人的心弦,召唤着行色匆匆的旅人——
白香山来了,杜牧之来了,欧阳修来了,苏东坡来了,文天祥来了……也不知度过了多少个春秋,这里就积淀起深沉的幽思,洋溢起浓烈的诗情,终于蕴积成了一座厚重的“江南诗山”。当然,现代的社会节奏太快,无论快餐食品,还是快餐文化都充斥在我们身边,甚至连旅游也变成快节奏了,如今的我们看风景似乎再走一个程序,在导游规定的时间内,找到一些景点,拍个照,然后赶往下一个地点。往往一天下来,累得死去活来,回去后只剩下无数的图片和炫耀的谈资。殊不知旅游是个放松心情体味生活的过程。
于是对朋友说,还是先放下抱怨吧,咱们同学几个能一起爬山游玩本身就是一个无价的经历,更何况,敬亭山最大特色就是静寂中放松心境,感受内心的宁静嘛。在厚重的“江南诗山”,让我们也气定心闲地相看一回吧。
跟着李白游安徽之秋浦河
下文选自“校园行知客”活动参赛选手:安徽师范大学 孟楠的日志 《跟着李白游安徽之秋浦河》
秋浦河,因“溪流澄碧长秋”而得美名。
秋浦河,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而得诗名。
皖南山水醉诗人。其间留下赞美诗篇最多的是李白,而李白赞美最多的地方,无疑是秋浦河。他先后五次畅游秋浦河,留下十多首脍炙人口的《秋浦歌》。
悠悠秋浦河,源于祁门,流经石台,由贵池注入长江,形成百里画廊。而我们走的仅仅是石台境内的一小段。
青山如黛,河柳依依。葱郁的老树滨河而立,或俯临于水,或亭亭玉立。山溪小河时有汇入。由于前几天的大雨,河水涨了不少。
坐在竹筏上,静静地看着暮色里河边村庄升起的炊烟,和氤氲青山上的一轮半月。一线小桥平架两岸,碧水到此哗哗歌唱,岸上人家,白墙黑瓦隐隐流香。我看岸边,老树,树根盘抓虬长,生命张扬;树冠如伞覆盖,清绿罩梦。
其实,李白在秋浦河时心情并不好,在这组《秋浦歌》里多有反映。“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连看诗意的芦花飞絮都强打精神,可见他情绪十分低落。“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猿声也能催白发?怕真正的原因是思念故乡了吧。
秋浦河的记忆属于月亮,它的月亮是史上最清瘦的月亮。较之瘦西湖的月亮绝不逊色。“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摇荡女萝枝,半挂青天月。”水中的月在微波里碎成一面晕黄的毛玻璃。爱怜的掬水在手里,月便映在手心。明月在手,水漏月缺,这也许就是月的阴晴圆缺。
人生也真是如此吧,时光飞逝,不经意间已入衰年,只能空叹事业未成功名未就了。要不然李白窥见斑白的双鬓怎么会惊天动地的长叹呢。
其实李白不能说是功名未就。他拥有家产,虽然不能说是富甲但也绝比杜甫好上百倍,他也做过翰林学士,名扬于天下。虽然他随时可以放浪形骸超然物外,但不能忘乎所以。他的忧愁应该不是个人的功名利禄,这些他已拥有。他该是为天下为苍生而忧,也许这才是他白发三千丈的真正原因。
那一晚,半月依然卧在,清风吹来,又碎成一团。
跟着李白游安徽之采石矶
下文选自“校园行知客”活动参赛选手:安徽师范大学 孟楠的日志 《跟着李白游安徽之采石矶》
采石矶,旧称牛渚矶,位于马鞍山西南翠螺山临江处。乍提之,并不是十分出名。但采石矶名列长江三大矶之首,(南京燕子矶、岳阳城陵矶)传说中诗仙李白醉酒捞月、乘鲸飞天之处,便是这采石矶了。似乎采石矶与唐代大诗人李白有着不解之缘。
他与当涂似乎更有缘分。李白自25岁第一次到当涂开始,直到63岁终老当涂,38年间先后七次来到当涂。南朝大诗人谢朓也曾筑宅当涂青山,常来次居住吟咏。
李白一生仰慕谢朓风范,同样眷恋姑孰山水。他多次来当涂,寻幽揽胜,题诗吟咏,留下了50余首诗文。其中《青夜泊牛渚怀古》、《望天门山》、《横江词》等,成为千古名作,广为人们传诵。诗人晚年漂泊困苦,穷愁潦倒,投奔其从叔当涂县令李阳冰。最后客死当涂,骨埋青山。采石矶更加山依依,碧水廖廓,让人感受“青山外,远烟碧”的美妙意境。
从采石矶上居高临下,南望天门山,北望绝壁连峰,稍有风来,滚滚长江便是“涛似连山喷雪来”,异常壮观。诚如余秋雨所述“采石矶的魅力在于它扼要亚洲第一大河的咽喉,对万里长江做了一个文化总结”。果然,一流的大河,一流的山水,遇到一流的诗人,不仅给了他无数次放大豪迈的吟唱,竟也成了他水中捉月的天堂。
李白一生行游万里,诗词歌赋如浩瀚汪洋,流畅下来的虽然仅有千首,但足以让我们欣喜若狂,受益匪浅!诚如人们赞美的那样“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我选择首先先去三台阁。三台阁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长江名阁,始建于明崇祯年间,后毁于战火。20世纪末得以重建。建成后的三台阁高五层约3O米,阁体呈方形,琉璃覆项,飞檐翘角,气势恢弘。
登临三台阁,可南望天门中断,西眺大江奔流,东睹古镇采石,北看九华风光。三台阁内就我一个游人,风很大,我一直登上最高点,管理人员不时提醒我注意安全。那天天气晴朗,在三台阁上可以饱览马鞍山市容和长江两岸山峰及美景。
而后来到李白的衣冠冢,经过三元洞。三元洞又名三官洞是采石砚五座天然石洞中最大的一座,素为江南天然胜景之一。其得名有二:一据史料记载清康熙年间,僧人定如云游,悦此清幽绝俗,遂率众僧供奉天、地、水三元神位于此而得名三元洞;另有民间传说,湖南三秀才乘船赴京会考,途经采石忽遇狂风骤雨,幸得神仙保佑,方才化险为夷。后三人皆金榜提名,为官一方,为报神仙救命之恩,捐资就洞筑楼,改名三官洞。
现在洞内有这两种说法的雕塑,主要是为游客服务和满足游人的好奇心!出三元洞不远就是李白投江的雕塑,现代建筑,也算是对古人的怀念吧!
沿路往下是然犀亭、江边石刻和常遇春的大脚印,看到悬崖面的滔滔江水,欣赏古代文人墨客的雕刻,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到达峨嵋亭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了。这里保留了历代文人墨客怀念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词歌赋,苍劲的笔锋;流畅文字都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从江边左转不远路过广济寺就到了李白纪念馆。里面有李白的画像和诗作。且馆内有后园,飞阁流瀑别有风致。
传说,诗人是醉酒而落入江中,采石矶就是他灵魂升天的地方,而今从李白祠到太白楼,从捉月台到醉月亭从行吟桥到衣冠冢,沿着山道不断发现诗人的名字和气息。遥想当年,他是否闻到林间草木那蒸腾着的浓烈的腐熟的或清新的混合?仿佛不是酒意在暗自发酵,也许不是酒,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时那诗意的诱惑……。
徽州之天下无山——黄山
下文选自“校园行知客”活动参赛选手:东华大学 卢意的日志 《徽州之天下无山——黄山》
我要怎么把我的溢美之词堆给黄山,而不显得言过其实?想来想去我想到两种:一是引用古人说过的;二是推荐没感受过黄山的去体会一次。
并非夸张,在徐霞客“登黄山而天下无山,观止矣”的盛赞之下,必定是有理由的。原本我还不信,心想“都这么多个百年过去了,一半
的中国人都玩儿过的山,还能剩下什么好景色?想必是徐霞客那会儿交通太不便,没看过几个美景就是了。”
然后我被黄山来了个下马威。
那时是第一年国家给清明节放假,我和朋友合计着翘两天课,趁大部队没学生这种便利而可以提早赶去景点时痛痛快快看看景儿,省得人一多,就算景色不变,心情也被糟蹋了。
所以在还可以被称得上是“淡季”的当儿,我赶到了黄山跟前儿的汤口镇,吃了好吃的毛豆腐,然后顺便就在店里砍了价,住上了10块钱一晚上的旅馆,因为那时没放假,什么人都没有,10块钱我自己住一个四人间,独自享受空调、热水和电视,相当之爽。
第二天早上和朋友汇合之后,狠狠的往书包里塞满了矿泉水和充饥的食物,春游爬山去了。
由于空气中微有水汽,天显得阴沉沉的,一整天走着都跟在具有死金、暗潮气息的公园爬山似的,期间多次往两侧树林里窥探,朋友盛赞,“即使是死亡金属的封面,也足以胜任”。
一路慢遛快遛,在傍晚时分赶到了光明顶之类的地方。
清明时分正是雨纷纷的时节,一天赶路都是雾蒙蒙的,时不时太阳矜持的露半张脸,结果山头上的夕阳是没有了,走运的是,同一帮站在那里痴痴望默默等的人一起,终于在最后一刻等到了风吹雾散,云海翻涌。
别提当时多兴奋了。站在几乎算是腾空的、自崖边伸出的小台子上,还一只脚踩着山石,见浓厚的云朵自脚下散出,直向天穹尽头铺去,只有山尖可以在云海中冒出头,好像是蓬莱仙境——“海上有仙山,名曰蓬莱”。仿佛是我腾云驾雾一般,踩在飘浮的棉花般的云层之上,活在不是凡间的境地之中,可以俯视红尘,洋洋得意,飘飘欲仙。
我觉得那时候我特别的HIGH,脑子里飘过“说不定这是真的,我可以踩着云,不会掉下去,厚厚的云会托着我的”这样的想法,我凝视着环绕在嶙峋山石间的云海,差点就想跨过栏杆去试一试。
黄山的云海让人相信仿佛自己是可以在云上行走,过另一种神仙生活的。
云海始终聚集不散,只是时不时的变得稀薄,像是被弹薄的棉絮,还有丝丝缕缕拉扯着,分不开。它们或高或低,像马昂首又复低下头千军万马不停息的向前奔腾,翻滚着,让人凭胸生出豪气。
看完云海,一问酒店,被预定的连个加床都没了,只好睡帐篷。碰巧那天下雨,洇湿了半个帐篷,用我朋友的话说就是自那一夜之后腿脚就染上了老风湿。
然后一大早被吵醒,就只好揣上东西,去等日出。
足足等了三四个小时,直到已经能感觉到太阳的光是从我们可以微扬着脸的角度,透过层层迷雾撒过来,我终于沮丧的放弃。
然后我们奔波在西海大峡谷那令人无语的上了下、下了上的路上。贵在景色好啊!而且真佩服在山上凿洞、建栈道的工人,不知道当初是怎么施工的,一条条悬在光滑岩壁上的或是石头、或是木头的细窄栈道,就像是古文蜀道一样。
我和朋友一致认为特别像《仙剑奇侠传1》里蜀山的栈道,所幸现实中的没有偶尔缺一块板子什么的,而且也不是用绳子连接的,走着安全多了。重要的是,如果万一掉下去,没有“重新开始游戏”这个选项。
但是从高处俯瞰的感觉真是无与伦比,很有成就感,也感到了自己很渺小,似乎是自然替你端正了一下你的位置——别再整天自以为是啦,看看脚下,走到这么高不容易,并且临着深渊,一步走错就万劫不复了。
山,这种万年形成又万年不动的事物,实在让人敬佩。块块石头都是时间的证明,米米的高度都是自然的变化。我敬老祖宗的境界,天人合一,变与不变俱是一体,人容万物,万物含人。
第二天是假日,等我们再返回山顶时,早已人山人海,于是决定临时改道,从后山下去作为结束了。一路上,我一直叨叨“‘黄山归来不看岳’原来竟不是如有虚名”,直到把朋友说烦。
黄山,屹立如此之久,盛誉如此广,似是玉皇大帝的盆景,有神仙之手打理,百年如一日的精致和磅礴,它沉稳并不曾移改,用相似却变化万千的景致引诱世人,从古至今。
多少人踏上了它的顶端却被它征服。
一生痴绝处,归梦到徽州
下文选自“校园行知客”活动参赛选手: 东华大学 卢意的日志 《一生痴绝处,归梦到徽州》
黄山下来之后,去的黟县。其实并不完全能说是我饱览了整个徽州——其实这个词更多的反而是一种地域概念,而非真的划定界线,只能说我去过徽州了,见到了它的一部分,我管中窥豹的猜想一整个儿的它有多好看。
西递迎头泼面的给了我们一场傍晚的雨,叫我们浸入“风微烟淡雨萧然”的江南气氛。因为西递一日游结束了的游客,更是在雨泼没多时便消失的无影无踪,高大的牌坊和民居稳如泰山的依旧立在雨中,像是获得胜利了一样,低调的趾高气昂着。
我们淋着雨穿街走巷,看到了洇湿的白墙黑瓦,油绿的叶子捧着雨珠,猫躲在敞开的门内向外张望着。整个村子安静得听得到另一头的狗吠。又不只是安静,还有炊烟在雨中湿乎乎的味道。我们像国产单机RPG里操纵的人物一样,按照地图,几乎把每个房间都进了一遍,虽然不是为了宝箱。
完美的第二天又雨过天晴,暖洋洋的阳光一路照着我们,空气也经洗刷而变得格外清新,于是我们就租了自行车,晃晃悠悠的骑行在油菜花儿间的小路上。
我们前进的速度那真是要多慢有多慢,抱着“今天看不完,大不了明儿不走,还继续看”的想法,像幼儿园春游一样好奇的左右张望。懒洋洋的感觉真是舒服极了。我还因为有一阵儿觉得太爽了,骑车都不想,一屁股坐在路上晒太阳、看黄澄澄遍地的油菜花儿们,歇了半天儿。
这就是我坐在路边儿歇的时候,朋友的耍帅照。趁他没注意拍的,所以看起来挺自然?
后来我们俩仰起头沐浴着阳光,还比谁骑上坡骑得快。很奇怪的是,那种灿烂的阳光,像一层层薄薄的金箔等比数列的降下来,刚好够把油菜花晒得金灿灿的,明黄得透亮,却并不刺眼。
阳光大好,自然大好,晒着太阳吃着一块钱一根儿的冰棍儿等着去宏村的汽车,然后开始宏村儿部分的春游。
宏村我们住了三四天,本来想住在面对南湖的地方,结果住满了,于是住在面对月沼的一家里,100块钱的住宿费心疼死我了。胜在确实地理位置好,可以直接看到月沼的只有这家,于是我和朋友小风吹着、小酒喝着,听着窗棂上的风铃,从二楼往下看着月沼夕阳。甚爽,甚爽。
这地方到处都是美术生在写生。我们轻松,只是闲人,拿着很烂的相机,操着很烂的技术,不管不顾、没头没脑的在村子里乱遛,就冲着心情好。康德的话说,美是一种无目的的快乐。带有功能性和功利性的行为,往往丧失美的可能性。
我试图践行这句话,不知是为了让自己更“美”,还是为了眼前的夕阳。我看着夕阳从巷子那头向山线隐没,村子里渐渐有了炒菜烧肉的味道,老头儿要回家去了吧,走得那么慢是不是因为不那么想听见老太太的唠叨呢?我在心里也回了家。此心安处即吾乡。苏轼当时应该被震住了吧,应该也有共鸣。
村子旁边有一个小店,卖水果酒,老板是的面善的小伙子。水果酒从大缸里打出来,用竹筒子装好,然后按上塞子。有好几种酒,我特别喜欢喝他家的杨梅酒,带着清甜的酒味儿。在宏村时,我每天早上起来骑着车去买一竹筒子杨梅酒回来,充当做提手的麻绳子挂在车把上,一路摇摇晃晃的骑回来,然后倒在小小的竹酒杯里喝。
骑车去看周边。都不远,消食儿着就到了。我记得有卢村木雕楼之类的。唉,旅行计划和手札之类的都放在上海了,现在手边儿没有当时的记录。
第三天是工作日,也就是说清明假结束了,游人们哗啦啦的散了,剩下一些闲人和美术生们。我们就又从月沼搬到看中的直面南湖的那家店去,价格也便宜了一半。
天气也赚了个个儿,从一开始的风和日丽,到又开始哗啦啦的大雨,我和朋友刚出门去转,又奔了回来,默默的蹲着、坐着在门檐儿下,或者庭堂里头,看着雨从天井里落下来,落进方方的天井石板缝。看从天井里落进屋的雨,一切不止是水澹澹兮生烟,那一小片天空像是收集了最漂亮的云和最清澈的雨,统统挥金如土的洒进来。
不得不说,我爱死天井了,尤其是下雨时分的。它完完全全足以把人当时心里能装的忧愁全部勾出来。我在堂里百无聊赖,没有电视、电脑、mp4,呆呆的坐在板凳儿上看着哭泣的天空出神,恨不能连着背“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暮年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天气好大家一起出来晒,有晒咸菜的,有晒风干肉的,有晒人的……比如我。
这趟不紧不慢,看起来更像是度假的伪徽州、实黟县之旅,结束在宏村。第二天打包上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西递和宏村给我留下的印象很好,我猜一是因为避开了人多时的假期,二是遇上了雨。
暮春雨让这些白墙黑瓦的民居染上了古旧而氤氲的气息,湿乎乎的空气中仿佛有“带你回最朴实的徽州”的味道——或许是发酵毛豆腐的味道,潮潮的小木椅上坐着的别着脚、不耐烦的小孩子,草木被雨水淋得颜色深重而味道辛香,翠绿的菜叶子上有雨珠子晃来晃去,泥土经过雨水浸润散发出自然清新的湿腥气。
而雨停了,从天井里抬头看到一小片墨蓝色星空,夕阳穿过巷子、老人的头发落在水塘被风吹起的皱面上,大白鹅、鸭子、猫、狗、鸟儿围着半个村子跑,杨梅酒又在竹筒子里晃荡了,这一切都让人心驰荡漾。
一生痴绝处,归梦到徽州。
- 相关推荐
【跟着诗仙李白游安徽】相关文章:
诗仙李白的烦恼06-30
诗仙李白的死因11-01
诗仙李白的死亡之谜10-21
永远铭记的诗仙李白05-30
李白唐朝诗仙简介10-18
诗仙李白的“国籍”之争05-20
李白被称为诗仙的由来10-14
诗仙李白的资料简介10-14
揭秘诗仙李白入赘豪门的原因07-03
唐朝诗仙李白的酒量怎么样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