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文章品味中国文人之李白

2024-06-15 李白

  李白这个名字,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几乎是人尽皆知,家喻户晓。自我们儿时读书识字起,李白的那些伟大诗篇似乎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整个求学生涯,《静夜思》、《望庐山瀑布》、《送孟浩然之广陵》、《蜀道难》等作品中的经典名句就如同是一座座矗立于我们人生长河里的智慧灯塔,永远指引着我们向着自己正确的航向奋勇挺进!当我们满怀豪情,意气风发地想成就一番伟大事业时,不禁会大声唱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而当我们处于人生逆境,情绪低落时,又时常会以这样的诗句来安慰或鼓舞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当我们与多年朋友挥手作别,看见朋友的身影渐行渐远时,在我们的脑海里又不禁流露出一副诗的画卷:“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而当我们身处异国他乡,落寞孤寂时,则更是会不自觉地伧然吟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的确,李白是伟大的,当他的那些华彩诗章穿透了一千多年的历史蒙尘展现于今日世人面前时,我们会惊然地发现,他的那些诗句就算到了现在这个商品经济年代里,都能让人们产生共鸣,进而会心生出一种极大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认同感源于敬佩,敬佩的是他永远保持着的那份独立人格;归属感溯于渴望,渴望的是他永远展现着的那种潇洒气质,这或许就是他的诗歌历经千年而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在李白身上,有两种气质是值得我们啧啧称道地,那就是他那飘逸洒脱的仙气和豪放狂傲的书生意气。仙气归于道家,而书生意气则源于儒家,而李白正是将儒道二家集于一身,进行了很好的有机结合,才能将他身上独有的一种既落拓不羁又才华横溢的气质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的确是很难做到的。

  在中国文化里,似乎对在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文化就有颇多抵触情绪,如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那三个徒弟,就敢假扮道教始祖三清,公然地在道家圣地肆意便秘,这要是到了佛家圣地——即便是假的小雷音寺,他们也是万万不敢这样撒野的。《红楼梦》中的那个一心迷恋修道成仙的贾敬也不是一个光彩人物,而颇有佛缘的贾宝玉却成了悟性极高的“有为青年”。还有余秋雨笔下的那个王道士(参看《文化苦旅》之《道士塔》),更是成了盗取国家文物的窃国大盗。可以说,在中国,除了老子,庄子两位道家开山鼻祖外,在以后的道士中就没有一个光彩的,至少是名不见经传的。

  而李白的求仙访道却大大地提升了他的人格魅力,他将自己完全包容在伟岸神奇地大自然里,让无限的宇宙成为他的整个精神载体。他的诗,想像奇特,比喻夸张,如《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黄河落九天”二句,就很能体现他身上的那种“仙风道骨”。这若是换成一个“凡夫俗子”站在庐山瀑布边,我想他很难想出这种从天上到地下空间转换感如此之强烈的奇崛的句子来。

  修道也改变了李白的对人生命运的看法。事实上,在李白的青年时代,他满负壮志酬国的冲天豪情,很想要有一番作为,他曾经就写过一些赞颂玄宗和杨贵妃的诗句,在这段时期,李白是怀着“长揖蒙垂国士恩,壮士剖心酬知己”的心情,竭力地想对他的大唐王朝竭忠尽孝。但李白始终是李白,他身上的豪放不羁的性格与这个尊卑有序的朝廷是怎么也合不上节拍的。在需要严谨谦恭的朝堂上他却一反常态,放浪形骸,暴露出自由率真的性格,这就不免遭人妒忌陷害。于是,很快地,他就被“赐金放还”,实际上就是体面点的放逐。按常理,文人被流放应该是悲苦的,至少不会再有乐观的生活态度,而李白却截然相反,他始终保持着他的那份乐观、浪漫、潇洒、从容,仗剑远行,浪迹天涯,游梁宋,度吴越,探幽燕,走江南,无论走到哪里,就豪放到哪里,就潇洒到哪里,就把伟大而浪漫的诗篇留在哪里。

  因此,李白便形成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特殊气质,那便是“仙逸”。用此二字形容李白恐怕是再合适不过的。有了一股仙气,有了一份超逸,也便有了一种对看待人生命运的独特见解。如在看待人生得失问题上,李白总是能怀着乐观的心态,浪漫的气质,潇洒的笔墨大声地颂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而搁在其他诗人那儿,便只能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之类的充满悲观惆怅的诗句了,这恐怕也和李白的求仙访道极有关联。

  终其李白一生,建功立业,求仙访道,嗜酒任侠是相贯一通的,而豪放,超逸,洒脱,狂傲又是始终伴随他之左右的。豪放有男儿气,超逸与洒脱有道家的仙气,而狂傲则是离经叛道的儒家学子的书生意气,三者结合,成全了李白神奇浪漫的一生。因其此,就连他的死也被神话般地赋予了一道神秘而美丽的色彩。在那么一个皓月当空的晚上,诗人喝地酩酊大醉,望见倒映水中那似美玉一样的明月,他纵身一跳,终于将自己有限的生命交给了潺潺流动的湖水,皎洁无瑕的明月,也交给了他一生都在追求着的那个浪漫的奇幻的美丽的世界。

  正如余光中先生说的那样:“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白的确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取得了不可撼动的卓越的地位。而如今,在这个近乎快被金钱奴役的商业社会里,还有谁敢胆大妄为地来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个时代需要李白。幸许某天,某人真的“绣口一吐”,就吐出了一个人格高尚,追求精神自由,不被物质蒙蔽心志,糟蹋身心的昌平世界!

  • 相关推荐